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這對母子。”
“而在下,之所以將其接到成都來 ”
“不是為了那婦人,而是為了薑冏之子,薑維。”
“也就是剛剛那孩童。”
“哦?這是為何,莫非那孩童,有什麽過人之處?”諸葛亮依舊疑惑。
為此,獨孤言隻好撒了個謊。
“確實如此,那孩子,吾聽聞,極為不凡。”
“若是加以教導 日後,必然是名動天下的奇才。”
聽到這裏。
諸葛亮算是明白了。
看來,獨孤言說要將那孩子托付於他,就是想讓他教導啊。
“如此,便拜托孔明了!”
獨孤言也好,諸葛亮也罷,又或者龐統法正他們。
都會慢慢變老。
而薑維,周不疑他們,還有創建學府的目的,都是為了以後有人才可用。
周不疑陸延還有薑維,他們三人分別拜獨孤言和諸葛亮為師。
這就已經注定了,他們日後,就是大漢的最頂層的三人。
隨即,他們兩個人就往城郊而去。
自然是為了去視察一下紅薯的推廣。
不知過了多久。
他們來到了一處村莊。
然後找到裏正。
裏正,也就是相當於村長一樣。
管理村子的事務。
這裏是陳家村,裏正是一名頭發花白的老者。
一見到對方,獨孤言便問:“老裏正,不知紅薯在村子裏推行得怎麽樣了?”
然而,裏正聽到這話,麵露苦澀。
“兩位大人,那什麽番薯真的能畝產幾十石?”
裏正有些不相信的問道。
在他看來,世間怎麽可能有這種東西嘛。
如果有,那誰還會挨餓?
聞言,獨孤言皺皺眉!
看這裏正的表情就知道。
紅薯苗,肯定還沒種到地裏去。
好家夥,那苗要是枯萎了,那獨孤言就要罵娘了。
那可是他花真金白銀的名望值,買來的。
“究竟怎麽迴事,吾不是讓你務必在全村推廣麽種植麽?”
“莫非你沒去推廣?”諸葛亮有些慍怒的問道。
一萬根苗,在附近的幾座村子,每戶都是分得兩百多根。
“大人,並非老朽沒去執行大人交代的事,實在是無奈啊!”老裏正歎了一口氣。
“大人之前分發的那個什麽紅薯苗。”
“說產量可以達到畝產幾十石,但是鄉親們不相信啊。”
“每家的壯丁就那麽多,誰又願意荒廢自家的田地,去種什麽紅薯。”
顯然,不僅是老裏正,還有村民們,都不相信紅薯能產那麽多量。
如今這個時代,確實也是壯丁少。
大部分都是被抓去,或者自願去當兵了。
家家戶戶能做事的人,都有事情安排。
獨孤言聽到這裏,知道他是欠考慮了。
雖然說可以強行執行,但是還是免不了有些村民隨便亂種。
“陽明,如此,該如何是好?”諸葛亮這時皺眉問道。
聞言,獨孤言沒有馬上迴答。
而是先思考一番。
種這些紅薯,其實最多也就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搞定。
而現在,村名連一天的時間都不願意拿出來
若是換在後世,或者獨孤言不需要名望值。
那他完全就可以不必管這事。
愛種不種,他不強求。
但是,現在,卻是不得不讓他們去種。
一個國家經濟的強弱,就看普通人,能不能衣食無憂。
想到這,獨孤言倒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於是便對諸葛亮道:“孔明可知昔日商君之法乎?”
“立木之法?”
“正是!”獨孤言點點頭。
秦國時期,法家著名的商鞅 為了變法。
然後在城的一邊,放一塊木頭。
承諾,隻要有人將木頭搬去城的另一邊,便賞賜五十金。
結果基本沒人去搬。
但是人那麽多,總有那麽一個想試一試的。
於是當有人將木頭搬去城的另一邊時。
商鞅立馬將五十金賞給那人。
從此,這個信字,就立起來了。
這為後麵的變法,奠定的堅實的基礎。
而秦國之所以那麽強大,很大原因也是因為變法。
“此法倒是可行!”諸葛亮覺得。
隨即獨孤言便對老裏正道:“裏正 你去通知所有村民。”
“就說,凡是第一個種植番薯者,賞五十金!”
