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收留流民,練兵蓄勢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桂一句話,朱元璋便笑逐顏開,拉著朱桂迴宮,完全把身為太子的他晾在了一邊。
想到這裏,朱標苦笑。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不過,朱標也理解朱元璋的心情。
朱桂北伐立大功,又創造諸多新奇事物,如此功績,朱元璋重視朱桂也在情理之中。
於是,朱標拋開心中的雜念,緊跟在朱元璋和朱桂身後。
接下來的一幕,落入大明朝臣和百姓的眼中:朱元璋手牽朱桂步入皇宮,而身為大明太子的朱標,卻並未站在朱元璋身旁,隻是默默跟隨其後。
這一情景讓所有人麵露驚愕,因為朱元璋與朱桂的親密程度,竟超過了太子朱標!
眾人皆知,朱標一直是朱元璋最為寵愛的兒子。
因此,朱元璋忽略朱標,與朱桂如此親近,讓大家倍感驚訝。
皇宮,禦花園內。
朱元璋拉著朱桂在長椅上坐下,心中滿是疑問,想要親耳聽聽朱桂的說法。
“慶功宴設在晚上,你先跟朕說說,突襲北元汗廷到底是怎麽迴事?”
朱元璋坐著仍緊緊握著朱桂的手,二人相對而坐於長椅上。朱標在一旁站立,臉上同樣寫滿了疑惑。
他不解,數月前還在藩國治理和商貿上顯露才能的朱桂,怎能搖身一變,成為繞行千裏、突襲北元汗廷、斬殺北元可汗的大將軍?
這事聽起來就像夢境一般不可思議,然而朱桂卻輕而易舉地辦到了。
甚至北元可汗、太子及其一眾高官的首級還懸掛在應天府的城牆上。
雖知朱桂立下赫赫戰功,但對其中緣由卻一知半解。
好在朱桂就在眼前,他們的所有疑問,或許都能從他口中得到解答。
此時,朱標插話說:“說起來,北伐剛開始你忽然失蹤,可真讓我擔心極了!可我怎麽也沒想到,你是去突襲北元汗廷了!”
聽到朱標的調侃,朱桂致歉道:“抱歉,哥哥,讓你擔心了。”
“情急之下,來不及通報應天府,讓大家誤以為我沒了蹤影。”
朱標一聽朱桂這話,連忙擺手笑道:
“別往心裏去,那種緊急關頭,你的選擇我能理解。消息傳遞既慢又有風險,不講出去是聰明之舉。”
朱標這番話不過是玩笑之言,並非真要朱桂認錯。
他心底對朱桂當時的抉擇全然理解。
令朱標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的是,
最近風聞朱棡和朱樉得知朱桂失蹤時那叫一個樂嗬,後來聽說朱桂立了大功,兩人瞬間像霜打的茄子,蔫兒了!
這念頭在朱標腦中一閃而過,他對二位皇子與朱桂的梁子心知肚明,隻是並未放在心上。
“未及時上報,這事兒沒毛病。”
朱元璋在一旁也給出了看法,但眉宇間的疑惑未曾消散。
隨即,他又開口問道:
“不過有些環節我還真是不太明白。”
“比如說,迂迴深入、直搗要害這類計策大家都知道,可真正做到的沒幾個。”
“草原上,連個辨識方向的參照物都沒有,迂迴轉著轉著就可能迷了路!”
“至於說到直搗黃龍,更是難上加難!”
“茫茫草原,地廣人稀,要找到可汗的大帳,對大多數將領來說幾乎不可能。”
說到這裏,朱元璋望向朱桂,一臉好奇:
“那你又是怎麽找到北元王庭的呢?”
這話一出,朱標也跟著好奇起來。
據他所知,朱棡和朱樉在突襲北元王庭途中可是迷了路!
其中晉王朱棡還曾從過軍呢!
連有軍旅經曆的朱棡都能迷路,
朱桂一個軍事門外漢,又是怎麽找得到北元王庭的?
“父皇稍候,容我先問兄長一事。”
麵對兩人的疑惑,朱桂並未急於迴答,而是衝朱元璋微微一笑。
隨後,他在二人驚訝的目光中轉向朱標問道:
“兄長可還記得,初到大同時,路邊遇見的那些成百上千的流民?”
朱標聞言,微微一怔。
朱元璋問的是怎麽找到北元王庭,朱桂提那些收留的流民幹嘛?
