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黃奎招了!”
聞言,曹操瞳孔一縮。
隨即便冷冷地問:“是誰?”
聽見這話,侍衛沒有迴答。
而是從袖口之中,拿出一張紙來。
荀彧在一旁看到。
就走上前去,將紙張拿了過來,隨後在上麵掃了一眼。
就這一眼。
荀彧的雙眸頓時瞪大。
滿臉不可置信。
“究竟是誰?”看到荀彧的反應,曹操很是好奇。
然而,荀彧也是不說話。
而是沉默的將紙張遞了過去。
曹操將紙張接到手裏之後,掃了一眼。
他頓時如同荀彧那般,瞪大眼睛。
“丕兒?”曹操一臉不可置信的道出聲來。
他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是曹丕。
隨即曹操陰沉著臉道:“傳令,立馬讓曹丕來見吾!”
聽到這話,侍衛立馬照做,領命而去。
而待在原地的荀彧,對這事,也不好說什麽。
於是轉移話題道:“丞相,如今之計,還需派人,快馬加鞭趕往西涼,見上那馬超。”
“然後闡明利害關係。”
聞言,曹操點點頭。
確實該如此。
不然馬超起兵反叛,就麻煩了。
說不得,就被劉備順勢攻取雍涼了……
兩個月後。
荊州南郡。
獨孤言終於是收到了劉備的迴信。
信上麵的內容,算是同意了獨孤言的部署。
而這拿著信來的人,赫然就是黃權。
府衙內。
獨孤言掃視一圈下方眾人,最後目光落在黃權身上。
“公衡,此番,主公任命你鎮守南郡,望君能不負主公之望,不失南郡,待將來之令也。”
說罷,獨孤言將案台前的大印拿起來。
黃權見狀,立馬上前接過大印。
“權定不負主公之望,亦不負軍師之薦!”
黃權自然知道,他之所以能得到鎮守南郡這個差事,乃是獨孤言力薦之。
聞言,獨孤言滿意的點點頭。
隨即又望向黃忠。
“老將軍神勇,在言走後,為荊州上將軍,與公衡一同鎮守南郡。”
“末將領命!”黃忠當即領命。
一個黃權,一個黃忠。
這就是雙黃鎮荊州!
有這兩個人在,天下間,少有力量能攻破南郡。
後人評價:一黃智謀無雙守荊州,一黃勇猛無敵鎮荊州。
待交代完主要的兩個人鎮守荊州之後。
獨孤言又留下馬良,讓其管理荊州內政經濟之事。
馬良在內政方麵,還是很有一手的。
如此安排,再合適不過了。
最後,獨孤言才看向關羽。
隻見此時的關羽,臉色有些不開心。
見到獨孤言望向他。
關羽不禁板著一張臉,出聲問道:“軍師,莫非看不起關某?”
他是沒想到,他大哥居然沒讓他守荊州。
這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其實劉備的第一次任命書,是被獨孤言勸迴了。
雖然如此,但關羽還是隱隱猜到荊州的部署,應該是獨孤言安排的。
如此,既然獨孤言沒安排到他,這不就是看不起他關羽麽?
關羽這話一出,所有人都知道是什麽意思。
獨孤言聞言,卻是一臉嚴肅。
隨即下令道:“雲長周倉胡班聽令!”
獨孤言的命令一出,胡班周倉立馬恭敬的拱手出列。
而關羽,就有些不情願的拱手。
“著你三人,鎮守上庸。”
聽到這話,關羽盡管不情願,但還是領命了。
見狀,獨孤言歎了一口氣。
隨即語重心長的對關羽說:“雲長可知上庸之地的重要乎?”
“上庸乃漢中通往中原之要地。”
“上庸在,則我軍將來北伐,可直逼許昌。”
“我與主公書信商議,選了又選,最終,隻覺,此重任非雲長莫屬。”
“雲長當不負主公之托才是。”
聽到這話關羽一愣。
隨即想到,確實如此,上庸之地,幾乎就等於咽喉要道。
隨即心中不禁暗道:“原來,大哥是將如此大任交付於他。”
想到這,關羽再也沒有不情願之色。
立即拱手道:“關某定不負大哥和軍師之托!”
