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獨孤言也是笑嗬嗬的站了起來,朝著諸葛亮拱手一禮道:“末將,見過南陽王。”
此話一出。
朝堂哄堂大笑聲響起。
這把諸葛亮搞得有些尷尬。
“陽明啊,你莫要取消亮了。”諸葛亮非常無奈。
誰都知道獨孤言是開玩笑的。
此時朝堂氣氛相當融洽。
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自然不會唱反調。
況且,很多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了,就算他們唱反調,那也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而且,獨孤言說得對,兒孫自有兒孫福。
有能力的話,到哪裏都會出人頭地。
沒有能力還叛逆的話,那在高位之上,是會害死全族人的。
這點,是已經有例子的了。
並不是什麽稀奇事。
如果子孫能像他們一樣。
那就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還是能夠達到他們這個高度。
要知道,他們可全部都是按照能力一步一步拚上來的。
沒有能力的話,以諸葛丞相選拔人才,任用人才的嚴格性,那他們早就被踢出朝堂之外了。
當初定內閣,選六部尚書,那都是按照能力來的,沒有誰偏袒誰之說。
比如關羽刑部尚書。
以關羽的能力,鐵麵無私,做一個刑部尚書,那是綽綽有餘。
至於張飛的兵部尚書,那也是實至名歸的。
別看張飛平時有點憨。
但是,在武器調度,還有軍事調度方麵,那可是一把好手。
能夠統帥三軍的主將,做一個兵部尚書,那自然就是綽綽有餘。
分封完諸葛亮,接下來就輪到獨孤言了。
隻見劉禪直接看向獨孤言。
然後他們直接示意身後的太監。
太監見狀,又從一邊拿出一張聖旨。
隨後,便開始用著尖銳的嗓子念了起來。
“應天順時,受茲受命!”
“大將軍冠軍侯,獨孤言聽旨!”
第一句,自然都是一樣的。
聽到這話,獨孤言站起身來,然後朝著劉禪拱手一禮。
“臣,獨孤言,聽旨!”
見到獨孤言站出來,太監臉上露出的尊敬之色。
同時也無比的崇拜。
“昔年,先帝抗擊曹賊,而後至新野小城。”
“時感帳下無軍師之才人,聞得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也。”
“然若能得龍淵相竺,則漢室可大興。”
“於是乎,先帝於大雪紛飛之日,前往潛龍淵水,欲拜訪龍淵先生。”
“而後遇一漁翁於淵水旁垂釣。”
“是為大將軍獨孤言也。”
“進而草廬論及天下之事,先帝傾訴,漢室崩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恨不能以身報效天下。”
“但曹賊勢大,實難抵擋。”
“然,大將軍獨孤言以一計,便可助先帝奪取西川之地。”
“從此以西川之地,為根基,進而攻取天下也。”
“先後輾轉多地。”
“更是在長阪坡一戰,殺得曹軍八十萬,丟盔棄甲,神勇無比。”(此處,誇張修辭手法。)
“後與江東結盟,敗曹操,智取荊州,又一計,助先帝平定西涼,奪取長安京師之地也。”
“故而天下九州,我大漢已得雍涼二州,益州之地,荊州之地,共計四州。”
“與此同時,再進一步,揮師南下,平定南蠻。”
“平定南蠻之後,又東征滅吳,北上伐魏,最終一統天下。”
“此等功績,乃千古未有之。”
“周之呂望,先漢之張良,都不及大將軍功績十分之一也。”
“朕記得,先帝曾與朕說過,當年在草廬之中,大將軍立下聖人之願。”
“願以天下黎民百姓為己任。”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軍父之誌,乃開天辟地第一誌也。”
“孔聖,恐都不及軍父之功績。”
“無論是文治,又或者是武功。”
“軍父,都已經達到了巔峰。”
“所謂聖人,朕想,軍父便是聖人,軍聖,兵聖,文聖,武聖,集齊於一身也。”
“民間,更是將軍父的雕像,以聖人規格膜拜。”
“所以,軍父,為聖,乃是上承天意,下順黎民百姓。”
“至於朕,對於聖人,則無權冊封。”
“如此,朕將尊軍父為千古第一聖人。”
隨著太監的話語緩緩落下。
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一般,砸在所有人的腦門之上。
好家夥,原本以為,諸葛亮的千古第一相,已經夠震撼人心了。
現在和大將軍獨孤言的千古第一聖比起來,那真的是難以比較啊。
聖人啊,那可是聖人啊。
這是多少文人,夢寐以求的高度。
文人的巔峰,就是聖人,自古以來,除去孔孟二聖,誰能達到這個地步?
