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帥,我完完全全是按照您老人家的方式練兵,就連打埋伏也是全都學得您的。自以為還像模像樣,反複強調細節,還從路上認真驗看了效果。自以為此次伏擊的偽裝已經是絕無破綻了,但是怎麽會一眼就被您給看穿了呢?”趙貴忠對此一頭霧水,鬱悶不已。
宋玉昆哈哈大笑,說道:“做師傅的,要是所有的本事都被徒弟給學了去了,那師傅豈不是要沒飯吃了?”
話雖這麽說,但是接下來,他還是馬上就把塔索發現的疑點全都告訴給了趙貴忠。趙貴忠聽完頓時恍然,又狠拍了他一通的馬屁。
趙貴忠他們這支隊伍的營地就設在前方的不遠處。那裏距離陽坪縣隻有五裏路,是原先官軍的一處大型營地。營地中不僅各種生活設施完備,還設有大、小校場兩個。
據趙貴忠介紹,自江家軍解散之後,他就被請到京都守備下的神機營任都尉。幾個月之後,他見許多軍隊中的將佐幾乎全都哭著喊著,要去天京皇家軍校學習,最起碼也要短訓幾個月來鍍鍍金。他覺得自己文化水平還遠遠不夠,當然也想要去學習。
結果這事兒後來還驚動了皇上。
皇上本來就是天京皇家軍校的名譽校長。他在一次心血來潮,查看報名入學的名單的時候發現了趙貴忠的名字,立刻就召見他,劈頭蓋腦就罵道:“你特麽也跑來湊什麽熱鬧,當什麽學生?你本來就是江小龍手下的一員大將,竟然還想跑來當什麽勞什子學生?”
“朕老是聽說軍校的老師少得可憐,朝廷那幫管人事的混賬東西,居然還讓你們江家軍的這群家夥當成了漏網之魚。你,你別在那個什麽神機營幹了,乖乖到朕的學校來當老師去。”
就這樣,趙貴忠這個曾經的土匪頭子,莫名其妙地就當上了天京皇家軍校的老師。
他是個大老粗,自己還有很多的問題都找不到答案呢。但是既然皇上都開口了,那也隻有硬著頭皮上了。於是他白天就把從江小龍那裏學來的東西到處抖露,晚上再去找其他的教師請教自己搞不明白的問題——這反而成為了他的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
後來,當天京發生了叛亂事件,緊跟著江小龍就出了。在這之後,天京城就開始到處清洗叛軍餘孽。許多人因此受到了衝擊。
當然,皇上也知道江家軍其實並沒有什麽人參與叛亂一事,他也沒有想過要把清洗一事過分地擴大化,更沒有怪罪已經散落在各地的江家軍成員的意思。
但是,畢竟這些人中有許多是在京城的要害部門任職的,江小龍受到排擠、甚至被迫出走一事,他們的內心中肯定是有著非常不滿的情緒的,所以他們的被隔離、甄別、審查以及受到排擠等等待遇,恐怕是免不了的事情。
因此,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還是會被調離原職甚或至於是會被貶職的。好在幾乎所有的江家軍成員都清楚江大帥當初解散江家軍的意圖。他們心中雖有極大的不滿,但也知道自己做不了什麽事情,隻能忍辱負重,靜待有朝一日江小龍的東山再起,自己好能再次幫上什麽忙。
為了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打擊,江家軍原成員中的一些有識之士還暗中聯絡大家,要求大家調整好情緒,一方麵大家都多方暗中打聽江大帥的下落,同時還要避免自己無謂的犧牲。
在這一點上,齊元直、多倫福德、葉小雨等人都表現得非常的理智,多次暗中製止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衝動情緒。他們告誡這些人說:“你們保護好自己,就是對江大帥最大的幫助。不要等到江大帥哪一天迴來的時候,卻找不到你們了。”
