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都希望大將軍獨孤言能夠出征。
那是他們源於對獨孤言的信任。
反正獨孤言出征,那就是勝利,在他們心中是這麽覺得的。
要知道。
獨孤言至今,可是都沒有一次敗績。
所以他們都相信獨孤言去,肯定能打贏異族。
況且,異族這次攜帶百萬大軍前來大舉進攻西涼之地。
萬一要是別人領兵前去的話。而且還打敗仗了。
那對於剛統一天下的大漢王朝來說,絕對是一次滅頂之災。
無他,因為一旦敗了,胡人必然是會進入到長安一帶燒殺搶掠。
長安一帶的大好繁華,恐怕到時候,都會毀於一旦。
更嚴重的話,還很有可能會被迫遷都。
到那個時候,那才真的是完蛋了。
對於異族之戰,就是這樣的。
要麽打一個漂亮的大勝仗。
要麽,那就是從此國家走向衰敗,或者是直接就滅亡了。
說來說去,跟中原的軍閥或者軍事集團都是不一樣的。
就像曹操等人,他們雖然有時候屠城,但是他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這片土地,要統治這片土地的百姓們。
而異族則是不一樣,他們要的,就是燒殺搶掠。
他們的目的,就是摧毀一切,搶走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從何讓中原王朝再次衰落。
見到劉禪沒有表態,眾人轉而望向還在端坐著的大將軍獨孤言。
這時,獨孤言就不得不站起來了。
看著眾人期盼的眼神。
獨孤言緩緩開口:“諸位同僚,異族雖然百萬大軍,看起來像是勢不可擋的樣子。”
“但是,我大漢帝國的軍隊,那也不是好惹的。”
“那異族,既然敢來,那我們就要讓他有來無迴。”
“大將軍威武!”眾臣聽到這話,都分分誇讚獨孤言威武。
說話氣勢都這麽足。
隨即,獨孤言壓壓手,示意眾人安靜。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
“剛剛我說了,異族雖然強大,但是我大漢也不弱。”
“異族以為,我等剛剛一統天下,王朝還虛弱不堪。”
“可是他們想錯了。”
“所以,隻要我大漢齊心協力,必然能像武帝時期那樣,一舉打得那胡人不成王庭!”
“你們都想本將軍出征。可是,在本將軍看來,我們朝廷,人才濟濟,能統帥者,更是多如牛毛。”
“所以,本將軍跟陛下商量過了,挑選朝中相對來說比較年輕的一代,出征北擊胡人!”
“因為,年輕一代,乃是未來大漢的棟梁。”
“而年輕一代,想要真正的成長起來,那必然是要經曆過戰火的磨練的。”
“隻有這樣的棟梁,那未來才能夠撐得起我大漢王朝。”
“所以,想請諸位,在年輕一代推薦一位人才出來,統帥大軍,北擊胡人。”
話說到這裏,獨孤言便停下來了。
獨孤言的目的,那也是很簡單的。
現在,他其實也很忙,需要在國內搞建設。
要是出征的話,那很多事情就得暫時擱置了。
而且,年輕一代,確實需要磨練。
不磨練,不統帥一把這樣的大型戰役,將來的話,那怎麽能夠帶領大漢的軍隊,屹立在世界之巔呢?
而且,等這次仗打完之後,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就要進入和平狀態了。
到時候,可就沒有仗可以打了。
如此一來,那就更加沒有曆練的機會了。
有人可能會說,可以打山賊。
打山賊的話,確實可以增加經驗,但是也有一個問題。
山賊,現在很少了,有的話,也隻是小規模的。
小規模的戰爭,其實很多人都會打,在北伐戰爭中,年輕一代,很多人,都打過小型戰役。
但是大兵團作戰的話,除去吳與和諸葛亮,以及他跟龐統,再加上張飛關羽等人,其他人,真的是沒有打過大型戰役。
一般都是為將。
但是這些人,哪一個不是三十以上的?
