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不是跟總統一樣麽,換湯不換藥?那還要那個天皇做什麽?”
宋玉昆看了他一眼說道:“這事兒隻怕沒那麽容易搞成。會牽涉到許多守舊勢力的利益。”
福王點了點頭說道:“我看也沒有那麽的容易!這自古以來天經地義、傳承千年的製度,為什麽要瞎改呢?皇帝都沒權利了,那天下還怎麽管?”
說這話的時候,他一直在注意觀察著宋玉昆的臉部表情。
但是宋玉昆顯得很淡定,似乎隻顧著喝酒夾菜,半晌才迴答道:“這些事情離我們都還很遙遠,小弟也不是很懂。小弟眼下最該關心的,就是如何打贏眼前的這場戰爭。至於戰爭結束之後嘛,小弟隻怕又要躲到南洋去找那些美麗的黑姑娘去了……”
“哈哈哈……”福王笑道:“你不要想得太美。”
隨後他又一臉嚴肅地說道:“京城非常需要你迴去主持工作,至少我是不會放你走的……”
宋玉昆注意到他沒有提及皇帝會有怎麽樣的反應,嘴裏說的卻隻是“我是不會放你走……”,而且用的理由居然還是“京城非常需要你迴去主持工作……”,自始至終,他並沒提及皇帝或是朝廷會怎麽樣。
這裏麵的內涵隻怕是非常的豐富啊……
他沒有說話,隻是暗想道:“福王顯然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內個福王了……”
福王顯然也注意到了宋玉昆的不接話。他想了想說道:“你迴來的消息其實早就已經傳開了。估計皇上的電文很快就會傳到這裏來。他肯定會要求你到他的身邊去的……不過……”
他話鋒一轉說道:“其實這裏的戰場更需要你。三個國家的洋人的主力部隊都在這東部沿海一帶。這裏將是決勝的主戰場。國家的安危所係,可少不了你這尊戰神的幫助啊……”
宋玉昆知道這話裏的意思。他其實是希望他不要顧及皇帝將要到來的諭旨,而是留在他福王的身邊,幫助他在東部戰區打仗。
換句話說其實就是,他希望宋玉昆能找個借口,抗旨不從!
“為什麽老子一迴國,就要遇到這種事情啊?”宋玉昆感到有些頭大。
第二天,皇上的電文果然就來了。他此時並不知道宋玉昆到了什麽位置,也沒有要求宋玉昆趕去西南部跟他匯合,電文上隻是寫道:“無論各部哪位官員見到宋大人後即速轉告,請其率部即刻趕往冀州府,參與甚或全麵主持天京保衛戰的指揮。”
福王笑道:“皇上對你甚是客氣啊!我的印象裏,他在發布諭旨的時候,似乎從來沒有用過這個‘請’字的……”
宋玉昆看著電文有些為難。不論是遠在天邊的皇上還是近在眼前的這位福王,都是他所得罪不起的人物。皇上要他馬上去冀州府,福王雖然什麽也沒有說,但他的意思很明顯,當然是更願意把他留在身邊的。
從昨天夜裏的飲酒夜話中,宋玉昆明顯聽出了福王的不滿和不服。他前些時段大權旁落,備受打壓,隻能委曲求全。若不是這場戰爭的突然爆發,形勢危急,他可能再無出頭之日。
但他畢竟是皇親貴胄,距離京城皇宮裏的那把椅子,有時候看起來也隻不過是一步之遙,有時候想一想,坐不上去當然會心有不甘。而當今皇上本就性情多疑,他提防福王也當然是必須的,這用腳趾頭想都能想得著。
雖然福王一直以來都是低調行事,在上一場的九國戰爭之後,他又主動交出了兵權。及至後來周王發動暴亂,福王也沒有任何參與的跡象。
在京城平叛之後,皇上借此機會又把他打落塵埃,棄之不用了許久,但即使如此,這幾年來卻也沒有聽說他有過任何的不滿言論,而是一直老老實實地做他的閑散王爺。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福王久經戰陣,善於帶兵。在眼下這場戰爭爆發之後,國家形勢危急,正當用人之際,但是他福王也一直沒有主動請纓,反而還遣散了他自己府上的數十位家丁,擺出了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來。
看到這些表現,皇上思來想去,終於還是下了一道聖旨,請他再次出山,並委以兵權和重任,希望他能協助自己,抗擊入侵的異國強敵。
雖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但是爺並不能表示皇上就會完全相信他的這位兄弟。
戰爭爆發之後沒多久,皇上借口敵人將重兵圍攻天京,於是率領了大批的部隊躲到了西南一帶,卻讓福王在東部地區抗敵,兩人相隔千山萬水,自然令明眼人也不能不看成,這也是對他的一種防範的措施。
此時皇上要求他宋玉昆北上,參與天京保衛戰。宋玉昆不能不去,否則就是抗旨。但是福王呢?他的態度是什麽?
