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勇他們這些人跟著江小龍呆在一起久了,自然非常熟悉他的所有要求。特別是江大帥非常強調的“細節決定成敗”的這個思想的精髓。


    任何時候他都要求人們在細節上下足功夫。有的時候,他的嚴格要求甚至已經到了吹毛求疵的變態程度。


    在每一場大戰來臨之前,他江小龍都要親臨一線,反複檢查各種戰前工作的準備情況。每次檢查他都會到處挑刺。這令很多下屬一看見他到來的時候,就都會有種惴惴不安的感覺,生怕被他忽然大發雷霆,臭罵一頓。


    這次將墨陽雄獅旅化裝編入民夫的隊伍的行動,看似簡單,但是趙樹勇等一幹人是作了反複全麵地考慮的。他們盡其所能地進行各種偽裝。


    尤其是一些扮演傷員的人,他們在裹紗布的地方塗抹鮮血一事,所采取的辦法是先在裏麵塗抹適量的鮮血,然後再用紗布纏裹上去,這樣就會讓鮮血自然而然地透過紗布滲透出來,做出來的效果非常的逼真。


    當時他們也曾商量過,說墨陽雄獅旅的人如果全部扮成民夫的話,那這個隊伍就太過龐大了,會不會有問題。吳浩雄便建議說,把部分墨陽雄獅旅的人塞到黃督撫的一萬輕騎裏麵去。


    他的建議剛一提出來,便遭到了趙樹勇、多倫富德和齊元直的強烈反對。


    梁萬裏初來乍到,誰都不了解他的立場。這種欺瞞靖王殿下的事情,怎麽可能讓他知曉?


    那一萬輕騎更是不可靠,他們人多嘴雜,完全沒有保密的可能。不要說是他們,便是自己的嫡係部隊墨陽雄獅旅的人,也是對詳情知道的越少越好。整個偽裝的過程他們隻能對部下說,這是大帥要求必須高度保密的,以防被聯軍的密探知曉。


    而聯軍的密探可能是無所不在的。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在永州縣之戰中曾發現有大量青龍國人成為聯軍的內奸和密探的,這的確不在少數。即使是守城的官兵之中,甚至高級將領中都發現有叛國投敵的人——最大、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因為有高級將領的暗中投敵,從而直接導致了莫楚雲總督指揮的那場戰鬥的慘敗。


    這個理由很有說服力,所以整個行動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之好。


    至於他們的口音——無所謂,因為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的確是從墨南省來的。其他那些不是墨南省的家夥,隻要不開口就是了,沒誰會突然問他們什麽話的。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為了瞞過靖王,“墨陽雄獅旅”這個番號便不再使用,這支部隊被改成了“龍之旅”。


    當日後靖王再次問起江小龍,何以在墨陽雄獅旅打光了的情況下,又飛快地冒出了一支“龍之旅”,並且依然強悍異常時,江小龍從容地迴答道:“小弟在練兵一事上,偶有了那麽一點點的心得,實在是得益於殿下的諄諄教誨,令小弟一生受用不盡。”


    這種虛偽得冒泡的奉承話,靖王自是半點都不信的。不過,自此之後,他便派人多方打聽江小龍的練兵之法起來,希望也能訓練出忠於自己的一支精銳之旅。他的屬下們倒也認真地打聽到了許多的內容,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總是不盡如人意。


    明明按照打聽來的江小龍的所謂練兵的方法來進行軍事訓練,效果也曾令靖王頗為自得。但是每當把靖王的和江小龍的嫡係部隊進行一番相互比較起來的時候,尤其是在上了戰場之後所看到的戰鬥力,人們就會發現,兩者之間還是會有很大的差距。


    江小龍的嫡係,其強悍的破敵功夫似乎遠不是其他的什麽部隊所能比擬的。


    究竟是什麽原因呢?靖王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當時軍情緊急,部隊是說走就走。令江小龍唯一發愁的問題就是,萬紫霞他們該怎麽辦。


    此去天京救援,恐怕異常兇險。他們的人數比之前更少,敵情卻更為複雜。京城一帶,雙方都有龐大無比的軍隊相互攪在一起,他們的前麵說不定就會遇到數十倍於己的聯軍。


    江小龍覺得他連自己都照顧不過來,搞不好就會全軍覆沒。怎麽可能還有精力去照顧萬紫霞他們的安全呢?