雖然吳與諸葛亮,算得上正值壯年。
但是,始終不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一代。
誰不知道什麽時候,就一命嗚唿了。
就算是獨孤言他自己,也說不準自己哪天會死。
聽到獨孤言的話,眾臣都是一愣。
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獨孤言居然要把這樣的大型戰役,而且關乎國運的戰役,交到年輕一代的手裏。
這不得不說,很瘋狂,很有魄力。
這不是一般人,能夠下定決心的。
“大將軍,這會不會有什麽不妥啊?”糜竺這時說道。
“如此大型的戰役,要是萬一打敗了,那……”
糜竺沒有說下去,但是也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然而,獨孤言卻是擺擺手。
他當然知道糜竺什麽意思。
“子仲,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如果我們打輸了,那將會很嚴重。”
“而且,還很有可能會嚴重到無法控製的地步。”
“但是,如果現在遇到這種仗,不讓年輕一代打的話,那以後,要是再發生戰爭的話,那又該如何呢?”
“是不是要割地賠款,請求敵軍不要來打我們?”
“這顯然不現實。”
“既然早打晚打,都是要打的話,那不如現在打。”
“現在打,還能夠有一眾老將們兜底。”
“萬一要是打敗了,那大不了,再來一次。”
“這乃是為了子孫後代的千秋安定之計!”
聽到獨孤言這話,眾人覺得有道理。
是啊,現在不讓年輕一代打的話,那以後,再遇到異族入侵,還不是要打?
獨孤言的意思,就是這代人,辛苦一點,等到以後的子孫萬代,那就能夠安享太平。
反正,總是要打的。
趁著他們現在的軍隊,打過這麽多次仗,那為何不現在打呢?
或許還可以一舉,將那些遊牧民族,全:部擊潰,滅絕。
也許,幾百年都能安詳太平。
聽到這裏的糜竺,再也沒有了反駁的意思。
獨孤言見狀,於是便再次開口。
“諸位,你們認為,誰適合統帥大軍,前往西涼抵抗敵軍?”
聽到這話,這次,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開始思索,誰究竟合適,統帥大軍出征。
那是他們源於對獨孤言的信任。
反正獨孤言出征,那就是勝利,在他們心中是這麽覺得的。
要知道。
獨孤言至今,可是都沒有一次敗績。
所以他們都相信獨孤言去,肯定能打贏異族。
況且,異族這次攜帶百萬大軍前來大舉進攻西涼之地。
萬一要是別人領兵前去的話。而且還打敗仗了。
那對於剛統一天下的大漢王朝來說,絕對是一次滅頂之災。
無他,因為一旦敗了,胡人必然是會進入到長安一帶燒殺搶掠。
長安一帶的大好繁華,恐怕到時候,都會毀於一旦。
更嚴重的話,還很有可能會被迫遷都。
到那個時候,那才真的是完蛋了。
對於異族之戰,就是這樣的。
要麽打一個漂亮的大勝仗。
要麽,那就是從此國家走向衰敗,或者是直接就滅亡了。
說來說去,跟中原的軍閥或者軍事集團都是不一樣的。
就像曹操等人,他們雖然有時候屠城,但是他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這片土地,要統治這片土地的百姓們。
而異族則是不一樣,他們要的,就是燒殺搶掠。
他們的目的,就是摧毀一切,搶走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從何讓中原王朝再次衰落。
見到劉禪沒有表態,眾人轉而望向還在端坐著的大將軍獨孤言。
這時,獨孤言就不得不站起來了。
看著眾人期盼的眼神。
獨孤言緩緩開口:“諸位同僚,異族雖然百萬大軍,看起來像是勢不可擋的樣子。”
“但是,我大漢帝國的軍隊,那也不是好惹的。”
“那異族,既然敢來,那我們就要讓他有來無迴。”
“大將軍威武!”眾臣聽到這話,都分分誇讚獨孤言威武。
說話氣勢都這麽足。
隨即,獨孤言壓壓手,示意眾人安靜。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
“剛剛我說了,異族雖然強大,但是我大漢也不弱。”
“異族以為,我等剛剛一統天下,王朝還虛弱不堪。”
“可是他們想錯了。”
“所以,隻要我大漢齊心協力,必然能像武帝時期那樣,一舉打得那胡人不成王庭!”
