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1958年第六屆世界杯
舉辦地點:瑞典
舉辦時間:1958年6月8日――29日
參賽國家:53個國家參加了本屆比賽,16支球隊進入決賽階段:
阿根廷、墨西哥、奧地利、北愛爾蘭、巴西、玻利維亞、捷克斯洛伐克、蘇格蘭、英格蘭、瑞典、法國、前蘇聯、聯邦德國、威爾士、匈牙利、南斯拉夫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方丹13個進球
觀眾總數:35場比賽共868,000人
杯賽概述:
提及第六屆世界杯人們不禁會想到許多足球明星的誕生:科帕、方丹、格倫、亞辛、加林查、瓦瓦,當然,還有年僅17歲的貝利,在這屆比賽中,他一人獨進6球,其中包括巴西隊在最後決賽中的兩粒入球。瑞士世界杯後,瑞典被提名舉辦1958年第六屆世界杯。這四年期間,世界杯之父雷米特在巴黎去世,享年83歲。第六屆世界杯以53個國家參賽而載入史冊。首輪循環賽便大報冷門:比利時、荷蘭、瑞士、西班牙、烏拉圭、意大利隊都被早早的淘汰出局。決賽階段的首輪比賽也使人們注意到一些新近崛起的足球國家,例如:威爾士、北愛爾蘭、前蘇聯、瑞典等。而最惹人注意的是法國隊的三劍客科帕,帕托尼,方丹。他們象一陣藍色旋風囊括了由國際人士共同評比的一係列榮譽:最佳射手(13個球)、最多入球(23個球)及最佳球員――科帕。法國在首輪的3場比賽中便攻入11個入球。
在第四、第五屆世界杯連續兩次失利後,本屆比賽巴西隊誓在必得。首輪循環賽中,他們先後戰勝同組的幾支強隊,包括:以3-0戰勝奧地利,以0-0戰平英格蘭,以2-0戰勝前蘇聯。在對威爾士隊的1/4決賽中,雙方激戰1個多小時,均毫無建樹,此時,一位年僅17歲的少年攻入製勝的一球,他,就是貝利。這也是他在世界杯上攻入的首粒入球。一顆明星就此誕生了。在半決賽中,貝利越發勢不可擋,與他的隊友們共同摧毀了法國人的夢想。巴西隊再次擠身世界杯決賽,此次他們的對手是瑞典隊。瑞典隊進入決賽令人吃驚不小,他們從意大利召迴一批職業球員,這使得關於職業球員是否可以參加世界杯的爭論愈發激烈。不過,無論怎樣,瑞典隊的陣容可謂是堅不可摧的,他們在半決賽中以3-1擊敗了上屆冠軍西德。在風雲變幻的決賽場上,巴西隊在先失一球的情況下連入5球,最終以5-2的懸殊比分首次贏得了世界杯。當金光閃閃的雷米特杯頒發給巴西隊時,整個巴西沸騰了。這是一個桑巴舞的時代!
