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雷天樂笑道:“你們聽說過天山派嗎?”
“天山派?那是什麽門派?”方豪問道。
“豪哥,你不是江湖中人嗎?怎麽連天山派都沒有聽說過?”
“咳咳,我是聽說過天山,但天山派我以前確實沒聽說過。可能是天山派的人很少下山吧,所以江湖上很少有人提起。”
“那你這次可要聽我說了。”雷天樂一臉得意,滔滔不絕說道,“很久以前,大概是唐朝武則天的時候,天山派的始祖,就隱居在天山裏,名叫喬昆陵。這位天山派的喬祖師出身名門,地位顯赫。
他的父親名叫喬師望,乃大唐安西都護府的第一任安西都護,他的母親,乃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廬陵公主。
喬祖師從小習武,十六七歲就已武功出眾,經常離家出外遊玩,而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天山。
有一年,他剛從天山的某座山峰下來,遇到了一個道士。
那道士武功出神入化,猶如仙人,喬祖師想拜他為師,然而那道士說他家世顯赫,將來是要做大官的,與道家無緣。
可是喬祖師不這麽認為,他從小就立誌要當一位仗劍天下的大俠客,並不想做官。
於是,他跟蹤那個道士,無論道士去哪,他都會去哪。
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
那道士見喬祖師意誌堅定,便收喬祖師為徒,不但傳授了一門道家內功給喬祖師,還傳授了一門劍法給喬祖師。
等喬祖師將內功和劍法全都學會以後,那道士突然失蹤了,隻留下了一個名字,叫做天山道人。
後來喬祖師到處找人打聽師父的下落,卻沒有一人知道天山道人是誰。
那一年,喬祖師迴到家中,他的父親要他做官,他說自己誌不在此。
這麽一來,他與父親的關係就疏遠了。
一年後,他的母親廬陵公主去世了,他跟幾個兄長說了自己的誌向,拜托他們照顧好父親,便離家而去。
此後十多年,他仗劍行俠江湖,倒也做了不少好事。
可是有一年,他被人利用,誤傷了一位大英雄。
盡管那個大英雄沒有責怪他,但他覺得自己很沒用,便跑去天山麵壁思過。
時光匆匆,他在天山麵壁九年,功力已是到了化境。
此時的他,早已褪去了年輕時的豪氣,下山行道三年,看慣了人間悲歡離合,早已是心如止水,於是便重返天山精修道術。
一轉眼,三十年過去了,喬祖師再次下山,然而天下早已物是人非。
他本來想迴家探望,但是當他走到家門外時,從裏麵出了一個老者。一打聽,才知道這老者是他的一個侄子。
而他的樣子,看上去比他的侄子要小三十多歲。
他侄子問他是誰,要找誰。
他長笑一聲,大步而去,從此再也沒有迴去過。
不久,喬祖師迴轉天山,一直在隱居在山裏。後來他收了一位漢人弟子,名叫喬北庭。
而北庭之名,正是來自於唐朝的北庭都護府。
喬北庭是天山派的第二代祖師。
這位天山派的第二代祖師活了差不多兩百歲,傳說他老人家死後幾十年,曾有人見到他出現於中原,而當時已是北宋初年。
喬北庭有一個弟子,名叫喬望祖。
喬望祖活了一百多歲,傳弟子喬思中。
喬思中也活了一百多歲,有弟子名為喬振華。
以上這五人,被尊為天山五祖,都是天山派的祖師爺。
喬振華年老時收了一個弟子,名叫喬步雲。
喬步雲是天山派的第一任掌門,出生於南宋年間,距今大概有兩百一十年。
這位喬掌門遵循師命,開始廣收弟子,但隻限於漢人,而且最多不能超過十三名。
前後不到三年,喬布雲便收了十二個弟子,後來這十二個弟子便成為了天山派的初代護法。”
方豪聽到這裏,不由打岔:“等等,他們十二個人做了護法,那天山派的第二任掌門是誰?”
雷天樂笑道:“豪哥,我就知道你會這麽問。其實三十年後,喬布雲收了一個關門弟子,也是他的義子,名叫喬爾東。
喬爾東生於一百三十多年前,三十歲就做了天山派第二任掌門。
從他開始,天山派的掌門不再是弟子擔任,而是由喬氏子孫後代接掌。
喬爾東傳喬南山,乃第三任掌門。
喬南山傳喬天羽,乃第四任掌門。
喬天羽傳喬玄真,乃天山派現任掌門,也就是第五任掌門。
聽我師父說,喬玄真現年四十七歲,我師父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就做了他的幹爹。”
方笑武聽了,不覺笑道:“難怪金前輩會去天山,原來他是想去看望自己的幹兒子。”
雷天樂搖搖頭,說道:“我師父不是去看望喬掌門,而是去看望喬老掌門。”
“喬老掌門?你說的是喬天羽?”
