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消磨了這三路蜀軍兵力,到時候,我軍又拿下建業。”
“就可以與蜀國劃江而治。”
“陛下依靠地大物博,便可以抵消與蜀軍的裝備與經濟差距!”
聽完司馬懿的話,曹丕心中震驚不已。
好家夥,這個計策簡直是太好了!
在三路大軍的攻擊下,任獨孤言就算是再厲害,也無法調集更多的人馬。
因為獨孤言的人馬,一旦跟孫權的主力交鋒過後,就算不損失慘重,也會傷到元氣。
到時候,他們在建業駐軍,將建業周邊的所有城池都收入囊中。
如此一來,他大魏的地盤,將擴大一大截。
建業如今又是江東的人口聚集地。
到時候,人口經濟問題,完全不用擔心。
這裏要說明一下。
孫權自稱帝以後,把都城定在建業,為了使建業像個都城。
所以,把荊州,和柴桑那邊的人口,大部分都給遷移到建業了。
所以,現在的荊州和柴桑那邊,人口很稀鬆。
正是因為這些,所以曹丕才不怕蜀國奪取荊州之後,會更加的發展壯大。
他隻要建業就夠了。
那裏人口,差不多快過百萬了。
拿下那裏,就意味著,那裏是可以養兵幾十萬。
建業算是江東最有價值的地方了。
想當初,孫權把都城定在建業。
曹丕當然知道對方的想法。
往西,就是川蜀,打不過,這孫權特喵的,就覬覦他的合肥一帶。
因為他要防著蜀國,那就意味著,合肥的兵力部署,是最弱的。
接著隻聽司馬懿繼續說道:“陛下,劃江而治之後,我軍到時候的國力,將會上升到差不多與蜀國一樣的國力。”
“到那個時候,就需要陛下再賭一把了,壓上全國兵力,全力與蜀國決戰。”
“勝則一統天下,敗則從此亡國滅種!”
聽到司馬懿這話,曹丕立刻從剛剛的喜悅中反應過來。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是要將整個大魏帝國全部都壓上的豪賭。
忽然,曹丕覺得他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勇氣去入局這場豪賭。
看到曹丕猶豫了。
司馬懿也不再說話。
就這樣靜靜的看著對方。
良久之後。
曹丕才重新看向司馬懿 。
突然,他朝著司馬懿問道:“仲達,你覺得朕,是否該去賭嗎?”
聽到這話,司馬懿連忙搖搖頭。
“陛下,這種大事,臣怎能判斷,陛下英明神武,自有聖裁。”
司馬懿是真的不敢給出建議。
這要是給出了,被曹丕猜疑該怎麽辦?
曹丕的疑心病,是遺傳他老子的。
誰敢亂說?
聽到司馬懿這話,曹丕當然明白對方為什麽不敢說。
於是便對著司馬懿嚴肅道:“仲達,你但說無妨,隻要朕在的一天,你就不會死,也沒有能動得了你。”
“朕發誓!”說著,曹丕還舉起一隻手,開始起誓。
等曹丕起完誓言之後。
突然話鋒一轉。
語氣冰冷的說道:“但是,你要是不說,或者不能讓朕滿意,那朕現在就殺了你,賜你三族陪同!”
此言一出。
司馬懿瞳孔皺縮。
這……
司馬懿完全沒有想到,這曹丕是這麽的心狠手辣。
不用懷疑,他是相信曹丕絕對能幹出這種事情來的。
隻要他不說出來的話,或者自己說的,不能讓對方滿意。
而要讓對方滿意。
自然也簡單。
司馬懿知道曹丕想要的是什麽。
像曹丕這樣有野心的人,都已經做到皇帝了。
下一步,自然就是要留身後名了。
無疑,如果能統一的話,是最符合曹丕的心意的。
而且現在對方之所以會找他問,就是不想自己一個賭。
要拉上他司馬懿一起賭。
想當初,他幫助對方做上這個位置。
那是盡心盡力。
可是現在到頭來,從龍之功沒有撈到。
富貴也沒有被賞賜到。
現在還落到這個地步。
他現在是深深的後悔。
為什麽當年要出山。
為什麽當年心中要懷著一腔熱血。
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不用忍受這些,如果沒有就不會讓自己和家人,每天都過著這種隨時都有可能掉腦袋的生活了。
那樣的話,就可以每天在家鄉享受生活。
他司馬氏族,好歹也是世家大族。
錢財自然也不缺的。
每天都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現在沒辦法了。
一入局,真的脫不開身了,必須得走到最後,否則的話,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現在,曹丕以他家人的性命做威脅。
他真的不得不說了。
於是便對著曹丕拱手一禮。
“陛下,試想一下,如果,不滅東吳我大魏,真的能延續下去嗎?”