顯然,沒有其他人了。
老子也達不到啊。
最關鍵的是,皇帝也沒有權力冊封,反而是尊稱!
而且,這還不是皇帝自己一個人尊稱的。
而是天下所有黎民百姓尊稱的。
要知道,如果隻是皇帝尊稱的話,那舒服力,還不一定大。
但是天下間的百姓都如此尊稱的話,那大將軍獨孤言這千古一聖,就已經坐穩了位置了。
孔孟,那也是百姓還有文人士子公認的聖人,有教無類。
現在,獨孤言也是公認的聖人了。
再加上皇帝這個尊稱千古第一聖。
所有人,都能夠想到獨孤言在後世的評價了。
絕對會來上一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千百萬年間,隻出現這麽一個人。
所有人此刻都露出了羨慕之色。
這時何等的榮耀啊。
就連獨孤言也是不禁感慨。
當初,他在潛龍淵水旁的草廬之中,立下的橫渠四句,沒想到,今日,卻是實現了。
聖人啊。
他立誌要做聖人,更是以後世守仁先生的號來命字。
聖人長存於世,誰又不想做呢?
就算是對這些東西不怎麽在乎的獨孤言,也是想做的。
“臣,獨孤言,謝陛下!”獨孤言拱手,就要朝著劉禪拜下。
然而,劉禪當即便站起身來扶住獨孤言。
“軍父,是朕應該好好感謝您。”
“沒有您,朕哪裏來的今日享福之時?”
說著,劉劉禪便對獨孤言拱手一禮。
此話一出。
朝堂哄堂大笑聲響起。
這把諸葛亮搞得有些尷尬。
“陽明啊,你莫要取消亮了。”諸葛亮非常無奈。
誰都知道獨孤言是開玩笑的。
此時朝堂氣氛相當融洽。
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自然不會唱反調。
況且,很多事情已經成為定局了,就算他們唱反調,那也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而且,獨孤言說得對,兒孫自有兒孫福。
有能力的話,到哪裏都會出人頭地。
沒有能力還叛逆的話,那在高位之上,是會害死全族人的。
這點,是已經有例子的了。
並不是什麽稀奇事。
如果子孫能像他們一樣。
那就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還是能夠達到他們這個高度。
要知道,他們可全部都是按照能力一步一步拚上來的。
沒有能力的話,以諸葛丞相選拔人才,任用人才的嚴格性,那他們早就被踢出朝堂之外了。
當初定內閣,選六部尚書,那都是按照能力來的,沒有誰偏袒誰之說。
比如關羽刑部尚書。
以關羽的能力,鐵麵無私,做一個刑部尚書,那是綽綽有餘。
至於張飛的兵部尚書,那也是實至名歸的。
別看張飛平時有點憨。
但是,在武器調度,還有軍事調度方麵,那可是一把好手。
能夠統帥三軍的主將,做一個兵部尚書,那自然就是綽綽有餘。
分封完諸葛亮,接下來就輪到獨孤言了。
隻見劉禪直接看向獨孤言。
然後他們直接示意身後的太監。
太監見狀,又從一邊拿出一張聖旨。
隨後,便開始用著尖銳的嗓子念了起來。
“應天順時,受茲受命!”
“大將軍冠軍侯,獨孤言聽旨!”
第一句,自然都是一樣的。
聽到這話,獨孤言站起身來,然後朝著劉禪拱手一禮。
“臣,獨孤言,聽旨!”