這句話在原江家軍成員中曾經盛行一時,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得到了相當的貫徹,從而很好地保護了江家軍大部分的骨幹成員。
趙貴忠最終雖然通過了層層嚴格的審查,但也無法繼續留在天京皇家軍校任職了。他最終被調到了陽坪縣這裏,充當官軍中的一名小小的校尉。
當此次新的一場戰爭爆發之後,當地的駐軍幾乎被抽調一空,整個駐地大營中僅剩兩千餘老弱病殘的人員留守。再後來,由於戰事越來越接近此地,周圍又出現了大批的難民和土匪。陽坪縣令怕自己守不住縣城,於是率先棄職而逃。
隨後,該地區的軍政長官也都相繼莫名其妙地失了蹤。駐地大營的守備長官眼見大勢已去,也在隨後的一個暗夜裏帶著小妾跑了。整個營區以及周邊地區的長官,最後居然就隻剩下了趙貴忠這個小小的校尉的官兒最大了。
他本就土匪出身,此時見狀不禁豪氣衝雲,馬上自己就拉起了一隊人馬。他不齒於當地朝廷官員的表現,幹脆不再說自己是朝廷的命官,所轄部隊也改了稱號,叫做“護國義勇軍”。
趙貴忠本就是原江家軍中的一員幹將,整軍治兵自有一套。況且他又到處宣稱自己是江大帥的愛將和徒弟,因此威望大震,一時間有許多人前來投奔,很快他就拉起了近一萬人馬。
今天是他拉起隊伍準備打的出師頭一仗,誰知鬼使神差,卻竟然碰上了宋玉昆的大隊人馬路過——這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自家人了,他居然差點跟大帥互相掐起來。
宋玉昆聽了他的介紹之後說道:“你這隊伍的番號,還是會被朝廷所猜忌的。你還是收拾收拾跟著我走吧,咱們還是接著當迴官軍去。”
趙貴忠對江大帥本就盲信盲從,此時不管他說什麽,他都是歡天喜地地照辦,隻是有些疑惑地問道:“為什麽他們都叫您宋玉昆?那我們以後還怎麽稱唿大帥您呢?是叫宋大帥還是要叫江大帥?”
宋玉昆歎了口氣,笑著說道:“現在形勢已經這樣了,你們愛叫什麽就叫什麽吧。我要還說我是宋玉昆,不僅是掩耳盜鈴,也是自欺欺人,已經沒有意思了。而且宋大帥這個名號也太新,沒人知道,肯定是沒有江小龍、江大帥的這個名號好使……”
“哈哈哈……”眾人一起大笑起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人遮遮掩掩地叫他宋大帥了。
江小龍收編了趙貴忠的約一萬餘人馬,繼續向西北方向進發。數日後到達了卓州地界。這裏位於天京的西南方向,距離天京大約三百多公裏的路程,目前已是青龍帝國朝廷大軍距離天京最近的一處重兵集結地和糧草後勤供應的集散地。
當他們還在距離卓州百裏之外的時候,就見官道上運輸糧草的各種畜力車輛絡繹不絕。
據說在卓州一帶集結的官軍總數已經超過了六十萬。大軍每日的糧草消耗量是巨大的。所以從全國各地征集來的糧草一直都在繁忙的運輸之中。為了保衛這些糧草的運輸線,官軍也是派出了大批的部隊,沿著交通道路日夜守護。
江小龍有著皇上禦賜的金牌,還有布吉哈多等人的證明和守護,所以一路暢行無阻。
當他們到達了卓州南大營的時候,意外得知,這一戰區的指揮使居然是王景昌將軍。
當初逼走江小龍的天京事變之前,朝廷紛爭的時候,王景昌是反對江小龍那一派係的得力幹將。不過事易時移,此時相見,兩人似乎都已忘記了從前的過節,彼此言談甚歡的樣子。
王景昌親自設盛宴款待江小龍及手下的幾位骨幹官員。席間,他頻頻敬酒,還說:“護國公大人實乃天縱奇才,您來了,我這裏可就是如虎添翼了。”
江小龍卻淡淡地微笑道:“我可不是您的那頭老虎的一雙翅膀……我是龍……”
王景昌聞言便有些尷尬了起來。
