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麽多的製造業,也造就了一大堆崗位。
由此,那些百姓們,除了種田,家裏有閑人的,還會去打工。
至於製造出來的東西,賣給誰賺錢。
這當然是賣給大漢的百姓啦,也就是所謂的經濟內循環。
當然,也是有出口給魏國和吳國的,是找到那兩國的商人,然後將貨物賣給他們。
獨孤言肯定不會去那兩國直接開設店鋪的。
都是敵對狀態。
而對於這一操作,孫權和曹丕,也是默許的。
因為,從大漢過來的那些東西,可以充盈吳魏兩國的國庫。
而且,還是一臂膀大進項。
他們當然不會禁止。
有了這個進項,孫權和曹丕要幹的很多事情,都有錢去幹。
如果禁止的話,就是往自己身上砍一刀,還會遭到大部分人的抵製。
很多官員,都已經習慣用大漢的商品了。
而且,跟大漢合作的商人,遍布吳魏兩國,禁得完麽?
就算是禁得完,那如果生起民變,或者那些商人,鼓動民變,通敵大漢,那該怎麽辦?
這些商人的秉性,孫權和曹丕還是了解的。
他們估計都巴不得大漢能一統天下。
這樣的話,拿貨和做生意更加的方便。
所以說,基本無解。
除非兩國也能製造出這些東西。
他們也嚐試過,研究那些東西是怎麽做的,有一些簡單的,確實是會了,不過不知道為什麽,品質總比大漢那邊的差。
這樣孫權和曹丕有點紮心。
至於其他一些比較複雜,而且賣得貴的,根本仿製不出來。
或者說,根本不知道究竟是怎麽做的,沒有這方麵的技術。
況且,大漢那邊,是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除了商人的交易,其他人,根本進不去。
也就是說,你想去大漢,那就得帶著錢去,不然人家,不讓你靠近。
沒錢,免談的那種,一律當做細作處理。
其實,還有一個,那就是大漢的商品,在他們自家的地方,賣的比較便宜,賣到吳魏的時候,就翻了好幾倍。
可是那些吳魏的商人們,還是笑嗬嗬的購買。
因為他們轉手賣到那些吳魏百姓或者富人官員手裏,又翻倍賺翻了……
……
“為官者的天職,就是造福百姓!”
下方的士子們,聽到獨孤言的話,紛紛呢喃一句,覺得非常有道理。
他們也是知道,朝廷給的俸祿是很多的。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除了個別,誰願意去做人人厭惡的貪官汙吏。
現在的朝廷給那些官員的俸祿,多到什麽地步呢?
基本上來說,隻要說,別出手實在太闊綽的話,天天去那些娛樂場所,也沒有問題,還能同時養活一家子人,夥食還很不錯。
把錢消費到那些娛樂場所,也是大部分進了國庫,因為那些也是獨孤言弄的。
這是為了刺激消費,如果人人都不消費的話,存著錢,那國庫哪裏來的錢,那些製造業,如何能生存?
