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不出軍的話,那也不會有後麵的一係列連鎖反應了。


    曹魏肯定會跟東吳齊心協力,一起對抗他們大漢。


    “關老將軍說得是。”


    “現在,從長安和襄陽傳迴來的消息來看,這魏國的底蘊,還真是強大啊。”


    “幾個月的時間,前前後後,投入了共計一百五十萬大軍。”


    “而且這些大軍,還都不是什麽烏合之眾。”


    關羽聽到這話,也是深以為然。


    “若是當初的曹操南下,有如此之多的兵馬,有如此強大的實力。”


    “那當初我和大哥,還有江東,就已經被曹操掃滅了。”


    “到了今天,恐怕曹操早就一統天下了。”


    聞言,吳念認同的點點頭。


    “不過當時非此時。”


    “現在,丞相和大將軍,兩路大軍,遭受到魏軍的強烈阻擋。”


    “百萬大軍,不能寸進。”


    “而我等,該當盡快的舉行完科舉,穩定江東的局勢,然後對大將軍和丞相北伐進行一個有效的幫助。”


    聞言,關羽撫須,接著雙眼凝神道:“如今建業這邊,最出類拔萃的人才,就屬孔明之兄,諸葛瑾之子,諸葛恪。”


    “聞得此人,自小之時,便有神童之稱也。”


    “不知道其秉性如何,是否忠於我大漢朝廷。”


    諸葛恪,就是諸葛瑾的兒子。


    獨孤言拿下江東之後,並沒有對諸葛一家,動手,反而讓他們一家子,繼續在建業城居住。


    當然,獨孤言也沒有要讓諸葛瑾到大漢朝廷這邊效勞。


    對於諸葛瑾,其實獨孤言並不感冒。


    雖各為其主,但是諸葛瑾的才識,始終有限。


    不似諸葛亮那般。


    而且,不讓諸葛瑾進入大漢朝堂,也算是對其諸葛家族的一種保護吧。


    如果諸葛瑾進入了大漢朝堂,那難免會有人非議諸葛亮。


    所以,幹脆,獨孤言就不動諸葛瑾,讓對方賦閑在家裏,當個富家翁就好了。


    這會吳念和關羽都沒有想到,對方的兒子,諸葛恪,居然會參加科舉。


    而且,成績還出類拔萃。


    確實是有神童的影子。


    “關老將軍,如果諸葛恪,能從會試之中殺出來,那到時,我等再考察一下其秉性吧!”


    聽到這話,關羽點點頭,也隻能如此了。


    卻說此刻的另一邊。


    諸葛亮站在曹陽城牆頭上,眺望著遠處的三崤山,皺著眉頭。


    幾個月時間過去了,還是沒有任何的進展。


    現在曹魏,就是要和他死拖,拿人命拖。


    這場仗,打到現在,根據統計,魏軍傷亡,起碼不下二十萬。


    而他大漢這邊,損失同樣也不小。


    據計算,足足有七萬大軍的傷亡數量。


    可謂是,損失巨大。


    雖然拖了這麽久,在這個地方。


    不過將士們的戰鬥意誌,依舊高昂。


    喊出了,不破鄴城,勢不還朝的口號。


    “丞相,再這麽拖下去,對於我軍來說,很是不利啊!”這時,吳與走到諸葛亮身邊,朝著諸葛亮說道。


    聞言,諸葛亮點點頭。


    他何嚐又不知道。


    雖然說,這麽拖下去的話,對於魏軍來說,是更加的難受。


    不過魏軍現在是無所畏懼,魚死網破了屬於。


    他們則是不同。


    最原先,諸葛亮是想以最小的代價,去拿下整個中原地區。


    不過耗到如今,損失已經逐漸擴大了。


    不僅僅是他這裏。


    包括獨孤言那邊也是一樣。


    一時間,都沒有比較好的一個辦法去破城。


    當然,如果拿人命去堆的話,獨孤言那邊肯定是能破城的。


    諸葛亮估計,獨孤言就是暫時還不願意去做。


    可能還沒有達到無奈,用這最本的辦法。


    可是,他這邊,那就不一樣了。


    魏軍占據這兩座山峰,與三座城池,遙遙相望,其中有任何一方受到攻擊,那另外一方,就會出兵支援。


    在這種情況下,魏軍的數量又不比他們少,是真的很無奈的。


    見到諸葛亮沒有說話,這時,吳與再次開口試探性的說道:“丞相,既然此路難通。”


    “那不如我等北上河東如何?”


    聽到吳與這話,然而諸葛亮卻是搖搖頭。


    “善論啊,北上河東,想要進軍中原,同樣會遇到太行山脈一帶的山川阻擋,那裏的作戰環境,也比這裏好不到哪裏去,況且貿然撤軍,恐司馬懿會來追……殺?”


    說到這裏,諸葛亮語氣突然一頓。


    “追殺?”


    而吳與見到諸葛亮的模樣,也是猛然反應過來。


    “丞相,您是不是想到了誘敵之計?”


    “嗬嗬,善論,你也想到了。”諸葛亮臉上浮現笑意。


    “善論剛剛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而軍如今,與敵軍僵持如此之久。”


    “若是假意撤退,散出要北上河東的消息,那成功性可以說是很大的。”


    “丞相,下官覺得,我們要做一個局,一個能讓司馬懿深信我們北上河東的局。”


    聞言,諸葛亮不動聲色,對著吳與道:“府衙之內商議,這裏人多嘴雜。”


    說罷,諸葛亮率先轉身朝著府衙而去。


    見狀,吳與連忙跟上。


    很快,兩人就來到了府衙之內。


    隨即,諸葛亮便揮退所有人。


    接著兩人便直接對坐下來。


    諸葛亮率先開口問道:“善論,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聞言,吳與點點頭。


    “丞相,司馬懿此人老奸巨猾。”


    “如果我們按照正常的想法,去撤退,然後趁機埋伏,那自然是不行的。”


    “沒有千真萬確的把握,司馬懿絕對是不會動手的。”


    “而根據我們在魏軍之中安插的探子傳迴來的消息來看。”


    “如今曹真經過之前我們對其的打擊,已經事事都聽司馬懿的了。”


    “我覺得曹真是這麽認為的,把司馬懿當做幕僚,出謀劃策,最終拍板的,還是他曹真。”


    “如此一來,那我們要麵對的,就隻是司馬懿,而不是曹真。”


    “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得跟真的要北上一樣。”


    聽到這裏,諸葛亮很是認同吳與的話。


    接著,諸葛亮若有所思的說道:“既然要做得像個樣子,那就不能隻做個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先取西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酸甜醃黃瓜的許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酸甜醃黃瓜的許長並收藏三國:開局先取西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