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老家夥,最適合教學。
去教育那些年輕一代。
周泰,論經驗有經驗,論能力,也有能力,思想老道!
未來人才的培養,是必然的。
等到一統天下,他一定要全麵推廣學院,在華夏大地的每一個地方,都建設起學院。
當然,這是一筆無法想象的金錢消耗。
而獨孤言的想法,是讓那些富人捐,建設學院,然後國家出錢,養那些為師者。
如此能差不多做到免費教育的成果。
至於怎麽才能讓那些富人捐錢,獨孤言,自有辦法。
天下間 那麽多富人,都捐一點,那能比現在的大漢國庫都多。
而周泰,現在唯一的作用,就是教學了,對方沒有威脅,也沒有其他用處了。
獨孤言自然不可能,招降周泰,然後讓對方領兵。
周泰都追隨孫家三代了,對孫家,他當然知道是忠心耿耿的。
接著,他便把讓其去長安教學的目的說了出來。
當聽到獨孤言居然要讓他去為人師表時,周泰愣住了。
不過隨即一想,他覺得,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
而且獨孤言也說了,還有錢拿,每個月。
到時,他還可以把他在柴桑的家人,接到長安去。
他的家人,並沒有和孫權一起遷移到建業,而是都在柴桑郡。
看著上首的獨孤言。
周泰不知道該說獨孤言仁慈,還是殘忍了。
你要說獨孤言仁慈吧,他這幾天,又被虐待得差不多連命都沒有了。
你要說殘忍吧,現在獨孤言又給他一條這麽好的養老之路可以走!
有點矛盾。
不過,周泰哪裏會知道,獨孤言隻是物盡其用罷了。
想著還有價值,那便留著。
而且周泰這人,心中忠義,確實是個很不錯的人,隻可惜跟錯了人罷了。
既然周泰選擇第二條活路,那獨孤言也沒有什麽其他要說的了。
接著便下令讓人帶著周泰,去長安。
等周泰下去之後。
獨孤言便看向魏延和張苞。
“此戰,乃我等出征東吳的首戰,你二人,為此戰先鋒,當為頭功。”
“待來日滅了東吳,吾再奏請陛下,為你們二人請賞!”
下方的張苞還有魏延,聽到這話,臉上浮現出笑意。
然後連忙對著獨孤言表示感謝。
卻說黃權黃忠倆人,此刻臉上表情無比的複雜。
看著這個曾經熟悉的府衙,他們一時之間,思緒萬千。
想當年,他們在這座城池之內,那是何等的壯烈。
那些死去的英魂,是何等的慘烈。
那一戰,真的是打得日夜無光,昏天黑地!
失去南郡多年,今天,他們終於又一次的站在這個地方。
這一次,他們不會再敗了。
因為有大將軍獨孤言的親自出馬。
雖然他們已經老邁,但是心中的熱血,任舊如同當年一般。
值得一說的是,現在的黃忠,實在是太老了。
已經上不了戰場了,隻能在幕後,做做指導工作。
而黃權,則本來就是指揮,是儒將。
也不用上戰場廝殺的那種。
“大將軍,接下來,我們該如何一血前恥?”這時黃忠突然開口朝獨孤言問道。
聞言,獨孤言看向黃忠。
接著一笑。
然後才緩緩的說道:“接下來?那就好辦了!”
說著,獨孤言便看向戴勝說道:“子勝,著你領五千人馬,前去攻取長沙。”
“末將領命!”戴勝立即出列拱手領命道。
南郡一拿下,那自然就是收取周邊四郡。
周邊四郡一拿下,荊州差不多也就掌握在他們手裏了。
最多就是防一下北麵的曹丕。
隨後,獨孤言又分別讓江辰,還有索超秦明,各領五千人馬,前去攻取桂陽,零陵,武陵等郡!
這四郡,由這四個人去,就足夠了。
黃權見到獨孤言發號完施令後。
隨即便再次問道:“大將軍,我軍拿下四郡之後,又該當如何?”