積分榜:第一輪: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巴西11651016412
2瑞典964111275
3法國8640223158
4西德662221214-2
5蘇聯5521256-1
6南斯拉夫44121773
7瑞士34031440
8北愛爾蘭34112610-4
9捷克斯洛伐克34111963
10匈牙利34112752
11英格蘭3403145-1
12巴拉圭33111912-3
13阿根廷23102510-5
14蘇格蘭1301246-2
15奧地利1301227-5
16墨西哥1301218-7
射手榜:
13球:方丹(法國)
6球:貝利(巴西)、拉恩(德國)
5球:瓦瓦(巴西)、馬克帕蘭德(北愛爾蘭)
4球:齊坎(捷克)、蒂奇(匈牙利)、哈姆林、西蒙鬆(瑞典)
3球:科爾巴塔(阿根廷)、普拉托尼(法國)、紹費爾(德國)、瓦塞林諾維奇(南斯拉夫)
2球:阿爾塔費尼(巴西)、德沃拉克、霍沃卡(捷克)、凱文(英格蘭)、維斯尼奇(法國)、希勒(德國)、佩塔科維奇(南斯拉夫)、阿蓋羅、阿馬利羅、帕羅迪、羅麥羅(巴拉圭)、裏德霍姆(瑞典)、阿爾切奇(威爾士)、伊林、伊萬諾夫(蘇聯)
1球:阿維奧、門內德斯(阿根廷)、科勒、科內爾(奧地利)、迪迪、桑托斯、紮加洛(巴西)、費雷斯(捷克)、菲尼。哈因內斯(英格蘭)、多伊斯、文森特(法國)、希斯拉克(德國)、本斯克、博斯希克、桑多爾(匈牙利)、奧克涅諾維奇、拉科夫(南斯拉夫)、貝爾蒙特(墨西哥)、庫什(北愛爾蘭)、雷(巴拉圭)、巴爾德、科林斯、穆迭、穆萊(蘇格蘭)、格蘭、斯克格倫德(瑞典)、查爾斯、梅德文(威爾士)、西蒙尼安(蘇聯)
決賽:
巴西―瑞典:5-1
決戰剖析:17歲的奇跡
1958年6月29日斯德哥爾摩
巴西5球(瓦瓦9分鍾、31分鍾,貝利55分鍾、89分鍾,紮加洛70分鍾)瑞典2球(利德霍姆4分鍾,西蒙森80分鍾)
半場比分:2比1
入場觀眾:49737
裁判員:古伊格(法國)
巴西隊陣容:吉爾馬,d·桑托斯,n·桑托斯,濟托,貝裏尼(隊長),奧蘭多,加林查,迪迪,瓦瓦,貝利,紮加洛。教練員:文森特·費奧拉
瑞典隊陣容:斯文森,博格馬克,埃克斯波姆,波爾傑森,古斯塔夫森,帕林,哈姆林,格倫,西蒙森,利德霍姆(隊長),斯克格倫德。教練員:喬治·雷諾爾
17歲的貝利在這屆比賽中顯示出超凡的才華,而巴西隊另一名新星加林查的表現也極為突出。由一大批天才球員組成的巴西隊,實力明顯淩駕於其它對手之上,在決賽中,幾乎全部隊員都在意大利踢球、經驗非常豐富的東道主瑞典隊也明顯不是他們的對手。
盡管瑞典隊利用巴西隊的大意先進一球,但是,加林查在右路的兩次突破,為瓦瓦製造出兩次得分機會。巴西隊上半場以2比1領先。下半場,貝利像跳桑巴舞一樣精彩地打進第三個球,當時他用大腿停下隊友的後場長傳球,先後將球挑過兩名後衛的頭頂,然後淩空射門破網。終場前1分鍾,他又展示出自己頭球功夫的了得,在比他高出近20厘米的後衛緊密防守下頭球射門得手。現任巴西隊主教練紮加洛在這場比賽中也射進一球。巴西隊以天才的球技徹底征服了全世界。
冠軍隊主教練:
維森特·弗奧拉
維森特·弗奧拉是巴西足球的一代宗師,是他締造了巴西足球在國際足壇的不朽形象。他是“424”陣式的創始人,取代了統治足壇長達30年的“wm”陣式,改變了匈牙利“334”陣式的頭重腳輕,重攻輕守的缺點,這就是世界足球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他發掘並造就了當今世界足壇的兩顆摧璨的巨星――貝利和加林查。他為巴西足球曆經磨難之後找到了真正的通向輝煌的道路。
