趙貴忠是早已被解散的當年那支老江家軍中的骨幹將領,當然很深刻地理解江小龍的那些狠抓細節的後世理念。


    他親自帶著任小寶以及另外幾個貼身助手跑來跑去,嚴格監督和檢查所有準備工作的進行,尤其注意發動全體官兵群眾,集思廣益地積極尋找治療蚊蟲叮咬、毒蛇咬傷之類的緊急治療方案,爭取讓更多的傷病員能夠投入到接下來的攻擊行動之中。


    他還主動指導士兵們利用竹筒、酒、油料和火藥等,來製造簡易的燃燒瓶。


    他告訴大家說,有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盡量克服的。如果不能向前投入到戰鬥中,你們誰還願意重新走入地獄山?如果不能繼續前進,你們難道就準備死在這山頂上了嗎?


    他的話震動了所有的人。誰也不願意迴過頭去再重走一次地獄山。但是除此之外他們隻有兩個選擇:要麽跟隨大部隊下山去參與攻擊,要麽就得在這山上等死了。


    為了提高大家的士氣,江小龍還給大家打氣說道:“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山鷹帝國醫學發達。他們的營地裏一定有治療你們傷痛的特效藥物。”


    “這裏又是他們的最高指揮所,酒肉什麽的美味食物多不可數。隻要打下了這座營地,不僅你們的傷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咱們還能吃到無數的洋鬼子的好吃的……”


    這番話無疑極大地鼓舞了大家夥的士氣。不過話說迴來,敵人的營地中是否所有的藥品全都很齊備,江小龍的心裏其實也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他隻不過是希望通過利用這個美好的願景,來振作和鼓舞大家的士氣罷了。


    就在大家緊張忙碌的時候,江小龍又一次來到了懸崖邊。他伏在一塊大石頭的後麵,用望遠鏡仔細地觀察著他們所選定的那條下山的路徑。


    整個隊伍的下山行動將在漆黑的夜晚進行。如果不詳細地了解這條極難爬行的小徑,到時候不僅會有人掉下去的危險,更為嚴重的是,還會驚動敵營,給整個隊伍帶來滅頂之災。


    他趴在那裏,足足看了有半個多小時,甚至有的人看他的背影的時候,會誤認為他實際上已經趴在那裏睡著了。


    隨後他叫來了趙貴忠和任小寶兩個人,對他們說道:“計劃有變,這條小路有問題。這幫洋鬼子極其狡詐,從這條道兒咱們肯定下不去了……”


    “怎麽了?大帥您發現什麽了?”兩個人一邊問,一邊拿出自己的望遠鏡,去看他們預備下去的那條小徑。


    這條小徑其實根本不能稱之為路,山勢陡峭,瘦石嶙峋,十分難爬。估計除了當地的野山羊和小型山豹之類的動物,其他的動物都是很難上下的。


    帶著作戰裝備的人類,即使是在白天,攀爬這條小徑也依然危險重重,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摔得個粉身碎骨的,又何況是負重向下攀爬呢?


    有句老話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難。”它說的不是你去上下那種坡度很緩、很容易攀爬的那種山,而是指的這種極為陡峭的山路。


    想想看,當山路陡峭到你的頭頂就是前一位登山者的腳底,而你的腳下就是另一位攀登者的腦瓜頂的時候,這山何其的難爬。但是,如果讓你再從山頂這麽一點一點地爬下去。你會發現,上山的那一環節還是輕鬆得多了。下去簡直就是一種可怕的折磨。


    隻有爬過這樣的山的人,才能深切地體會到,什麽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難”。


    今天夜裏江家軍要攀爬的,幾乎就是一座這樣的山,一條這樣可怕的小徑。


    野山羊是最為善於攀爬陡峭懸崖的動物了——沒有之一。它們沒有恐高症。為了躲避可怕的食肉動物的追捕,它們從遠古時期就學會了在懸崖峭壁上生活。別看它們體型不算小,但是羊都是很愛爬高的,即使是家養的山羊,一樣非常嗜好東爬西爬的。