黃權臉上帶著期待之色。
他非常想隻待,接下裏,獨孤言該如何進軍。
他身為此次東征的參軍,自然也不能說是來湊湊熱鬧。
能幫忙分析或者出謀劃策,那還是要盡一份力的。
不僅是他,其他人也是一臉期待的看著獨孤言。
獨孤言沒有馬上迴答,而是扭頭看了一眼自己身邊的陸抗和陸延。
隻見,陸抗點點頭,對獨孤言。
見狀,獨孤言臉上浮現笑意。
接著示意陸抗往前一步說話。
陸抗接受到獨孤言的命令。
於是站出一步,掃視一圈眾人。
接著,聲音鏗鏘有力的開口說道:“今,我軍收到消息。”
“東吳大都督,陸遜,已經率領五萬水師,二十萬大軍,正往南郡趕來。”
陸抗沒有說是他父親,戰場之上,無父子,規矩,他還是懂的。
聽到這話,下方眾人一愣。
陸遜率領大軍,來抵抗他們了?
二十萬大軍,再加上五萬水師。
眾所周知,東吳水師的厲害,是共識。
所有人,都露出了一絲凝重。
不用說,如果和陸遜打起來的話,那絕對是一場惡戰。
雖然他們不怕東吳,誰來都不怕。
但是,就算不怕,那打起來,也會有一定的傷亡。
畢竟人家的數量擺在那裏。
足足二十五萬大軍。
“大將軍,那您準備如何應對陸遜大軍?”這時黃權又開口了。
聽到這話的獨孤言,無語……
他看向陸抗,無奈的搖搖頭。
好家夥,是不是人類,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賣關子?
下方的眾文武,是還不知道事情的情況的。
獨孤言也從來沒有對他們說過。
之前是為了保密,所以他誰也沒有說。
除了諸葛亮。
而現在,也不用藏著掩著了。
接著,他直接站起身來。
對著眾人說道:“諸位同僚。”
“實不相瞞,陸遜,陸伯言。”
“率領二十五萬大軍,乃是來迴歸我大漢的。”
“本將軍,多年前,剛追隨先帝初出茅廬之時。”
“拿下益州之後,便遇曹操攜帶百萬之師,南下欲一統天下。”
“承蒙主公信任,吾自過江,與孫權結盟。”
“後遇大才陸伯言,也算是有緣了!”
去教育那些年輕一代。
周泰,論經驗有經驗,論能力,也有能力,思想老道!
未來人才的培養,是必然的。
等到一統天下,他一定要全麵推廣學院,在華夏大地的每一個地方,都建設起學院。
當然,這是一筆無法想象的金錢消耗。
而獨孤言的想法,是讓那些富人捐,建設學院,然後國家出錢,養那些為師者。
如此能差不多做到免費教育的成果。
至於怎麽才能讓那些富人捐錢,獨孤言,自有辦法。
天下間 那麽多富人,都捐一點,那能比現在的大漢國庫都多。
而周泰,現在唯一的作用,就是教學了,對方沒有威脅,也沒有其他用處了。
獨孤言自然不可能,招降周泰,然後讓對方領兵。
周泰都追隨孫家三代了,對孫家,他當然知道是忠心耿耿的。
接著,他便把讓其去長安教學的目的說了出來。
當聽到獨孤言居然要讓他去為人師表時,周泰愣住了。
不過隨即一想,他覺得,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
而且獨孤言也說了,還有錢拿,每個月。
到時,他還可以把他在柴桑的家人,接到長安去。
他的家人,並沒有和孫權一起遷移到建業,而是都在柴桑郡。
看著上首的獨孤言。
周泰不知道該說獨孤言仁慈,還是殘忍了。
你要說獨孤言仁慈吧,他這幾天,又被虐待得差不多連命都沒有了。
你要說殘忍吧,現在獨孤言又給他一條這麽好的養老之路可以走!
有點矛盾。
不過,周泰哪裏會知道,獨孤言隻是物盡其用罷了。
想著還有價值,那便留著。
而且周泰這人,心中忠義,確實是個很不錯的人,隻可惜跟錯了人罷了。
既然周泰選擇第二條活路,那獨孤言也沒有什麽其他要說的了。
接著便下令讓人帶著周泰,去長安。
等周泰下去之後。
獨孤言便看向魏延和張苞。
“此戰,乃我等出征東吳的首戰,你二人,為此戰先鋒,當為頭功。”
“待來日滅了東吳,吾再奏請陛下,為你們二人請賞!”