本屆球星:
“球王”貝利
被譽為“一代球王”的貝利,17歲就成為世界冠軍並四次出戰世界杯賽,為巴西隊三奪世界杯立下不朽戰功。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三次獲世界杯冠軍殊榮的球星。在貝利長達22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射入1282球,他幾乎贏得了國際足壇上所有冠軍稱號。1977年10月10日,貝利正式告別足壇。
“射門機器”方丹
方丹在本屆杯賽上獨中13球而榮登射手榜榜首,30多年過去了,至今尚無人能破這一世界杯紀錄。方丹出生於摩洛哥,1955年人選國家隊,由於方丹的加盟,使法國從一支歐洲二三流水平的隊伍一躍而登上世界杯季軍的座次。
“奠基石”迪迪
球王貝利在世界杯賽場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與迪迪的中場組織是分不開的,迪迪事實上是貝利成為球王的奠基石。迪迪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一直是巴西隊的中場核心人物,他參加過第五、六、七三屆世界杯賽。
最佳陣容:
守門員:雅辛(蘇聯);後衛:布蘭奇弗勞爾(愛爾蘭)、貝裏尼(巴西)、n·桑托斯(巴西);前衛:迪迪(巴西)、科帕(法國);前鋒:加林查(巴西)、哈姆林(瑞典)、格林(瑞典)、方丹(法國)、貝利(巴西)
1962年第七屆世界杯
舉辦地點:智利
舉辦時間:1962年5月30日――6月17日
參賽國家:5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賽,16支球隊獲得決賽資格,他們是:聯邦德國、阿根廷、匈牙利、巴西、意大利、保加利亞、墨西哥、智利、西班牙、哥倫比亞、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烏拉圭、英格蘭、前蘇聯、南斯拉夫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4個進球葉爾科維奇
觀眾總數:32場比賽共896,336人
杯賽概述:
自1950年巴西世界杯後,時隔12年,世界杯再度迴到南美州舉行,雖然國際足聯選擇了智利作為東道主,但還是指出該國場館、道路交通等硬件設施不足,而缺乏舉辦如此重大賽事的能力。56個國家(一項新紀錄)爭奪16個決賽席位,而1954年世界杯的兩支勁旅法國隊和瑞典隊則無緣決賽。
這是一屆充滿了火藥味的一屆世界杯,拳打腳踢的現象屢見不鮮,受傷的隊員多達34人之多,尤其是貝利由於受傷隻參加了一場比賽,令人遺憾。意大利、智利、西班牙、南斯拉夫大打野蠻足球。其中意大利隊與東道主智利隊的比賽堪稱“經典之作”,開賽僅5分鍾,英籍主裁判斯湯頓就將犯規的意大利球員費利尼罰下場,但費利尼不服從,雙方隊員發生爭執,使比賽中斷38分鍾,最後由警方出麵才把費利尼“請”出場外。
隨後由於意大利隊的戴維將智利隊的桑切斯撞傷又被罰下場。隻有9人應戰的意大利隊最終被桑切斯和托羅的兩粒入球淘汰出局。比賽剛一結束,主裁判和巡邊員見勢不妙就躲進更衣室,雙方球員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打出手,場上局麵難以控製。最後,由政府官員、組委會成員和警察三方聯手作戰,才製止了這場球場暴力事件。在另外一場比賽中,西德隊與意大利隊又是一番拳腳相加,在這裏,足球失去了應有的尊嚴,嚴重影響了世界足球運動的健康發展。