    相信見過家養山羊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它們的骨子裏麵就有喜歡攀爬的因子,經常會出現在極為狹小的殘垣斷壁、或者是樹上、圍牆上之類的地方。


    即使是野地裏矗立的一根橫截麵積很小的孤零零的木樁子,它們也喜歡跳上去,把四隻蹄子都擠在那根木樁的頂上,悠然自得地一站就是半天。


    這還是家養許多代,攀爬的技能已經退化了不少的家養山羊。如果是野山羊的話,那就是站在技能樹頂端的存在了。


    山豹的體型要比山羊小不少,但是它們是獵食者。為了追捕山羊,它們也會時常出現在這種懸崖峭壁上,尋找捕獵的機會。


    江小龍本來就對這條小徑充滿了疑慮,尤其是在沒有月光的黑夜裏。如何能保證幾萬人的隊伍爬下去沒有絲毫的閃失,甚至不發出一點動靜,他苦思良久,又觀察良久,希望能找到一個萬全之策。


    但是現在,希望破滅了。


    因為他看到了巨大的隱患。


    江小龍放下望遠鏡,指著小徑距離頂部約五十米的距離上的一小塊岩石平台,說道:“你們看那裏,那個平台上有一處小小的碎石堆。”


    這是上下山攀爬的人必定會經過的一個小平台,大約能容兩個人擠著站在那裏落腳歇息。


    平台的正中果然有一個小小的碎石堆。它很不起眼,也許是山上的碎石掉落下來所形成的。如果不注意,多數人絕對都會忽略它的存在。


    “大帥你是說那個小碎石堆有問題?”趙貴忠問道。


    江小龍沒有迴答他,而是舉著望遠鏡一直在看。


    任小寶觀察了一會兒之後就分析道:“這樣的山上,偶爾有碎落滾下來的小石子,似乎也說明不了什麽問題吧?”


    江小龍繼續舉著望遠鏡,輕聲細語地說道:“你們從這個小石堆接著往下看。這條路徑幾乎每一個大一點的平台上,都會有一個這樣的小碎石堆、或者是土堆。”


    “山上會有落石,這沒錯。”他一直舉著望遠鏡沒有放下來,繼續分析道:“但是落石會是散亂的,很難形成小堆狀。就算偶爾有個地方的落石成了小堆,也不會每一處都成堆。而且都是在正中間,人們落腳的時候必定會踩到的地方。”


    他終於放下了望遠鏡,得出結論道:“你們再看:有些小石堆的上麵是個向外傾斜的斜坡,落石是不會堆在那裏的,它們隻會往下跌落……這些小石堆有問題……它們是人為的。”


    “你是說,這些小石堆、小土堆都是他們聯軍的人幹的?”趙貴忠問道:“那他們沒事幹冒著這麽大的風險,爬這麽老高的地方去堆個小土堆幹嘛呀?”


    “他們在那裏埋了地雷……”江小龍肯定地說道:“鑿了坑之後埋雷下去,迴填的土和碎石就會多出來了,於是就形成了這個小堆堆。”


    “地雷?那不都是用導火索來引爆的嗎?”趙貴忠表示不解。


    在上一次的戰爭中,他跟隨著江小龍的江家軍將士們一起埋設過地雷。但是那都是用導火索來引爆的。不用導火索的地雷,他還確實沒見過。


    江小龍卻胸有成竹,解釋道:“有雷管還做什麽導火索?其實,做個壓力引爆裝置一點都不難。隻是當時我們打仗的時候,還沒那個條件來製造而已。”


    “那怎麽辦?”趙貴忠有點急了:“沒想到這幫兔崽子這麽狡猾。怪不得他們沒有在地獄山的山頂上設置哨卡之類的防禦措施呢!”