    可是當江小龍找到她和楊晟魯的時候,這個問題卻迎刃而解。萬紫霞主動提出,堅決不能跟著他的部隊一起走——因為她已經在這一帶的放射性物質研究之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她說你們要小心,此次北上可能會遇到從所未見的兇險。不過我相信你江大帥一定會逢兇化吉、屢創奇跡的。


    萬紫霞說她在這裏的研究真的暫時不能離開。但是一旦等到這裏的工作一結束——可能隻要幾個月的時間——她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裏趕到天京去的。


    而且等到了那個時候,她應該就能有治好你江小龍的病的辦法了。


    江小龍聞言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倒不是因為萬紫霞的那個在他看來有些虛無縹緲的承諾而感到輕鬆。而是因為,此去天京真的必定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兇險狀況——絕對比永安這邊的局勢更加可怕。他確實不想帶著萬紫霞一起去經曆一場“霸王別姬”般的痛苦訣別和冒險。


    當江小龍終於帶著兵離開永州縣的時候,不要說靖王和梁督撫的親自相送,城中的官兵、百姓們聞訊以後,也都自發地湧上了街頭,紛紛前來夾道送行。


    ——永州縣一仗,雖說損失慘重,但畢竟是一場大勝仗。不僅免除了帝國西南部的嚴重威脅,同時還拯救了全城的官兵和百姓——包括遠不止永安周邊的地區。


    其實所有的人的心裏全都清楚:如果這一仗不勝,永州縣本身就會麵臨著屠城的結局——更不用說通往天京這一路上的百姓了。


    而在永州所有的人直到最後的時刻來臨之前,全都已經處在了完全絕望的心情之中。


    直到最後江小龍突出奇招,轉敗為勝——所有的一切不利局麵,都在瞬間被逆轉——戰後,身處永州縣周邊所有的人——無論是軍人還是百姓,都知道是誰拯救了這座城市——同時也拯救了這個國家。


    一時間,他們全都為這個突如其來的結果而感到驚詫和振奮。


    所有的人都知道,正是最後奮力反擊的這一壯舉,拯救了所有人的命運,同時也徹底拯救了整個國家西南部的戰局。


    可能這個結果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比如某些有地位的人——所以,人們相信,這個戰果可能並沒有拯救江小龍這個小英雄的處境。


    但是,軍民和百姓們的心裏是清楚的。沒有他江小龍,就沒有剛剛這一場仗的勝利,就不會有現在帝國西南部的安全,更不可能有全體西南地區百姓的安全。


    而且,在戰後,每個人的心裏都明白,這一仗必將永留史冊。


    但是,當江小龍將帶著他的部隊開拔這一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底層的官兵們和百姓們並不知道是為了什麽——他們猜想他必定是被趕走的——可是他們都會感謝江小龍,並將他奉為拯救了這一地區的神明。


    有鑒於靖王殿下和梁督撫的在場,他們不能隻對江小龍一個人表示出過分的感激之情。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麽做反倒可能會害了這位年幼的少帥——幾乎所有思維稍微正常一點的人,心裏都清楚這一點。


    所以,當他們得知江小龍將要馬不停蹄地率隊離去的時候,多數的人隻能是默默地走上街頭,然後注視著他帶著部隊的漸漸遠離。送行的人們的目光之中,交織著極其複雜的情感。


    他們隻是放下了手裏的活計,自發地前來,默默地送行,幾乎沒有人表達什麽感謝的言語。但是那份沉甸甸的目光之中,卻摻雜了太多的東西。


    當江小龍的隊伍最終走出滿目瘡痍的永州縣北門的時候,依然破敗而且青煙嫋嫋的城樓之上,一名少女歌姬正在朝陽之下翩翩起舞。


    她穿著一套華麗的戲服,身側隻有一把箜篌、一把琵琶和一支笛子在伴奏,但是音樂和歌聲卻出奇的激昂健越,給人直上雲霄之感。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一生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雖隻一人在歌唱,幾把樂器在伴奏,但是歌曲和樂器的聲音高亢而激越,直入人心。軍民百姓聞之,無不動容。


    這是古代詩人的詞句,似乎與當前的情景無關。聽起來隻是在表達著人們對古代一名少年英雄的歌頌與讚揚,以及對這位少年將軍後來的處境的落寞與淒涼的感懷。但是此時聽起來,卻又似乎隱隱與眼前的一事有關的意思。


    送行的隊伍中,無數的軍民百姓竟聽得熱淚盈眶起來。


    已經出了城的江小龍卻隻是對齊元直微微一笑,說道:“這歌大概與我無關。人家少年都十五二十了,我卻不到十三歲。人家射殺白虎,我卻隻戳殺過一頭老狗熊。若說一生轉戰三千裏,我們早就超過了。而一劍曾當百萬師呢,我大概還做不到這麽牛氣衝天。漢兵奮迅如霹靂,這一點倒與我們的‘龍之旅’有點相像……”