二者之間難道有什麽關聯?
念頭剛起,朱標心中豁然開朗!
他想通了!
“難道是那些流民帶你找到了北元王庭?!”
朱標失聲問道。
“正是如此。”
朱桂笑著點了點頭。
“嘶——!”
朱標聞言,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萬萬沒想到,朱桂那麽早就開始為北伐布局了!
“竟然是這樣?”
朱元璋麵露訝色!
朱桂這番找尋王庭的方式讓他頗為意外!
這法子不少人知曉,
但問題是,熟悉草原的人不一定願意給明軍帶路,即便帶了也可能故意誤導,甚至將明軍引入北元的埋伏。
朱桂這兒則不同。
那些南下的流民被他收留,被他的細心關懷深深感動,自此甘願為他效力。
如此一來,他們指的路自然沒問題!
想到這裏,朱元璋拍拍朱桂的肩,滿是欣慰地說:
“幹得好!”
“你能想到用攻心之策收編流民助你北伐,已勝過世間許多人!”
得知朱桂有此手腕,朱元璋對他更加放心。
有朱桂這樣文武雙全的人鎮守大明邊疆,北夷百年之內怕是不敢南侵了!
不過,朱元璋又提出疑問:
“找到王庭的方法我們清楚了,但你是怎麽擊敗那裏的守衛的?”
這話並非輕視朱桂。
隻因朱桂過去從未展現過軍事才能,首次作戰卻如此漂亮。
朱元璋自然想知道,這場漂亮的戰役是如何取得的!
“迴父皇,兒臣常年戍邊,常練兵不懈,將士們經驗豐富。”
“再者,兒臣領地賦稅豐厚,對軍隊投入頗多,故而士卒戰力強勁。”
“況且那次突襲是在敵人毫無防備之下,自然一擊得勝。”
朱桂正色答道。
他可不會說因為給部隊配備了新裝備,戰鬥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輕鬆。
但這表麵上的理由也算合情合理。
朱元璋點點頭。
雖覺朱桂有所保留,但事已辦成,些許隱瞞也不算什麽,朱元璋便不再追問。
聽完朱桂的話,朱元璋心中的脈絡變得清晰起來。
原來朱桂早有北伐打算,因此收留流民,練兵蓄勢。
想到這裏,朱標苦笑。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不過,朱標也理解朱元璋的心情。
朱桂北伐立大功,又創造諸多新奇事物,如此功績,朱元璋重視朱桂也在情理之中。
於是,朱標拋開心中的雜念,緊跟在朱元璋和朱桂身後。
接下來的一幕,落入大明朝臣和百姓的眼中:朱元璋手牽朱桂步入皇宮,而身為大明太子的朱標,卻並未站在朱元璋身旁,隻是默默跟隨其後。
這一情景讓所有人麵露驚愕,因為朱元璋與朱桂的親密程度,竟超過了太子朱標!
眾人皆知,朱標一直是朱元璋最為寵愛的兒子。
因此,朱元璋忽略朱標,與朱桂如此親近,讓大家倍感驚訝。
皇宮,禦花園內。
朱元璋拉著朱桂在長椅上坐下,心中滿是疑問,想要親耳聽聽朱桂的說法。
“慶功宴設在晚上,你先跟朕說說,突襲北元汗廷到底是怎麽迴事?”
朱元璋坐著仍緊緊握著朱桂的手,二人相對而坐於長椅上。朱標在一旁站立,臉上同樣寫滿了疑惑。
他不解,數月前還在藩國治理和商貿上顯露才能的朱桂,怎能搖身一變,成為繞行千裏、突襲北元汗廷、斬殺北元可汗的大將軍?
這事聽起來就像夢境一般不可思議,然而朱桂卻輕而易舉地辦到了。
甚至北元可汗、太子及其一眾高官的首級還懸掛在應天府的城牆上。
雖知朱桂立下赫赫戰功,但對其中緣由卻一知半解。
好在朱桂就在眼前,他們的所有疑問,或許都能從他口中得到解答。
此時,朱標插話說:“說起來,北伐剛開始你忽然失蹤,可真讓我擔心極了!可我怎麽也沒想到,你是去突襲北元汗廷了!”