娛樂設備,以及賭場。
這些獨孤言都弄了。
本來獨孤言不弄賭場的,因為這東西害人。
但是,不將這東西國有化的話,民間,根本禁止不了,還是會有人私自去弄的。
與其讓錢被別人賺走,還不如賺進國庫呢。
如此一來,還可以拿這錢做扶貧。
就算你輸得褲子都沒有了,也不用擔心,餓不死了。
當然,獨孤言同時還定了一條律法。
那就是借錢違法。
這是為了防止百姓,經過這麽多的娛樂方式後,導致負債累累,家破人亡。
所以律法規定,不論你是借錢出去,還是跟別人借錢,一經被發現,都是處三年牢獄。
而且,如果你借錢出去,人家不還你了,然後你來報官,那不好意思,那個人的錢,不用還你了。
你們兩個,還要坐牢。
都明文規定了,你還借,那就是知法犯法了。
所以說,現在的大漢帝國,是呈現出那種,你敢跟我談錢,那就翻臉的情況。
有多少錢,你自己就花多少錢,不能借,錢花光了,也沒事。
反正糧食充足,家家都有田地,餓不死。
種一年的田,夠吃好幾年了。
畝產就是這麽高。
就是這麽繁榮。
不過獨孤言也知道,這隻是暫時的景象,因為人口,在接下來的百年內,還會爆發。
不過那時,隻要你肯去幹,同樣餓不死。
人口,獨孤言肯定是要去搞的,因為人口,能帶來很多福利,同時,對後麵的一些東西的發展,很有幫助。
就是需要漫長的時間,這點,現在倒是不急。
看著下方的眾士子,獨孤言滿意的點點頭。
他就是要打一棒,然後再給一個甜棗。
說到這裏,獨孤言要說的話,就說完了。
於是,他便坐迴他的座位去。
而這時,諸葛亮站起來了。
“接下裏,我將為你們安排你們的官職,以及任命文書,和任職地點。”
進士們的官職安排,是諸葛亮定的,而且還是連夜定的。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個真正的工作狂人。
而且這效率簡直高得可怕。
這樣子,無疑是很累的。
不過,有個這麽能幹的搭檔,獨孤言是幸福的。
同時,獨孤言也是很珍惜這位搭檔的。
經常邀請對方來他府上,吃藥膳養生。
所以,諸葛亮現在的氣色很好,加上其本身沒有什麽煩心事,就用腦幹活唄。
沒那麽脆弱。
原曆史,諸葛亮那是天天幹活,都沒怎麽休息,因為很多事情,沒人可以幹,現在不一樣,有那麽多人才。
而且,原曆史的諸葛亮,天天憂心忡忡的,幾乎沒有笑過,沒有心情好過,身體不垮才怪。
接著,諸葛亮便開始拿著一本折子,開始念起進士的名字。
被念到的,都出列,然後,諸葛亮,把對方需要去的地方,和官職,給念了出來。
接著,再把任命文書,交給對方。
如此往複,一個個的開始任職。
基本上,都是縣令。
因為,半年前,獨孤言大刀闊斧的抓了一大堆的貪官汙吏,其中大多數,都是地方縣令。
由此,那些百姓們,除了種田,家裏有閑人的,還會去打工。
至於製造出來的東西,賣給誰賺錢。
這當然是賣給大漢的百姓啦,也就是所謂的經濟內循環。
當然,也是有出口給魏國和吳國的,是找到那兩國的商人,然後將貨物賣給他們。
獨孤言肯定不會去那兩國直接開設店鋪的。
都是敵對狀態。
而對於這一操作,孫權和曹丕,也是默許的。
因為,從大漢過來的那些東西,可以充盈吳魏兩國的國庫。
而且,還是一臂膀大進項。
他們當然不會禁止。
有了這個進項,孫權和曹丕要幹的很多事情,都有錢去幹。
如果禁止的話,就是往自己身上砍一刀,還會遭到大部分人的抵製。
很多官員,都已經習慣用大漢的商品了。
而且,跟大漢合作的商人,遍布吳魏兩國,禁得完麽?
就算是禁得完,那如果生起民變,或者那些商人,鼓動民變,通敵大漢,那該怎麽辦?
這些商人的秉性,孫權和曹丕還是了解的。
他們估計都巴不得大漢能一統天下。
這樣的話,拿貨和做生意更加的方便。
所以說,基本無解。
除非兩國也能製造出這些東西。
他們也嚐試過,研究那些東西是怎麽做的,有一些簡單的,確實是會了,不過不知道為什麽,品質總比大漢那邊的差。
這樣孫權和曹丕有點紮心。
至於其他一些比較複雜,而且賣得貴的,根本仿製不出來。
或者說,根本不知道究竟是怎麽做的,沒有這方麵的技術。
況且,大漢那邊,是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除了商人的交易,其他人,根本進不去。
也就是說,你想去大漢,那就得帶著錢去,不然人家,不讓你靠近。
沒錢,免談的那種,一律當做細作處理。
其實,還有一個,那就是大漢的商品,在他們自家的地方,賣的比較便宜,賣到吳魏的時候,就翻了好幾倍。
可是那些吳魏的商人們,還是笑嗬嗬的購買。
因為他們轉手賣到那些吳魏百姓或者富人官員手裏,又翻倍賺翻了……
……
“為官者的天職,就是造福百姓!”