見此,獨孤言欣慰的一笑。
交代完這些後,獨孤這才看向諸葛亮。
“孔明,我等,也該迴去益州複命了!”獨孤言笑著對諸葛亮說道。
聞言,諸葛亮點點頭。
說來,諸葛亮還沒見過劉備呢。
“如此也好,亮昔年也曾走過蜀道,如今這一走,不知何年才能迴道故土。”
就這樣。
獨孤言在留下八萬大軍給黃權駐守荊州。
三萬大軍隨關羽,前往上庸之地駐守。
而獨孤言一行人。
踏上了前往益州之路。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從南郡出發。
而後經夷陵,再轉至白帝城,進入蜀地。
這次去西川,除了諸葛亮。
獨孤言將三女也帶上。
當然,吳與一家子,以及陸延馬謖,都跟著。
到了中途,一行人休息安營時。
吳與坐在獨孤言旁邊不禁說道:“先生,這蜀道,真乃天下第一險地啊。”
他是江東之人,從來沒來過蜀地。
這一路上,算是被蜀中的地形給驚歎到了。
聞言,獨孤言不禁笑道:“我們所走之路,乃是順江而下,一路上,還算是好的了。”
“那隴上祁山之道,才真的是崎嶇啊。”
一旁的諸葛亮也附和道:“陽明此話不假,亮也曾一遊,奈何孤身一人,未敢穿過雍州。”
一個人走那路,確實危險,稍有不慎,連個幫襯之人都沒有。
幾乎九死一生。
聽到倆人的描述,吳與不禁說道:“如此險峻之地,若是能自給自足,豈不如世外桃源般。”
“不懼中原之地對其征伐。”
“善論此言過於其實了。”諸葛亮笑道。
他覺得,吳與這番話,幾乎不可能實現。
然而一旁的獨孤言,卻是莫名嘴角一揚。
接著一行人繼續趕路。
獨孤言是騎馬的。
其他人,除了士兵,都是坐著馬車。
沒辦法,小喬他們不會騎馬,而諸葛亮也喜坐車,吳與一家也是不會騎馬。
所以,就有三輛馬車。
小喬他們一輛,諸葛亮馬謖一輛,吳與一家一輛。
這時,小喬突然掀開簾子,望著這崎嶇的蜀道。
似是想到了什麽般,若有所思。
聞言,曹操瞳孔一縮。
隨即便冷冷地問:“是誰?”
聽見這話,侍衛沒有迴答。
而是從袖口之中,拿出一張紙來。
荀彧在一旁看到。
就走上前去,將紙張拿了過來,隨後在上麵掃了一眼。
就這一眼。
荀彧的雙眸頓時瞪大。
滿臉不可置信。
“究竟是誰?”看到荀彧的反應,曹操很是好奇。
然而,荀彧也是不說話。
而是沉默的將紙張遞了過去。
曹操將紙張接到手裏之後,掃了一眼。
他頓時如同荀彧那般,瞪大眼睛。
“丕兒?”曹操一臉不可置信的道出聲來。
他萬萬沒想到居然會是曹丕。
隨即曹操陰沉著臉道:“傳令,立馬讓曹丕來見吾!”
聽到這話,侍衛立馬照做,領命而去。
而待在原地的荀彧,對這事,也不好說什麽。
於是轉移話題道:“丞相,如今之計,還需派人,快馬加鞭趕往西涼,見上那馬超。”
“然後闡明利害關係。”
聞言,曹操點點頭。
確實該如此。
不然馬超起兵反叛,就麻煩了。
說不得,就被劉備順勢攻取雍涼了……
兩個月後。
荊州南郡。
獨孤言終於是收到了劉備的迴信。
信上麵的內容,算是同意了獨孤言的部署。
而這拿著信來的人,赫然就是黃權。
府衙內。
獨孤言掃視一圈下方眾人,最後目光落在黃權身上。
“公衡,此番,主公任命你鎮守南郡,望君能不負主公之望,不失南郡,待將來之令也。”
說罷,獨孤言將案台前的大印拿起來。
黃權見狀,立馬上前接過大印。
“權定不負主公之望,亦不負軍師之薦!”
黃權自然知道,他之所以能得到鎮守南郡這個差事,乃是獨孤言力薦之。
聞言,獨孤言滿意的點點頭。
隨即又望向黃忠。
“老將軍神勇,在言走後,為荊州上將軍,與公衡一同鎮守南郡。”
“末將領命!”黃忠當即領命。
一個黃權,一個黃忠。
這就是雙黃鎮荊州!
