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紀元第20年。


    距離林璿成為麵壁者,已經過去了大約17年左右。


    人類以致遠星為錨點,在同步軌道上已經布置了一整套的防禦體係,基礎建設也在不斷跟進。


    太空電梯從最開始的3座,到後麵變成了12座,從此,太空遨遊的成本也變得越來越低。


    甚至一些商業公司,已經把貿易做到了太空上。


    在這個時代,推出了一種名為“太空葬”的東西,就是在死後將自己的骨灰發射到太空上,進行一次星際旅行。


    為此行為買單的人還真不少,畢竟他們誰都不想自己生活在一個被三體占領的地球當中。


    鏡像工程的推進速度雖然一直在增加,但建造地下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甚至建造到這個地步的時候,他們在技術上遇到的難題,比致遠星的建造還多。


    唯一要說不斷有科研產出的,就是劉暢劉校長了。


    這幾年的時間內,他先後解決了增強免疫係統問題,合成肉問題,以及自主進化的初步實驗結果。


    國科大弄出來的合成肉,其實並不算太好吃,有本部的學生吃完之後吐槽這玩意的難吃程度都快趕得上他們學校食堂的難吃程度了,真正讓他們體驗到了味同嚼蠟這個詞的含義。


    不過勝在營養還算豐富,用來充饑還是不錯的,所以這些合成肉常拿來和之前研究的稻穗一起用於救災用。


    但這其實解決不了什麽根本問題,畢竟導致大家吃不飽飯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真正的好消息是來自汪淼。


    他在完成致遠星的基礎建設後,就迴地球來輔助林璿推進超夢計劃了。


    同步校驗的基礎嚐試已經證明了這種方案的可行性,下一步就是開始將同步校驗用於實驗應用領域了。


    汪淼問劉暢借了一批材料工程方麵的專家,然後讓他們用超夢世界將思維意識連接起來,開始進行實驗。


    如同當時林璿在京航見到的那樣,他們先是構想一個命題,然後在超夢世界建立一個完美的物理環境,把模型與試驗先做出來,再帶入到真實的仿真物理環境中,去驗證其結果,最後再把成功的結果輸出出來,重新在現實中複刻出來。


    “第一次實驗,納米材料的升級方向。”


    汪淼給出了一個命題。


    他依舊不打算放棄納米材料的研究,他總覺的,這項技術應該還能再次有所突破。


    很快,第一批實驗組便給出了結論。


    “400人參與實驗,53人給出方案為可塑性,121人給出方案為增加強度,226人給出方案為增加多餘屬性,達到複合級材料。”


    汪淼思索片刻,選中了可塑性和複合材料作為參考組。


    他可以任意切換自己想要觀測的某個實驗組的詳細進度,同時,另外的8000多個實驗組也會在不停的繼續,給出更優解的方案。


    “可塑性組選擇可塑性解決方式,18人選擇增加ai輔助,35人選擇重組粒子結構。”


    “開始驗證結果,將雙方結論打迴到全實驗組進行研判。”


    “ai輔助技術以5312票淘汰,結果重新打迴,進行二次研判。”


    “二次研判結束,7600票淘汰,ai組請選擇是否進行修改後第三次研判?”


    “ai組否決,自動放棄。”


    “ai輔助組被判定為失敗,數據庫保留該意見。”


    汪淼長歎一口氣。


    如果沒有智子封鎖基礎物理的情況下,ai輔助技術製造出的納米材料絕對是一條正確的路,但是很可惜,智子擋在他們麵前,根本不給他們任何機會。


    “下麵驗證重組粒子,建立理想物理模型……”


    “建立失敗,誇克單位發生未知原因錯誤,正在開始研判,實驗組是否要進行三次研判?”


    “實驗組選擇研判,正在統合數據,檢測到複合組子分支中提出修改納米材料的構成成分,是否嚐試與之理論融合?”


    “融合成功,理想物理環境建立模型成功,仿真物理環境建立成功!”


    最終,汪淼得到了一個納米材料的複合版材料。


    納米材料2.0,就此誕生!


    這個材料屬於是在他設計的納米材料上進行了升級,不僅堅固性增加,甚至就連所需的質量也減少了許多,變得更為輕盈了。


    要是之前的那三座太空電梯是按照這個材料設計出來的話,恐怕就完全不需要擔心配重塊的問題了


    最關鍵的一點,這種材料還具有一種非常強的可塑性,未來無論是將其用於製作武器,還是單純用於防禦,都將會相當好用。


    林璿在得知這個結果後,也非常高興,他直接讓正在建造鏡像工程的魏成將支撐底部城市的鋼材換成了這種新型的納米材料。


    如此一來,整個鏡像工程原本慢下來的速度,又陡然加快。


    這還隻是解決了一個小問題,另一個卡了林璿好幾年的問題,也即將得到結局。


    “準備喚醒希恩斯吧,他要的那個解析攝像機,馬上就要造出來了。”


    林璿向pdc提出了項目申請,開始為希恩斯研製他計劃所需的那台解析攝像機。


    當初一直沒建造這玩意,純屬是因為他們的材料太落後了,除非用超夢數據庫來完成解析過程。


    但那樣所消耗掉的人腦負荷將會是非常恐怖的數量。


    以現在四代的沉思者陣列,都得足足上兩千多個克隆人才行。


    倒不是林璿拿不出來這麽多的克隆人,他隻是不太想要現在就暴露自己一直在研究克隆人的事實。


    所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想辦法複刻出來原劇情中的那台超級計算機,以達到對大腦完成解析的過程。


    其實林璿還有個有點猶豫的事情,那就是自己要不要對希恩斯完成破壁。


    思想鋼印的存在對未來的劇情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必須要等鋼印族發展起來才行。


    所以對希恩斯的破壁時間點,他必須要有非常好的把握,過快或者過慢的話,都將會影響他接下來的一係列計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當麵壁者,投靠三體震驚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莫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莫泊並收藏開局當麵壁者,投靠三體震驚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