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幾近麻木!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對此已經近乎沒了感覺!
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勤勉愛民的曹炳麟知縣,還真讓他眼前一亮,心裏泛起一點驚喜的波瀾。
也許,能從曹炳麟這裏找到個突破口,打聽一些關於朱桂的消息呢。
“曹大人以前確實是個清廉的官員,但說他變得這麽熱衷親近百姓,那倒不至於。”
雜貨店老板嗤笑了一聲,言語間滿是不以為然。
“哦?這麽說,這裏麵還有別的門道?”
朱標的好奇心更重了。
雜貨店老板見差役走遠了,這才壓低聲音接著說:
“門道嘛,自然是有的。”
“您是問曹大人是一時興起這樣做,還是經常這樣?”
“這麽跟您講吧,曹大人以前從不派人這樣喊。可自從十三王爺到大同府以來,曹大人這個吆喝的習慣就算是養成了!”
這——?!
朱標一時愣住了,完全摸不著頭腦。
怎麽又和小十三扯上關係了?
“還請掌櫃細說詳情。”
朱標強壓下心中的震撼,不動聲色地又遞過去一兩銀子。
“好,原原本本告訴你。”
雜貨店老板嘿嘿笑了兩聲,接過銀子,神情一正,認真地說:
“十三王爺到了大同府,真是心係民間疾苦。”
“王爺常常親自走街串巷,詢問百姓的困難,替受苦的百姓主持公道。”
“那陣子,十三王爺到哪裏,哪裏就仿佛有了臨時的縣衙。”
“時間久了,大家有冤屈都直接找王爺,不去正式的縣衙了。”
“曹大人作為知縣,總得審理案件,做出些成績,免得上級責怪,所以就派差役到處吆喝,吸引人來縣衙告狀。”
聽完雜貨店老板的解釋,朱標和隨行的錦衣衛都瞪大了眼睛,說不出話!
原來這裏麵還有這般的曲折?
真是開了眼界啊!
他們明白了曹炳麟為何會這樣做。
畢竟,如果百姓都去找十三王爺投訴,曹炳麟作為地方官就顯得多餘,恐怕離丟官不遠了!
因此,曹炳麟才想出了這個辦法,利用差役的嘴把百姓叫到縣衙訴苦,權當是給自己掙點政績。
“又是因為小十三……”
朱標從驚訝中迴過神,臉上隻剩下苦笑。
他原以為,曹炳麟這事總算和朱桂沒關係了。
可萬萬沒想到,曹炳麟之所以這樣做,竟是因為受到了朱桂行動的刺激!
發明蒸汽機,設計農業溫室,為百姓請命,硬生生把知縣逼得求百姓來打官司……
朱標進城還沒幾個小時,耳朵裏就被朱桂的各種善行好事裝得滿滿的!
“小十三,你還有多少讓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朱標目光投向門外,凝視著代王府的方向,心中緊繃的弦終於有了一絲放鬆。
這次出行本是為了調查朱桂是否有違法亂紀的行為,
現在,聽了這麽多民間傳頌朱桂的佳話,
朱標深深感到,“違法亂紀”這四個字和朱桂徹底無緣了!
如果要朱標來評價,他願意給朱桂四個字:
高尚的品格,堅毅的操守!
正當朱標心情舒暢,打算迴客棧休息的時候,
門外,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在代王府侍衛的看守下,經過雜貨店前。
一瞬間,
朱標剛剛放鬆的心情再次緊張起來,眉頭擰成了結。
這又是哪一出戲?
難道朱桂在強迫百姓做苦力?
作為大明朝的太子,朱標怎能坐視不管!
“各位,這是要幹什麽?”
朱標從雜貨店裏走出來,直接擋在了代王府侍衛的路中間,一臉嚴肅地質問眾人。
錦衣衛們緊跟其後,圍在朱標周圍,警惕地盯著對麵的侍衛,生怕這些被戳了脊梁骨的侍衛狗急跳牆,對朱標不利!
在他們心中,隻有唯一的信念:無論發生什麽,保護太子的安全最重要!
“擋路是什麽意思?集體犯迷糊了嗎?快讓開!”
出乎意料,代王府的侍衛非但沒有動手,反而用一種看熱鬧的眼神打量著朱標和錦衣衛們。
朱標和錦衣衛首領的嘴角不由得抽搐了幾下。
受點嘲諷倒不算什麽,
但那種輕蔑的眼神實在太紮眼。
“我想了解一下,這些人是怎麽迴事?”
朱標指著那些衣衫破爛的民眾,向代王府侍衛首領詢問,同時又故技重施,悄悄塞給他一塊碎銀。
啪嗒!