“另外,等成熟季節到了,凡是種植出番薯,都有賞錢。”
說著,獨孤言還讓人拿出五十金。
當然,這裏指的金,其實是黃銅五十兩。
開玩笑,五十兩真的黃金,那折合成後世的軟幣,那可是一千多萬。
五十兩黃銅等於很多五銖錢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比巨大的收入。
見狀,老裏正沒想到獨孤言居然真的拿這麽多錢出來。
頓時,眼神露出一抹意動。
他也是村民啊,他想現在就去種那什麽紅薯苗。
然而,獨孤言接下來的一番話,頓時將他澆了一碰冷水。
“老裏正,是先說明,你家不能得到獎勵。”
“還有,不能與他人串通!”
聽見這話,裏正失望無比。
不過獨孤言隨即話鋒一轉。
“話雖如此,但,隻要老裏正,能將番薯成功推廣種植出去。”
“那到時的好處,少不了你!”
聞言,老裏正這才心裏平衡起來。
獨孤言這樣的大人物承諾的好處,肯定比那什麽五十金好多了。
裏正這樣想著。
當即就準備去通知村民。
隨後,諸葛亮又派人去其他村子裏,照葫蘆畫瓢。
都立個商君之法。
再接著,獨孤言和諸葛亮就迴城裏了。
到了城裏,他們第一時間,便是去安排給薑維母子的府邸。
而後,獨孤言對薑夫人說明事情。
對於讓小薑維拜諸葛亮為師,薑夫人,自然是一百個願意的。
如此又過去一天。
城郊各村落的裏正,都紛紛傳來消息。
說是村民們,都種植上紅薯了。
原因自然就不用說。
在得知第一個種紅薯有那麽多錢拿後。
那些之前猶豫不決的村民,場子都悔青了。
一個個的,都紛紛跑去種植了。
說是,種的時候,沒拿到賞金,已經錯過了。
等紅薯成熟後,一定要拿到賞金。
其實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麽一定要讓村民種植。
有些人就會說了,不能直接讓士兵種植麽?
“而在下,之所以將其接到成都來 ”
“不是為了那婦人,而是為了薑冏之子,薑維。”
“也就是剛剛那孩童。”
“哦?這是為何,莫非那孩童,有什麽過人之處?”諸葛亮依舊疑惑。
為此,獨孤言隻好撒了個謊。
“確實如此,那孩子,吾聽聞,極為不凡。”
“若是加以教導 日後,必然是名動天下的奇才。”
聽到這裏。
諸葛亮算是明白了。
看來,獨孤言說要將那孩子托付於他,就是想讓他教導啊。
“如此,便拜托孔明了!”
獨孤言也好,諸葛亮也罷,又或者龐統法正他們。
都會慢慢變老。
而薑維,周不疑他們,還有創建學府的目的,都是為了以後有人才可用。
周不疑陸延還有薑維,他們三人分別拜獨孤言和諸葛亮為師。
這就已經注定了,他們日後,就是大漢的最頂層的三人。
隨即,他們兩個人就往城郊而去。
自然是為了去視察一下紅薯的推廣。
不知過了多久。
他們來到了一處村莊。
然後找到裏正。
裏正,也就是相當於村長一樣。
管理村子的事務。
這裏是陳家村,裏正是一名頭發花白的老者。
一見到對方,獨孤言便問:“老裏正,不知紅薯在村子裏推行得怎麽樣了?”
然而,裏正聽到這話,麵露苦澀。
“兩位大人,那什麽番薯真的能畝產幾十石?”
裏正有些不相信的問道。
在他看來,世間怎麽可能有這種東西嘛。
如果有,那誰還會挨餓?
聞言,獨孤言皺皺眉!
看這裏正的表情就知道。
紅薯苗,肯定還沒種到地裏去。
好家夥,那苗要是枯萎了,那獨孤言就要罵娘了。
那可是他花真金白銀的名望值,買來的。
“究竟怎麽迴事,吾不是讓你務必在全村推廣麽種植麽?”