下方的張苞還有魏延,聽到這話,臉上浮現出笑意。
然後連忙對著獨孤言表示感謝。
卻說黃權黃忠倆人,此刻臉上表情無比的複雜。
看著這個曾經熟悉的府衙,他們一時之間,思緒萬千。
想當年,他們在這座城池之內,那是何等的壯烈。
那些死去的英魂,是何等的慘烈。
那一戰,真的是打得日夜無光,昏天黑地!
失去南郡多年,今天,他們終於又一次的站在這個地方。
這一次,他們不會再敗了。
因為有大將軍獨孤言的親自出馬。
雖然他們已經老邁,但是心中的熱血,任舊如同當年一般。
值得一說的是,現在的黃忠,實在是太老了。
已經上不了戰場了,隻能在幕後,做做指導工作。
而黃權,則本來就是指揮,是儒將。
也不用上戰場廝殺的那種。
“大將軍,接下來,我們該如何一血前恥?”這時黃忠突然開口朝獨孤言問道。
聞言,獨孤言看向黃忠。
接著一笑。
然後才緩緩的說道:“接下來?那就好辦了!”
說著,獨孤言便看向戴勝說道:“子勝,著你領五千人馬,前去攻取長沙。”
“末將領命!”戴勝立即出列拱手領命道。
南郡一拿下,那自然就是收取周邊四郡。
周邊四郡一拿下,荊州差不多也就掌握在他們手裏了。
最多就是防一下北麵的曹丕。
隨後,獨孤言又分別讓江辰,還有索超秦明,各領五千人馬,前去攻取桂陽,零陵,武陵等郡!
這四郡,由這四個人去,就足夠了。
黃權見到獨孤言發號完施令後。
隨即便再次問道:“大將軍,我軍拿下四郡之後,又該當如何?”
黃權臉上帶著期待之色。
他非常想隻待,接下裏,獨孤言該如何進軍。
他身為此次東征的參軍,自然也不能說是來湊湊熱鬧。
能幫忙分析或者出謀劃策,那還是要盡一份力的。
不僅是他,其他人也是一臉期待的看著獨孤言。
獨孤言沒有馬上迴答,而是扭頭看了一眼自己身邊的陸抗和陸延。
隻見,陸抗點點頭,對獨孤言。
見狀,獨孤言臉上浮現笑意。
接著示意陸抗往前一步說話。
陸抗接受到獨孤言的命令。
於是站出一步,掃視一圈眾人。
接著,聲音鏗鏘有力的開口說道:“今,我軍收到消息。”
“東吳大都督,陸遜,已經率領五萬水師,二十萬大軍,正往南郡趕來。”
陸抗沒有說是他父親,戰場之上,無父子,規矩,他還是懂的。
聽到這話,下方眾人一愣。
陸遜率領大軍,來抵抗他們了?
二十萬大軍,再加上五萬水師。
眾所周知,東吳水師的厲害,是共識。
所有人,都露出了一絲凝重。
不用說,如果和陸遜打起來的話,那絕對是一場惡戰。
雖然他們不怕東吳,誰來都不怕。
但是,就算不怕,那打起來,也會有一定的傷亡。
畢竟人家的數量擺在那裏。
足足二十五萬大軍。
“大將軍,那您準備如何應對陸遜大軍?”這時黃權又開口了。
聽到這話的獨孤言,無語……
他看向陸抗,無奈的搖搖頭。
好家夥,是不是人類,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賣關子?
下方的眾文武,是還不知道事情的情況的。
獨孤言也從來沒有對他們說過。
之前是為了保密,所以他誰也沒有說。
除了諸葛亮。
而現在,也不用藏著掩著了。
接著,他直接站起身來。
對著眾人說道:“諸位同僚。”
“實不相瞞,陸遜,陸伯言。”
“率領二十五萬大軍,乃是來迴歸我大漢的。”
“本將軍,多年前,剛追隨先帝初出茅廬之時。”
“拿下益州之後,便遇曹操攜帶百萬之師,南下欲一統天下。”
“承蒙主公信任,吾自過江,與孫權結盟。”
“後遇大才陸伯言,也算是有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