在對南斯拉夫的比賽中,貝利就為此受重傷,這位1958年世界杯賽場上的明星,在隨後對捷克的比賽中由於肌肉的進一步受傷,不得不瘸著離開1962年世界杯賽場。盡管如此,巴西隊還是在加林查和薩加盧的率領下,戰勝了損失更為慘重的瑞典隊,擠身4強。而烏拉圭、阿根廷、意大利隊則被擠出8強。
在1/4決賽中,當東道主智利隊以2-1擊敗前蘇聯隊時,球場上的情緒高漲到極點,智利傾城而出,人們湧向街道慶祝勝利。不過,很快在半決賽中,巴西人證明他們才是最強的球隊,巴西隊以4-2大勝智利隊,連續第二次殺入決賽。他們的對手是在半決賽中不可思議戰勝南斯拉夫隊的捷克隊。
在決賽中,捷克人完全沒有了在首輪以0-0逼平巴西隊和在1/4決賽中戰勝匈牙利隊的感覺。應該說,捷克隊把握住了所有的機會,但依然無法與球技登峰造極的巴西隊向抗掙,最終隻得以1-3敗下陣來。在智利的安第斯山腳下,巴西隊在貝利缺陣的情況下又一次蟬聯了世界杯。巴西隊成為繼意大利、烏拉圭後,兩獲世界杯冠軍的球隊。除此之外,在足球唿喚公平競爭的今天,第七屆世界杯更應該被人們銘記。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巴西1165101459
2捷克斯洛伐克76312770
3智利864021082
4南斯拉夫663031073
5蘇聯54211972
6匈牙利54211835
7西德54211422
8英格蘭3411256-1
9意大利33111321
10阿根廷3311123-1
11墨西哥2310234-1
12烏拉圭2310246-2
13西班牙2310223-1
14哥倫比亞13012511-6
15玻利維亞1301217-6
16瑞士0300328-6
射手榜:
4球:加林查、瓦瓦(巴西),桑切斯(智利),阿爾伯特(匈牙利),約爾科維奇(南斯拉夫),伊萬諾夫(蘇聯)
3球:阿馬裏爾多(巴西),舒爾(捷克),加利奇(南斯拉夫),蒂奇(匈牙利)
2球:拉米雷斯、羅加斯、托羅(智利),弗勞爾斯(英格蘭),席勒(西德),布爾加雷利(意大利),薩西亞(烏拉圭),切斯連科、波內德爾尼克(蘇聯)
1球:法庫多、桑菲利浦(阿根廷),貝利、紮加洛、濟托(巴西),阿斯帕魯科夫(保加利亞),阿切羅斯、科爾、克林格、拉達、祖魯阿卡(哥倫比亞),卡德拉巴、馬賽克、馬索普斯特、斯蒂比蘭尼(捷克),查爾頓、格裏維斯、希金斯(英格蘭),阿德拉多、佩爾羅(西班牙),比盧爾斯、澤馬尼亞克(西德),索利莫希(匈牙利),莫拉(意大利),梅利奇、拉達科維奇、斯科布拉(南斯拉夫),阿奎拉、迪亞茲、赫爾南德斯(墨西哥),烏特裏奇、施奈特(瑞士),卡布萊拉、庫比拉(烏拉圭),馬米金(蘇聯)
決賽:
巴西―捷克斯洛伐克:3-1
決戰剖析:無可爭議的優勢
1962年6月17日聖地亞哥巴西3球(阿馬裏爾多17分鍾、濟托68分鍾、瓦瓦77分鍾)
捷克斯洛伐克1球(馬索普斯特15分鍾)
半場比分:1-1
入場觀眾:68679
裁判員:拉蒂舍夫(前蘇聯)
巴西隊陣容:吉爾馬,d·桑托斯,濟托,n·桑托斯,毛羅(隊長),佐濟尼奧,加林查,迪迪,瓦瓦,阿馬裏爾多,紮加洛教練員:埃莫爾.莫雷拉
捷克斯洛伐克隊陣容:施洛伊夫,蒂奇,諾瓦克,普魯斯卡爾,波普盧哈爾,馬索普斯特(隊長),波斯佩卡爾,舍勒爾,科瓦斯尼亞克,卡德拉巴,傑利尼科。教練員:魯道夫·維塔拉西奧
