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自稱大漢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知道這部落叫什麽嗎?他們自稱大漢!”
“我第一次聽見時也懵了,這群野蠻人竟然敢叫大漢?!”
朱桂聽朱棣這麽一說,心裏五味雜陳。
四哥,你說的野蠻人就站在你麵前。
現在朱桂確認了,引起朱棣注意的那個草原勢力,就是他創建的第二基地“大漢”!
這名字在草原上太顯眼了!
畢竟當年大漢朝威震漠北,打得匈奴西逃,大漢王朝的聲威一時無兩!
所以才吸引了朱棣的注意。
不過朱桂沒打算告訴朱棣,“大漢”是他自己養的勢力。
畢竟朱元璋和朱標還活著,私自在外國培養勢力,怎麽說都有謀逆之嫌。
於是朱桂開始琢磨,該怎麽向朱棣解釋草原勢力為何會叫“大漢”。
很快,他就想到了說辭。
“兄長,這事兒其實很簡單。”
朱桂笑著看著朱棣,準備解釋草原野蠻勢力命名“大漢”的邏輯。
“哦?難道你知道為什麽?”
朱棣馬上好奇地問。
朱桂搖頭:
“倒也不是確切知道,隻是個猜測罷了。”
然後朱桂試著提出一個推測:
“兄長,會不會是那些草原野蠻人是大漢的鐵粉?比如覺得做漢人的狗就是至高榮耀之類的?”
???
朱棣聽得一頭霧水。
大漢的鐵粉?
還做漢人的狗是最高榮耀?
這都是些什麽玩意兒?
陶光嘯也聽呆了...
但很快,陶光嘯恍然大悟。
草原人成為漢人鐵粉並非不可能,昔日漢朝鼎盛時,四夷臣服,多少外族渴望到中原感受大漢教化的風采。
隨後朱桂繼續解釋說:
“就像一千多年前的劉淵,他是匈奴人,建立的國家卻叫漢!要知道漢朝可是滅了匈奴老家的。”
“劉淵這樣的匈奴人就是典型的漢粉。”
“所以現在草原上建的大漢勢力,估計也是這麽個路子,屬於草原版的漢粉才會有這個名字。”
朱桂引經據典,還搬出了曆史材料,這讓朱棣和陶光嘯聽得一愣一愣的。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啊?
因為草原上的部落裏有精明強幹的人,所以他們就把自己的勢力命名為大漢?
不過聽起來有點牽強哦!
朱棣聽完朱桂這番話,腦袋瓜子有點轉不過彎了,隱約覺得這大漢部落可能跟朱桂有點瓜葛。
但這隻是個猜想,朱棣也就沒太往心裏去。
接著,朱棣感慨地說:
“聽說那個叫大漢的部落武器裝備挺棒的,還有些厲害的火槍。他們似乎想往西邊發展,短期內應該不會和大明起衝突吧。”
肯定不會衝突,自己人怎麽可能打自己人呢。
朱桂心裏暗自思量。
嘴裏則敷衍著迴答:
“聽說西方有個富裕的地方叫歐洲,這群草原上的家夥可能是想去搶劫歐洲。”
朱棣一聽,疑惑地瞥了朱桂一眼。
他對西方有個叫歐洲的說法一無所知。
但看朱桂說得輕鬆自如,不像是在瞎編,倒像是真有這麽個地方叫做歐洲!
朱棣隻能感歎朱桂見多識廣了。
“還是十三弟懂得多啊!”
朱棣真心誠意地誇了一句。
隨即想起正事,起身對朱桂拱手道:
“聊得差不多了,我該迴應天府了。”
“迴去後,我會盡力改革大明寶鈔,在這事上,十三弟你可別讓我專美於前!”
朱桂見朱棣信心滿滿,不禁笑了,打趣說:
“四哥有這份心是好的,但這種事情,有我在,四哥你就抱著參與第一的心態好了。”
朱棣一聽,眉毛一挑。
兩人之間瞬間彌漫出一股劍拔弩張的氣息。
不過很快,隨著兩人的笑談,這緊張氣氛也就散了。
接著,朱棣停頓了一下,認真地看著朱桂說:
“以前我輸過很多次,但這次,無論如何我不會再輸給你了。”
朱棣不想輸。
對現在決心要做一番事業的朱棣來說,他不願在任何事情上落後於其他藩王!
