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昭寧深知商議救災事宜尚需時間,便轉身向一旁的紀昀吩咐道:“去準備一碗蓮子湯來,陛下隻怕火氣不小。”
想了想,又吩咐,“去準備一些茶水點心,送進去。”
紀昀立刻領命而去,沒過多久,便備好了蓮子湯,又問“娘娘茶水點心已經備好了,可要送進去。”
葉昭寧點了點頭,“等下再送進去吧。”
與此同時,魏永旭正在緊鑼密鼓地和朝臣們商議賑災得事宜。
聽了戶部右侍郎的建議,也未曾多想,已經吩咐人去辦了。
然而,就在這時,戶部李尚書突然高聲打斷了眾人的商議。
“陛下,且慢,臣有要事稟報。”李尚書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了李尚書,隻見他走到大殿中央,鄭重其事地跪下,向魏永旭稟報道:“陛下,臣以為博州救災不需要五十萬兩。”
魏永旭聞言,目光銳利地看向李尚書,沉聲問道:“卿何出此言?”
李尚書拱手,神色嚴肅地迴答道:“陛下,曆年來黃河決堤,受災範圍往往波及數州。臣鬥膽直言,博州或許隻是此次災情的開始,後續還可能有更多百姓受災。博州雖有兩萬餘戶百姓,十幾萬人,但相較於黃河沿岸的其他州郡,隻能算是個中州。若博州救災便需五十萬兩,那麽後續受災更重的州郡又該如何應對?依臣之見,博州救災至多隻需三十萬兩便足夠了。”
李尚書一番話,言辭懇切,句句都是為了朝政著想。魏永旭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對李尚書的用意產生了一些懷疑。
“李尚書,這隻是其一吧。朕想知道,戶部如今到底還有多少庫銀可用?”魏永旭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冷然。
李尚書頭上滲透出一層冷汗,他猶豫了片刻,終於艱難地開口迴答:“迴陛下,如今戶部隻剩兩千多萬兩庫銀了。”
魏永旭聞言大怒,拍案而起:“你這個戶部尚書到底是如何當的?銀子都去了哪裏?你給朕說清楚!”
李尚書連忙將去年到今年的花銷一一奏報給魏永旭聽:“陛下,去年的封後大典和陛下慶生都花費了不少銀兩。各藩國因皇後新立前來朝貢,但我朝賞賜給他們的遠遠超過他們進貢的。此外,年初還發生了兩場戰事,也耗費了大量銀兩。如今剩下的庫銀都有各自的用處,還要留著銀兩賑濟其他災民。北方突厥又虎視眈眈,萬一戰事再起,戶部必須要留有足夠的銀兩以備不時之需,且軍餉也快到了發放的日子,剩下的這些錢都不能動,臣不敢欺瞞陛下呀。”
魏永旭正要發火,突然,門扉輕啟,紀昀走了進來,他輕輕地行禮:“陛下。”
這一聲,使得殿內原本有些緊張的氛圍稍稍得以緩和。
李尚書見狀,心中也不禁鬆了一口氣,暗自慶幸紀昀來得正是時候。
魏永旭的目光轉向紀昀,臉上的怒意不減,他沉聲道:“滾出去,誰讓你進來的。”
紀昀心知此刻的魏永旭心情不佳,但想到皇後娘娘的吩咐,他還是硬著頭皮道:“陛下,皇後娘娘知曉諸位大人議事已久,特地準備了一些茶水糕點,讓臣送來,以緩解大家的疲勞。”
聽到是皇後的心意,魏永旭的怒氣這才消散了幾分。他揮了揮手,示意紀昀將東西分發下去。
眾人見狀,紛紛起身向皇後娘娘表達謝意:“謝皇後娘娘。”
紀昀將魏永旭的那份糕點茶水親自送到他手中後,便悄然退了出去,不再打擾眾臣議事。
李尚書這時有些愧疚,方才才說去年辦封後大典,花費不少,但後麵,皇後就送來了茶水點心。
魏永旭讓眾人用了些點心後,這才繼續商討起國家大事。眾人的心情也因此放鬆了許多,議事也變得更加順暢。
李尚書將奏報一一呈上,魏永旭聽後雖然知道句句屬實,但心中仍是不滿。尤其是當李尚書提及封後大典事情時,魏永旭更是眉頭緊鎖,不悅之情溢於言表。