“對,就是此老。”
“喬老掌門多大了?”
“八十出頭,比我師父小一些。”
“喬掌門什麽時候當上天山派掌門人的?”
“七年前。”
“這麽說,喬老掌門七十多歲就已退了掌門之位。”
“武兄,我知道你想說什麽。其實以喬老掌門的身體狀態,完全還能再當二十年掌門人,可是據我所知,喬掌門四十歲的時候,除了內力之外,其他本事都已不在喬老掌門之下。所以喬老掌門就把掌門之位傳給了他。”
“原來如此。那我冒昧的問一句,喬老掌門的父親呢?是否還在人間?”
“此老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已過世了。”
“啊,這麽早。”
“聽我師父說,此老從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要不是他的父親喬爾東後來去世了,他也當不上掌門。
可即便是如此,他當上掌門沒幾年,跟著也走了。
所以喬老掌門三十多歲就接掌了天山派,一當就是四十年。
我看就算喬掌門的武功還差點火候,喬老掌門也不想當這個掌門了,非要把掌門之位傳給兒子不可。”
方笑武笑道:“這倒也是,換成是我,我早就厭倦了。”
雷天樂道:“可是有人卻不這麽想。”
方笑武微微一愣,問道:“什麽意思?”
雷天樂道:“喬老掌門有一個孿生弟弟,名叫喬天峰,一直想做天山派掌門,他本以為當年喬老掌門會把掌門之位傳給自己,可是到頭來,掌門之位落在了喬掌門身上,他十分生氣,跟喬老掌門大吵了一架,居然跑去投靠了蒙古人。”
“什麽?他投靠了蒙古人?他就不怕欺師滅祖嗎?”
“武兄,你怎麽知道他這麽做屬於欺師滅祖?”
“很明顯,天山派雖然遠在西域,但門人都是漢人。投靠蒙古人,還不是背叛祖宗嗎?”
(馬大哈,現在才發現章節數不對,此章實為3322章)
雷天樂笑道:“你們聽說過天山派嗎?”
“天山派?那是什麽門派?”方豪問道。
“豪哥,你不是江湖中人嗎?怎麽連天山派都沒有聽說過?”
“咳咳,我是聽說過天山,但天山派我以前確實沒聽說過。可能是天山派的人很少下山吧,所以江湖上很少有人提起。”
“那你這次可要聽我說了。”雷天樂一臉得意,滔滔不絕說道,“很久以前,大概是唐朝武則天的時候,天山派的始祖,就隱居在天山裏,名叫喬昆陵。這位天山派的喬祖師出身名門,地位顯赫。
他的父親名叫喬師望,乃大唐安西都護府的第一任安西都護,他的母親,乃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廬陵公主。
喬祖師從小習武,十六七歲就已武功出眾,經常離家出外遊玩,而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天山。
有一年,他剛從天山的某座山峰下來,遇到了一個道士。
那道士武功出神入化,猶如仙人,喬祖師想拜他為師,然而那道士說他家世顯赫,將來是要做大官的,與道家無緣。
可是喬祖師不這麽認為,他從小就立誌要當一位仗劍天下的大俠客,並不想做官。
於是,他跟蹤那個道士,無論道士去哪,他都會去哪。
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
那道士見喬祖師意誌堅定,便收喬祖師為徒,不但傳授了一門道家內功給喬祖師,還傳授了一門劍法給喬祖師。
等喬祖師將內功和劍法全都學會以後,那道士突然失蹤了,隻留下了一個名字,叫做天山道人。
後來喬祖師到處找人打聽師父的下落,卻沒有一人知道天山道人是誰。
那一年,喬祖師迴到家中,他的父親要他做官,他說自己誌不在此。
這麽一來,他與父親的關係就疏遠了。
一年後,他的母親廬陵公主去世了,他跟幾個兄長說了自己的誌向,拜托他們照顧好父親,便離家而去。
此後十多年,他仗劍行俠江湖,倒也做了不少好事。
可是有一年,他被人利用,誤傷了一位大英雄。
盡管那個大英雄沒有責怪他,但他覺得自己很沒用,便跑去天山麵壁思過。
時光匆匆,他在天山麵壁九年,功力已是到了化境。
此時的他,早已褪去了年輕時的豪氣,下山行道三年,看慣了人間悲歡離合,早已是心如止水,於是便重返天山精修道術。