之後朱棣離開,陶光嘯緊跟其後。
朱桂從朱棣的話中感受到了朱棣滿滿的鬥誌。
但他本人對改革大明寶鈔這事兒並不熱衷,隻是公事公辦的態度。
可就在這時。
朱桂腦中響起了一個聲音。
【叮!新的競賽任務已生成!】
【任務:在本次大明寶鈔改革考核中,獲得最多百姓認可,奪得頭籌!】
【任務完成獎勵:名相管仲!】
朱桂一看到係統的要求和提供的獎勵,立刻愣住了。
很快,朱桂對這次大明寶鈔改革的考核充滿了鬥誌!
他必須贏!而且要贏得漂亮!
畢竟作為獎勵的名相管仲,讓朱桂垂涎三尺!
管仲是一代名相,曾輔助齊桓公小白成為春秋時期的首霸!
也是諸葛亮在隆中時,常自比的管仲樂毅中的管仲!
還有傳言,管仲是妓院業的鼻祖,因為妓院能賺錢,而管仲為了國家強大,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這樣的人才,正是朱桂當前所需的!
隻要朱桂完成大明寶鈔的改革,得到係統任務的獎勵——管仲,就能立即讓他在大同府上任!
朱桂不禁也開始遐想。
係統給了他新技術,又提供了古代人才,如今兩者能在自己手下結合!
這讓朱桂愈發期待係統接下來的獎勵!
說不定將來自己能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統一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也不是夢想!
但在實現這些遠大理想之前。
朱桂眼前要先解決改革大明寶鈔的問題。
“大明寶鈔經過老朱他們那幫人一頓折騰,現在民間信譽不足。”
朱桂分析起當前的形勢,眉頭微皺。
雖然這次考核,朱元璋賦予了藩王在自己領地內改革寶鈔的權力。
但是,大明寶鈔本身的信譽度不夠!
這讓想要改革寶鈔的藩王麵臨著巨大挑戰。
因為這次考核的標準,是依據百姓的使用情況來決定最終評價!
也就是說,藩王們得讓領國內改革後的寶鈔信譽提高,讓百姓樂意使用新版大明寶鈔!
使用新寶鈔的百姓越多,就越有可能在考核中勝出,其中使用新寶鈔最多的領國,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但要讓已經失去大部分百姓信任的大明寶鈔,通過改革重新贏得信任?
“我第一次聽見時也懵了,這群野蠻人竟然敢叫大漢?!”
朱桂聽朱棣這麽一說,心裏五味雜陳。
四哥,你說的野蠻人就站在你麵前。
現在朱桂確認了,引起朱棣注意的那個草原勢力,就是他創建的第二基地“大漢”!
這名字在草原上太顯眼了!
畢竟當年大漢朝威震漠北,打得匈奴西逃,大漢王朝的聲威一時無兩!
所以才吸引了朱棣的注意。
不過朱桂沒打算告訴朱棣,“大漢”是他自己養的勢力。
畢竟朱元璋和朱標還活著,私自在外國培養勢力,怎麽說都有謀逆之嫌。
於是朱桂開始琢磨,該怎麽向朱棣解釋草原勢力為何會叫“大漢”。
很快,他就想到了說辭。
“兄長,這事兒其實很簡單。”
朱桂笑著看著朱棣,準備解釋草原野蠻勢力命名“大漢”的邏輯。
“哦?難道你知道為什麽?”
朱棣馬上好奇地問。
朱桂搖頭:
“倒也不是確切知道,隻是個猜測罷了。”
然後朱桂試著提出一個推測:
“兄長,會不會是那些草原野蠻人是大漢的鐵粉?比如覺得做漢人的狗就是至高榮耀之類的?”
???
朱棣聽得一頭霧水。
大漢的鐵粉?
還做漢人的狗是最高榮耀?
這都是些什麽玩意兒?
陶光嘯也聽呆了...
但很快,陶光嘯恍然大悟。
草原人成為漢人鐵粉並非不可能,昔日漢朝鼎盛時,四夷臣服,多少外族渴望到中原感受大漢教化的風采。
隨後朱桂繼續解釋說:
“就像一千多年前的劉淵,他是匈奴人,建立的國家卻叫漢!要知道漢朝可是滅了匈奴老家的。”
“劉淵這樣的匈奴人就是典型的漢粉。”
“所以現在草原上建的大漢勢力,估計也是這麽個路子,屬於草原版的漢粉才會有這個名字。”
朱桂引經據典,還搬出了曆史材料,這讓朱棣和陶光嘯聽得一愣一愣的。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啊?
