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邊,清軍大隊人馬已經過河,正在整隊。


    為了對付明軍,嶽托留下杜度三百戰兵守大營,其餘戰兵全部過河,超過七千兵馬。


    包括兩紅旗三個甲喇的鐵騎3000勇士。


    嶽托自己的巴牙喇160親兵,昨晚傷亡近40人,讓嶽托非常心疼。


    喀喇沁蒙古親王阿裏不親率領1500輕騎。


    還有石廷堅的1600漢軍旗。


    智順王尚可喜的800天助軍。


    除了戰兵,嶽托還帶來一萬男奴隸,一千牲口群,包括牛,驢,騾子,都是大牲口。


    對付關內明軍,清軍擅長用奴隸和牲口衝陣,不過這些都是財富,不到十分必要,還是不會的。


    尤其是大牲口和耕牛,遼東稀缺,有時哪怕仗不打,也舍不得大牲口受損。


    相對來說,奴隸則要便宜很多,大明人口眾多,用奴隸衝陣還是便宜的。


    不過奴隸是人,衝陣效果當然不如牲口。


    在遼東,五十個奴隸也換不了一頭牛,一個奴隸換不了大狗,隻能換狗崽子。


    整隊過後,嶽托騎在馬上,看了看日頭,下令大軍挺進。


    韃子兵一個個牽著馬匹,馱著盔甲前行。


    雖然是騎兵,可不能騎馬趕路。


    到明軍陣前還有二十多裏,如果現在就披甲騎馬,馬匹走到地方已經累了。


    為了保持馬力,除了雙馬的頭目和白甲兵,其他人都是步行。


    …………


    濟南城北,明軍聯營前,兩路明軍已經擺開陣勢。


    護漕軍大陣擺在西麵,登萊大軍擺在東麵。


    登萊軍大陣中,戰車營前出頭陣,金日觀左翼,楊超部右翼。


    後陣中,李建安帶領騎兵營在中間,陳洪範帶領登州營護左衛,朱八三帶領文登營護右衛。


    楊文嶽的指揮大車在騎兵營頭前,登高望遠。


    此刻,李建安,陳洪範,朱八三等人聚集在大車上,馬匹就停在下麵。


    兩邊騎兵營的將士們一個個坐在馬匹旁邊,盔甲就在身前擺放。


    敵人還沒到,提早披甲隻會白白消耗將士們的體力,李建安可不幹傻事。


    指揮大車上,楊文嶽用千裏鏡尋望北方,清軍已經到了十裏外,可以看見人潮洶湧了。


    李建安也用千裏鏡尋望,他看過清軍,轉向斜對麵護漕軍。


    護漕軍那邊,軍陣正在展開。


    護漕軍擺的是金蠍陣,或者叫雙頭陣,兩個腦袋,中間身子,後麵拖尾巴。


    看旗號,左頭部是山東總兵劉清澤,右頭部是護漕副總兵龍璽台。


    兩個人差不多都是四五千兵,火炮在前,車營居中,弓箭手和馬隊靠後。


    毫無疑問,兩個人都是守勢。


    大陣中軍是督標營顏躍升部,保護顏世祖和史可法等人。


    後陣是濟南地方軍,包括濟南知府和都指揮使兩部,有兩千兵。


    金蠍陣最後還拖著一坨大大的尾巴,是一些地方巡檢,團練總兵,團練剿總,義士首領。各種大旗鱗次櫛比,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估計有四五千人。


    這些人中,還湊出一支馬隊,不過穿戴五花八門,各種刀槍劍戟,拐子流星,兵器也是花樣百出。


    總的說來,護漕軍列陣超過兩萬人!


    不管能不能打,陣仗還是唬人的。


    朱八三正在四處尋望,忽然發現戰車營最前麵,鐵和尚正帶人從戰車上搬炮!


    朱八三用千裏鏡仔細一看,是二百斤的虎蹲炮!


    朱八三驚了,頭一排二十輛戰車,每車都有一炮,那就是二十門虎蹲炮啊!


    朱八三問李建安;“李哥,我沒看見你帶炮啊,哪來這麽多虎蹲炮?”


    李建安道;“是震天東從廣鹿島帶來的。上次為了誘敵深入,所以沒搬出來使用。”


    眾人連連點頭,原來如此。


    朱八三笑道;“我就說嘛,我李哥銃炮起家,怎麽能光有銃,沒有炮呢?”


    哈哈哈,眾人笑了。


    隨著清軍越來越近,雙方探馬的空間越來越小,纏鬥更加兇狠。


    明軍這邊探馬不如清軍探哨,明顯有些吃虧。


    金日觀派家丁過來,請求出陣鬥探馬。


    楊文嶽同意了。


    李建安這邊,讓張麻子把鐵和尚的馬匹送過去,讓他帶人出陣。


    單論馬術武藝,鐵和尚雖然不在騎兵營,卻是最好的,敢打敢拚。


    金日觀領著幾騎出陣,和對方探馬纏鬥。


    鐵和尚隻帶兩騎跑出去。


    護漕軍那邊,劉清澤派出幾個家丁,清一色山文甲配硬弩。


    韃子探哨立刻陷入圍攻,有幾個撤退不及時,被明軍探馬合力剿殺。


    嗚——五裏外清軍吹響號角,清軍探馬全部退迴了。


    清軍在五裏外歇馬,開始坐地加餐。


    楊文嶽這邊下令加餐,實惠的馬肉湯每人一碗。


    馬匹喂上精料,清一色的高粱米!