昨天夜裏飲酒的時候,福王忽然問起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政權體製的改革或者說是變動問題,這不能不引起宋玉昆的警惕。照理說,他福王至少現在是不應該會關心這種問題的。
但是他還是問了。
宋玉昆在接到皇帝的這個電文之後,隻當是要遵旨出發的。但是福王如果不同意,他就走不成。他宋玉昆此時手上不過是一萬餘新招來的兵馬,況且成軍未久,其作戰能力自然還遠不如兩年前解散的那支百戰百勝的江家軍,說到忠心的程度,恐怕也有較大的差距。
對於重兵在手的福王來說,留下他是輕而易舉的。再說,宋玉昆也不想跟福王拔刀相向。這是你們哥倆兒之間的事情,關我屁事麽?為什麽現在卻都想逼著我站隊?
此刻他拿著電文,故作看不清那些小字的樣子,慢條斯理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念,雖沒有抬頭,卻在暗暗地注意著福王的動靜。
福王也在邊兒上看著他,心裏當然知道他的為難和做戲,也不說破,隻是饒有興致地欣賞著他的表演。
電報讀完了,江小龍似乎仍在眼睛瞪著那張紙,緊皺眉頭。就這樣默然持續了兩三秒鍾之後,福王忽然展顏哈哈一笑,說道:“京畿重地,當然是國家重中之重。有你去親自主持那場大會戰,我也放心一些。”
宋玉昆聽了這話,立刻就明白了他的心思。
這個護國公能征善戰,極擅在戰場上創造奇跡。皇上和福王兩個人誰都想把他留在身邊。但是他們也知道,這家夥的心思卻是極難把握的。如果不知道他會不會站在自己一邊的話,那留在身邊反而會更為令人擔心。
這家的夥能量極大,別看他平時不吭不哈的,可一旦行動起來就是驚天動地的。所以福王也不想強逼他做什麽。雖然他手上擁有重兵,但是鬼知道他江小龍心裏打的是什麽主意。要是逼急了,他忽然給你來個什麽特別行動,不被他弄死隻怕也能被他嚇出個神經病來。
既然他現在表現出的態度是兩不相幫,那就不要為難他了。
天京是國家首都。保衛天京當然是目前國家最為重要的大事之一。況且那個地方雖然遠離了自己,但卻同時也遠離了皇上,兩不搭界——那他想去就去吧。何樂而不為呢?
宋玉昆一下就明白了這些意思,但是仍然故作為難地說道:“天京的形勢極不明朗,敵我雙方恐怕都是重兵集結。在下初來乍到,手上僅有剛剛征召的數千漁民,力量微不足道,去了又有什麽用呢?”
“哈哈哈……”福王大笑起來,說道:“前方縱有敵軍千軍萬馬,但是這對你來說也算是個事兒嗎?老弟你創造出來的奇跡還少嗎?這剛一迴國,人還沒落地呢,就接連打了好幾場大海戰。而且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無人可擋啊!連特麽的大和號都被你追著打沉了……”
“不不不……”宋玉昆連忙謙遜道:“小弟也隻是個庸人。俗人,並不是什麽神。隻不過是運氣比別人好了那麽一點點而已……”
“你就不要謙虛了。大哥我還不知道你麽?”