見到獨孤言站出來,太監臉上露出的尊敬之色。
同時也無比的崇拜。
“昔年,先帝抗擊曹賊,而後至新野小城。”
“時感帳下無軍師之才人,聞得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也。”
“然若能得龍淵相竺,則漢室可大興。”
“於是乎,先帝於大雪紛飛之日,前往潛龍淵水,欲拜訪龍淵先生。”
“而後遇一漁翁於淵水旁垂釣。”
“是為大將軍獨孤言也。”
“進而草廬論及天下之事,先帝傾訴,漢室崩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恨不能以身報效天下。”
“但曹賊勢大,實難抵擋。”
“然,大將軍獨孤言以一計,便可助先帝奪取西川之地。”
“從此以西川之地,為根基,進而攻取天下也。”
“先後輾轉多地。”
“更是在長阪坡一戰,殺得曹軍八十萬,丟盔棄甲,神勇無比。”(此處,誇張修辭手法。)
“後與江東結盟,敗曹操,智取荊州,又一計,助先帝平定西涼,奪取長安京師之地也。”
“故而天下九州,我大漢已得雍涼二州,益州之地,荊州之地,共計四州。”
“與此同時,再進一步,揮師南下,平定南蠻。”
“平定南蠻之後,又東征滅吳,北上伐魏,最終一統天下。”
“此等功績,乃千古未有之。”
“周之呂望,先漢之張良,都不及大將軍功績十分之一也。”
“朕記得,先帝曾與朕說過,當年在草廬之中,大將軍立下聖人之願。”
“願以天下黎民百姓為己任。”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軍父之誌,乃開天辟地第一誌也。”
“孔聖,恐都不及軍父之功績。”
“無論是文治,又或者是武功。”
“軍父,都已經達到了巔峰。”
“所謂聖人,朕想,軍父便是聖人,軍聖,兵聖,文聖,武聖,集齊於一身也。”
“民間,更是將軍父的雕像,以聖人規格膜拜。”
“所以,軍父,為聖,乃是上承天意,下順黎民百姓。”
“至於朕,對於聖人,則無權冊封。”
“如此,朕將尊軍父為千古第一聖人。”
隨著太監的話語緩緩落下。
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一般,砸在所有人的腦門之上。
好家夥,原本以為,諸葛亮的千古第一相,已經夠震撼人心了。
現在和大將軍獨孤言的千古第一聖比起來,那真的是難以比較啊。
聖人啊,那可是聖人啊。
這是多少文人,夢寐以求的高度。
文人的巔峰,就是聖人,自古以來,除去孔孟二聖,誰能達到這個地步?
顯然,沒有其他人了。
老子也達不到啊。
最關鍵的是,皇帝也沒有權力冊封,反而是尊稱!
而且,這還不是皇帝自己一個人尊稱的。
而是天下所有黎民百姓尊稱的。
要知道,如果隻是皇帝尊稱的話,那舒服力,還不一定大。
但是天下間的百姓都如此尊稱的話,那大將軍獨孤言這千古一聖,就已經坐穩了位置了。
孔孟,那也是百姓還有文人士子公認的聖人,有教無類。
現在,獨孤言也是公認的聖人了。
再加上皇帝這個尊稱千古第一聖。
所有人,都能夠想到獨孤言在後世的評價了。
絕對會來上一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千百萬年間,隻出現這麽一個人。
所有人此刻都露出了羨慕之色。
這時何等的榮耀啊。
就連獨孤言也是不禁感慨。
當初,他在潛龍淵水旁的草廬之中,立下的橫渠四句,沒想到,今日,卻是實現了。
聖人啊。
他立誌要做聖人,更是以後世守仁先生的號來命字。
聖人長存於世,誰又不想做呢?
就算是對這些東西不怎麽在乎的獨孤言,也是想做的。
“臣,獨孤言,謝陛下!”獨孤言拱手,就要朝著劉禪拜下。
然而,劉禪當即便站起身來扶住獨孤言。
“軍父,是朕應該好好感謝您。”
“沒有您,朕哪裏來的今日享福之時?”
說著,劉劉禪便對獨孤言拱手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