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怒的皇上即刻下旨,命令他的得力幹將王景昌火速趕往沿海地區,主持該戰區的戰事,務必要盡快打開局麵。


    王景昌深知此事關係極其重大,隻許盡快打出實質性戰果來,絕不準許長時間的碌碌無為,沒有取得任何的戰績。


    否則無論如何,即算是他深得皇上的寵信,當年有著“靖王第一幹將”之稱,但是如果不能立刻打出拿得出手的戰績來的話,他自己的腦袋恐怕都難以保證,能夠安安穩穩地繼續呆在他的脖子上了。


    所以王景昌將軍領命以後,馬上出發,日夜兼程,火速趕往東部的徐昌府。


    在聽取了屬下的詳細匯報之後,他反複思慮,最後接受了部下的建議,準備偷襲帝國東部海域的一個重要的港口——渝川港。


    為此,他下令馬上選撥和組建了一支水鬼突襲隊,由兩萬名水性好的官兵組成。


    經過短期的突擊培訓,水鬼突襲隊在王景昌上任之後第五天的中午時分開始行動。這支突擊隊自三百裏外的沛雲港出發。


    他們登上了數十艘兵船,先是假意向東出發,當到達外海之後,突然大幅度轉向西南方向,從外海的洋麵上悄悄地接近了渝川港——這是聯軍所占據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口岸。


    攻擊行動按計劃在次日的淩晨時分發起。在距離渝川港不足五裏的地方,水鬼突擊隊開始登上小船繼續前進,並在不足三裏遠處陸續潛入水中,遊水接近敵艦隊。


    此次偷襲的行動十分的成功。聯軍顯然沒有料到青龍帝國的軍隊會從水下發動攻擊。


    他們在陸地上的布防倒是非常的嚴密,但是水上的戒備卻較為鬆弛。


    潛水隊的人在水中已經悄悄包圍了港口中停泊的多艘聯軍艦船。


    他們使用飛爪、軟梯等多種器具,紛紛悄悄地摸上了船,隨後很快發動了攻擊。


    是時,深夜寧靜的海麵上頓時沸騰了起來,喊殺聲、慘叫聲、刀槍碰撞的打鬥聲、打壞船上的各種設備器具的巨大嘈雜的聲音,統統混雜在了一起。


    擔任偷襲的官兵們都知道他們沒有退路。一旦作戰失利,他們即使是跳海也是很難活得下來的。所以官兵們個個都拿出以一當十的氣勢來,奮勇向前,一時間喊殺震天。


    很快的,多艘艦船上都不斷地有人墜海。海麵上頓時就像是開了鍋得餃子一般地沸騰了起來。無數的人頭沉浮掙紮,唿救聲、慘叫聲此起彼伏。


    在微弱的燈-火照映下,隱約可見海水已經變成了紅色。


    隨後沒多久,許多艘聯軍的艦船上都燃起了大火。火光中可以看見有許多人仍在大聲地唿喝著,奮力互砍。有個別聯軍的官兵使用火槍開火,整個港灣的海麵上亂成了一片。


    港口岸上的聯軍官兵們開始還放下了許多的小船。大批的官兵們紛紛下到船中,企圖劃小船過去支援大木船上的戰鬥。


    但是為時已晚,大部分受攻擊的艦船此時,都已經基本上被青龍國突擊隊的官兵們給控製住了——除了船上的個別地方還有人在頑抗之外。所以,還沒等這些支援的小船靠近,大型艦船上一頓暴風驟雨般的箭矢便傾瀉了下來。


    聯軍的官兵們非常的頑強,不顧死傷地搭梯子往大船上衝。船上的青龍官兵們用各種燃燒的木料往小船上亂丟亂砸,頃刻間,大部分的小船上麵也都烈火熊熊了起來。隨後沒有多久,第一波攻擊的小船上基本都堆滿了屍體,還能活著喘氣兒的也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


    又過了不多時,一些已經掌控了聯軍艦船的青龍國潛水突擊隊員們,開始押著船上的俘虜,將船上大炮的炮口對準了岸上,對岸上的防禦力量進行了炮擊——他們自己是不會操作這些大炮的,隻能押著俘虜來幹。


    岸上也有為數不多的一些大炮,當他們掉轉炮口準備炮擊海上這些艦船的時候,船上的俘虜們又被逼著大喊大叫,請求岸上不要開炮射擊,因為艦船上都有許多已經放下了武器的俘虜。這一下搞得陸地上的聯軍官兵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就在港口亂紛紛的時候,王景昌親自指揮著已經埋伏在陸上的主力部隊,發起了大規模的地麵攻擊。他們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發動了集群衝鋒。