福王說道:“這樣吧!雖說保衛京城是大事,但是我這裏要應付的戰場還多,敵人也非常兇猛。多的我也抽不出來,隻能先抽一萬精銳鐵騎做你的護衛。”
“等你到了天京之後,你手上既有了皇上的諭旨,又有見官大一級的金牌,自然能立刻掌控那裏的千軍萬馬的。大哥我就在這邊靜候佳音了。”
又是隻給一萬兵馬,宋玉昆對此都有些麻木了。
福王款待了宋玉昆及手下們一場酒宴——除了他跟宋玉昆吃的是宴席外,士兵們隻是每人多加了幾塊肉和一碗酒而已——隨後就調撥了一萬騎兵外加一些軍械、糧草等物資,就送他們匆匆上路了。
臨行之前,宋玉昆特意向福王討要了一批俘虜們的軍服,其中有暴風帝國的,也有山鷹帝國的,再加上他的隊伍本身還帶有櫻花國的水兵軍服,這一下子花花綠綠的,倒好像是他率領的就是一支聯軍的部隊一般。
江匯川率領著他的威龍號和兩艘櫻花國運輸船,在福王的指點下,北上去尋找青龍國的主力艦隊去了。布吉哈多和他的大內侍衛們以及田誌園,都需要去京城或者說尋找皇上,所以也跟著宋玉昆的部隊走。
臨行前,宋玉昆將部隊進行了整編。福王調撥過來的騎兵還是由他原本麾下的戰將趙玉川率領。自己所帶來的本部人馬,依舊由布吉哈多及其手下們暫時管帶。宋玉昆則自然是這整支軍隊的總指揮,下轄布吉哈多和趙玉川兩支部隊。
臨出發前福王還特意交代了趙玉川將軍,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位少帥爺帶兵可是出了名的極嚴。你要是不聽他的指揮,被他給砍了腦袋,可不要還想再來找本王訴苦。聽明白沒?”
其實宋玉昆就是江大帥這件事,部隊裏麵已經盡人皆知,隻是沒人敢公開說出來而已。大家都揣著明白裝糊塗。此時聽到福王的吩咐,趙玉川急忙恭恭敬敬地對著兩個人分別行禮,說道:“小人不敢!但憑宋大帥的吩咐,小人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宋玉昆又問福王能不能調撥一點火槍、火炮之類。福王哈哈大笑說道:“這個可不行!誰都知道槍和炮都是好東西,奈何太過稀少,本王尚且不夠用,哪裏還能有多的?我不會打老弟你的槍、炮的主意,但是你最好也不要打我的槍和炮的主意……”
宋玉昆聞言隻好作罷。
隊伍當日啟程,向西北的天京方向進發。
一路風餐露宿不提。到了第五天的上午,看看已經到了湘州的地界,宋玉昆忽然下令全軍停止前進。
與此同時,他還同時下達了全軍戒備的命令。部隊中攜帶冷兵器的官兵們在外圍擺好了防禦的陣型,弓箭手和火槍兵則全部前出到隊伍的前列,緊靠在冷兵器官兵們的身後,而火炮兵則集中陳設到火槍兵和弓箭手陣營的後方,全軍上下都要做好惡戰的準備。
在他趕往先頭部隊的路上,看到作為先鋒的福王騎兵將領趙玉川正在往迴趕。一見宋玉昆正騎馬奔來,趙玉川立即喝止了他的坐騎,問道:“大帥,哪裏有敵人?”
宋玉昆說:“前麵的地形和樹林極適合打埋伏,咱們要小心為上!”
說著話,兩人並行向前。到了隊伍的最前方,趙玉川舉著望遠鏡觀察了一番,說道:“果如大帥所說,前方地勢險峻,樹木茂密,很適合埋下一支伏兵。隻是,在下愚魯,這半天也沒有看到那裏有什麽動靜啊?”