巴西隊保留了上屆世界杯的絕大多數主力隊員,但他們在小組賽中的表現卻不是非常突出,3場比賽一共射進4個球。但是,隨著比賽的進行,他們展示出越來越好的狀態。在貝利被踢傷不能上場的情況下,加林查擔起了領軍的重擔,率領全隊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以3-1戰勝英格蘭隊,半決賽中以4-2擊敗東道主智利隊,值得指出的是:在這屆比賽中,巴西隊一共就啟用了12名隊員,其實力依然是其他隊伍無法匹敵的。決賽中,像四年前一樣,巴西隊先失一球,但是,頂替貝利上場的阿馬裏爾多立下奇功,他在一個幾乎不可能射門的角度攻門成功,將比分扳平。這之後的比賽完全被巴西隊控製。他們通過一次成功的配合,由濟托輕鬆的頂入第二球。而捷克斯洛伐克隊門將施活伊夫的一次撲球脫手,使得瓦瓦射進決定性的第三球。這也使得瓦瓦成為世界杯賽史上第一個連續在兩屆決賽中都取得入球的球員。
冠軍隊主教練:
埃莫雷·莫雷拉
莫雷拉在其前任弗奧拉創造的“424”陣式基礎上加以改革演變成“433”陣式。他是在1962年智利世界杯前二個月由於弗奧拉突然病倒而接過帥印的。莫雷拉是一位體育教員,也是心理學家。他的特點是盡量發揮老隊員的作用。應核說,莫雷拉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而占據世界足壇重要一席的。他成功地捍衛了巴西足球的榮耀,率巴西隊衛冕成功。
本屆球星:
“球魔”阿馬裏爾多
阿馬裏爾多在本屆杯賽上本來是替補,他是巴西的後起之秀。當傷痛使貝利中途退出比賽時,給了阿馬裏爾多成名的良機。他為巴西隊第二次奪魁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對西班牙的比賽中,他以自己獨特的風格攻人了使巴西獲勝的二球。在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決賽中,巴西隊先以0:1落後,阿馬裏爾多從左路插上,一腳勁射,球從守門員和球門橫梁之間射人網底。隨後又是他一記漂亮的傳中,中鋒薛圖攻入這決定性的一球。阿馬裏爾多有“球魔”的綽號,這個貼切的綽號反映了他的火爆性格和強烈個性。不管是在中場,還是在前場,他都能從左路自由地推進。
“火箭鳥”加林查
與貝利同時代的巴西超級巨星,綽號“火箭鳥”。童年時患小兒麻痹症造成雙腿畸形。少年的加林查不為生理缺陷所屈服,經過艱苦努力,終於在22歲時用那雙殘腳敲開了國家隊的大門。1958年,加林查首次代表巴西隊出戰世界杯,為巴西隊第一次獲得世界杯冠軍立下戰功。本屆世界杯賽上更成為巴西的頭號功臣,一人獨入4球,使巴西隊衛冕成功。加林查的後半生則屢遭不幸,他因舊傷複發加之酗酒成癮,於1983年1月20日死於貧困潦倒之中。
“倒黴球星”斯特法諾
迪·斯特法諾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星之一,但他卻無緣在世界杯大賽上顯露其足球天才本領。有人說,這位西班牙籍阿根廷天才可與貝利並駕齊驅。還有人說,他比貝利更完美。1950年前夕,由於運動員罷工,阿根廷足球實際上已陷入癱瘓。後來,斯特法諾加入了西班牙國籍,原以為可以在1962年的世界杯大賽上大展雄姿,但在首場比賽前不久,他因腿部受傷而無法參賽。這樣,他和首場比賽中受傷下場的貝利一樣從運動員變成了觀眾。
最佳陣容:
守門員:卡瓦哈爾(墨西哥);後衛:桑托斯(巴西)、馬爾蒂尼(意大利)、沃羅寧(蘇聯)、施內林格(西德);前衛:馬索普斯特(捷克斯洛伐克)、濟托(巴西);前鋒:加林查(巴西)、托羅(智利)、瓦瓦(巴西)、紮加洛(巴西)。
1966年第八屆世界杯
舉辦地點:英格蘭