有這兩個人在,天下間,少有力量能攻破南郡。
後人評價:一黃智謀無雙守荊州,一黃勇猛無敵鎮荊州。
待交代完主要的兩個人鎮守荊州之後。
獨孤言又留下馬良,讓其管理荊州內政經濟之事。
馬良在內政方麵,還是很有一手的。
如此安排,再合適不過了。
最後,獨孤言才看向關羽。
隻見此時的關羽,臉色有些不開心。
見到獨孤言望向他。
關羽不禁板著一張臉,出聲問道:“軍師,莫非看不起關某?”
他是沒想到,他大哥居然沒讓他守荊州。
這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其實劉備的第一次任命書,是被獨孤言勸迴了。
雖然如此,但關羽還是隱隱猜到荊州的部署,應該是獨孤言安排的。
如此,既然獨孤言沒安排到他,這不就是看不起他關羽麽?
關羽這話一出,所有人都知道是什麽意思。
獨孤言聞言,卻是一臉嚴肅。
隨即下令道:“雲長周倉胡班聽令!”
獨孤言的命令一出,胡班周倉立馬恭敬的拱手出列。
而關羽,就有些不情願的拱手。
“著你三人,鎮守上庸。”
聽到這話,關羽盡管不情願,但還是領命了。
見狀,獨孤言歎了一口氣。
隨即語重心長的對關羽說:“雲長可知上庸之地的重要乎?”
“上庸乃漢中通往中原之要地。”
“上庸在,則我軍將來北伐,可直逼許昌。”
“我與主公書信商議,選了又選,最終,隻覺,此重任非雲長莫屬。”
“雲長當不負主公之托才是。”
聽到這話關羽一愣。
隨即想到,確實如此,上庸之地,幾乎就等於咽喉要道。
隨即心中不禁暗道:“原來,大哥是將如此大任交付於他。”
想到這,關羽再也沒有不情願之色。
立即拱手道:“關某定不負大哥和軍師之托!”
見此,獨孤言欣慰的一笑。
交代完這些後,獨孤這才看向諸葛亮。
“孔明,我等,也該迴去益州複命了!”獨孤言笑著對諸葛亮說道。
聞言,諸葛亮點點頭。
說來,諸葛亮還沒見過劉備呢。
“如此也好,亮昔年也曾走過蜀道,如今這一走,不知何年才能迴道故土。”
就這樣。
獨孤言在留下八萬大軍給黃權駐守荊州。
三萬大軍隨關羽,前往上庸之地駐守。
而獨孤言一行人。
踏上了前往益州之路。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從南郡出發。
而後經夷陵,再轉至白帝城,進入蜀地。
這次去西川,除了諸葛亮。
獨孤言將三女也帶上。
當然,吳與一家子,以及陸延馬謖,都跟著。
到了中途,一行人休息安營時。
吳與坐在獨孤言旁邊不禁說道:“先生,這蜀道,真乃天下第一險地啊。”
他是江東之人,從來沒來過蜀地。
這一路上,算是被蜀中的地形給驚歎到了。
聞言,獨孤言不禁笑道:“我們所走之路,乃是順江而下,一路上,還算是好的了。”
“那隴上祁山之道,才真的是崎嶇啊。”
一旁的諸葛亮也附和道:“陽明此話不假,亮也曾一遊,奈何孤身一人,未敢穿過雍州。”
一個人走那路,確實危險,稍有不慎,連個幫襯之人都沒有。
幾乎九死一生。
聽到倆人的描述,吳與不禁說道:“如此險峻之地,若是能自給自足,豈不如世外桃源般。”
“不懼中原之地對其征伐。”
“善論此言過於其實了。”諸葛亮笑道。
他覺得,吳與這番話,幾乎不可能實現。
然而一旁的獨孤言,卻是莫名嘴角一揚。
接著一行人繼續趕路。
獨孤言是騎馬的。
其他人,除了士兵,都是坐著馬車。
沒辦法,小喬他們不會騎馬,而諸葛亮也喜坐車,吳與一家也是不會騎馬。
所以,就有三輛馬車。
小喬他們一輛,諸葛亮馬謖一輛,吳與一家一輛。
這時,小喬突然掀開簾子,望著這崎嶇的蜀道。
似是想到了什麽般,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