“若幹年後,會不會是一樣的結局。”
“蜀國越來越強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保住東吳有用的話,那獨孤言就不會擅自北伐了。”
“像獨孤言這種奇才,一出,肯定是有很大必勝的把握。”
“既然對方出征了。”
“那就不一定是我大魏一起夾擊獨孤言,就能保住東吳的事情了。”
“這裏麵的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相反,如果現在賭一把,將來一統天下的可能也不是沒有。”
“不賭的話,隻是稍微延遲一下我大魏的滅亡罷了。”
說到這裏,司馬懿就停下來了,沒有繼續說下去了。
他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就是要曹丕去賭。
他不敢不說明白出來。
生怕曹丕一個不高興,就直接把他和他全家給宰了。
而曹丕,聽完司馬懿的話後。
頓時覺得非常有道理。
不去賭的話,也隻是延遲一下滅亡的時間罷了。
就算他曹丕這一代,魏國不會滅亡,可是,他的下一代,能保住曹氏基業嗎?
下一代,的君主,能賢明嗎?
就算是賢明,可又有什麽作用呢?
賢明就能代表著可以守住曹氏基業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就隻有一條路走了。
就是按照司馬懿說的路去走了。
他此刻,仿佛下定了決心。
他相信,如果他父皇在世的話,肯定也會這麽做的。
因為不這樣做,真的以後沒有機會了。
東吳一旦滅亡,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
“就可以與蜀國劃江而治。”
“陛下依靠地大物博,便可以抵消與蜀軍的裝備與經濟差距!”
聽完司馬懿的話,曹丕心中震驚不已。
好家夥,這個計策簡直是太好了!
在三路大軍的攻擊下,任獨孤言就算是再厲害,也無法調集更多的人馬。
因為獨孤言的人馬,一旦跟孫權的主力交鋒過後,就算不損失慘重,也會傷到元氣。
到時候,他們在建業駐軍,將建業周邊的所有城池都收入囊中。
如此一來,他大魏的地盤,將擴大一大截。
建業如今又是江東的人口聚集地。
到時候,人口經濟問題,完全不用擔心。
這裏要說明一下。
孫權自稱帝以後,把都城定在建業,為了使建業像個都城。
所以,把荊州,和柴桑那邊的人口,大部分都給遷移到建業了。
所以,現在的荊州和柴桑那邊,人口很稀鬆。
正是因為這些,所以曹丕才不怕蜀國奪取荊州之後,會更加的發展壯大。
他隻要建業就夠了。
那裏人口,差不多快過百萬了。
拿下那裏,就意味著,那裏是可以養兵幾十萬。
建業算是江東最有價值的地方了。
想當初,孫權把都城定在建業。
曹丕當然知道對方的想法。
往西,就是川蜀,打不過,這孫權特喵的,就覬覦他的合肥一帶。
因為他要防著蜀國,那就意味著,合肥的兵力部署,是最弱的。
接著隻聽司馬懿繼續說道:“陛下,劃江而治之後,我軍到時候的國力,將會上升到差不多與蜀國一樣的國力。”
“到那個時候,就需要陛下再賭一把了,壓上全國兵力,全力與蜀國決戰。”
“勝則一統天下,敗則從此亡國滅種!”
