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便將陸遜封了侯爵。
同時,直接把柴桑的大軍,交給對方,讓對方日夜訓練,以防戰事。
而這個,自然也是陸遜最希望看到的情況。
隻有掌兵權,還是孫權心甘情願的讓他掌兵權,才能夠有話語權。
而且,也更方便,做他要做的事情。
當然,其實這些都是後話了。
卻說獨孤言這邊。
眨眼間,就已經過去三天了。
這三天了。
陸陸續續的,有外地人,開始進入長安了。
而提供給那些學子住的地方,早就已經住滿了一大群人。
明天,就科考了。
他們已經給學子足夠長的時間了。
明天,就是統一考試。
如果到時候有學子沒有來考試的話,那就相當於放棄這次考試的機會。
而考場,也早已經準備好了。
就是長安城內的校場中。
這個校場,是長安禁衛軍的校場。
已經搭建好了頂棚。
這裏也足夠大,容納幾百個學子,完全沒有問題。
而且,考試當天,還會有軍隊在四周守著。
這是為了防止作弊,震懾那些思想不幹淨的學子。
還有,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考場的秩序。
朝堂之上。
今天又是上早朝的日子。
“諸位愛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劉禪對著眾臣說道。
現在的劉禪臉上,看起來,沒有一絲失神了。
像之前,如果是上早朝的話,劉禪的心,早就飄到蛐蛐那裏去了。
哪裏還會有心思在朝堂上,聽眾臣奏事。
大概是受到了黃皓事件的影響,所以劉禪變了。
變得更加的沉穩了。
獨孤言和諸葛亮看在眼裏,那是真的欣慰。
這孩子,總算是讓他們掰正了。
就在劉禪的話落之後。
下方的李嚴立馬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嚴對著劉禪拱手一禮道。
“愛卿請講!”劉禪伸手示意。
“陛下,我朝所開的第一次科舉 明天就要開始了。”
“各地學子,都已經進入長安城,一切準備妥當。”
“但是,臣以為,既然是第一次科舉,那就是意義重大。”
“所以,臣懇請陛下明日,親臨考場,以此鼓勵學子們!”
其實本來李嚴也不太同意科舉這事情的,但是現在,事情已經成了定局,那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好好幹就行了。
而且他也是主考官之一。
聽到李嚴的話,劉禪先是一愣,隨即看向獨孤言和諸葛亮。
接著問道:“二位相父 ,你們以為呢?”
“朕是否該去考場,鼓勵學子們?”
聽到這話,諸葛亮笑了笑,對劉禪說道:“陛下,臣以為此舉可行也!”
諸葛亮完全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獨孤言在一旁,嘴角微微抽搐。
他不知道皇帝去考場能不能鼓勵到學子。
但是他相信,壓力肯定會給到那些學子身上。
上一世,他可是深有體會。
來個大領導,就緊張得不行,生怕做錯了。
現在好家夥,皇帝親自去看著學生們考試。
那不得緊張的要命啊。
不過想想,其實也還好。
這樣做的話,可以鍛煉這些沒有見過世麵的學子膽量。
以後,他們畢竟是要當官的。
如果沒有點膽略,那怎麽能行呢?
為官者,要處事不驚。
於是,他便也對劉禪說道:“陛下,正方此言,可行也!”
聽到兩位相父都這麽說了。
於是劉禪立馬對著朝臣道:“好,那朕,明日,便親臨考場,給予那些學子們鼓勵!”
接著,朝堂之上,便沒有什麽事了。
於是乎,劉禪便宣布了退朝。
等離開大殿之後,獨孤言和諸葛亮,結伴而行。
“孔明,可曾探得,那奇才是否來了長安?”獨孤言朝諸葛亮問起之前說的那名奇才。
聞言,諸葛亮笑了笑。
“來了,不過亮還沒有去見過,不知陽明是否要去見上一見?”
聽到這話,獨孤言搖搖頭。
“罷了,還是不去見為好 ,以免影響了人家接下來的會試!”