眾人正在飲酒之際,忽有校官來報,說是又有一支大軍自西南方向洶湧而來,目測總數應該超過了十萬人。這支部隊以騎兵為骨幹,領隊的指揮官是王振遠。此人從前是葉劍飛的手下,後來成為了天京皇家軍校的第一批學員。
江小龍對這個人也記憶深刻。當時他表現出來的脾氣性格、粗莽氣勢以及武功水準都與吳浩雄頗為相似。也不知道後來在軍校學習得怎樣了。
王景昌一聽說是王振遠來了,心裏便頗有些納悶,說道:“這家夥不是跟著皇上去了西南一帶麽?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眾人連忙放下杯筷,一起出去察看,果然看見大隊的騎兵,旌旗招展、衣甲鮮明,自西方滾滾而來。極目遠眺,塵土飛揚,竟是見不到人馬的盡頭。
不多時,隻見騎兵的先鋒已經進入了大營的轅門。當先衝進來的騎兵隊伍嚴厲地大聲吼叫,要求營中所有的官兵們立即背對著道路站立,不允許任何人迴頭觀望,違令者斬。
這些騎兵們也迅速分列成兩行,監督營中的官兵們的執行情況,並護衛著他們身後的寬敞的營中大道。轉眼間,這些護衛的騎兵們已經急速地排到了王景昌等人的麵前。
王景昌更為疑惑,說:“怎麽這麽大的陣仗?當我這裏是什麽了?”
然而並沒有人來迴答他的問話。在此之後,數十名穿著華麗戰袍的將官,在前方營地的十多名將官的擁護和引領下,直奔坐落於大營中央的指揮樓而來。當先一人,盔甲鋥亮,戰袍如血,威風凜凜,颯爽英姿。
這人疾衝而來,奔到王景昌等人的麵前才勒住馬,大聲喝問道:“王景昌將軍何在?”
王景昌一頭霧水,說道:“在下王景昌,來的可是王振遠將軍?”
說這話時,他卻發現身邊的江小龍已兩邊嘴角微翹,眉眼含笑地負起了雙手。他不僅已經認出了此人便是多日不見的王振遠,也猜到了他的來意。
王振遠顯然也認出了人群中的江小龍。但是他什麽表示也沒有,跳下馬來,就像沒看見江小龍一樣,隻對王景昌說道:“請王將軍跟我去見皇上。不必聲張……”
王景昌這才恍然,聞言立刻就慌了神,沒有注意到後麵的囑咐,急忙整頓衣冠,貓腰做恭謹惶恐狀,跟在王振遠的身後,一路小跑著前去麵見聖上。
這時候,營區裏麵是塵土飛揚,馬蹄聲大作。正在湧入營區的騎兵隊伍絡繹不絕,卻不見皇上的龍旗和威嚴的儀仗。放眼看去,行進中的全都是一模一樣的騎兵隊列。
王景昌正在疑惑皇上在哪裏的時候,忽見王振遠已經停住了腳步,並且一把就拽住了他。他這才看見身邊的騎兵隊伍中有一大票威風凜凜的將佐,皇上則穿著普通的將軍製服,混跡在這群人的當中。
認出了皇上的王景昌,慌忙翻身下跪,口中高喊道:“皇上聖安!末將王景昌見駕來遲,罪該萬死!”
一見這人在高喊,他身邊的王振遠立刻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腳,說道:“不要這麽大聲!”
王景昌不明其意,還是堅持著把這話喊完。緊跟在他身後的這些人也莫名所以,紛紛下跪請安。唯有江小龍站立不動,隻是微微彎腰,低下頭來做了個長揖。
見到眼前的架勢,江小龍的心裏就已經明白:皇上此次率兵突然大舉前來,肯定是有保密的意思在裏麵的。他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他的行蹤。所以王振遠才會踢那一腳,並作口頭警告。誰知道王景昌那個笨蛋竟然絲毫都不理解。
皇上揮臂讓上前想扶他的人都走開,自己則翻身跳下馬來。他不滿中帶著鄙夷的神色,對王景昌低聲訓斥道:“遲鈍又沒用的東西……”
話沒說完,卻一眼看見了站在人群中的江小龍,頓時眉開眼笑起來,指著他哈哈大笑道:“你小子怎麽曬得這麽黑?還特麽的穿著這一身什麽鬼皮?”