    王景昌親自督戰。他用自己的嫡係部隊組成了一支龐大的督戰隊,緊跟在攻擊大軍的後方,任何企圖逃跑的官兵、甚至是畏縮不前、攻擊行動遲緩的人都會毫不留情地被當場處決。


    在這種高壓的嚴厲督戰之下,數十萬的攻擊部隊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上,向渝川港的聯軍守軍發動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勢。


    至天亮時分,渝川港大部分的陸上防禦陣地被攻陷,所有停泊在港口的艦船不是被俘獲,就是被鑿沉。港口岸上的聯軍官兵們眼見大勢已去,紛紛舉手投降。渝川港就此宣告被攻克。


    這個消息傳到京畿地區,宣武帝大喜過望。他對駱荊山笑道:“你看到沒有?咱們沒有他江小龍,我們不一樣也可以打一場大勝仗嗎?”


    駱荊山當然不遺餘力地猛拍皇上的馬屁,什麽神武英明,蓋世戰功、算無遺策等等詞匯都毫不留情地往皇上身上猛砸。


    但是他們的心裏都清楚一件事情:此次攻擊作戰,他們動用的部隊數量之多,根本不是江小龍能比的。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麵對的守軍——整個港口裏包括船上的人員,連同夥夫、民夫和其他後勤辦公人員全都加在一起,總共也不過兩萬餘人而已。


    港內船隻倒是有數十艘,但是連岸上到船裏的物資還真沒多少。說實在的,這個戰果的政治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軍事意義。


    後世的史書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官方都在極力宣揚渝川港大捷的偉大意義。


    但是在政-治局勢逐漸寬鬆之後,許多的史學家、軍事學家都對這一戰役的成果表示質疑,認為它被人為地誇大了——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咱們暫且按下不表。


    在青龍帝國朝廷大肆慶功的時候,聯軍的官兵們則對這一場戰役的結果垂頭喪氣,倍感絕望。如果說趙家莊的糧食基地被毀之後,他們還能勉強支撐一些日子的話,現在一個較大的港口被攻克,後勤運輸保障問題更是雪上加霜,讓整個聯軍的形勢立刻就變得嚴峻了起來。


    聯軍本來就兵力不多,既然渝川港被很快攻陷,難保其他的各個港口還能守得住。


    如果海岸線上的港口全都失守了,那麽從國內運糧這條道就算是徹底封閉了。


    海上的運輸線被切斷,聯軍的官兵就會餓肚子。


    而就地征糧這件事就更不用想了,京畿及其周邊的大部分地區,現在已經掌握在了青龍帝國的軍隊手中。想要就地解決溫飽的問題,已經變得幾乎不太現實了。就算偶爾能就近搶到一些糧食,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


    雖然聯軍的通訊手段比青龍帝國要先進許多——至少他們有了電報機,雖然說數量極少,而且效能十分的低下落後。但是相比之下,運輸手段顯然要比通訊手段落後了太多。


    連蒸汽機和鋼鐵船體都還沒能造出來,大型艦船就還隻能是個遙遠的夢想。


    聯軍現在不管是軍艦還是運輸船、補給船,全都還是老舊的木質帆船。


    盡管他們可以將船隻造得比較大,排水量上千噸。而且少數的船隻已經裝備了火炮,有了一定的遠距離作戰能力。但是對於遠洋作戰來說,不管是運兵也好、運輸後勤物資也好,這種船的效能都是非常低下的。


    不僅運載能力不高,而且航行速度也很慢。對於企圖立刻跨洋大規模地增兵作戰來說,實在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且遠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盡管聯軍各國的國內軍政兩界,都對青龍帝國皇帝提出的非分要求感到難以接受,抵製的唿聲很高。但是如果繼續戰爭、尤其是進一步地擴大這場戰爭,各國的準備都不是很充分。


    正是由於後勤運輸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較好的解決,那麽滯留在青龍帝國境內的聯軍部隊的處境,就將很快地變得艱難而且危險。


    打下去沒有把握取勝、當然更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取勝;擴大戰爭又來不及;而對方的要求又是那麽的高。聯軍顯然進入了兩難抉擇的艱難尷尬境地。


    為了應對這種棘手的局麵,聯軍司令部經過徹夜緊急商討,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以打促和。他們於第二天就集中兵力,突然對定州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定州是天京的門戶,被認為是天京東南方向上最後的一道屏障,一向被兵家認為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如果定州失守,天京將赤裸裸地袒露在敵人的麵前。