舉辦時間:1966年6月11日――30日
參賽國家:70個國家和地區(16個決賽名額)
阿根廷、意大利、巴西、北朝鮮、保加利亞、墨西哥、智利、葡萄牙、法國、英格蘭、西班牙、瑞士、聯邦德國、烏拉圭、匈牙利、前蘇聯
冠軍得主:英格蘭
最佳射手:尤西比奧9個進球
觀眾總數:32場比賽共1,614,677人
杯賽概述:
1966年第八屆世界杯賽之前,非洲國家要首先進行預選賽,獲勝球隊還要和亞洲地區或大洋洲地區預選賽的獲勝隊爭奪進入決賽的席位,為此,15個非洲國家提出抗議:要求擁有一個直接進軍決賽的名額。雖然這項提案當時並未被采納,但令非洲人欣慰的是,四年後,他們自己大洲擁有了一張決賽入場券。
本屆世界杯吸引了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球隊,通過預選賽產生了16支決賽隊:10個來自歐洲,4個來自南美洲,1個來自中北美洲,另外一個是東道主英格蘭隊。
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殺入世界杯決賽葡萄牙隊,他們一路衝殺至半決賽,可謂是本屆比賽中的一匹黑馬。而麵對家鄉父老的英國人,則憑借精湛的球技和寸球必爭的信念,小組賽中先後以0-0戰平烏拉圭隊、以2-0擊敗墨西哥隊、以2-0戰勝法國隊;1/4決賽1-0戰勝阿根廷隊;半決賽以2-1擋住了葡萄牙隊的攻勢,殺入決賽。但是,最大的新聞還要屬上屆冠軍巴西隊在小組賽中便被早早地淘汰出局。比賽裏,貝利受傷而不能上場,此時的巴西隊陣腳大亂,連連敗給匈牙利隊、葡萄牙隊。貝利再次成為野蠻足球的受害者。1966年的這屆世界杯可謂是讓專家大跌眼鏡的一屆世界杯。在決賽階段第二場的比賽中,朝鮮出人意料以1-0戰勝了意大利隊,從而將其踢出前8名。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朝鮮與黑馬葡萄牙隊上演了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進球大戰,葡萄牙隊在先失3球的情況下,奮力反擊,連扳5球,奇跡般的起死迴生。尤西比奧一人獨中4元。不過朝鮮隊雖敗尤榮。
英格蘭與阿根廷隊的1/4決賽展示給人們的是肮髒的深淵。在一係列可惡的行為接二連三出現之後,阿根廷隊長安東尼奧終因與裁判爭吵被趕出球場。這場爭吵使比賽中斷了10分鍾,最終,英格蘭隊以1-0獲勝。隨後,在半決賽中,英格蘭對經過加時賽以2-1把本屆比賽的“黑馬”葡萄牙隊淘汰出局。
在決賽裏,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英格蘭隊擁有明顯的優勢,通過加時賽,以4-2戰勝德國隊,最終奪得冠軍。本屆世界杯首次進行了電視直播,並大獲成功,世界杯比賽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英格蘭1165101138
2西德964111569
3葡萄牙1065011789
4蘇聯864021064
5阿根廷54211422
6匈牙利44201871
7烏拉圭4412125-3
8朝鮮3411259-3
9意大利231
10西班牙2320245-1
11巴西2310246-2
12墨西哥2302113-2
13法國13013
14智利13013
15玻利維亞0300318-7
16瑞士0300319-8
射手榜:
9球:尤西比奧(葡萄牙)
6球:哈勒(德國)
4球:赫斯特(英格蘭)、貝肯鮑爾(德國)、本恩(匈牙利)、佩庫讓(蘇聯)
