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正義凜然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朱聞言,滿意頷首。
此番安排,確有可取之處。
說到底,老朱最信的還是自家人,
對外姓將領,難免多留心眼,
否則也不會將兒輩分封至北方重鎮。
此外,此策略可行,朱桂亦功不可沒。
若非火車與蒸汽戰艦的問世,大明難以遠征,
更不必提年年更換將領之事,
往返路途,耗時或超一年。
但有了火車等交通工具,難題迎刃而解。
將領輪換,速度之快,前所未見。
由此觀之,藍玉不愧為戰功赫赫之將,心思細膩。
於是,老朱憶起先前困擾他的軍事謎題。
“安排妥善。”
朱元璋先是對藍玉一番誇讚,
繼而問道:
“你通曉兵法,可知道為何要攻打野人女真?”
老朱此問,自然因朱桂而起。
藍玉聞聽“野人女真”,麵色微變,
腦中一番搜索,方憶起這究竟是何方神聖。
據藍玉所知,
野人女真居於大明東北偏遠之地,曾無文字語言,
依蒙古語創製文字。
蒙古人在中原人眼中已是未開化之民,
而這野人女真,較之更為落後,
可謂蠻夷中的蠻夷。
至於是否有攻打的必要,藍玉倒想起一事:
“野人女真那地界的人參不錯,”
“他們靠挖參為生,”
“但真要攻占,倒也無甚必要,畢竟攻下後還需雇人挖掘,不如直接購買。”
藍玉如是分析。
朱元璋:???
人參?
難道朱桂攻打野人女真是為了人參?
這理由太過匪夷所思!
正當老朱為此困惑之際,
一名錦衣衛匆匆入殿。
“報!”
“代王出兵野人女真一部落,斬敵十四萬,盡行坑殺,大捷!”
錦衣衛手持戰報,聲震殿堂。
此言一出,老朱如遭雷擊。
小十三這是唱的哪一出?
即便想吃人參,也不至於滅其十幾萬人吧?
老朱本就疑惑野人女真部落有何攻打的價值,
聽藍玉提及人參,
便誤以為朱桂為參而去。
即便如此,
為了一味人參,何至於滅一部落,坑殺十餘萬人?
猶如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那是兩國生死相搏。
而今大明與野人女真部落並無深仇大恨,
更未聞有部落觸怒朱桂,
怎會突施辣手,屠戮十幾萬生靈?
老朱實在難以理解。
“代王坑殺了十幾萬人?!”
朝臣聞訊,無不驚駭!
朱桂雖有戰功在身,
但不論是北元還是河西走廊的勢力,
皆為敵對或威脅大明安全,
朱桂征討,理所應當。
前兩次出征,朱桂也僅誅首惡,
或消滅其軍隊。
而今錦衣衛迴報,言朱桂坑殺十四萬人,
區區野人女真部落,何來十四萬兵力?
話說這事兒,十四萬條性命,眨眼間化為烏有,裏頭肯定夾雜了不少尋常女真百姓。
一時間,朝堂之上,眾多讀書人臉露愁容。
按他們念的書,對付外族該是教化為先,哪有像朱桂這般,二話不說,上來就全給埋了?
這未免太過粗魯!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幹出這等惡行的,竟是大明朝的親王!
幾位翰林院的學士,眼神交匯,彼此間那份不滿,藏都藏不住。
“陛下!”
其中一位翰林院學士站了出來,對著老朱拱手行禮。
旁人見狀,瞧著他一臉的不痛快,心裏暗叫不好:這倔脾氣怕是要發作了,不對,是要跟親王杠上了!
“嗯?”老朱本是一臉喜色,見方孝孺站出來,還一臉怒氣衝衝,眉頭不禁一皺。
“何事?”
老朱先朝遞戰報的錦衣衛招了招手,讓他把戰報呈上,隨後轉向方孝孺詢問。
想到方孝孺的身份,加上錦衣衛剛匯報的信息,老朱估摸著方孝孺為何動怒了。
“代王坑殺十幾萬人,有悖天理人情啊!陛下應當下旨責罰才是!”
方孝孺挺直腰板,慷慨陳詞。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皺起了眉頭。
剛才戶部尚書楊靖和涼國公藍玉還在誇朱桂立了大功,加之朱桂的產業越做越大,不少官員家眷都受惠於他。
如今方孝孺竟要皇上責備朱桂,立刻引起眾人不滿。
“陛下!”