如果他們兩個去見對方的話,那難免會影響到對方的心態。
所以,為了能讓對方更好的發揮,獨孤言當然不會去見對方。
等到考試的時候,或者考完試的時候,再去見,也不遲。
聽到獨孤言的話,諸葛亮覺得非常有道理。
於是兩人都沒有要去見對方的想法了。
隨即,分道揚鑣。
等獨孤言迴到家的時候,他卻是見到一道身影。
來人,讓他一愣。
隻見正是吳與。
此刻在他的前院待客大堂坐著喝茶。
坐著喝茶的吳與,在見到獨孤言的那一刻,臉上立馬露出一抹笑意。
“大將軍,您迴來了!”
聞言,獨孤言不解的問道:“善論,你不是在潼關駐守嗎?”
“怎麽會來長安了!”
吳與駐守潼關,已經很久了。
獨孤言也很放心,吳與的能力,是出色的。
之前吳與對抗司馬懿的事情,他也是知曉的。
那可是司馬懿啊,吳與就能與對方抗衡。
不過,對方能來長安,是他沒有想到的。
聽到獨孤言的問話,吳與先是一笑,隨後又歎了一口氣。
這副樣子,直接把獨孤言給看懵了。
對方這又笑又皺眉的表情,實在是捉摸不透。
“不瞞大將軍,此次屬下之所以迴來長安,其實是有兩件事情。”
“第一,就是陪家人迴來,辦一件事。”
“另外一件事,就是魏國那邊有異動了。”
說到魏國的時候,吳與的臉色開始嚴肅了起來。
聽到是魏國,獨孤言立即眉頭一皺。
他沒有想到,魏國消停了這麽多年。
現在,又有異動了。
“怎麽說,魏國有何異動?”獨孤言立馬追問道。
他們現在的大漢帝國,也算是天子守國門。
至於君王死社稷,還談不上。
潼關距離長安,就幾十裏路。
如果潼關出事的話,那長安是完全沒有屏障可守的。
但是對此,獨孤言並沒有多大擔心。
沒看吳與都在這裏麽?
那也就意味著,潼關是沒事的。
而且,潼關的兵力,足足有二十萬大軍把守。
哪裏會有那麽容易出事。
更別說,大將田喻也在那裏。
同時,直接把柴桑的大軍,交給對方,讓對方日夜訓練,以防戰事。
而這個,自然也是陸遜最希望看到的情況。
隻有掌兵權,還是孫權心甘情願的讓他掌兵權,才能夠有話語權。
而且,也更方便,做他要做的事情。
當然,其實這些都是後話了。
卻說獨孤言這邊。
眨眼間,就已經過去三天了。
這三天了。
陸陸續續的,有外地人,開始進入長安了。
而提供給那些學子住的地方,早就已經住滿了一大群人。
明天,就科考了。
他們已經給學子足夠長的時間了。
明天,就是統一考試。
如果到時候有學子沒有來考試的話,那就相當於放棄這次考試的機會。
而考場,也早已經準備好了。
就是長安城內的校場中。
這個校場,是長安禁衛軍的校場。
已經搭建好了頂棚。
這裏也足夠大,容納幾百個學子,完全沒有問題。
而且,考試當天,還會有軍隊在四周守著。
這是為了防止作弊,震懾那些思想不幹淨的學子。
還有,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考場的秩序。
朝堂之上。
今天又是上早朝的日子。
“諸位愛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劉禪對著眾臣說道。
現在的劉禪臉上,看起來,沒有一絲失神了。
像之前,如果是上早朝的話,劉禪的心,早就飄到蛐蛐那裏去了。
哪裏還會有心思在朝堂上,聽眾臣奏事。
大概是受到了黃皓事件的影響,所以劉禪變了。
變得更加的沉穩了。
獨孤言和諸葛亮看在眼裏,那是真的欣慰。
這孩子,總算是讓他們掰正了。
就在劉禪的話落之後。
下方的李嚴立馬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嚴對著劉禪拱手一禮道。
“愛卿請講!”劉禪伸手示意。
“陛下,我朝所開的第一次科舉 明天就要開始了。”
“各地學子,都已經進入長安城,一切準備妥當。”
“但是,臣以為,既然是第一次科舉,那就是意義重大。”
“所以,臣懇請陛下明日,親臨考場,以此鼓勵學子們!”