    說到後來,他竟有些哽咽而說不下去了。齊元直感慨道:“城裏百姓的一份心意,一份感激和崇敬之情,也隻能靠著這前輩的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懷了……”


    靖王並沒有把隊伍送到了城門口,他似乎隱隱約約地聽到了遠處的歌聲,但是因為聽不太真切,也就沒有怎麽在意。當時他更多的注意力隻是集中在了離城的隊伍上。


    事後在無人的時候,他似乎自言自語般地對幕僚駱荊山說道:“他很得民心啊……這好像有點不太好……可是,這點民心有什麽用?在強權政治之下,他還能做什麽呢……”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突然又說道:“現在最嚴重的問題其實是……聖上竟然親征了……”


    駱荊山好像不太跟得上他跳躍的思維,便低了頭努力地想著如何迴應,卻聽到靖王再次說道:“不知這究竟是好事呢?還是……”


    隔了好半晌兒,他又用極輕的聲音說道:“莫不是改朝換代的時候會提前地到來?……似乎也未可知哦……”


    出城沒多遠,江小龍就開始著手對隊伍進行了整編。他告訴梁督撫那一萬輕騎的指揮官吳玉偉,說是部分工匠和民眾也踴躍要求參戰——在此國難當頭之際,多一份力量總是好的。


    隨後他從吳玉偉的手上分出來了一些馬匹,又在工匠和民眾的隊伍中將馬匹進行了調整。


    經過他的一番折騰,那龐大的後勤民夫的隊伍之中,竟然變戲法一般,出現了一支相當規模的軍隊。隻是目前看起來,這支軍隊中幾乎都是傷員和工匠,並沒有讓吳玉偉及其手下如何的重視而已——他所不知道的是,這其實就是隱藏在工匠和民夫當中的“龍之旅”。


    當他們一路北上,趕往天京的時候,並不知道此時的北方邊境地區,正在發生著一起非常重大的、必須書寫進史冊的事件。


    就在江小龍他們出征的時候,仁宗帝在軍機大臣黃瀟晟的極力鼓動下,已經親率大軍北上迎敵了。


    在他們的臨行之前,太後倒是極力阻撓,說是天子絕不可以以身犯險。但是仁宗帝熱血沸騰,說這是建立千秋功業的大好時機。


    而且他手上的軍隊的規模是如此的龐大,哪裏會有什麽危險?


    受到他自信滿滿的表現所感染,太後她老人家也變得信心十足起來。覺得她兒子名揚千古的時機真的就要到了,也就不再阻撓他的北上出征。


    根據情報,此次來襲的不過是二十餘萬的暴風帝國的軍隊——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遊牧騎兵的加持——至於櫻花帝國的十萬增援部隊,當時並沒有趕往烏爾霍奇一帶進行集結,而是在指揮官鬆本久衛門的帶領下,搶先抄近路,秘密趕往青龍帝國境內的忽爾嘉騰。


    忽爾嘉騰位於烏爾霍奇南部數百裏之遙,是暴風帝國-軍南下的必經之路。


    如果青龍帝國的遠征軍北上,企圖阻擋暴風帝國的部隊的話,他們也將到達這裏。


    根據情報進行的計算,鬆本久衛門認為,忽爾嘉騰將是雙方相遇的地點,也是他們對青龍帝國的部隊進行截擊的預設戰場。


    而當時,青龍帝國出征的大軍並沒有得到這些情報。他們在皇帝的率領之下,正在浩浩蕩蕩地直奔忽爾嘉騰而去。


    仗著實力雄厚,人數眾多。仁宗帝隻留下了約五十萬的兵力來守護天京,以防被人偷襲。然後命鎮北大將軍李成亮率領二十萬大軍為前鋒,左翼三十萬人由名將葉劍飛率領,右翼約三十萬人由兵部侍郎劉瑜昌親自統領,後麵的輜重運輸隊則由張雲則將軍率領十萬兵馬,進行護衛。


    中路主力部隊由大將章天吉具體負責指揮,仁宗帝陛下和黃瀟晟大人隨軍督戰。這一路大軍共有約六十萬人馬,浩浩蕩蕩,迤邐而行。光是中路大軍的隊伍就拖拖拉拉地綿延達十數裏長,到處都是人喊馬叫的,場麵壯觀同時也混亂不堪。


    章天吉對前景顯然有些憂心忡忡。


    這支軍隊雖然看起來人數浩大,但是其中有許多支參加進來的部隊,本就是由京畿周邊地區的地方官員們臨時擴充組建起來的。大都屬於雜牌部隊,官兵素質較差,很多人沒有受過什麽正兒八經的軍事訓練。