一支人數龐大的軍隊要想埋伏在樹林子裏,外人隻要注意觀察,難保不能看到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馬匹不經意的踩踏所引起的灰塵,隊伍中偶爾有士兵發出的咳嗽聲、兵器盔甲的磕碰聲,或者擔任了望的人的不小心伸頭向外觀察什麽的。
宋玉昆看了他一眼說道:“這事兒隻怕沒那麽容易搞成。會牽涉到許多守舊勢力的利益。”
福王點了點頭說道:“我看也沒有那麽的容易!這自古以來天經地義、傳承千年的製度,為什麽要瞎改呢?皇帝都沒權利了,那天下還怎麽管?”
說這話的時候,他一直在注意觀察著宋玉昆的臉部表情。
但是宋玉昆顯得很淡定,似乎隻顧著喝酒夾菜,半晌才迴答道:“這些事情離我們都還很遙遠,小弟也不是很懂。小弟眼下最該關心的,就是如何打贏眼前的這場戰爭。至於戰爭結束之後嘛,小弟隻怕又要躲到南洋去找那些美麗的黑姑娘去了……”
“哈哈哈……”福王笑道:“你不要想得太美。”
隨後他又一臉嚴肅地說道:“京城非常需要你迴去主持工作,至少我是不會放你走的……”
宋玉昆注意到他沒有提及皇帝會有怎麽樣的反應,嘴裏說的卻隻是“我是不會放你走……”,而且用的理由居然還是“京城非常需要你迴去主持工作……”,自始至終,他並沒提及皇帝或是朝廷會怎麽樣。
這裏麵的內涵隻怕是非常的豐富啊……
他沒有說話,隻是暗想道:“福王顯然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內個福王了……”
福王顯然也注意到了宋玉昆的不接話。他想了想說道:“你迴來的消息其實早就已經傳開了。估計皇上的電文很快就會傳到這裏來。他肯定會要求你到他的身邊去的……不過……”
他話鋒一轉說道:“其實這裏的戰場更需要你。三個國家的洋人的主力部隊都在這東部沿海一帶。這裏將是決勝的主戰場。國家的安危所係,可少不了你這尊戰神的幫助啊……”
宋玉昆知道這話裏的意思。他其實是希望他不要顧及皇帝將要到來的諭旨,而是留在他福王的身邊,幫助他在東部戰區打仗。
換句話說其實就是,他希望宋玉昆能找個借口,抗旨不從!
“為什麽老子一迴國,就要遇到這種事情啊?”宋玉昆感到有些頭大。
第二天,皇上的電文果然就來了。他此時並不知道宋玉昆到了什麽位置,也沒有要求宋玉昆趕去西南部跟他匯合,電文上隻是寫道:“無論各部哪位官員見到宋大人後即速轉告,請其率部即刻趕往冀州府,參與甚或全麵主持天京保衛戰的指揮。”
福王笑道:“皇上對你甚是客氣啊!我的印象裏,他在發布諭旨的時候,似乎從來沒有用過這個‘請’字的……”
宋玉昆看著電文有些為難。不論是遠在天邊的皇上還是近在眼前的這位福王,都是他所得罪不起的人物。皇上要他馬上去冀州府,福王雖然什麽也沒有說,但他的意思很明顯,當然是更願意把他留在身邊的。
從昨天夜裏的飲酒夜話中,宋玉昆明顯聽出了福王的不滿和不服。他前些時段大權旁落,備受打壓,隻能委曲求全。若不是這場戰爭的突然爆發,形勢危急,他可能再無出頭之日。
但他畢竟是皇親貴胄,距離京城皇宮裏的那把椅子,有時候看起來也隻不過是一步之遙,有時候想一想,坐不上去當然會心有不甘。而當今皇上本就性情多疑,他提防福王也當然是必須的,這用腳趾頭想都能想得著。
雖然福王一直以來都是低調行事,在上一場的九國戰爭之後,他又主動交出了兵權。及至後來周王發動暴亂,福王也沒有任何參與的跡象。
在京城平叛之後,皇上借此機會又把他打落塵埃,棄之不用了許久,但即使如此,這幾年來卻也沒有聽說他有過任何的不滿言論,而是一直老老實實地做他的閑散王爺。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福王久經戰陣,善於帶兵。在眼下這場戰爭爆發之後,國家形勢危急,正當用人之際,但是他福王也一直沒有主動請纓,反而還遣散了他自己府上的數十位家丁,擺出了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來。
看到這些表現,皇上思來想去,終於還是下了一道聖旨,請他再次出山,並委以兵權和重任,希望他能協助自己,抗擊入侵的異國強敵。
雖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但是爺並不能表示皇上就會完全相信他的這位兄弟。
戰爭爆發之後沒多久,皇上借口敵人將重兵圍攻天京,於是率領了大批的部隊躲到了西南一帶,卻讓福王在東部地區抗敵,兩人相隔千山萬水,自然令明眼人也不能不看成,這也是對他的一種防範的措施。
此時皇上要求他宋玉昆北上,參與天京保衛戰。宋玉昆不能不去,否則就是抗旨。但是福王呢?他的態度是什麽?
