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的第二根據地,也是他自己一手打造的。


    “現在朱元璋答應和大漢結盟,以後我就不方便常來了。”


    “所以,這裏的事就全靠你了。”


    聽了朱桂這話,駐守大漢的心腹有點舍不得地點了點頭。


    “殿下放心,我一定打理好這裏,絕不會辜負殿下的期望。”


    心腹拍著胸脯,堅定地說。


    朱桂聽了,也放心地點點頭。


    然後,他就開始張羅鐵路建設的事。


    為了縮短工期,三方得一塊使勁。


    歐洲那邊和大漢都得按時在自家地盤上鋪好橫跨的鐵路。


    這麽一來,施工時間就能大大縮短。


    計劃好了,他就讓心腹隨時盯著這邊的進展。


    其實,朱桂心裏也挺不是滋味。


    畢竟,大漢是他一手拉扯起來的。


    就這麽放手讓大漢自個兒發展,換誰心裏都不甘心。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為了早點實現目標,總得有所取舍。


    “那就這樣吧,有事讓人通知我就行,以後我也不會常來了。”


    說完,朱桂就坐上飛機離開了大漢。


    要是待久了,朱元璋準得起疑。


    而在歐洲那邊,鐵路建設也是熱火朝天。


    帖木兒國也幫了把手,派了上千人來修鐵路。


    再說,鐵路也通到了帖木兒國。


    隻要鐵路建成了,他們就能更好地和大明搭上線。


    能抱住大明這條大腿,對他們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而那個競爭係統,也給了朱桂相應的獎賞。


    這次的獎品不一般,是玉米種子。


    朱桂拿著手裏的種子,一時有點懵。


    “這次的獎品怎麽這麽古怪?這種子起不了啥大作用啊。”


    正當朱桂納悶時,係統的聲音響了。


    【下一個任務,幫大明解決三個月後的糧食危機。】


    一聽這話,朱桂恍然大悟。


    原來這玉米種子不隻是獎品,


    還是解決下一個任務的鑰匙。


    有了種子,完成任務就容易多了。


    正好,快立秋了,正是種玉米的好時候。


    玉米從種到收也就兩個多月。


    接下來,朱桂就要大張旗鼓地種玉米了。


    這天,他揣著玉米種子進了皇宮...


    “父皇,我在歐洲帶迴些糧食種子,想試試能不能在大明種活。”


    朱桂說著,讓錦衣衛搬上來一麻袋種子。


    朱元璋一下就懵了。


    不光是他,滿朝文武也是一臉嫌棄。


    在他們看來,這糧食種子純屬多餘。


    大明朝國力強盛,國庫裏的糧食都快堆不下了。


    根本沒必要再多種糧食。


    而且種這些種子,還得新開一大片地。


    費時費力又費錢。


    因此,有些大臣極力反對。


    “陛下,這外來種子不一定適合咱大明的土。”


    “對啊陛下,就算種了也是勞民傷財,微臣以為不可行。”


    聽了大臣們的反對,朱元璋微微點頭。


    他看看下麵的朱桂,也覺得這事兒沒必要。


    但朱桂鐵了心要這麽做。


    “既然大臣們都反對,那我就在代王府裏自己種。”


    這話一出,大臣們無奈地搖搖頭。


    他們都覺得朱桂這是在鬧性子。


    朱元璋沒多說什麽,算是默認了朱桂的主意。


    朱桂見狀,有點失落,離開了皇宮。


    迴到代王府,他馬上讓百姓們開地。


    代王府的老百姓沒半點怨言,反而挺樂意。


    朱桂為他們做的好事太多了。


    開點地而已,又不費多大力氣。


    不到十天,代王府周圍就開出幾十畝地。


    “這些種子要兩兩一起種,這樣才能提高成活率。”


    朱桂一說這播種法,


    有的百姓不太明白。


    他們從沒聽過這樣的種法。


    不過,既然是朱桂說的,那就照辦吧。


    忙活了幾天,地裏全撒上了玉米種子。


    接下來,就等著豐收了。


    那天,朱棣踏進了代王府的門檻。


    一瞧見代王府周圍那片新開的地,他嘴角勾起一抹輕蔑的笑。


    “朱桂這家夥,還真把那些種子給種上了。”


    “我倒要瞧瞧,這些種子能不能活過來。”


    “要死了,我可就有樂子看了。”


    朱棣不懷好意地嘀咕著。


    說罷,他邁步進了代王府。


    這時,朱桂正悠閑地在院子裏品茶呢。


    一見朱棣進來,連忙站起身迎了上去。


    “皇兄,今兒個怎麽有空來這兒啊?”


    朱桂滿臉堆笑地問。


    “沒想到你真有這膽量,把這些種子給種上了。”


    朱棣帶著點諷刺意味地說。


    朱桂自然聽得出話裏的意思,隻是微微點了下頭。


    畢竟,他也沒什麽好辯解的。


    因為三個月後的糧食危機,他絕不能提前透露。


    先不說有沒有人信。


    就算有人信了,也肯定會招來不少人的不滿。


    這樣做,等於是跟大明對著幹,肯定對自己不利。


    至於代王府這邊,他是一點都不擔心。


    三個月後的糧食危機,他自信能妥善應對。


    畢竟,玉米成熟也就兩個多月的事。


    見朱桂沉默不語,朱棣也沒再多說什麽。


    轉了轉,就離開了。


    這時候,鐵路的修建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經過半個月的建設,鐵路已經延伸到了大漢。


    最多再有兩個月,就能通到歐洲了。


    到時候,兩邊的聯係就更方便了。


    時值初秋,大明大部分地方都被雨水衝刷著。


    大雨連續下了半個月,才稍有減緩。


    但因這半個月雨量過大,導致黃河泛濫。


    突然間,黃河的堤壩崩塌了。


    周邊地區也遭受了洪水的侵襲。


    朱元璋得知消息後,立即派人去治水。


    “報!這次洪水的嚴重程度史無前例,沿岸許多城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不僅如此,城中的糧倉也受損,剩下的糧食已不多。”


    前去治水的大臣迴報說。


    聽了這話,朱元璋的臉色頓時緊張起來。


    隨即,下令開倉放糧。


    但這次災情實在太重,國庫裏的糧食撐不了多久。


    這消息也被朱桂知道了,他第一時間趕往黃河沿岸。


    望著受洪水肆虐的百姓,朱桂一時感到無能為力。


    若非科技太落後,黃河怎會輕易決口。


    “唉,百姓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朱桂無奈地說。


    僅僅半個月,國庫的糧食就消耗了三分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意啥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意啥思並收藏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