“代王此舉是為了國家除害!手段雖激烈了些,但一切都是為了大明,請陛下三思!”
支持朱桂的官員出列,拱手進言。
“還請陛下三思!”
更多官員站了出來,附和道。
在他們看來,朱桂殺的是野人女真這樣的外族,而非中原子民,別說十幾萬,就算殺上百萬,也是殺得好。
畢竟老祖宗有言在先,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朱桂的做法,正是遵循了先輩的智慧。
至於方孝孺唱反調,難道你還比老祖宗聰明不成?
“你們……!”
“十幾萬人命啊!你們難道就沒有一點觸動?!”方孝孺見群臣力挺朱桂,不由大怒。
不少官員懶得與方孝孺爭辯,扭頭避開,但也有人願意與他理論一番。
“你覺得代王才智如何?”
戶部尚書楊靖笑眯眯地問方孝孺。
“代王才智自然出眾。”方孝孺不明就裏,但還是迴答了。代王若無才智,火車等奇技也不會出現在大明,說他才智過人並不過分。
“那你認為代王會是濫殺無辜之人嗎?”
楊靖接著問。
方孝孺沉默片刻,沉聲道:“從前的代王不像濫殺之人,但現在就說不準了。”
楊靖的笑容更甚,“你既認為過去的代王不是濫殺之人,又承認他的才智超群。如今他做出這等異常之舉,坑殺了十幾萬人,會不會是有什麽不得已的苦衷呢?”
楊靖覺得朱桂殺些外族不算什麽,既然有人質疑,便隨口找個理由解釋。
這理由讓方孝孺眉頭緊鎖,似乎有些道理,但他實在想不通朱桂為何要這麽做。
“都別吵了。”
“戰報還沒看呢,說不定小十三在裏麵寫了他為何要消滅野人女真部落的原因。”
老朱已從錦衣衛手中接過戰報,笑道。
隨即,他又看向方孝孺,問道:“我記得小十三發明標點符號時,你還親自上門稱讚他是文壇之光,怎麽今天非要找小十三的茬?”
此番安排,確有可取之處。
說到底,老朱最信的還是自家人,
對外姓將領,難免多留心眼,
否則也不會將兒輩分封至北方重鎮。
此外,此策略可行,朱桂亦功不可沒。
若非火車與蒸汽戰艦的問世,大明難以遠征,
更不必提年年更換將領之事,
往返路途,耗時或超一年。
但有了火車等交通工具,難題迎刃而解。
將領輪換,速度之快,前所未見。
由此觀之,藍玉不愧為戰功赫赫之將,心思細膩。
於是,老朱憶起先前困擾他的軍事謎題。
“安排妥善。”
朱元璋先是對藍玉一番誇讚,
繼而問道:
“你通曉兵法,可知道為何要攻打野人女真?”
老朱此問,自然因朱桂而起。
藍玉聞聽“野人女真”,麵色微變,
腦中一番搜索,方憶起這究竟是何方神聖。
據藍玉所知,
野人女真居於大明東北偏遠之地,曾無文字語言,
依蒙古語創製文字。
蒙古人在中原人眼中已是未開化之民,
而這野人女真,較之更為落後,
可謂蠻夷中的蠻夷。
至於是否有攻打的必要,藍玉倒想起一事:
“野人女真那地界的人參不錯,”
“他們靠挖參為生,”
“但真要攻占,倒也無甚必要,畢竟攻下後還需雇人挖掘,不如直接購買。”
藍玉如是分析。
朱元璋:???
人參?
難道朱桂攻打野人女真是為了人參?
這理由太過匪夷所思!
正當老朱為此困惑之際,
一名錦衣衛匆匆入殿。
“報!”
“代王出兵野人女真一部落,斬敵十四萬,盡行坑殺,大捷!”
錦衣衛手持戰報,聲震殿堂。
此言一出,老朱如遭雷擊。
小十三這是唱的哪一出?
即便想吃人參,也不至於滅其十幾萬人吧?
老朱本就疑惑野人女真部落有何攻打的價值,
聽藍玉提及人參,
便誤以為朱桂為參而去。
即便如此,
為了一味人參,何至於滅一部落,坑殺十餘萬人?