下方的士子們,聽到獨孤言的話,紛紛呢喃一句,覺得非常有道理。
他們也是知道,朝廷給的俸祿是很多的。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除了個別,誰願意去做人人厭惡的貪官汙吏。
現在的朝廷給那些官員的俸祿,多到什麽地步呢?
基本上來說,隻要說,別出手實在太闊綽的話,天天去那些娛樂場所,也沒有問題,還能同時養活一家子人,夥食還很不錯。
把錢消費到那些娛樂場所,也是大部分進了國庫,因為那些也是獨孤言弄的。
這是為了刺激消費,如果人人都不消費的話,存著錢,那國庫哪裏來的錢,那些製造業,如何能生存?
娛樂設備,以及賭場。
這些獨孤言都弄了。
本來獨孤言不弄賭場的,因為這東西害人。
但是,不將這東西國有化的話,民間,根本禁止不了,還是會有人私自去弄的。
與其讓錢被別人賺走,還不如賺進國庫呢。
如此一來,還可以拿這錢做扶貧。
就算你輸得褲子都沒有了,也不用擔心,餓不死了。
當然,獨孤言同時還定了一條律法。
那就是借錢違法。
這是為了防止百姓,經過這麽多的娛樂方式後,導致負債累累,家破人亡。
所以律法規定,不論你是借錢出去,還是跟別人借錢,一經被發現,都是處三年牢獄。
而且,如果你借錢出去,人家不還你了,然後你來報官,那不好意思,那個人的錢,不用還你了。
你們兩個,還要坐牢。
都明文規定了,你還借,那就是知法犯法了。
所以說,現在的大漢帝國,是呈現出那種,你敢跟我談錢,那就翻臉的情況。
有多少錢,你自己就花多少錢,不能借,錢花光了,也沒事。
反正糧食充足,家家都有田地,餓不死。
種一年的田,夠吃好幾年了。
畝產就是這麽高。
就是這麽繁榮。
不過獨孤言也知道,這隻是暫時的景象,因為人口,在接下來的百年內,還會爆發。
不過那時,隻要你肯去幹,同樣餓不死。
人口,獨孤言肯定是要去搞的,因為人口,能帶來很多福利,同時,對後麵的一些東西的發展,很有幫助。
就是需要漫長的時間,這點,現在倒是不急。
看著下方的眾士子,獨孤言滿意的點點頭。
他就是要打一棒,然後再給一個甜棗。
說到這裏,獨孤言要說的話,就說完了。
於是,他便坐迴他的座位去。
而這時,諸葛亮站起來了。
“接下裏,我將為你們安排你們的官職,以及任命文書,和任職地點。”
進士們的官職安排,是諸葛亮定的,而且還是連夜定的。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個真正的工作狂人。
而且這效率簡直高得可怕。
這樣子,無疑是很累的。
不過,有個這麽能幹的搭檔,獨孤言是幸福的。
同時,獨孤言也是很珍惜這位搭檔的。
經常邀請對方來他府上,吃藥膳養生。
所以,諸葛亮現在的氣色很好,加上其本身沒有什麽煩心事,就用腦幹活唄。
沒那麽脆弱。
原曆史,諸葛亮那是天天幹活,都沒怎麽休息,因為很多事情,沒人可以幹,現在不一樣,有那麽多人才。
而且,原曆史的諸葛亮,天天憂心忡忡的,幾乎沒有笑過,沒有心情好過,身體不垮才怪。
接著,諸葛亮便開始拿著一本折子,開始念起進士的名字。
被念到的,都出列,然後,諸葛亮,把對方需要去的地方,和官職,給念了出來。
接著,再把任命文書,交給對方。
如此往複,一個個的開始任職。
基本上,都是縣令。
因為,半年前,獨孤言大刀闊斧的抓了一大堆的貪官汙吏,其中大多數,都是地方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