    楊文嶽又派人給護漕軍那邊,送去幾車馬肉。


    日頭已經中午,雙方吃完飯,已經過了午時。


    嗚——清軍吹響低沉的海螺號。


    七千清軍紛紛起身,開始披甲。


    嗚——明軍吹響高亢的犀角號。


    近三萬明軍紛紛起身,紛紛披甲。


    李建安已經披掛盔甲,朱八三和陳洪範急忙下車,從下麵馬匹上拿下盔甲,披掛起來。


    李建安對楊文嶽笑道;“撫台,大戰之前,我送您一件禮物。”


    楊文嶽高興笑了;“哦,為何送禮?”


    李建安向張麻子伸手,張麻子從袋子裏,掏出一個木盒。


    李建安笑道;“撫台送我青藍二字,寓意深遠。我送撫台一份謝禮。”


    哈哈哈,楊文嶽接過來,打開木盒一看,是一把精致的手銃,旁邊還有上彈藥的工具。


    楊文嶽笑開了花;“難得你還給我送東西,好啊!好東西!”


    楊文嶽拿出來仔細看了看,非常喜歡。


    李建安笑道;“等會有誰不聽號令,大人就拿這個將他擊斃。”


    楊文嶽笑道;“好!甚妙!”


    李建安向楊文嶽拱手,從戰車上跳下去,翻身上馬。


    清軍那邊,大隊人馬過來了!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清軍中不僅有牲口,還有成千上萬的難民!


    難民穿著五花八門,一個個蓬頭垢麵,亂糟糟的樣子。


    李建安有些奇怪,這些難民竟然穿著衣服?難道是新抓的難民,還沒有來得及扒衣服?


    清軍在一裏外停下,展開大陣。


    阿裏不親帶著喀喇沁蒙古1500騎兵,在清軍右翼。


    嶽托率領兩紅旗鐵騎,是中軍主力。


    左翼是石廷堅的漢軍旗和尚可喜的天助軍。


    清軍陣型穩定後,嶽托騎在馬上,用千裏鏡尋望明軍兩處大陣。


    滿清權貴聚集在他身邊,一個個也在尋望。


    幾位王爺都有千裏鏡,地位低的就沒有了,千裏鏡在遼東可是稀罕物。


    明軍兩處大陣,後麵還有營盤,看起來一大片,聲勢非常唬人!


    滿清權貴各人表情不同,有神情凝重的,有冷笑的,有麵無表情的。


    相對來說,還是八旗鐵騎驕狂一些,他們經常以少勝多,並不怕明軍人多勢眾。


    漢軍旗和天助軍則膽小一些,因為一旦失敗,沒有馬匹的他們,將是非常危險的。


    嶽托放下千裏鏡,環顧左右;“各位以為如何?”


    嶽托七弟滿達海說道;“兩陣明軍,東陣人少,卻比西陣強些。”


    “何以見得?”嶽托問。


    滿達海道;“東陣軍容整齊,隱隱有殺氣彌漫。西陣營頭太雜,估計有十幾營,而且盔甲明顯比東陣還少!”


    嶽托道;“以你看,該如何破陣?”


    滿達海道;“應當主攻東陣,東陣破了,西陣必亂!若先攻西陣,西陣亂了,東陣卻不會亂。到時勇士們疲憊了,戰馬累了,就不好應對東陣了。”


    嶽托看向左右;“諸位以為如何?”


    阿裏不親笑道;“滿達海貝勒言之有理,小王願帶領本部,看住明軍西陣!”


    眾人心裏一驚,暗罵一聲老狐狸!


    蒙古人看住西陣,就不用參與攻打東陣,那就沒有傷亡了!


    不過現在的位置正好對應,眾人也不便說什麽。


    嶽托道;“老親王老當益壯,自然穩妥。那你就帶人去吧。”


    “嗻!”阿裏不親大喜,答應一聲,拍馬去了。


    阿裏不親跑馬到蒙古騎兵陣前,吆喝著,率領1500輕騎兵壓上去,頂住西陣。


    西陣明顯有些騷動,慢慢穩住了。


    嶽托又道;“如何攻破東陣,諸位可有良策?”


    漢軍旗都統石廷堅拱手說道;“王爺,東陣明軍四周都是火炮,裏麵還有戰車據馬,若要硬打,勇士們難免傷亡,不如想法子,讓明軍主動出擊。”


    嶽托點了點頭,看向尚可喜;“智順王,你以為如何?”


    尚可喜笑道;“小王愚鈍,還請王爺做主吧。”


    “好!”嶽托看向三子喀爾楚渾;“人質準備了嘛?”


    “準備好了!”喀爾楚渾抱拳。


    “去吧!”嶽托喝道。


    “嗻!”喀爾楚渾跑馬到一邊,大聲吆喝著。


    片刻,一隊白甲兵跑馬出來,十幾騎後麵,用繩索栓著十幾個漢人。


    漢人中男女老少都有,其中兩個人還穿著官服,一個是縣令,一個是縣丞。


    喀爾楚渾帶領十幾騎向戰場中間走去,趾高氣昂的。


    登萊大陣中場,楊文嶽站在指揮車上,麵沉似水。


    李建安撥了一下馬頭,抱拳說道;“撫台大人!讓陣前開炮吧?”


    楊文嶽猶豫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火燒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火燒麥並收藏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