在他看來,封後大典是必要的花費,他如此說已經是僭越了,何時立後,他不應該置喙。
然而,此時並非問責之時,魏永旭深吸一口氣,將怒火壓下。
他迴想起剛才戶部右侍郎的話,眼睛裏微微透出一些危險的神色。他知道,這戶部右侍郎恐怕也不是個安分的,隻怕是想要借機發一筆橫財,麵上仍舊不動聲色,他想要釣一釣後麵的大魚。
在後麵靜靜聆聽的葉昭寧也聽到了李尚書的話。她並未表現出過多的情緒波動,隻是默默地思考著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在她看來,封後大典的花費固然龐大,但這無可避免,且也不是她能控製的,花都花了糾結這個有什麽用。
她更關心的是如何籌集到足夠的銀兩以應對救災之急。
想了半天,魏永旭終於做出了決定。他沉聲道:“既然如此,那就先撥五萬石糧食和三十萬兩銀兩給博州救災吧。至於剩下的銀兩,我們再想辦法籌集。”
說完,他又吩咐眾人:“明日午時以前,朕要看到具體的救災章程。”
眾人紛紛應下,表示會盡快完成任務。魏永旭點了點頭,又轉向戶部尚書道:“戶部先擠出一部分銀兩來應急,朕也會從私庫中拿出一部分銀兩來支持救災。無論如何,百姓的安危是最重要的。朕不想看到前朝末年發生的那些慘劇再次重演,整個河北河南餓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
戶部尚書聞言老淚縱橫,他跪在地上顫聲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調集糧食和銀兩,決不讓前朝的那些悲劇再次發生。如若不然,臣願提頭來見。”
魏永旭見狀,心中也不禁動容。他扶起李尚書道:“愛卿不必如此,朕相信你能夠做好這件事。”
隨後,他揮了揮手讓眾人退下,自己則疲憊地靠在椅子背上,捏著眉心緩解著疲憊。
想了想,又吩咐,“去準備一些茶水點心,送進去。”
紀昀立刻領命而去,沒過多久,便備好了蓮子湯,又問“娘娘茶水點心已經備好了,可要送進去。”
葉昭寧點了點頭,“等下再送進去吧。”
與此同時,魏永旭正在緊鑼密鼓地和朝臣們商議賑災得事宜。
聽了戶部右侍郎的建議,也未曾多想,已經吩咐人去辦了。
然而,就在這時,戶部李尚書突然高聲打斷了眾人的商議。
“陛下,且慢,臣有要事稟報。”李尚書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了李尚書,隻見他走到大殿中央,鄭重其事地跪下,向魏永旭稟報道:“陛下,臣以為博州救災不需要五十萬兩。”
魏永旭聞言,目光銳利地看向李尚書,沉聲問道:“卿何出此言?”
李尚書拱手,神色嚴肅地迴答道:“陛下,曆年來黃河決堤,受災範圍往往波及數州。臣鬥膽直言,博州或許隻是此次災情的開始,後續還可能有更多百姓受災。博州雖有兩萬餘戶百姓,十幾萬人,但相較於黃河沿岸的其他州郡,隻能算是個中州。若博州救災便需五十萬兩,那麽後續受災更重的州郡又該如何應對?依臣之見,博州救災至多隻需三十萬兩便足夠了。”
李尚書一番話,言辭懇切,句句都是為了朝政著想。魏永旭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對李尚書的用意產生了一些懷疑。
“李尚書,這隻是其一吧。朕想知道,戶部如今到底還有多少庫銀可用?”魏永旭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冷然。
李尚書頭上滲透出一層冷汗,他猶豫了片刻,終於艱難地開口迴答:“迴陛下,如今戶部隻剩兩千多萬兩庫銀了。”
魏永旭聞言大怒,拍案而起:“你這個戶部尚書到底是如何當的?銀子都去了哪裏?你給朕說清楚!”
