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特意指出朝鮮王朝得位不正,以此諷刺鄭道傳。


    鄭道傳聽而不聞。


    眼前這些小國皆是大明的朝貢國。


    但如今的朝鮮王朝與大明如日中天的代王有生意往來。


    朝鮮雖得位不正,


    但在這些小國麵前,鄭道傳仍有底氣。


    因為有朱桂這層關係在。


    他認為朝鮮王朝是大明的長子。


    眼前的朝貢國,皆是大明的幼子。


    按大明俗語,長兄如父。


    朝鮮王朝便是這群小國的父親!


    而他身為朝鮮使臣,


    四舍五入,


    他便是這群外國使臣的父親!


    在鄭道傳看來,剛才訓斥諷刺外國使臣,就如同父親教訓兒子,理所當然。


    至於外國使臣竟敢反抗,實乃大逆不道!


    鄭道傳覺得有必要替大明“父親”教育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弟了!


    “嗬嗬!”


    “一群沒見過世麵的家夥!”


    “等你們親眼見到飛機,就知道飛機的厲害了!”


    鄭道傳故作高深,輕笑道。


    這份自信立刻引起其他使臣注意。


    他們中有人在來應天府的路上或遊玩時,也聽說過代王最近造出了飛機。


    但據他們所聞,


    那架飛機重達三萬斤!


    代王卻能讓這三萬斤重物飛上天!


    幾乎所有聽到消息的使臣都認為大明人在吹牛!


    盡管那位代王能坑殺斡朵憐部落十多萬人,


    盡管那位代王造的火車令人驚歎!


    盡管我們是外國使臣,


    但你們大明人也不能當我們是傻子啊!


    三萬斤的東西飛天?


    可能嗎?


    在鄭道傳提及飛機後,所有使臣的態度一致。


    但此刻,這位朝鮮使臣鄭道傳再次提起飛機,且一副言之鑿鑿、信心滿滿的模樣,


    讓不少使臣麵露狐疑。


    難道那飛機是真的?


    三萬斤飛天的事是真的?


    但這怎麽可能?!


    “我們沒見過飛機,難道你見過了?”


    “說得對!大家都不懂飛機,你一個朝鮮人裝什麽大尾巴狼?”


    “這朝鮮使臣看我們的眼神讓我很不舒服,就像看兒子一樣!”


    使臣們七嘴八舌,皆對鄭道傳表示不滿。


    “哎呀,不好意思!”


    “我還真親眼見過飛機!”


    鄭道傳笑眯眯地說。


    此言一出,


    場上眾人瞳孔微縮。


    真有飛機?


    “那你倒是說說,那飛機什麽樣?”


    “真有傳說中的三萬斤?”


    有人問。


    這話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使臣的好奇。


    傳言中,朱桂讓三萬斤重的鋼鐵巨獸飛上天,眾人以為是大明人在吹牛。


    現在似乎能從非大明人口中聽到評價了。


    “何止三萬斤?”


    “代王造的飛機超過三萬斤!”


    “總重三萬一千八百五十六斤!”


    “而且這飛機長約十米,高約三米,兩邊翅膀各寬一米半,真是個龐然大物!”


    鄭道傳迴憶起那天見到的飛機,詳細描述了所見的數據。


    頓時,大堂內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難以置信!


    他們嚐試著依據鄭道傳透露的數據,在腦海中勾勒出那架飛機的形象,無一不震驚萬分!


    這飛機的規模超乎想象!


    大明代王竟然能讓如此龐然大物翱翔天際?


    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我們都未曾目睹這飛機真容,你身為與我們相同的大明屬國使臣,又是如何見識到的?”


    一位使臣疑惑地發問。


    鄭道傳聞言,精神一振!


    他正等待著這樣的提問!


    “與你們相同?你怕是看輕我了!”


    鄭道傳說著,臉上洋溢著自豪。


    在鄭道傳眼中,朝鮮王朝可是大明的親密盟友!


    怎能與這些小兄弟們相提並論?


    “即便不同,你也該有個合理的解釋吧?”


    有使臣緊追不舍地追問。


    這正中鄭道傳下懷。


    “解釋很簡單,我朝鮮與大明代王交情匪淺。”


    “因此,當代王製造出飛機時,便主動邀請朝鮮王朝前往觀禮,而我便是朝鮮派出的觀禮代表。”


    “所以我有幸近距離親眼見證了飛機的風采。”


    鄭道傳一臉得意地說著。


    他巧妙地將自己主動訪問大同府的情節,改成了朱桂主動邀請朝鮮,營造出一種父慈子孝的和諧景象。


    “代王主動邀請的?”


    “難道代王帶著三萬斤重物飛天是真的?!”


    “嘶——!我還是難以置信!”


    驚歎聲此起彼伏。


    眾人皆瞠目結舌!


    既驚訝於朝鮮王朝與大明非同尋常的聯係,又震驚於大明代王真的能將三萬斤重物送上天空。


    一時之間,客棧內陷入一片靜默。


    使臣們眉頭緊鎖,苦苦思索著,朱桂究竟是用了什麽手段,將那三萬斤的重物送上了天?


    正當使臣們因朱桂的飛機而苦惱之際,


    大明的藩王們也紛紛抵達應天府。


    其中,燕王朱棣及其謀士陶光嘯,


    被朱元璋召入皇宮。


    見到朱棣受到如此特別的待遇,不少藩王豔羨不已。


    他們也聽說了朱棣設伏擊潰瓦剌和韃靼七萬大軍的事跡,因此認為朱棣此行必是去領賞的。


    一時間,


    許多藩王以期待的目光注視著朱棣。


    他們心想,終於有藩王能與朱桂一較高下,讓他們這些藩王也能鬆一口氣。


    而朱桂的神情卻頗顯古怪。


    他也知曉朱棣立功之事,


    但作為大漢的直接領導者,朱桂清楚朱棣拉攏大漢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因此,在平定瓦剌和韃靼的事件中,朱棣所謂的功績全是虛構!


    更尷尬的是,


    在朱桂得知燕王府偽造功績之前,他就已打算為大漢正名,


    於是向朱元璋呈遞了奏折。


    也就是說,


    朱元璋很可能已經知曉朱棣偽造軍功的事情。


    這次朱棣進京,恐怕是要為這偽造軍功之事付出代價!


    想到年逾三十的朱棣可能要遭受朱元璋的藤鞭之刑,朱桂嘴角微微抽搐。


    不過話說迴來,這位四哥也是夠有意思的。


    何必去搶那份不屬於自己的功呢?


    在朱桂的記憶裏,


    朱棣也算得上是個狠角色。


    若非自己出現,


    北伐北元的最大功臣必然是燕王朱棣,他會風光無限。


    但朱桂的出現,


    使得北伐的頭功落入了朱桂手中。


    然而,朱桂萬萬沒想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意啥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意啥思並收藏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