因為草原上的部落裏有精明強幹的人,所以他們就把自己的勢力命名為大漢?
不過聽起來有點牽強哦!
朱棣聽完朱桂這番話,腦袋瓜子有點轉不過彎了,隱約覺得這大漢部落可能跟朱桂有點瓜葛。
但這隻是個猜想,朱棣也就沒太往心裏去。
接著,朱棣感慨地說:
“聽說那個叫大漢的部落武器裝備挺棒的,還有些厲害的火槍。他們似乎想往西邊發展,短期內應該不會和大明起衝突吧。”
肯定不會衝突,自己人怎麽可能打自己人呢。
朱桂心裏暗自思量。
嘴裏則敷衍著迴答:
“聽說西方有個富裕的地方叫歐洲,這群草原上的家夥可能是想去搶劫歐洲。”
朱棣一聽,疑惑地瞥了朱桂一眼。
他對西方有個叫歐洲的說法一無所知。
但看朱桂說得輕鬆自如,不像是在瞎編,倒像是真有這麽個地方叫做歐洲!
朱棣隻能感歎朱桂見多識廣了。
“還是十三弟懂得多啊!”
朱棣真心誠意地誇了一句。
隨即想起正事,起身對朱桂拱手道:
“聊得差不多了,我該迴應天府了。”
“迴去後,我會盡力改革大明寶鈔,在這事上,十三弟你可別讓我專美於前!”
朱桂見朱棣信心滿滿,不禁笑了,打趣說:
“四哥有這份心是好的,但這種事情,有我在,四哥你就抱著參與第一的心態好了。”
朱棣一聽,眉毛一挑。
兩人之間瞬間彌漫出一股劍拔弩張的氣息。
不過很快,隨著兩人的笑談,這緊張氣氛也就散了。
接著,朱棣停頓了一下,認真地看著朱桂說:
“以前我輸過很多次,但這次,無論如何我不會再輸給你了。”
朱棣不想輸。
對現在決心要做一番事業的朱棣來說,他不願在任何事情上落後於其他藩王!
之後朱棣離開,陶光嘯緊跟其後。
朱桂從朱棣的話中感受到了朱棣滿滿的鬥誌。
但他本人對改革大明寶鈔這事兒並不熱衷,隻是公事公辦的態度。
可就在這時。
朱桂腦中響起了一個聲音。
【叮!新的競賽任務已生成!】
【任務:在本次大明寶鈔改革考核中,獲得最多百姓認可,奪得頭籌!】
【任務完成獎勵:名相管仲!】
朱桂一看到係統的要求和提供的獎勵,立刻愣住了。
很快,朱桂對這次大明寶鈔改革的考核充滿了鬥誌!
他必須贏!而且要贏得漂亮!
畢竟作為獎勵的名相管仲,讓朱桂垂涎三尺!
管仲是一代名相,曾輔助齊桓公小白成為春秋時期的首霸!
也是諸葛亮在隆中時,常自比的管仲樂毅中的管仲!
還有傳言,管仲是妓院業的鼻祖,因為妓院能賺錢,而管仲為了國家強大,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這樣的人才,正是朱桂當前所需的!
隻要朱桂完成大明寶鈔的改革,得到係統任務的獎勵——管仲,就能立即讓他在大同府上任!
朱桂不禁也開始遐想。
係統給了他新技術,又提供了古代人才,如今兩者能在自己手下結合!
這讓朱桂愈發期待係統接下來的獎勵!
說不定將來自己能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統一全球的日不落帝國。
也不是夢想!
但在實現這些遠大理想之前。
朱桂眼前要先解決改革大明寶鈔的問題。
“大明寶鈔經過老朱他們那幫人一頓折騰,現在民間信譽不足。”
朱桂分析起當前的形勢,眉頭微皺。
雖然這次考核,朱元璋賦予了藩王在自己領地內改革寶鈔的權力。
但是,大明寶鈔本身的信譽度不夠!
這讓想要改革寶鈔的藩王麵臨著巨大挑戰。
因為這次考核的標準,是依據百姓的使用情況來決定最終評價!
也就是說,藩王們得讓領國內改革後的寶鈔信譽提高,讓百姓樂意使用新版大明寶鈔!
使用新寶鈔的百姓越多,就越有可能在考核中勝出,其中使用新寶鈔最多的領國,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但要讓已經失去大部分百姓信任的大明寶鈔,通過改革重新贏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