李尚書連忙將去年到今年的花銷一一奏報給魏永旭聽:“陛下,去年的封後大典和陛下慶生都花費了不少銀兩。各藩國因皇後新立前來朝貢,但我朝賞賜給他們的遠遠超過他們進貢的。此外,年初還發生了兩場戰事,也耗費了大量銀兩。如今剩下的庫銀都有各自的用處,還要留著銀兩賑濟其他災民。北方突厥又虎視眈眈,萬一戰事再起,戶部必須要留有足夠的銀兩以備不時之需,且軍餉也快到了發放的日子,剩下的這些錢都不能動,臣不敢欺瞞陛下呀。”
魏永旭正要發火,突然,門扉輕啟,紀昀走了進來,他輕輕地行禮:“陛下。”
這一聲,使得殿內原本有些緊張的氛圍稍稍得以緩和。
李尚書見狀,心中也不禁鬆了一口氣,暗自慶幸紀昀來得正是時候。
魏永旭的目光轉向紀昀,臉上的怒意不減,他沉聲道:“滾出去,誰讓你進來的。”
紀昀心知此刻的魏永旭心情不佳,但想到皇後娘娘的吩咐,他還是硬著頭皮道:“陛下,皇後娘娘知曉諸位大人議事已久,特地準備了一些茶水糕點,讓臣送來,以緩解大家的疲勞。”
聽到是皇後的心意,魏永旭的怒氣這才消散了幾分。他揮了揮手,示意紀昀將東西分發下去。
眾人見狀,紛紛起身向皇後娘娘表達謝意:“謝皇後娘娘。”
紀昀將魏永旭的那份糕點茶水親自送到他手中後,便悄然退了出去,不再打擾眾臣議事。
李尚書這時有些愧疚,方才才說去年辦封後大典,花費不少,但後麵,皇後就送來了茶水點心。
魏永旭讓眾人用了些點心後,這才繼續商討起國家大事。眾人的心情也因此放鬆了許多,議事也變得更加順暢。
李尚書將奏報一一呈上,魏永旭聽後雖然知道句句屬實,但心中仍是不滿。尤其是當李尚書提及封後大典事情時,魏永旭更是眉頭緊鎖,不悅之情溢於言表。
在他看來,封後大典是必要的花費,他如此說已經是僭越了,何時立後,他不應該置喙。
然而,此時並非問責之時,魏永旭深吸一口氣,將怒火壓下。
他迴想起剛才戶部右侍郎的話,眼睛裏微微透出一些危險的神色。他知道,這戶部右侍郎恐怕也不是個安分的,隻怕是想要借機發一筆橫財,麵上仍舊不動聲色,他想要釣一釣後麵的大魚。
在後麵靜靜聆聽的葉昭寧也聽到了李尚書的話。她並未表現出過多的情緒波動,隻是默默地思考著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在她看來,封後大典的花費固然龐大,但這無可避免,且也不是她能控製的,花都花了糾結這個有什麽用。
她更關心的是如何籌集到足夠的銀兩以應對救災之急。
想了半天,魏永旭終於做出了決定。他沉聲道:“既然如此,那就先撥五萬石糧食和三十萬兩銀兩給博州救災吧。至於剩下的銀兩,我們再想辦法籌集。”
說完,他又吩咐眾人:“明日午時以前,朕要看到具體的救災章程。”
眾人紛紛應下,表示會盡快完成任務。魏永旭點了點頭,又轉向戶部尚書道:“戶部先擠出一部分銀兩來應急,朕也會從私庫中拿出一部分銀兩來支持救災。無論如何,百姓的安危是最重要的。朕不想看到前朝末年發生的那些慘劇再次重演,整個河北河南餓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
戶部尚書聞言老淚縱橫,他跪在地上顫聲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調集糧食和銀兩,決不讓前朝的那些悲劇再次發生。如若不然,臣願提頭來見。”
魏永旭見狀,心中也不禁動容。他扶起李尚書道:“愛卿不必如此,朕相信你能夠做好這件事。”
隨後,他揮了揮手讓眾人退下,自己則疲憊地靠在椅子背上,捏著眉心緩解著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