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放棄騎兵,帶領兩萬步兵進入子午道。他發誓要生擒李自成,親手在父親墳前宰殺,為全家老小報仇。


    很快,當地山民就來報告消息,說是將“闖賊”擒殺了。


    吳三桂是又驚又喜,又氣又怒。


    驚喜是因為李自成沒能逃脫,氣憤是“闖賊”竟然死了。自己沒能親手宰殺,實在是生平遺憾。


    吳三桂星夜兼程趕往事發地,親自查驗李自成屍首。他與李自成見麵不多,不敢確定,好在軍中抓了不少俘虜,認定是李自成本人。


    吳三桂親自割下腦袋,脫水硝製過後打包起來,派出一隊親兵,押送到李建安帳前。


    在報功帖子中,吳三桂言明,等李建安查驗過後,他要將人頭帶走,在父親墳前火化,告慰全家在天之靈。


    李建安查驗過首級,把闖軍中的降兵叛將召集起來,表示沉痛惋惜,他對眾人說道;“闖王當世英雄,一生戎馬,今朝殞命,實在可惜可歎。”


    叛將孫大方問他;“大帥,闖王是由何人擒殺?”


    李建安道;“闖王是被吳三桂生擒。我曾勸吳三桂不要害闖王性命。哪知他擅自做主,親自將闖王斬首。”


    “吳三桂還想在家墳前燒毀首級,被我強力阻止。”


    “闖王一世英雄,說什麽也要留下全屍。”


    “無論如何,本王都會保全的。”


    “不過天下悠悠之口,你們這些人知道就好,不要出去亂說。”


    眾人急忙答應了。


    吳三桂原本已經打算收兵,就等著朝廷嘉獎的軍令。


    沒想到等了兩天,李建安的軍令姍姍來遲。


    軍令讓吳三桂眾將大吃一驚,李建安沒有讓吳三桂撤兵,而是命令遼西軍直插漢中,然後一舉收複四川!


    這個軍令讓吳三桂始料未及,非常震驚。


    按照之前的作戰規劃,朝廷今年用兵的目標就是收複陝西和山西,等到將來時機成熟,再收複四川。


    李建安突然改變作戰計劃,讓吳三桂等人非常意外。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如今漢中和劍門關都在大西軍手裏,想要打進四川,那可是不容易的。


    更何況吳三桂為了追擊李自成,隻讓步軍帶了幾天口糧。這時突然改變作戰計劃,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


    而且這封軍令中,絕口不提吳三桂的功績和李自成的首級,更讓吳三桂心中煩惱,焦躁不安。


    吳三桂不打算接受命令,想要帶兵撤出子午道。可是後方將領來報,朝廷大軍已經到達子午道入口,將後麵出路完全堵死了!


    吳三桂驚唿不妙,中計了!


    該死的李建安,像狐狸一樣狡猾!


    自己報仇心切,怎麽就中了他的圈套?


    吳三桂進退維穀,騎虎難下。向前打吧,必然傷亡慘重。到時候兩敗俱傷,被李建安漁翁得利。


    可是向後打吧,李建安堵住出路,自己又打不過他。


    向兩邊逃行不行?兩邊都是秦嶺大山,自己兩萬步兵口糧耗盡,逃也逃不出去。


    這可真是甕中捉鱉,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吳三桂這個恨啊,他發誓以後再也不相信李建安了。


    無可奈何,吳三桂召集把總以上軍官商量對策。


    眾人商量來討論去,沒有好主意,最後還是勸說吳三桂聽從軍令,打入四川。


    相對於李建安和朝廷大軍,張獻忠隻是一群流寇,哪怕坐擁天險,也還是好打一些的。


    於是吳三桂連夜寫出奏報,申請糧食補給。


    李建安派人送來口糧,又給吳三桂帶來一封書信。


    信中言明,要想收複四川,強攻乃是下下策,招降是上上策。


    吳三桂害怕傷亡,自然正中下懷。於是他連夜寫就書信,派遣大哥吳三鳳帶上貴重禮物,前往漢中招降。


    張獻忠已經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李定國在漢中官封招討使,同時還是四王之一。


    漢中的李定國消息靈通,已經知道北麵戰事。當他聽說李自成都被打死了,不由得心驚膽顫,急忙派人向張獻忠報告。


    派去的親兵還沒迴來,李定國先一步見到吳三鳳。


    李定國查看吳三桂的書信,招降條件開得很誘人,高官厚祿,財寶美色,應有盡有。


    李定國對張獻忠還是比較忠心的,沒有接收禮物,也沒有把話口說死。他隻留下吳三鳳多住幾天,等待張獻忠的迴話。


    張獻忠得知李闖死了,憂憤交加,悲喜難眠。他思前想後,決定故伎重施,假裝投降,以拖待變。


    張獻忠與師爺親自寫下一份“悔過書”,表示願意去除帝號,歸順朝廷,絕不再叛。他派人拿著悔過書來到漢中,讓李定國負責談判。


    李定國接到悔過書,轉交吳三鳳。


    吳三鳳迴到遼西軍,交給吳三桂。


    吳三桂不敢擅自做主,轉呈李建安。


    李建安不想接受張獻忠投降,因為知道肯定又是假的。他寫了一封密信,連同悔過書又轉發給吳三桂。


    吳三桂看過密信,盤算一番。次日他帶領兩千精兵,直奔子午道出口。


    守關將領是李定國堂弟李定山,立刻拉開架勢準備作戰。


    吳三桂上前交涉,明確表示自己不是來打架的,而是來接收的。


    李定山被搞懵了。


    吳三桂拿出張獻忠悔過書,又拿出偽造的降表。他巧舌如簧,說道;“張大帥已經投降了,你們還不知道,傻傻的守關。你們快點迴去吧,各營都在分東西了。”


    幾句話把李定山搞懵了,他拿不定主意,就想派人迴營找李定國來。


    吳三桂見沒騙成,謊稱還有密信,他趁著李定山看信,一把就將李定山擒獲。


    李定山手下將士們慌亂了,就要衝上來救人。


    吳三桂將他們喝住,說自己大兵壓境,不願傷亡過重所以才好言相勸,再要生事,那可就是人畜不留!


    李定山和一眾手下被吳三桂連忽悠帶嚇唬,隻好讓出關口。


    遼西軍兩千精兵衝出關口,將守關的大西軍繳械了。


    後麵的18,000步軍魚貫而出,立刻在關口外紮下大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火燒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火燒麥並收藏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