朱標的手被輕輕一碰,銀子掉在地上。
“你把我當成什麽人了?”
“我可是代王的親兵,會在乎你這點小錢?”
代王府侍衛的諷刺讓朱標臉色微微一變。
不收錢?
難道是嫌少了?
朱標使了個眼色。
錦衣衛首領再次呈上一塊更大的銀錠。
啪嗒!
依舊無情地被打落。
“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收了你們的錢,我就得被趕出代王府,我可不想走!”
隨後,侍衛顯得有點不耐煩:“有什麽疑問趕緊問,別磨蹭了。”
聽到對方願意合作,朱標稍稍安心,但平日裏屢試不爽的金錢策略在代王府侍衛身上失靈,讓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詫異。
小十三是怎麽辦到的,讓這些侍衛如此忠心耿耿?
“站著幹嘛?不問就讓開。”
見朱標發愣,代王府侍衛微皺眉頭。
“問,問,立刻問。”
朱標連忙接口,指著那群人,逐一提問:
“他們是從哪裏來的?為什麽要帶他們?又要帶他們去哪裏?”
一連串問題扔出去,四周一片愕然。
“問題還挺多啊。”
代王府侍衛不乏諷刺意味。
“勞煩了。”
朱標拱手賠笑,略一思索,侍衛便一五一十地迴答:
“首先,他們是逃難迴來的蒙古流民。”
蒙古來的流民?
朱標十分驚訝。
原以為是朱桂抓的百姓,沒想到是北方的逃亡者!
“至於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我一起迴答。”
“糾正一下,我們這不是押解,是護送!”
“因為他們沒有戶籍,官府管不了,也幫不了,隻有代王同情他們,雇用了他們。”
“雖然沒有工錢,但代王提供食宿,待遇和普通百姓一樣,住的地方還整天供暖。”
“他們的工作,就是幫忙修建王府。”
聽到這裏,朱標除了驚訝,更多的是感歎!
小十三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仁慈了?
不但收留流民,還包吃包住!
隨即朱標恍然大悟:
朱桂這是以工代賑啊!
在寒冬中蓋房子談何容易?
朱桂顯然是找個理由讓流民有活幹,同時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問題。
不至於讓這些人在這寒冷中受凍挨餓,真是個妙計!
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勤勉愛民的曹炳麟知縣,還真讓他眼前一亮,心裏泛起一點驚喜的波瀾。
也許,能從曹炳麟這裏找到個突破口,打聽一些關於朱桂的消息呢。
“曹大人以前確實是個清廉的官員,但說他變得這麽熱衷親近百姓,那倒不至於。”
雜貨店老板嗤笑了一聲,言語間滿是不以為然。
“哦?這麽說,這裏麵還有別的門道?”
朱標的好奇心更重了。
雜貨店老板見差役走遠了,這才壓低聲音接著說:
“門道嘛,自然是有的。”
“您是問曹大人是一時興起這樣做,還是經常這樣?”
“這麽跟您講吧,曹大人以前從不派人這樣喊。可自從十三王爺到大同府以來,曹大人這個吆喝的習慣就算是養成了!”
這——?!
朱標一時愣住了,完全摸不著頭腦。
怎麽又和小十三扯上關係了?
“還請掌櫃細說詳情。”
朱標強壓下心中的震撼,不動聲色地又遞過去一兩銀子。
“好,原原本本告訴你。”
雜貨店老板嘿嘿笑了兩聲,接過銀子,神情一正,認真地說:
“十三王爺到了大同府,真是心係民間疾苦。”
“王爺常常親自走街串巷,詢問百姓的困難,替受苦的百姓主持公道。”
“那陣子,十三王爺到哪裏,哪裏就仿佛有了臨時的縣衙。”
“時間久了,大家有冤屈都直接找王爺,不去正式的縣衙了。”
“曹大人作為知縣,總得審理案件,做出些成績,免得上級責怪,所以就派差役到處吆喝,吸引人來縣衙告狀。”
聽完雜貨店老板的解釋,朱標和隨行的錦衣衛都瞪大了眼睛,說不出話!
原來這裏麵還有這般的曲折?
真是開了眼界啊!
他們明白了曹炳麟為何會這樣做。
畢竟,如果百姓都去找十三王爺投訴,曹炳麟作為地方官就顯得多餘,恐怕離丟官不遠了!