聽到司馬懿這話,曹丕立刻從剛剛的喜悅中反應過來。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是要將整個大魏帝國全部都壓上的豪賭。
忽然,曹丕覺得他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勇氣去入局這場豪賭。
看到曹丕猶豫了。
司馬懿也不再說話。
就這樣靜靜的看著對方。
良久之後。
曹丕才重新看向司馬懿 。
突然,他朝著司馬懿問道:“仲達,你覺得朕,是否該去賭嗎?”
聽到這話,司馬懿連忙搖搖頭。
“陛下,這種大事,臣怎能判斷,陛下英明神武,自有聖裁。”
司馬懿是真的不敢給出建議。
這要是給出了,被曹丕猜疑該怎麽辦?
曹丕的疑心病,是遺傳他老子的。
誰敢亂說?
聽到司馬懿這話,曹丕當然明白對方為什麽不敢說。
於是便對著司馬懿嚴肅道:“仲達,你但說無妨,隻要朕在的一天,你就不會死,也沒有能動得了你。”
“朕發誓!”說著,曹丕還舉起一隻手,開始起誓。
等曹丕起完誓言之後。
突然話鋒一轉。
語氣冰冷的說道:“但是,你要是不說,或者不能讓朕滿意,那朕現在就殺了你,賜你三族陪同!”
此言一出。
司馬懿瞳孔皺縮。
這……
司馬懿完全沒有想到,這曹丕是這麽的心狠手辣。
不用懷疑,他是相信曹丕絕對能幹出這種事情來的。
隻要他不說出來的話,或者自己說的,不能讓對方滿意。
而要讓對方滿意。
自然也簡單。
司馬懿知道曹丕想要的是什麽。
像曹丕這樣有野心的人,都已經做到皇帝了。
下一步,自然就是要留身後名了。
無疑,如果能統一的話,是最符合曹丕的心意的。
而且現在對方之所以會找他問,就是不想自己一個賭。
要拉上他司馬懿一起賭。
想當初,他幫助對方做上這個位置。
那是盡心盡力。
可是現在到頭來,從龍之功沒有撈到。
富貴也沒有被賞賜到。
現在還落到這個地步。
他現在是深深的後悔。
為什麽當年要出山。
為什麽當年心中要懷著一腔熱血。
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不用忍受這些,如果沒有就不會讓自己和家人,每天都過著這種隨時都有可能掉腦袋的生活了。
那樣的話,就可以每天在家鄉享受生活。
他司馬氏族,好歹也是世家大族。
錢財自然也不缺的。
每天都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現在沒辦法了。
一入局,真的脫不開身了,必須得走到最後,否則的話,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現在,曹丕以他家人的性命做威脅。
他真的不得不說了。
於是便對著曹丕拱手一禮。
“陛下,試想一下,如果,不滅東吳我大魏,真的能延續下去嗎?”
“若幹年後,會不會是一樣的結局。”
“蜀國越來越強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保住東吳有用的話,那獨孤言就不會擅自北伐了。”
“像獨孤言這種奇才,一出,肯定是有很大必勝的把握。”
“既然對方出征了。”
“那就不一定是我大魏一起夾擊獨孤言,就能保住東吳的事情了。”
“這裏麵的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相反,如果現在賭一把,將來一統天下的可能也不是沒有。”
“不賭的話,隻是稍微延遲一下我大魏的滅亡罷了。”
說到這裏,司馬懿就停下來了,沒有繼續說下去了。
他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就是要曹丕去賭。
他不敢不說明白出來。
生怕曹丕一個不高興,就直接把他和他全家給宰了。
而曹丕,聽完司馬懿的話後。
頓時覺得非常有道理。
不去賭的話,也隻是延遲一下滅亡的時間罷了。
就算他曹丕這一代,魏國不會滅亡,可是,他的下一代,能保住曹氏基業嗎?
下一代,的君主,能賢明嗎?
就算是賢明,可又有什麽作用呢?
賢明就能代表著可以守住曹氏基業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就隻有一條路走了。
就是按照司馬懿說的路去走了。
他此刻,仿佛下定了決心。
他相信,如果他父皇在世的話,肯定也會這麽做的。
因為不這樣做,真的以後沒有機會了。
東吳一旦滅亡,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