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是這麽稍微一偏差就不可能成功的計策,譙周卻是處處踩雷。


    不僅僅聽到了坊間傳言,關鍵他還去當真了。


    當真了不說,他還告訴皇帝,告訴了皇帝還不止。


    他還給皇帝出應對之策,這應對之策,他剛好就出到了召她吳念迴長安。


    最後,還力勸皇帝采納他的建議。


    就是這麽迴事。


    譙周完美的,全部中了雷。


    但凡有一點點偏差,那都不會出現現在的局麵。


    可是,就是沒有一點點意外。


    一切,都是這樣發展的。


    “饒命?”劉禪簡直要被氣炸了。


    “你這家夥,犯了如此罪過,還想讓朕饒你性命?”


    “你去問問朝堂諸公同不同意?”


    “你去問問天下百姓同不同意?”


    譙周一下子就被說語塞了。


    環視四周,所有的臣子,昔日跟他關係好的,不好的,全部都撇過頭,沒有看他。


    完全就是不打算幫他求情的意思。


    看到這種情況,譙周的心,徹底涼了。


    臉上露出了絕望之色。


    其實不怪眾人如此,隻能說,譙周所犯的罪過,實在是太大了。


    這天下不能一統,不僅僅是損害了皇帝和百姓們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也損害了他們這些大臣的利益。


    統一和不統一,他們這些大臣的待遇和地位,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統一了,那經濟就會越來越好 他們的俸祿,作為頂級官員,哪去到哪裏,都是受人尊敬愛戴,再加上經濟好了,那他們的待遇,也會越來越好。


    所以,說,這會,譙周真的是犯了死穴了。


    要是其他的罪行的話,那肯定還會有人,會為他求情。


    畢竟,誰也不想劉禪開了殺大臣的口子。


    因為,現在能殺譙周,以後就能殺他們。


    這是一個相對的。


    不過,現在誰都知道,這個口子,必須開了。


    不開的話,沒辦法和天下百姓交代。


    也沒有辦法平息劉禪的憤怒。


    更加無法平息在前線廝殺的北伐將士。


    單憑這幾點,就已經注定了譙周的死。


    接著,侍衛就將其拖著往殿外走。


    這次,譙周沒有大喊大叫饒命什麽的。


    他自己都知道必死無疑了,沒有誰能救得了他。


    隻不過,眼中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他還這麽年輕啊,本來前途一片光明,以後不說位列群臣之首,那也起碼是一品大員行列的。


    就這麽好的局麵,給自己硬生生的作沒了。


    還搭上了性命。


    侍衛將其拖出去之後,沒多久,便用托盤,將譙周的人頭,拿進來殿裏給劉禪辨認。


    血淋淋的一片,劉禪也覺得觸目驚心。


    於是也之事瞥了一眼之後,便揮揮手讓對方拿出去。


    譙周的死,讓朝堂迎來寧靜。


    劉禪接著看向吳念,露出一抹歉意。


    然後才繼續道:“吳愛卿,此時皆乃朕聽信小人,才築成如此大錯也。”


    “現在,該如何是好啊?”


    劉禪現在完全是慌的。


    譙周死了,憤怒的情緒已經消散,取而代之的,那就是如何解決事情的焦慮了。


    他雖然是皇帝。


    但是也怕啊。


    軍父和相父,在外麵打仗,風餐露宿的,而他作為皇帝,在這裏享福享樂不說。


    還給兩位添加麻煩,還是一個極其之大的麻煩。


    如此一來,等待軍父和相父迴來的時候,他該如何麵對兩人啊?


    不知道會不會被教育死。


    他是真的有些怕相父諸葛亮,和軍父獨孤言。


    聽到劉禪的話。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吳念。


    眾人知道,隻有吳念,才能想出辦法。


    在這裏,要是吳念都沒有辦法的話,那其他人,也不會有辦法了。


    畢竟,吳念的軍事才華已經是展現過了的。


    當初在江東,如果鄧艾不是實在被逼無奈的話,那也不會走到投降這一步險棋。


    所以說,吳念是絕對能夠和鄧艾相抗衡的存在。


    聽到問話的吳念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接著朝著劉禪拱手一禮迴答道:“陛下,如今我軍在江東,肯定是沒有優勢了。”


    “唯一能做的,那就是現在立即擇一人,領長安十萬近衛軍,兵出函穀關,然後一路南下南陽。”


    “若南陽在,則進駐南陽。”


    “若襄陽在,則進駐襄陽,以此來抵擋鄧艾大軍。”


    “當然,也許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麽壞。”


    “有可能整個荊州,都還在我們手裏,我們要做的,那就是和鄧艾爭搶時間。”


    “隻要時間上來得及,我們將大軍在荊州一布置。”


    “那就能夠抵擋鄧艾大軍,到時候,盡可能的不影響到北伐的節奏。”


    “如此,方為上策也。”


    聽到吳念這話,眾人都覺得非常的有道理。


    吳念說得沒錯,如今江東保肯定是保不住了。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降低損失。


    然後盡快的讓大將軍和丞相一統中原地區。


    迴頭,再過來收拾鄧艾大軍。


    隻要荊州守住了,那一切都將沒有問題了。


    這一唯一的點,那就是,如果長安的十萬近衛軍調走的話,那長安的守衛力量,就薄弱起來。


    這得需要君王的信任。


    就不知道劉禪怎麽想的了。


    劉禪聽到這話,雖然知道有道理。


    但是也皺起眉頭。


    要知道,這十萬大軍,是相父諸葛亮留給他的。


    還囑咐,一定不能擅自調離。


    因為一旦調離了,那長安是有風險的。


    比如之前的那些俘虜,會不會蠢蠢欲動?


    萬一那些人,心中還是不服氣,存有反意,那就麻煩了。


    十萬近衛軍調離,到時候,到時候如果發生暴亂,那將會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想到這些,於是劉禪便朝著吳念問道:“吳愛卿,這長安的十萬近衛軍調走了,那朕該怎麽穩定住長安?”


    聽到這話,吳念皺起眉頭。


    他當然知道這是一個大問題。


    要是那些被安排在工廠的俘虜,還有建築隊的俘虜,都安安分分的倒是也罷了。


    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他們心中,是真的安分了。


    要知道,人心隔肚皮。


    誰知道他們現在表現得這麽好,是不是礙於大軍在這裏鎮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先取西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酸甜醃黃瓜的許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酸甜醃黃瓜的許長並收藏三國:開局先取西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