昨天夜裏飲酒的時候,福王忽然問起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政權體製的改革或者說是變動問題,這不能不引起宋玉昆的警惕。照理說,他福王至少現在是不應該會關心這種問題的。
但是他還是問了。
宋玉昆在接到皇帝的這個電文之後,隻當是要遵旨出發的。但是福王如果不同意,他就走不成。他宋玉昆此時手上不過是一萬餘新招來的兵馬,況且成軍未久,其作戰能力自然還遠不如兩年前解散的那支百戰百勝的江家軍,說到忠心的程度,恐怕也有較大的差距。
對於重兵在手的福王來說,留下他是輕而易舉的。再說,宋玉昆也不想跟福王拔刀相向。這是你們哥倆兒之間的事情,關我屁事麽?為什麽現在卻都想逼著我站隊?
此刻他拿著電文,故作看不清那些小字的樣子,慢條斯理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念,雖沒有抬頭,卻在暗暗地注意著福王的動靜。
福王也在邊兒上看著他,心裏當然知道他的為難和做戲,也不說破,隻是饒有興致地欣賞著他的表演。
電報讀完了,江小龍似乎仍在眼睛瞪著那張紙,緊皺眉頭。就這樣默然持續了兩三秒鍾之後,福王忽然展顏哈哈一笑,說道:“京畿重地,當然是國家重中之重。有你去親自主持那場大會戰,我也放心一些。”
宋玉昆聽了這話,立刻就明白了他的心思。
這個護國公能征善戰,極擅在戰場上創造奇跡。皇上和福王兩個人誰都想把他留在身邊。但是他們也知道,這家夥的心思卻是極難把握的。如果不知道他會不會站在自己一邊的話,那留在身邊反而會更為令人擔心。
這家的夥能量極大,別看他平時不吭不哈的,可一旦行動起來就是驚天動地的。所以福王也不想強逼他做什麽。雖然他手上擁有重兵,但是鬼知道他江小龍心裏打的是什麽主意。要是逼急了,他忽然給你來個什麽特別行動,不被他弄死隻怕也能被他嚇出個神經病來。
既然他現在表現出的態度是兩不相幫,那就不要為難他了。
天京是國家首都。保衛天京當然是目前國家最為重要的大事之一。況且那個地方雖然遠離了自己,但卻同時也遠離了皇上,兩不搭界——那他想去就去吧。何樂而不為呢?
宋玉昆一下就明白了這些意思,但是仍然故作為難地說道:“天京的形勢極不明朗,敵我雙方恐怕都是重兵集結。在下初來乍到,手上僅有剛剛征召的數千漁民,力量微不足道,去了又有什麽用呢?”
“哈哈哈……”福王大笑起來,說道:“前方縱有敵軍千軍萬馬,但是這對你來說也算是個事兒嗎?老弟你創造出來的奇跡還少嗎?這剛一迴國,人還沒落地呢,就接連打了好幾場大海戰。而且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無人可擋啊!連特麽的大和號都被你追著打沉了……”
“不不不……”宋玉昆連忙謙遜道:“小弟也隻是個庸人。俗人,並不是什麽神。隻不過是運氣比別人好了那麽一點點而已……”
“你就不要謙虛了。大哥我還不知道你麽?”