一轉眼,三十年過去了,喬祖師再次下山,然而天下早已物是人非。
他本來想迴家探望,但是當他走到家門外時,從裏麵出了一個老者。一打聽,才知道這老者是他的一個侄子。
而他的樣子,看上去比他的侄子要小三十多歲。
他侄子問他是誰,要找誰。
他長笑一聲,大步而去,從此再也沒有迴去過。
不久,喬祖師迴轉天山,一直在隱居在山裏。後來他收了一位漢人弟子,名叫喬北庭。
而北庭之名,正是來自於唐朝的北庭都護府。
喬北庭是天山派的第二代祖師。
這位天山派的第二代祖師活了差不多兩百歲,傳說他老人家死後幾十年,曾有人見到他出現於中原,而當時已是北宋初年。
喬北庭有一個弟子,名叫喬望祖。
喬望祖活了一百多歲,傳弟子喬思中。
喬思中也活了一百多歲,有弟子名為喬振華。
以上這五人,被尊為天山五祖,都是天山派的祖師爺。
喬振華年老時收了一個弟子,名叫喬步雲。
喬步雲是天山派的第一任掌門,出生於南宋年間,距今大概有兩百一十年。
這位喬掌門遵循師命,開始廣收弟子,但隻限於漢人,而且最多不能超過十三名。
前後不到三年,喬布雲便收了十二個弟子,後來這十二個弟子便成為了天山派的初代護法。”
方豪聽到這裏,不由打岔:“等等,他們十二個人做了護法,那天山派的第二任掌門是誰?”
雷天樂笑道:“豪哥,我就知道你會這麽問。其實三十年後,喬布雲收了一個關門弟子,也是他的義子,名叫喬爾東。
喬爾東生於一百三十多年前,三十歲就做了天山派第二任掌門。
從他開始,天山派的掌門不再是弟子擔任,而是由喬氏子孫後代接掌。
喬爾東傳喬南山,乃第三任掌門。
喬南山傳喬天羽,乃第四任掌門。
喬天羽傳喬玄真,乃天山派現任掌門,也就是第五任掌門。
聽我師父說,喬玄真現年四十七歲,我師父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就做了他的幹爹。”
方笑武聽了,不覺笑道:“難怪金前輩會去天山,原來他是想去看望自己的幹兒子。”
雷天樂搖搖頭,說道:“我師父不是去看望喬掌門,而是去看望喬老掌門。”
“喬老掌門?你說的是喬天羽?”
“對,就是此老。”
“喬老掌門多大了?”
“八十出頭,比我師父小一些。”
“喬掌門什麽時候當上天山派掌門人的?”
“七年前。”
“這麽說,喬老掌門七十多歲就已退了掌門之位。”
“武兄,我知道你想說什麽。其實以喬老掌門的身體狀態,完全還能再當二十年掌門人,可是據我所知,喬掌門四十歲的時候,除了內力之外,其他本事都已不在喬老掌門之下。所以喬老掌門就把掌門之位傳給了他。”
“原來如此。那我冒昧的問一句,喬老掌門的父親呢?是否還在人間?”
“此老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已過世了。”
“啊,這麽早。”
“聽我師父說,此老從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要不是他的父親喬爾東後來去世了,他也當不上掌門。
可即便是如此,他當上掌門沒幾年,跟著也走了。
所以喬老掌門三十多歲就接掌了天山派,一當就是四十年。
我看就算喬掌門的武功還差點火候,喬老掌門也不想當這個掌門了,非要把掌門之位傳給兒子不可。”
方笑武笑道:“這倒也是,換成是我,我早就厭倦了。”
雷天樂道:“可是有人卻不這麽想。”
方笑武微微一愣,問道:“什麽意思?”
雷天樂道:“喬老掌門有一個孿生弟弟,名叫喬天峰,一直想做天山派掌門,他本以為當年喬老掌門會把掌門之位傳給自己,可是到頭來,掌門之位落在了喬掌門身上,他十分生氣,跟喬老掌門大吵了一架,居然跑去投靠了蒙古人。”
“什麽?他投靠了蒙古人?他就不怕欺師滅祖嗎?”
“武兄,你怎麽知道他這麽做屬於欺師滅祖?”
“很明顯,天山派雖然遠在西域,但門人都是漢人。投靠蒙古人,還不是背叛祖宗嗎?”
(馬大哈,現在才發現章節數不對,此章實為33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