3球:阿蒂姆(阿根廷)、查爾頓、亨特(英格蘭)、奧格斯托、托勒斯(葡萄牙)、馬拉夫(蘇聯)
2球:馬科斯(智利)、斯勒(德國)、梅斯佐利(匈牙利)、樸勝金(韓國)、奇斯倫科(蘇聯)
1球:奧內加(阿根廷)、加林查、貝利、裏爾多、托斯陶(巴西)、阿斯帕羅科夫(比利時)、皮特斯(英格蘭)、阿曼奇奧、富斯特、皮利、桑切斯(西班牙)、鮑格因、哈瑟(法國)、埃莫裏奇、海爾德、維博(德國)、法卡斯(匈牙利)、巴裏森、馬佐拉(意大利)、李東文、樸東金、揚勝光(朝鮮)、博加(墨西哥)、西蒙斯(葡萄牙)、昆廷(瑞士)、考特斯、羅查(烏拉圭)、班尼切維斯基(蘇聯)
決賽:
英格蘭―聯邦德國:4-2(加時賽)
決戰剖析:有爭議的勝利
1966年7月30日倫敦溫布利球場英格蘭4球(赫斯特18分鍾、100分鍾、119分鍾,彼得斯78分鍾)
西德2球(哈勒15分鍾,韋布爾89分鍾)
半場比分:1比1
入場觀眾:93802人
裁判員:迪恩斯特(瑞士)
英格蘭隊陣容:班克斯,科漢,威爾遜,斯蒂利斯,傑克·查爾頓,莫爾(隊長),鮑爾,亨特,博比·查爾頓,赫斯特,彼得斯。教練員:阿爾夫·拉姆齊
西德隊陣容:蒂科夫斯基,霍特格斯,施內林格,貝肯鮑爾,舒爾茨,韋布爾,哈勒,奧韋拉特,席勒(隊長),赫爾德,埃梅裏希。教練員:赫爾穆特·紹恩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英格蘭隊能夠在本土奪標,全部7場比賽都在溫布利球場進行,以及一些裁判員有意無意的偏袒是主要原因。半決賽遭遇這屆比賽中最出風頭的葡萄牙隊時,原本賽場定在利茲,但英國人硬是把比賽改在溫布利球場舉行。在小組賽對法國隊的比賽中,斯蒂利斯一次惡意犯規卻沒有被罰出場;四分之一決賽中,英格蘭隊球員和阿根廷隊隊員發生衝突,一名德國裁判把阿根廷隊隊長拉丁罰出場,直接導致了他們的敗局。決賽中,前蘇聯的巡邊員巴克拉莫夫又判決英格蘭隊赫斯特一腳明顯沒有越過球門線的射門為有效得分,這也成為世界杯賽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
在主力前鋒格雷弗斯因傷不能出場的情況下,英格蘭隊發現了一名優秀的鋒將赫斯特。他成為世界杯賽史上唯一一名在決賽中連進三球的球員。西德隊的頑強鬥誌在這場比賽中顯露無疑。他們先獲得領先的優勢,又被英格蘭隊反超,在90分鍾比賽還剩最後一分鍾的時候,他們以不屈不撓的鬥誌抓住一次不能稱之為機會的機會,由韋布爾在一個很小的角度飛鏟得分,將比分扳成2比2平。當時,英國評論員肯尼特·沃爾斯滕霍姆的解說語成為形容德國足球風格的最經典詞句:“他們以為一切都已經結束了,可德國人又站起來了!”在加時賽中,赫斯特那一個有爭議的入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的轉身射門擊中球門橫梁下沿後反彈到地上,隨即被西德隊後衛解圍。主裁判迪恩斯特在征求了巡邊員巴克拉莫夫的意見後判定這個球有效。但電視鏡頭清晰地顯示,皮球根本沒有越過球門線。比賽最後時刻,德國人已經精疲力盡,赫斯特又長驅直入,射入一球,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世界杯賽的史冊上。
冠軍隊主教練:
阿爾夫·拉姆齊