“你們都想本將軍出征。可是,在本將軍看來,我們朝廷,人才濟濟,能統帥者,更是多如牛毛。”
“所以,本將軍跟陛下商量過了,挑選朝中相對來說比較年輕的一代,出征北擊胡人!”
“因為,年輕一代,乃是未來大漢的棟梁。”
“而年輕一代,想要真正的成長起來,那必然是要經曆過戰火的磨練的。”
“隻有這樣的棟梁,那未來才能夠撐得起我大漢王朝。”
“所以,想請諸位,在年輕一代推薦一位人才出來,統帥大軍,北擊胡人。”
話說到這裏,獨孤言便停下來了。
獨孤言的目的,那也是很簡單的。
現在,他其實也很忙,需要在國內搞建設。
要是出征的話,那很多事情就得暫時擱置了。
而且,年輕一代,確實需要磨練。
不磨練,不統帥一把這樣的大型戰役,將來的話,那怎麽能夠帶領大漢的軍隊,屹立在世界之巔呢?
而且,等這次仗打完之後,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就要進入和平狀態了。
到時候,可就沒有仗可以打了。
如此一來,那就更加沒有曆練的機會了。
有人可能會說,可以打山賊。
打山賊的話,確實可以增加經驗,但是也有一個問題。
山賊,現在很少了,有的話,也隻是小規模的。
小規模的戰爭,其實很多人都會打,在北伐戰爭中,年輕一代,很多人,都打過小型戰役。
但是大兵團作戰的話,除去吳與和諸葛亮,以及他跟龐統,再加上張飛關羽等人,其他人,真的是沒有打過大型戰役。
一般都是為將。
但是這些人,哪一個不是三十以上的?
雖然吳與諸葛亮,算得上正值壯年。
但是,始終不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一代。
誰不知道什麽時候,就一命嗚唿了。
就算是獨孤言他自己,也說不準自己哪天會死。
聽到獨孤言的話,眾臣都是一愣。
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獨孤言居然要把這樣的大型戰役,而且關乎國運的戰役,交到年輕一代的手裏。
這不得不說,很瘋狂,很有魄力。
這不是一般人,能夠下定決心的。
“大將軍,這會不會有什麽不妥啊?”糜竺這時說道。
“如此大型的戰役,要是萬一打敗了,那……”
糜竺沒有說下去,但是也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然而,獨孤言卻是擺擺手。
他當然知道糜竺什麽意思。
“子仲,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如果我們打輸了,那將會很嚴重。”
“而且,還很有可能會嚴重到無法控製的地步。”
“但是,如果現在遇到這種仗,不讓年輕一代打的話,那以後,要是再發生戰爭的話,那又該如何呢?”
“是不是要割地賠款,請求敵軍不要來打我們?”
“這顯然不現實。”
“既然早打晚打,都是要打的話,那不如現在打。”
“現在打,還能夠有一眾老將們兜底。”
“萬一要是打敗了,那大不了,再來一次。”
“這乃是為了子孫後代的千秋安定之計!”
聽到獨孤言這話,眾人覺得有道理。
是啊,現在不讓年輕一代打的話,那以後,再遇到異族入侵,還不是要打?
獨孤言的意思,就是這代人,辛苦一點,等到以後的子孫萬代,那就能夠安享太平。
反正,總是要打的。
趁著他們現在的軍隊,打過這麽多次仗,那為何不現在打呢?
或許還可以一舉,將那些遊牧民族,全:部擊潰,滅絕。
也許,幾百年都能安詳太平。
聽到這裏的糜竺,再也沒有了反駁的意思。
獨孤言見狀,於是便再次開口。
“諸位,你們認為,誰適合統帥大軍,前往西涼抵抗敵軍?”
聽到這話,這次,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開始思索,誰究竟合適,統帥大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