江小龍微笑著抱拳說道:“兄長萬安!”
宋玉昆哈哈大笑,說道:“做師傅的,要是所有的本事都被徒弟給學了去了,那師傅豈不是要沒飯吃了?”
話雖這麽說,但是接下來,他還是馬上就把塔索發現的疑點全都告訴給了趙貴忠。趙貴忠聽完頓時恍然,又狠拍了他一通的馬屁。
趙貴忠他們這支隊伍的營地就設在前方的不遠處。那裏距離陽坪縣隻有五裏路,是原先官軍的一處大型營地。營地中不僅各種生活設施完備,還設有大、小校場兩個。
據趙貴忠介紹,自江家軍解散之後,他就被請到京都守備下的神機營任都尉。幾個月之後,他見許多軍隊中的將佐幾乎全都哭著喊著,要去天京皇家軍校學習,最起碼也要短訓幾個月來鍍鍍金。他覺得自己文化水平還遠遠不夠,當然也想要去學習。
結果這事兒後來還驚動了皇上。
皇上本來就是天京皇家軍校的名譽校長。他在一次心血來潮,查看報名入學的名單的時候發現了趙貴忠的名字,立刻就召見他,劈頭蓋腦就罵道:“你特麽也跑來湊什麽熱鬧,當什麽學生?你本來就是江小龍手下的一員大將,竟然還想跑來當什麽勞什子學生?”
“朕老是聽說軍校的老師少得可憐,朝廷那幫管人事的混賬東西,居然還讓你們江家軍的這群家夥當成了漏網之魚。你,你別在那個什麽神機營幹了,乖乖到朕的學校來當老師去。”
就這樣,趙貴忠這個曾經的土匪頭子,莫名其妙地就當上了天京皇家軍校的老師。
他是個大老粗,自己還有很多的問題都找不到答案呢。但是既然皇上都開口了,那也隻有硬著頭皮上了。於是他白天就把從江小龍那裏學來的東西到處抖露,晚上再去找其他的教師請教自己搞不明白的問題——這反而成為了他的一種獨特的學習方式。
後來,當天京發生了叛亂事件,緊跟著江小龍就出了。在這之後,天京城就開始到處清洗叛軍餘孽。許多人因此受到了衝擊。
當然,皇上也知道江家軍其實並沒有什麽人參與叛亂一事,他也沒有想過要把清洗一事過分地擴大化,更沒有怪罪已經散落在各地的江家軍成員的意思。
但是,畢竟這些人中有許多是在京城的要害部門任職的,江小龍受到排擠、甚至被迫出走一事,他們的內心中肯定是有著非常不滿的情緒的,所以他們的被隔離、甄別、審查以及受到排擠等等待遇,恐怕是免不了的事情。
因此,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還是會被調離原職甚或至於是會被貶職的。好在幾乎所有的江家軍成員都清楚江大帥當初解散江家軍的意圖。他們心中雖有極大的不滿,但也知道自己做不了什麽事情,隻能忍辱負重,靜待有朝一日江小龍的東山再起,自己好能再次幫上什麽忙。
為了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打擊,江家軍原成員中的一些有識之士還暗中聯絡大家,要求大家調整好情緒,一方麵大家都多方暗中打聽江大帥的下落,同時還要避免自己無謂的犧牲。
在這一點上,齊元直、多倫福德、葉小雨等人都表現得非常的理智,多次暗中製止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衝動情緒。他們告誡這些人說:“你們保護好自己,就是對江大帥最大的幫助。不要等到江大帥哪一天迴來的時候,卻找不到你們了。”
這句話在原江家軍成員中曾經盛行一時,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得到了相當的貫徹,從而很好地保護了江家軍大部分的骨幹成員。
趙貴忠最終雖然通過了層層嚴格的審查,但也無法繼續留在天京皇家軍校任職了。他最終被調到了陽坪縣這裏,充當官軍中的一名小小的校尉。
當此次新的一場戰爭爆發之後,當地的駐軍幾乎被抽調一空,整個駐地大營中僅剩兩千餘老弱病殘的人員留守。再後來,由於戰事越來越接近此地,周圍又出現了大批的難民和土匪。陽坪縣令怕自己守不住縣城,於是率先棄職而逃。
隨後,該地區的軍政長官也都相繼莫名其妙地失了蹤。駐地大營的守備長官眼見大勢已去,也在隨後的一個暗夜裏帶著小妾跑了。整個營區以及周邊地區的長官,最後居然就隻剩下了趙貴忠這個小小的校尉的官兒最大了。