“莫非你沒去推廣?”諸葛亮有些慍怒的問道。
一萬根苗,在附近的幾座村子,每戶都是分得兩百多根。
“大人,並非老朽沒去執行大人交代的事,實在是無奈啊!”老裏正歎了一口氣。
“大人之前分發的那個什麽紅薯苗。”
“說產量可以達到畝產幾十石,但是鄉親們不相信啊。”
“每家的壯丁就那麽多,誰又願意荒廢自家的田地,去種什麽紅薯。”
顯然,不僅是老裏正,還有村民們,都不相信紅薯能產那麽多量。
如今這個時代,確實也是壯丁少。
大部分都是被抓去,或者自願去當兵了。
家家戶戶能做事的人,都有事情安排。
獨孤言聽到這裏,知道他是欠考慮了。
雖然說可以強行執行,但是還是免不了有些村民隨便亂種。
“陽明,如此,該如何是好?”諸葛亮這時皺眉問道。
聞言,獨孤言沒有馬上迴答。
而是先思考一番。
種這些紅薯,其實最多也就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搞定。
而現在,村名連一天的時間都不願意拿出來
若是換在後世,或者獨孤言不需要名望值。
那他完全就可以不必管這事。
愛種不種,他不強求。
但是,現在,卻是不得不讓他們去種。
一個國家經濟的強弱,就看普通人,能不能衣食無憂。
想到這,獨孤言倒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於是便對諸葛亮道:“孔明可知昔日商君之法乎?”
“立木之法?”
“正是!”獨孤言點點頭。
秦國時期,法家著名的商鞅 為了變法。
然後在城的一邊,放一塊木頭。
承諾,隻要有人將木頭搬去城的另一邊,便賞賜五十金。
結果基本沒人去搬。
但是人那麽多,總有那麽一個想試一試的。
於是當有人將木頭搬去城的另一邊時。
商鞅立馬將五十金賞給那人。
從此,這個信字,就立起來了。
這為後麵的變法,奠定的堅實的基礎。
而秦國之所以那麽強大,很大原因也是因為變法。
“此法倒是可行!”諸葛亮覺得。
隨即獨孤言便對老裏正道:“裏正 你去通知所有村民。”
“就說,凡是第一個種植番薯者,賞五十金!”
“另外,等成熟季節到了,凡是種植出番薯,都有賞錢。”
說著,獨孤言還讓人拿出五十金。
當然,這裏指的金,其實是黃銅五十兩。
開玩笑,五十兩真的黃金,那折合成後世的軟幣,那可是一千多萬。
五十兩黃銅等於很多五銖錢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比巨大的收入。
見狀,老裏正沒想到獨孤言居然真的拿這麽多錢出來。
頓時,眼神露出一抹意動。
他也是村民啊,他想現在就去種那什麽紅薯苗。
然而,獨孤言接下來的一番話,頓時將他澆了一碰冷水。
“老裏正,是先說明,你家不能得到獎勵。”
“還有,不能與他人串通!”
聽見這話,裏正失望無比。
不過獨孤言隨即話鋒一轉。
“話雖如此,但,隻要老裏正,能將番薯成功推廣種植出去。”
“那到時的好處,少不了你!”
聞言,老裏正這才心裏平衡起來。
獨孤言這樣的大人物承諾的好處,肯定比那什麽五十金好多了。
裏正這樣想著。
當即就準備去通知村民。
隨後,諸葛亮又派人去其他村子裏,照葫蘆畫瓢。
都立個商君之法。
再接著,獨孤言和諸葛亮就迴城裏了。
到了城裏,他們第一時間,便是去安排給薑維母子的府邸。
而後,獨孤言對薑夫人說明事情。
對於讓小薑維拜諸葛亮為師,薑夫人,自然是一百個願意的。
如此又過去一天。
城郊各村落的裏正,都紛紛傳來消息。
說是村民們,都種植上紅薯了。
原因自然就不用說。
在得知第一個種紅薯有那麽多錢拿後。
那些之前猶豫不決的村民,場子都悔青了。
一個個的,都紛紛跑去種植了。
說是,種的時候,沒拿到賞金,已經錯過了。
等紅薯成熟後,一定要拿到賞金。
其實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麽一定要讓村民種植。
有些人就會說了,不能直接讓士兵種植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