    “地獄山不是誰想上都能上的。”江小龍說道:“這幫家夥這麽做,其實已經算是把防禦措施做得很充足了。他們沒有勇氣像我們那樣直接從這邊的緩坡上來……”


    停了一停,他又說道:“就是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設置拌索雷……太遠了,我把眼睛都看疼了都看不出有沒有拌索。”


    “咱們湊到跟前去看……”


    他帶著兩個人一邊繞開懸崖邊,以避免山底下的人看到他們,一邊向他們兩個解釋道:“拌索雷是用一根細線連到引爆裝置上,人隻要一碰到那根細線,就會引爆地雷。”


    “這種雷相當的隱蔽,不注意的話很容易碰觸引爆。當年抗日戰爭的時候,膠東根據地的軍民首先改進了這種地雷。他們用女人的一根長頭發絲來做地雷的觸發拌索。非常不容易讓人注意到,但是效果卻極好。當時他們還給這種地雷起了個名字,叫做‘神經過敏’。”


    趙貴忠和江匯川當然聽不懂什麽“抗日戰爭”,什麽“膠東抗日根據地”之類的名詞。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聽懂了這種地雷的可怕之處。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了小徑的頂部。不遠處的樹林間,一些官兵們正在搜索斬割林子中的藤條,以備夜間下山的時候使用。


    江小龍他們從山頂上往下看,但是由於順著山勢的小徑突兀不平,那些平台幾乎都被突出的山石給遮掩了,居然看不見平台上的情況。


    他們換了許多個角度,也看不清楚平台上的情況。要麽是距離太遠,要麽就是被遮擋。


    趙貴忠就問道:“怎麽辦?難不成我們要從這塊光禿禿的山崖這邊,把藤條一直放下地來,讓他們全員都索降下去嗎?”


    江小龍立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這真是個好主意,你太聰明了……”


    趙貴忠苦笑著低聲嘟囔道:“其實大帥您早就這麽想了……難道您還想讓大家都一個個地跳下去不成?”


    他轉身走到樹林邊,督促士兵們將藤條再連接長一點,一定要達到可以保證從懸崖頂上直接落地的長度才行。由於無法具體丈量懸崖的高度,江小龍還教他們如何測算。


    他首先讓士兵丈量山頂一棵大樹的高度,再丈量太陽下大樹陰影的長度,然後再通過對地麵建築、士兵們的身高和步伐等等做參照物,估算懸崖在地麵所形成的陰影的長度,以此來測算懸崖的大致高度。


    懸崖索降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趙貴忠跑前跑後,把他所能想到的一切細節都一一落實,包括全員準備黑色的服裝,如何將武器裝備在身上綁牢固,但是又不能影響在需要時能迅速拿出來使用,以及如何包裹好武器裝備,使之不會在與懸崖的石塊上發生碰撞時,出現很大的聲響等等之類的問題。


    頭一批下去的突擊隊員是最危險的。他們沒有掩護,又要在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之中緩緩下行。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有任何的照明,還不能發出任何的聲響。


    這個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而且萬一他們在下降的過程中被敵人發現,他們幾乎就是死定了。被懸吊在半空中的人在受到攻擊時是根本就無法還手的,隻能被動地挨打。


    而且他們的失敗,就意味著整個行動的失敗。如果被人發現,他們就隻能重返地獄山,盡速從原路撤退迴去,速度慢了就會有被敵軍包抄圍困的危險。


    如何保證第一批索降的人員不被發現,甚至都不允許在半路上碰掉任何的石子或土塊,這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此江小龍長時間地從側麵觀察著這塊懸崖絕壁,並且在紙上畫下了懸崖上的許多圖紙,希望能找到一條安全的、沒有鬆動石塊,也不會造成索降人員磕磕碰碰的路徑。


    任小寶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於是一直陪在江小龍的身邊,跟他一起仔細研究索降的最佳位置和線路——他們甚至一直在討論著改變路線,分段下降,以期避開難走的路段的方案。


    經過反複研究,他們終於敲定了最終的行動路線和方案。


    隻是很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辦法進行實戰演練,隻能祈求行動可以一次性成功。


    由於任小寶全程都參與了行動路線和路徑的定製,沒有人比他更熟悉,所以他主動請纓,要求作為第一個索降人員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鐵血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山老妖6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山老妖67並收藏少年鐵血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