他本就土匪出身,此時見狀不禁豪氣衝雲,馬上自己就拉起了一隊人馬。他不齒於當地朝廷官員的表現,幹脆不再說自己是朝廷的命官,所轄部隊也改了稱號,叫做“護國義勇軍”。
趙貴忠本就是原江家軍中的一員幹將,整軍治兵自有一套。況且他又到處宣稱自己是江大帥的愛將和徒弟,因此威望大震,一時間有許多人前來投奔,很快他就拉起了近一萬人馬。
今天是他拉起隊伍準備打的出師頭一仗,誰知鬼使神差,卻竟然碰上了宋玉昆的大隊人馬路過——這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自家人了,他居然差點跟大帥互相掐起來。
宋玉昆聽了他的介紹之後說道:“你這隊伍的番號,還是會被朝廷所猜忌的。你還是收拾收拾跟著我走吧,咱們還是接著當迴官軍去。”
趙貴忠對江大帥本就盲信盲從,此時不管他說什麽,他都是歡天喜地地照辦,隻是有些疑惑地問道:“為什麽他們都叫您宋玉昆?那我們以後還怎麽稱唿大帥您呢?是叫宋大帥還是要叫江大帥?”
宋玉昆歎了口氣,笑著說道:“現在形勢已經這樣了,你們愛叫什麽就叫什麽吧。我要還說我是宋玉昆,不僅是掩耳盜鈴,也是自欺欺人,已經沒有意思了。而且宋大帥這個名號也太新,沒人知道,肯定是沒有江小龍、江大帥的這個名號好使……”
“哈哈哈……”眾人一起大笑起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人遮遮掩掩地叫他宋大帥了。
江小龍收編了趙貴忠的約一萬餘人馬,繼續向西北方向進發。數日後到達了卓州地界。這裏位於天京的西南方向,距離天京大約三百多公裏的路程,目前已是青龍帝國朝廷大軍距離天京最近的一處重兵集結地和糧草後勤供應的集散地。
當他們還在距離卓州百裏之外的時候,就見官道上運輸糧草的各種畜力車輛絡繹不絕。
據說在卓州一帶集結的官軍總數已經超過了六十萬。大軍每日的糧草消耗量是巨大的。所以從全國各地征集來的糧草一直都在繁忙的運輸之中。為了保衛這些糧草的運輸線,官軍也是派出了大批的部隊,沿著交通道路日夜守護。
江小龍有著皇上禦賜的金牌,還有布吉哈多等人的證明和守護,所以一路暢行無阻。
當他們到達了卓州南大營的時候,意外得知,這一戰區的指揮使居然是王景昌將軍。
當初逼走江小龍的天京事變之前,朝廷紛爭的時候,王景昌是反對江小龍那一派係的得力幹將。不過事易時移,此時相見,兩人似乎都已忘記了從前的過節,彼此言談甚歡的樣子。
王景昌親自設盛宴款待江小龍及手下的幾位骨幹官員。席間,他頻頻敬酒,還說:“護國公大人實乃天縱奇才,您來了,我這裏可就是如虎添翼了。”
江小龍卻淡淡地微笑道:“我可不是您的那頭老虎的一雙翅膀……我是龍……”
王景昌聞言便有些尷尬了起來。
眾人正在飲酒之際,忽有校官來報,說是又有一支大軍自西南方向洶湧而來,目測總數應該超過了十萬人。這支部隊以騎兵為骨幹,領隊的指揮官是王振遠。此人從前是葉劍飛的手下,後來成為了天京皇家軍校的第一批學員。
江小龍對這個人也記憶深刻。當時他表現出來的脾氣性格、粗莽氣勢以及武功水準都與吳浩雄頗為相似。也不知道後來在軍校學習得怎樣了。
王景昌一聽說是王振遠來了,心裏便頗有些納悶,說道:“這家夥不是跟著皇上去了西南一帶麽?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眾人連忙放下杯筷,一起出去察看,果然看見大隊的騎兵,旌旗招展、衣甲鮮明,自西方滾滾而來。極目遠眺,塵土飛揚,竟是見不到人馬的盡頭。
不多時,隻見騎兵的先鋒已經進入了大營的轅門。當先衝進來的騎兵隊伍嚴厲地大聲吼叫,要求營中所有的官兵們立即背對著道路站立,不允許任何人迴頭觀望,違令者斬。
這些騎兵們也迅速分列成兩行,監督營中的官兵們的執行情況,並護衛著他們身後的寬敞的營中大道。轉眼間,這些護衛的騎兵們已經急速地排到了王景昌等人的麵前。
王景昌更為疑惑,說:“怎麽這麽大的陣仗?當我這裏是什麽了?”