猶如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那是兩國生死相搏。
而今大明與野人女真部落並無深仇大恨,
更未聞有部落觸怒朱桂,
怎會突施辣手,屠戮十幾萬生靈?
老朱實在難以理解。
“代王坑殺了十幾萬人?!”
朝臣聞訊,無不驚駭!
朱桂雖有戰功在身,
但不論是北元還是河西走廊的勢力,
皆為敵對或威脅大明安全,
朱桂征討,理所應當。
前兩次出征,朱桂也僅誅首惡,
或消滅其軍隊。
而今錦衣衛迴報,言朱桂坑殺十四萬人,
區區野人女真部落,何來十四萬兵力?
話說這事兒,十四萬條性命,眨眼間化為烏有,裏頭肯定夾雜了不少尋常女真百姓。
一時間,朝堂之上,眾多讀書人臉露愁容。
按他們念的書,對付外族該是教化為先,哪有像朱桂這般,二話不說,上來就全給埋了?
這未免太過粗魯!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幹出這等惡行的,竟是大明朝的親王!
幾位翰林院的學士,眼神交匯,彼此間那份不滿,藏都藏不住。
“陛下!”
其中一位翰林院學士站了出來,對著老朱拱手行禮。
旁人見狀,瞧著他一臉的不痛快,心裏暗叫不好:這倔脾氣怕是要發作了,不對,是要跟親王杠上了!
“嗯?”老朱本是一臉喜色,見方孝孺站出來,還一臉怒氣衝衝,眉頭不禁一皺。
“何事?”
老朱先朝遞戰報的錦衣衛招了招手,讓他把戰報呈上,隨後轉向方孝孺詢問。
想到方孝孺的身份,加上錦衣衛剛匯報的信息,老朱估摸著方孝孺為何動怒了。
“代王坑殺十幾萬人,有悖天理人情啊!陛下應當下旨責罰才是!”
方孝孺挺直腰板,慷慨陳詞。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皺起了眉頭。
剛才戶部尚書楊靖和涼國公藍玉還在誇朱桂立了大功,加之朱桂的產業越做越大,不少官員家眷都受惠於他。
如今方孝孺竟要皇上責備朱桂,立刻引起眾人不滿。
“陛下!”
“代王此舉是為了國家除害!手段雖激烈了些,但一切都是為了大明,請陛下三思!”
支持朱桂的官員出列,拱手進言。
“還請陛下三思!”
更多官員站了出來,附和道。
在他們看來,朱桂殺的是野人女真這樣的外族,而非中原子民,別說十幾萬,就算殺上百萬,也是殺得好。
畢竟老祖宗有言在先,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朱桂的做法,正是遵循了先輩的智慧。
至於方孝孺唱反調,難道你還比老祖宗聰明不成?
“你們……!”
“十幾萬人命啊!你們難道就沒有一點觸動?!”方孝孺見群臣力挺朱桂,不由大怒。
不少官員懶得與方孝孺爭辯,扭頭避開,但也有人願意與他理論一番。
“你覺得代王才智如何?”
戶部尚書楊靖笑眯眯地問方孝孺。
“代王才智自然出眾。”方孝孺不明就裏,但還是迴答了。代王若無才智,火車等奇技也不會出現在大明,說他才智過人並不過分。
“那你認為代王會是濫殺無辜之人嗎?”
楊靖接著問。
方孝孺沉默片刻,沉聲道:“從前的代王不像濫殺之人,但現在就說不準了。”
楊靖的笑容更甚,“你既認為過去的代王不是濫殺之人,又承認他的才智超群。如今他做出這等異常之舉,坑殺了十幾萬人,會不會是有什麽不得已的苦衷呢?”
楊靖覺得朱桂殺些外族不算什麽,既然有人質疑,便隨口找個理由解釋。
這理由讓方孝孺眉頭緊鎖,似乎有些道理,但他實在想不通朱桂為何要這麽做。
“都別吵了。”
“戰報還沒看呢,說不定小十三在裏麵寫了他為何要消滅野人女真部落的原因。”
老朱已從錦衣衛手中接過戰報,笑道。
隨即,他又看向方孝孺,問道:“我記得小十三發明標點符號時,你還親自上門稱讚他是文壇之光,怎麽今天非要找小十三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