因此,曹炳麟才想出了這個辦法,利用差役的嘴把百姓叫到縣衙訴苦,權當是給自己掙點政績。
“又是因為小十三……”
朱標從驚訝中迴過神,臉上隻剩下苦笑。
他原以為,曹炳麟這事總算和朱桂沒關係了。
可萬萬沒想到,曹炳麟之所以這樣做,竟是因為受到了朱桂行動的刺激!
發明蒸汽機,設計農業溫室,為百姓請命,硬生生把知縣逼得求百姓來打官司……
朱標進城還沒幾個小時,耳朵裏就被朱桂的各種善行好事裝得滿滿的!
“小十三,你還有多少讓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朱標目光投向門外,凝視著代王府的方向,心中緊繃的弦終於有了一絲放鬆。
這次出行本是為了調查朱桂是否有違法亂紀的行為,
現在,聽了這麽多民間傳頌朱桂的佳話,
朱標深深感到,“違法亂紀”這四個字和朱桂徹底無緣了!
如果要朱標來評價,他願意給朱桂四個字:
高尚的品格,堅毅的操守!
正當朱標心情舒暢,打算迴客棧休息的時候,
門外,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在代王府侍衛的看守下,經過雜貨店前。
一瞬間,
朱標剛剛放鬆的心情再次緊張起來,眉頭擰成了結。
這又是哪一出戲?
難道朱桂在強迫百姓做苦力?
作為大明朝的太子,朱標怎能坐視不管!
“各位,這是要幹什麽?”
朱標從雜貨店裏走出來,直接擋在了代王府侍衛的路中間,一臉嚴肅地質問眾人。
錦衣衛們緊跟其後,圍在朱標周圍,警惕地盯著對麵的侍衛,生怕這些被戳了脊梁骨的侍衛狗急跳牆,對朱標不利!
在他們心中,隻有唯一的信念:無論發生什麽,保護太子的安全最重要!
“擋路是什麽意思?集體犯迷糊了嗎?快讓開!”
出乎意料,代王府的侍衛非但沒有動手,反而用一種看熱鬧的眼神打量著朱標和錦衣衛們。
朱標和錦衣衛首領的嘴角不由得抽搐了幾下。
受點嘲諷倒不算什麽,
但那種輕蔑的眼神實在太紮眼。
“我想了解一下,這些人是怎麽迴事?”
朱標指著那些衣衫破爛的民眾,向代王府侍衛首領詢問,同時又故技重施,悄悄塞給他一塊碎銀。
啪嗒!
朱標的手被輕輕一碰,銀子掉在地上。
“你把我當成什麽人了?”
“我可是代王的親兵,會在乎你這點小錢?”
代王府侍衛的諷刺讓朱標臉色微微一變。
不收錢?
難道是嫌少了?
朱標使了個眼色。
錦衣衛首領再次呈上一塊更大的銀錠。
啪嗒!
依舊無情地被打落。
“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收了你們的錢,我就得被趕出代王府,我可不想走!”
隨後,侍衛顯得有點不耐煩:“有什麽疑問趕緊問,別磨蹭了。”
聽到對方願意合作,朱標稍稍安心,但平日裏屢試不爽的金錢策略在代王府侍衛身上失靈,讓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詫異。
小十三是怎麽辦到的,讓這些侍衛如此忠心耿耿?
“站著幹嘛?不問就讓開。”
見朱標發愣,代王府侍衛微皺眉頭。
“問,問,立刻問。”
朱標連忙接口,指著那群人,逐一提問:
“他們是從哪裏來的?為什麽要帶他們?又要帶他們去哪裏?”
一連串問題扔出去,四周一片愕然。
“問題還挺多啊。”
代王府侍衛不乏諷刺意味。
“勞煩了。”
朱標拱手賠笑,略一思索,侍衛便一五一十地迴答:
“首先,他們是逃難迴來的蒙古流民。”
蒙古來的流民?
朱標十分驚訝。
原以為是朱桂抓的百姓,沒想到是北方的逃亡者!
“至於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我一起迴答。”
“糾正一下,我們這不是押解,是護送!”
“因為他們沒有戶籍,官府管不了,也幫不了,隻有代王同情他們,雇用了他們。”
“雖然沒有工錢,但代王提供食宿,待遇和普通百姓一樣,住的地方還整天供暖。”
“他們的工作,就是幫忙修建王府。”
聽到這裏,朱標除了驚訝,更多的是感歎!
小十三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仁慈了?
不但收留流民,還包吃包住!
隨即朱標恍然大悟:
朱桂這是以工代賑啊!
在寒冬中蓋房子談何容易?
朱桂顯然是找個理由讓流民有活幹,同時解決了他們的溫飽問題。
不至於讓這些人在這寒冷中受凍挨餓,真是個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