    朝廷也非常重視定州這道門戶的防禦問題,很早就在這裏部署了百萬大軍,而且還在日夜不停地加固各種防禦工事。


    聯軍集結了約四十餘萬人,分東、中、西三路,對定州進行猛烈的突擊。被派駐在定州外圍防守的是青龍國大批新組建的地方部隊。開戰沒多久,他們很快就被打垮了。聯軍在一天之內就打到了防守定州的主陣地之前。


    駐守在正麵主陣地的雖然是青龍國皇家精銳的常備軍主力部隊。但是在三路聯軍的猛烈輪番打擊之下,也很快就有些吃不住勁兒了——尤其是聯軍還動用了火槍和火炮,雖然說數量很少,但是攻擊的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守軍雖然拚死抵抗,但是傷亡慘重,至午夜時分,定州外圍的主陣地已宣告全線失守。


    攻擊定州主城的慘烈的戰鬥,是從次日淩晨兩點左右打響的,一直到第二天的天黑時分,猛烈的攻擊始終在極其兇猛地持續著,中間幾乎沒有停頓過。


    雙方鏖戰至當天的太陽落山之時,定州城內的大部分的城區和防禦工事都相繼宣告失守。


    僅有城西北角的數萬青龍帝國虎豹師的官兵——這是朝廷常年護衛在京畿地區的精銳力量——還在依托著有利的地形和堅固的建築物以及複雜的街道,在拚死頑抗著。


    聯軍發動了多次兇猛的攻擊,始終無法得手。


    雙方又戰至天色全黑之時,青龍帝國的大批援軍相繼趕到。聯軍擔心繼續打下去對自己不利,遂停止了大規模的攻擊行動。


    而青龍帝國-軍方麵也畏懼於對方兇悍的戰鬥力,再加上援軍都是臨時調動拚湊過來的,缺乏統一的指揮和決策人。


    眼見對方開始收縮,他們也就沒有再發動大規模的反擊,以奪迴失去的陣地。至此,交戰的雙方都有所顧忌,不約而同地開始逐漸脫離接觸。


    第二天的早上,聯軍派出代表提議雙方暫時休戰。青龍帝國–軍也畏懼於對方的兇悍,巴不得就此停戰。


    達成休戰口頭協議之後,交戰雙方雖然都在緊鑼密鼓地加緊對自己一方已經占領的區域進行防禦加固,但是並沒有再次爆發大規模的交戰衝突。


    雙方都頗為默契地收縮了一點陣型,保持著一段安全的距離。軍官們除了要求屬下們保持警惕之外,還要求他們保持克製,不要試圖去激怒對方。


    定州一戰至此告一段落。


    是役,青龍帝國損失慘重。原駐守定州的百萬大軍中,多數部隊相繼迅速潰敗。作為天京大門的定州縣也大部被敵軍攻陷,可謂十分丟臉。


    但是因為聯軍沒能攻陷整個定州就停止了前進的腳步,在後來官方發布的戰史資料以及學堂曆史教科書上,這一仗均被描述成了青龍帝國的偉大勝利。


    皇家禦用的史學家們極力描繪在這場定州保衛戰中,官兵們當時是如何如何地浴血奮戰,打退了敵軍的多少多少次的猖狂進攻,扞衛了青龍帝國的尊嚴等等。


    後世在學校學習的學子們大多數在讀史書的時候,並沒有什麽獨立的思考。


    他們中的許多人本來就對曆史這門課不感興趣——其實這種現象在哪朝哪代都差不多,孩子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對曆史沒什麽興趣——而且在這種填鴨式的應試教育-體-製下,學生們考試的時候往往隻管、也隻能照著教科書上的結論來答題。


    任何違反書上的應答都會被直接判錯和扣分。所以很少有人會主動去深入地研究這一場戰役的真實情況。


    按照當時教科書上的說法:“渝川港大捷沉重地打擊了聯軍的囂張氣焰。他們不甘心失敗,垂死掙紮,發動了瘋狂野蠻的定州戰役,企圖畢其功於一役。”


    “此次定州會戰,聯軍集結了幾乎所有的主力部隊,妄圖打開定州——這座通往天京的最後一道大門。但是我帝國的將士們萬眾一心,前仆後繼,不畏強敵,眾誌成城。他們英勇頑強地多次打退了敵軍的猖狂進攻。”


    “經兩天一夜的艱苦激戰,勇猛的帝國官兵們懷抱著堅定的信念,在偉大英明的聖上的領導下,徹底挫敗了敵軍的狂妄計劃。我們英雄的定州城依然巍然屹立在無恥懦弱的敵軍麵前。聯軍的將領們最後不得不垂頭喪氣,承認了他們可恥的失敗,並重新迴到了談判桌前。”


    史書上這樣寫,學子們也就這樣讀,考試的時候就這樣照著抄寫上去。很少有人會去思考一個小小的問題——既然聯軍如此的懦弱和無能,我們那麽的英勇強大,那為什麽還不把他們幹脆徹底地就地消滅完啊?大家還談個什麽判?