聽到朱標的調侃,朱桂致歉道:“抱歉,哥哥,讓你擔心了。”
“情急之下,來不及通報應天府,讓大家誤以為我沒了蹤影。”
朱標一聽朱桂這話,連忙擺手笑道:
“別往心裏去,那種緊急關頭,你的選擇我能理解。消息傳遞既慢又有風險,不講出去是聰明之舉。”
朱標這番話不過是玩笑之言,並非真要朱桂認錯。
他心底對朱桂當時的抉擇全然理解。
令朱標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的是,
最近風聞朱棡和朱樉得知朱桂失蹤時那叫一個樂嗬,後來聽說朱桂立了大功,兩人瞬間像霜打的茄子,蔫兒了!
這念頭在朱標腦中一閃而過,他對二位皇子與朱桂的梁子心知肚明,隻是並未放在心上。
“未及時上報,這事兒沒毛病。”
朱元璋在一旁也給出了看法,但眉宇間的疑惑未曾消散。
隨即,他又開口問道:
“不過有些環節我還真是不太明白。”
“比如說,迂迴深入、直搗要害這類計策大家都知道,可真正做到的沒幾個。”
“草原上,連個辨識方向的參照物都沒有,迂迴轉著轉著就可能迷了路!”
“至於說到直搗黃龍,更是難上加難!”
“茫茫草原,地廣人稀,要找到可汗的大帳,對大多數將領來說幾乎不可能。”
說到這裏,朱元璋望向朱桂,一臉好奇:
“那你又是怎麽找到北元王庭的呢?”
這話一出,朱標也跟著好奇起來。
據他所知,朱棡和朱樉在突襲北元王庭途中可是迷了路!
其中晉王朱棡還曾從過軍呢!
連有軍旅經曆的朱棡都能迷路,
朱桂一個軍事門外漢,又是怎麽找得到北元王庭的?
“父皇稍候,容我先問兄長一事。”
麵對兩人的疑惑,朱桂並未急於迴答,而是衝朱元璋微微一笑。
隨後,他在二人驚訝的目光中轉向朱標問道:
“兄長可還記得,初到大同時,路邊遇見的那些成百上千的流民?”
朱標聞言,微微一怔。
朱元璋問的是怎麽找到北元王庭,朱桂提那些收留的流民幹嘛?
二者之間難道有什麽關聯?
念頭剛起,朱標心中豁然開朗!
他想通了!
“難道是那些流民帶你找到了北元王庭?!”
朱標失聲問道。
“正是如此。”
朱桂笑著點了點頭。
“嘶——!”
朱標聞言,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萬萬沒想到,朱桂那麽早就開始為北伐布局了!
“竟然是這樣?”
朱元璋麵露訝色!
朱桂這番找尋王庭的方式讓他頗為意外!
這法子不少人知曉,
但問題是,熟悉草原的人不一定願意給明軍帶路,即便帶了也可能故意誤導,甚至將明軍引入北元的埋伏。
朱桂這兒則不同。
那些南下的流民被他收留,被他的細心關懷深深感動,自此甘願為他效力。
如此一來,他們指的路自然沒問題!
想到這裏,朱元璋拍拍朱桂的肩,滿是欣慰地說:
“幹得好!”
“你能想到用攻心之策收編流民助你北伐,已勝過世間許多人!”
得知朱桂有此手腕,朱元璋對他更加放心。
有朱桂這樣文武雙全的人鎮守大明邊疆,北夷百年之內怕是不敢南侵了!
不過,朱元璋又提出疑問:
“找到王庭的方法我們清楚了,但你是怎麽擊敗那裏的守衛的?”
這話並非輕視朱桂。
隻因朱桂過去從未展現過軍事才能,首次作戰卻如此漂亮。
朱元璋自然想知道,這場漂亮的戰役是如何取得的!
“迴父皇,兒臣常年戍邊,常練兵不懈,將士們經驗豐富。”
“再者,兒臣領地賦稅豐厚,對軍隊投入頗多,故而士卒戰力強勁。”
“況且那次突襲是在敵人毫無防備之下,自然一擊得勝。”
朱桂正色答道。
他可不會說因為給部隊配備了新裝備,戰鬥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輕鬆。
但這表麵上的理由也算合情合理。
朱元璋點點頭。
雖覺朱桂有所保留,但事已辦成,些許隱瞞也不算什麽,朱元璋便不再追問。
聽完朱桂的話,朱元璋心中的脈絡變得清晰起來。
原來朱桂早有北伐打算,因此收留流民,練兵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