    還有一些隊伍中更是充斥著各地的混混、地痞以及吃不上飯的貧苦百姓,幾乎談不上什麽紀律約束。他們的存在使得整個隊伍更顯得混亂和缺乏紀律的約束。


    這樣的隊伍人數雖多,但是戰鬥力卻是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的。


    章天吉將此事稟報給皇上和黃瀟晟。但是黃瀟晟卻不以為然,說:“如此壯觀的一支隊伍,自古少見。些許宵小鼠輩魚龍混雜,也是在所難免的,無傷大雅。等到他們真正上了戰場,如果他們不上前殺敵,難道還能等著敵人來殺他們嗎?”


    仁宗帝也是信心滿滿,說道:“章將軍不必擔心。對方不過是二十萬人馬而已。咱們這麽龐大的隊伍,隻要是一照麵,撞都能把他們都給撞死;就算沒撞死,踩也踩扁了。哈哈哈,瞧這隊伍的規模,章將軍啊,這等於你現在手中已經拿著這麽大的一把刀了,你還擔心什麽呢?”


    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這支大軍接近帝國北部邊境的忽爾嘉騰一帶的時候,鬆本久衛門所率領的十萬櫻花大軍,也已經悄悄地趕到了他們的東麵的側後。


    鬆本久衛門是櫻花帝國戰國時期的名將,也是強烈支持政府向外發動侵略的好戰派的一員。他成天叫囂著要擴張他們帝國的領土,以爭取更多的資源。


    在他們的國內的戰爭結束之後,也就是在櫻花帝國幕府時代的後期,他不僅多次派出大量的手下到青龍帝國進行秘密考察。


    甚至他本人也曾喬扮成商人,遠赴青龍帝國的東北部地區進行實地踏勘。以他極其嚴謹的研究精神,他對青龍帝國東北部地區的許多地方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財政狀況和政治製度以及軍事情況等等,全都了如指掌。


    此次戰爭一爆發,他就一直強烈要求參戰。但是櫻花帝國的軍政界大員們都一致認為,這隻是一場有限的戰爭。隻要能打贏並撈到一定的好處就滿足了。他們並無意進行一場徹底毀滅並瓜分青龍帝國領土的大規模戰爭——這畢竟牽扯到了櫻花帝國與其他許多強國的利益衝突的問題。


    果真想要在這場戰爭中撈到更多的好處,那也要看其他的國家答不答應——鬧得不好那就不是九國一致針對青龍帝國的戰爭了,而有可能會演變成九國互相之間的內部傾軋和爭端。


    但是,原本以為可以輕鬆攻陷首都,並能強迫青龍帝國政府簽下不平等條約的戰爭,卻逐漸演變成曠日持久的趨勢來。尤其是突如其來的墨南省大捷,導致聯軍在南部地區的失利,這場戰爭的結局正在悄然變得難以捉摸起來。


    為了能最終打贏這場戰爭,各國都在加緊向青龍帝國增派援軍。鬆本久衛門和他所率領的麾下嫡係鬆本軍,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被緊急征調,前往青龍帝國的東北地區的。


    櫻花帝國青龍派遣軍總指揮小野四郎,下達給鬆本久衛門的命令是:“盡快趕到烏爾霍奇,同暴風帝國的增援部隊匯合一處,並接受他們的指揮調度。我們希望你們這兩支部隊的匯合,將打破目前整個戰場上的膠著局麵,爭取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你部要全力配合暴風帝國的南下派遣軍,尋找機會,爭取重創青龍帝國-軍的主力,並乘勝進擊,直搗天京。如條件許可,或屆時聯軍其他的部隊能強力配合的話,亦可相機攻克天京,活捉他們的皇帝,徹底結束這場戰爭。”


    這個命令可謂詳盡,但是鬆本久衛門卻對之嗤之以鼻。他說:“軍部養出來的這幫家夥隻會紙上談兵,狗屁都不懂。對方京畿一帶兵多將廣,即使他們北上出擊迎戰我們,那也絕對是百萬以上的人馬。所謂兵貴神速,現在還談什麽北上烏爾霍奇?這個想法本身就很愚蠢!”


    他把小野四郎的這一紙命令丟在一邊,僅迴話說他會全力以赴,配合暴風帝國的奧庫佐夫將軍行動的。請小野大人放心。


    然後他又命人傳訊給奧庫佐夫,說:“兵貴神速。為了爭取時間,不必等我部趕到烏爾霍奇。請貴軍按原計劃行事,我部將在路上與您匯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鐵血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山老妖6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山老妖67並收藏少年鐵血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