然而並沒有人來迴答他的問話。在此之後,數十名穿著華麗戰袍的將官,在前方營地的十多名將官的擁護和引領下,直奔坐落於大營中央的指揮樓而來。當先一人,盔甲鋥亮,戰袍如血,威風凜凜,颯爽英姿。
這人疾衝而來,奔到王景昌等人的麵前才勒住馬,大聲喝問道:“王景昌將軍何在?”
王景昌一頭霧水,說道:“在下王景昌,來的可是王振遠將軍?”
說這話時,他卻發現身邊的江小龍已兩邊嘴角微翹,眉眼含笑地負起了雙手。他不僅已經認出了此人便是多日不見的王振遠,也猜到了他的來意。
王振遠顯然也認出了人群中的江小龍。但是他什麽表示也沒有,跳下馬來,就像沒看見江小龍一樣,隻對王景昌說道:“請王將軍跟我去見皇上。不必聲張……”
王景昌這才恍然,聞言立刻就慌了神,沒有注意到後麵的囑咐,急忙整頓衣冠,貓腰做恭謹惶恐狀,跟在王振遠的身後,一路小跑著前去麵見聖上。
這時候,營區裏麵是塵土飛揚,馬蹄聲大作。正在湧入營區的騎兵隊伍絡繹不絕,卻不見皇上的龍旗和威嚴的儀仗。放眼看去,行進中的全都是一模一樣的騎兵隊列。
王景昌正在疑惑皇上在哪裏的時候,忽見王振遠已經停住了腳步,並且一把就拽住了他。他這才看見身邊的騎兵隊伍中有一大票威風凜凜的將佐,皇上則穿著普通的將軍製服,混跡在這群人的當中。
認出了皇上的王景昌,慌忙翻身下跪,口中高喊道:“皇上聖安!末將王景昌見駕來遲,罪該萬死!”
一見這人在高喊,他身邊的王振遠立刻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腳,說道:“不要這麽大聲!”
王景昌不明其意,還是堅持著把這話喊完。緊跟在他身後的這些人也莫名所以,紛紛下跪請安。唯有江小龍站立不動,隻是微微彎腰,低下頭來做了個長揖。
見到眼前的架勢,江小龍的心裏就已經明白:皇上此次率兵突然大舉前來,肯定是有保密的意思在裏麵的。他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他的行蹤。所以王振遠才會踢那一腳,並作口頭警告。誰知道王景昌那個笨蛋竟然絲毫都不理解。
皇上揮臂讓上前想扶他的人都走開,自己則翻身跳下馬來。他不滿中帶著鄙夷的神色,對王景昌低聲訓斥道:“遲鈍又沒用的東西……”
話沒說完,卻一眼看見了站在人群中的江小龍,頓時眉開眼笑起來,指著他哈哈大笑道:“你小子怎麽曬得這麽黑?還特麽的穿著這一身什麽鬼皮?”
江小龍微笑著抱拳說道:“兄長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