福王說道:“這樣吧!雖說保衛京城是大事,但是我這裏要應付的戰場還多,敵人也非常兇猛。多的我也抽不出來,隻能先抽一萬精銳鐵騎做你的護衛。”
“等你到了天京之後,你手上既有了皇上的諭旨,又有見官大一級的金牌,自然能立刻掌控那裏的千軍萬馬的。大哥我就在這邊靜候佳音了。”
又是隻給一萬兵馬,宋玉昆對此都有些麻木了。
福王款待了宋玉昆及手下們一場酒宴——除了他跟宋玉昆吃的是宴席外,士兵們隻是每人多加了幾塊肉和一碗酒而已——隨後就調撥了一萬騎兵外加一些軍械、糧草等物資,就送他們匆匆上路了。
臨行之前,宋玉昆特意向福王討要了一批俘虜們的軍服,其中有暴風帝國的,也有山鷹帝國的,再加上他的隊伍本身還帶有櫻花國的水兵軍服,這一下子花花綠綠的,倒好像是他率領的就是一支聯軍的部隊一般。
江匯川率領著他的威龍號和兩艘櫻花國運輸船,在福王的指點下,北上去尋找青龍國的主力艦隊去了。布吉哈多和他的大內侍衛們以及田誌園,都需要去京城或者說尋找皇上,所以也跟著宋玉昆的部隊走。
臨行前,宋玉昆將部隊進行了整編。福王調撥過來的騎兵還是由他原本麾下的戰將趙玉川率領。自己所帶來的本部人馬,依舊由布吉哈多及其手下們暫時管帶。宋玉昆則自然是這整支軍隊的總指揮,下轄布吉哈多和趙玉川兩支部隊。
臨出發前福王還特意交代了趙玉川將軍,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位少帥爺帶兵可是出了名的極嚴。你要是不聽他的指揮,被他給砍了腦袋,可不要還想再來找本王訴苦。聽明白沒?”
其實宋玉昆就是江大帥這件事,部隊裏麵已經盡人皆知,隻是沒人敢公開說出來而已。大家都揣著明白裝糊塗。此時聽到福王的吩咐,趙玉川急忙恭恭敬敬地對著兩個人分別行禮,說道:“小人不敢!但憑宋大帥的吩咐,小人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宋玉昆又問福王能不能調撥一點火槍、火炮之類。福王哈哈大笑說道:“這個可不行!誰都知道槍和炮都是好東西,奈何太過稀少,本王尚且不夠用,哪裏還能有多的?我不會打老弟你的槍、炮的主意,但是你最好也不要打我的槍和炮的主意……”
宋玉昆聞言隻好作罷。
隊伍當日啟程,向西北的天京方向進發。
一路風餐露宿不提。到了第五天的上午,看看已經到了湘州的地界,宋玉昆忽然下令全軍停止前進。
與此同時,他還同時下達了全軍戒備的命令。部隊中攜帶冷兵器的官兵們在外圍擺好了防禦的陣型,弓箭手和火槍兵則全部前出到隊伍的前列,緊靠在冷兵器官兵們的身後,而火炮兵則集中陳設到火槍兵和弓箭手陣營的後方,全軍上下都要做好惡戰的準備。
在他趕往先頭部隊的路上,看到作為先鋒的福王騎兵將領趙玉川正在往迴趕。一見宋玉昆正騎馬奔來,趙玉川立即喝止了他的坐騎,問道:“大帥,哪裏有敵人?”
宋玉昆說:“前麵的地形和樹林極適合打埋伏,咱們要小心為上!”
說著話,兩人並行向前。到了隊伍的最前方,趙玉川舉著望遠鏡觀察了一番,說道:“果如大帥所說,前方地勢險峻,樹木茂密,很適合埋下一支伏兵。隻是,在下愚魯,這半天也沒有看到那裏有什麽動靜啊?”
一支人數龐大的軍隊要想埋伏在樹林子裏,外人隻要注意觀察,難保不能看到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馬匹不經意的踩踏所引起的灰塵,隊伍中偶爾有士兵發出的咳嗽聲、兵器盔甲的磕碰聲,或者擔任了望的人的不小心伸頭向外觀察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