    當然,史書和對百姓們的宣傳是一迴事,當時的皇上和朝廷的要員們的心裏卻是清楚明白的。定州這一仗的結果,讓青龍帝國的軍政要員們再一次清醒地認識到:聯軍依然有著不能小看的強悍戰力。萬一逼急了,指不定還會做出什麽瘋狂的事情來。


    事實上,定州戰役之後沒幾天,雙方的代表團就都迫不及待地要求重啟談判。這一次,大家的態度都有了一定的收斂。經過一番艱難的討價還價,雙方同意將戰爭賠款約定為一億兩千萬青龍帝國金幣,由聯軍所組成的各個國家協商之後,再按約定的比例進行分攤。


    這是雙方在最困難的問題上達成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協議。


    接下來,他們雙方又就其他的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吵和辯論,比如戰俘的問題、滯留在青龍帝國的軍隊及其他人員如何遣返迴國的問題、以及戰爭責任的追究、尤其是如何界定和處理戰犯等等問題。在每一個問題上,雙方都進行了長時間的艱苦談判。


    青龍國代表團認為對方屬於戰敗,所有滯留在青龍帝國境內的武裝人員都應屬於戰俘。但是聯軍方麵肯定不幹。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終戰條約,不是投降條約。隻是雙方都不想打了,所以大家才坐下來談判的。怎麽能說我們是戰敗的一方呢?要不咱們還接著打下去?


    聯軍代表們開始的期望值還是很高的,但是隨著定州並沒有完全拿下,而青龍國的大批軍隊紛紛雲集在定州的附近,聯軍代表的底氣顯然也就沒有一開始的那麽足了。


    駱荊山的調子唱得比較高。他表麵非常鎮定,說打下去就打下去,一旦你們全線潰敗,那條件就不再是這個條件了。到時候無論我們說什麽,你們都得接受。


    經過反複的爭吵,最後大家還是接受了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案:就是所有的聯軍武裝人員都必須放下武器,等待遣返。


    這期間他們必須接受青龍國方麵的安排和管理,但他們不屬於戰俘,不能當做戰俘來對待。


    可是那些原本已經被青龍帝國方麵所俘虜的人員,則必須被當做戰俘來對待了。


    至於聯軍方麵的高級將領們,則可以作為談判代表或外交人員來對待,可以不解除武器,但是必須隨最後一批遣返人員一起,返迴他們各自的國內,不得再以任何借口滯留。


    但是如果在滯留期間,有不服從青龍帝國方麵的安排,甚至煽動下屬進行武力對抗的,一經發現,可立即當做戰犯處理,青龍帝國的軍隊有權將他們當做敵人對待,並進行武力彈壓。


    在這場艱苦的談判桌上,雙方經常會爆發極為激烈的爭吵,不僅大家都拍著桌子指著鼻子互相大罵,還常常動不動就進行武力的威脅,整個過程看起來好像很艱苦很難纏。但是雙方的代表們心裏很都清楚,談判的長時間拖延對誰來說都是沒有好處的。


    青龍帝國的朝廷要員們普遍擔心,聯軍各國的國內正在積極備戰,謀劃進一步的擴大戰爭。


    而聯軍方麵則擔心,繼續拖延談判會使青龍帝國方麵的防禦準備越來越充分,這對他們繼續滯留在青龍帝國的這點軍隊來說,就將變得越來越危險——尤其是他們的後勤供應問題,隨著時間的拖延,隻能是越來越緊張。


    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江小龍居然一直都沒有露麵。他的存在也讓聯軍的高級將領們感到十分忌憚,生怕他什麽時候又會鬧出什麽幺蛾子來。


    最後一個也是最有意思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待已經被俘的青龍帝國前皇帝——仁宗帝的問題。他是在忽爾嘉騰戰役中被聯軍俘獲的。


    隨著他的被俘之後,聯軍就脅迫他打開了長城的一個缺口。但是在這之後,這個號稱史上最大的人質就不管用了。自俘虜了皇帝之後,聯軍一開始感覺是如獲至寶。他們以為從此之後將通行無阻,但是卻再也沒有能利用這位皇帝打開過任何一座城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鐵血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山老妖6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山老妖67並收藏少年鐵血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