其實本來李嚴也不太同意科舉這事情的,但是現在,事情已經成了定局,那就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好好幹就行了。
而且他也是主考官之一。
聽到李嚴的話,劉禪先是一愣,隨即看向獨孤言和諸葛亮。
接著問道:“二位相父 ,你們以為呢?”
“朕是否該去考場,鼓勵學子們?”
聽到這話,諸葛亮笑了笑,對劉禪說道:“陛下,臣以為此舉可行也!”
諸葛亮完全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獨孤言在一旁,嘴角微微抽搐。
他不知道皇帝去考場能不能鼓勵到學子。
但是他相信,壓力肯定會給到那些學子身上。
上一世,他可是深有體會。
來個大領導,就緊張得不行,生怕做錯了。
現在好家夥,皇帝親自去看著學生們考試。
那不得緊張的要命啊。
不過想想,其實也還好。
這樣做的話,可以鍛煉這些沒有見過世麵的學子膽量。
以後,他們畢竟是要當官的。
如果沒有點膽略,那怎麽能行呢?
為官者,要處事不驚。
於是,他便也對劉禪說道:“陛下,正方此言,可行也!”
聽到兩位相父都這麽說了。
於是劉禪立馬對著朝臣道:“好,那朕,明日,便親臨考場,給予那些學子們鼓勵!”
接著,朝堂之上,便沒有什麽事了。
於是乎,劉禪便宣布了退朝。
等離開大殿之後,獨孤言和諸葛亮,結伴而行。
“孔明,可曾探得,那奇才是否來了長安?”獨孤言朝諸葛亮問起之前說的那名奇才。
聞言,諸葛亮笑了笑。
“來了,不過亮還沒有去見過,不知陽明是否要去見上一見?”
聽到這話,獨孤言搖搖頭。
“罷了,還是不去見為好 ,以免影響了人家接下來的會試!”
如果他們兩個去見對方的話,那難免會影響到對方的心態。
所以,為了能讓對方更好的發揮,獨孤言當然不會去見對方。
等到考試的時候,或者考完試的時候,再去見,也不遲。
聽到獨孤言的話,諸葛亮覺得非常有道理。
於是兩人都沒有要去見對方的想法了。
隨即,分道揚鑣。
等獨孤言迴到家的時候,他卻是見到一道身影。
來人,讓他一愣。
隻見正是吳與。
此刻在他的前院待客大堂坐著喝茶。
坐著喝茶的吳與,在見到獨孤言的那一刻,臉上立馬露出一抹笑意。
“大將軍,您迴來了!”
聞言,獨孤言不解的問道:“善論,你不是在潼關駐守嗎?”
“怎麽會來長安了!”
吳與駐守潼關,已經很久了。
獨孤言也很放心,吳與的能力,是出色的。
之前吳與對抗司馬懿的事情,他也是知曉的。
那可是司馬懿啊,吳與就能與對方抗衡。
不過,對方能來長安,是他沒有想到的。
聽到獨孤言的問話,吳與先是一笑,隨後又歎了一口氣。
這副樣子,直接把獨孤言給看懵了。
對方這又笑又皺眉的表情,實在是捉摸不透。
“不瞞大將軍,此次屬下之所以迴來長安,其實是有兩件事情。”
“第一,就是陪家人迴來,辦一件事。”
“另外一件事,就是魏國那邊有異動了。”
說到魏國的時候,吳與的臉色開始嚴肅了起來。
聽到是魏國,獨孤言立即眉頭一皺。
他沒有想到,魏國消停了這麽多年。
現在,又有異動了。
“怎麽說,魏國有何異動?”獨孤言立馬追問道。
他們現在的大漢帝國,也算是天子守國門。
至於君王死社稷,還談不上。
潼關距離長安,就幾十裏路。
如果潼關出事的話,那長安是完全沒有屏障可守的。
但是對此,獨孤言並沒有多大擔心。
沒看吳與都在這裏麽?
那也就意味著,潼關是沒事的。
而且,潼關的兵力,足足有二十萬大軍把守。
哪裏會有那麽容易出事。
更別說,大將田喻也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