1963年拉姆齊接任英格蘭國家隊主教練,在世人麵前改變了“屢戰屢敗”的“足球王國”的形象,1966年世界杯是以4:2的成績勇克西德隊而為英格蘭第一次贏得了世界杯。拉姆齊首創了“442”陣式,采取以守為主,伺機反擊的戰術,放棄了傳統的兩邊鋒打法,采用兩內鋒突前,中場隊員伺機插上攻其不備的打法。雖然時至今日,他的防守反擊的打法及粗暴治軍的風格還頗有微詞和異議,但因其取得英格蘭首次世界杯冠軍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冠軍的驕人成績,英國女王伊麗沙白授予他爵士頭銜。他所創造的“442”陣式至今仍被采用。
本屆球星:
“福星”查爾頓
1956年在曼徹斯特聯隊的一次旅行中,該隊乘坐的飛機墜毀在慕尼黑白雪覆蓋的跑道上,博比·查爾頓是幸存的三人之一。大難不死的查爾頓身體恢複後又重返綠茵場。從此,他再也不是過去的那個外向型青年了。自從發生空難後,他從未笑過。隻有一次例外,那就是英格蘭隊在本土奪得本屆世界杯冠軍。他是英格蘭隊的中場組織者,關鍵時刻他表現出了高超的球藝。半決賽對葡萄牙的艱苦之戰中,他一人獨入2球。為英國首次捧杯立下赫赫戰功。
“黑豹”歐塞北奧
歐塞北奧出生於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1960年轉會到本菲卡俱樂部並帶動葡萄牙足球的全麵振興。本屆杯賽上他想取代缺席的貝利摘取球王桂冠。隻可惜在半決賽中敗給英格蘭隊而屈居第三,歐塞北奧爭當球王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但是,他在本屆杯賽中依然出盡了風頭,他使葡隊以3:1勝匈牙利隊,3:0勝保加利亞,3:1勝巴西隊。淘汰了意大利的北朝鮮隊在與葡萄牙隊的比賽中曾一度以3:0領先,歐塞北奧率隊大力反擊,一人踢進4球,終以5:3反敗為勝。他的精彩球藝使他認為自己是當之無愧的“球王”。雖然與決賽無緣,歐塞北奧以其獨入9球的功績榮登本屆杯賽射手榜首。
最佳陣容:
守門員:班克斯(英格蘭);後衛:科亨(英格蘭)、沃羅寧(蘇聯)、摩爾(英格蘭)、馬索利尼(阿根廷);前衛:博比·查爾頓(英格蘭)、貝肯鮑爾(西德);前鋒:契斯連科(蘇聯)、阿爾貝特(匈牙利)、席勒(西德)、尤西比奧(葡萄牙)。
1970年第九屆世界杯
舉辦地點:墨西哥
舉辦時間:1970年5月31日――6月21日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穆勒(聯邦德國)10個入球
觀眾總數:32場比賽1,673,975人
參賽國家:71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選賽,其中16支球隊進軍決賽,他們是:比利時、意大利、巴西、摩洛哥、保加利亞、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薩爾瓦多、秘魯、羅馬尼亞、英格蘭、瑞典、聯邦德國、烏拉圭、以色列、前蘇聯
杯賽概述:
在這屆比賽中有三大贏家,首先自然是巴西人贏得了冠軍,第二是秘魯隊自1958、1962年後,第三次闖入世界杯決賽圈。再就是足球運動本身,本屆世界杯以其眾多場次的高水平比賽而被載入足球史冊。
四年前對1966年世界杯水平不滿意的墨西哥人此次大飽眼福,球迷們欣賞到了32場精彩的比賽。其中有三場令人至今難忘,這就是:英格蘭――巴西、英格蘭――西德以及意大利和西德在半決賽的一場比賽。人們自然也忘不了貝利那腳50米開外的遠射洞穿了捷克守門員的十指大關的精彩一瞬。在這屆世界杯上,擁有豪華陣容的巴西隊,由查仙奴、裏維利諾、托斯塔奧和貝利共同組成了無以倫比的前鋒線,並將巴西隊又一次送上了冠軍的領獎台。
本屆世界杯參賽國家多達71個,再次創下參賽國家數的新高。但一些昔日有著不錯戰績的國家沒能獲得進軍決賽的資格,這其中包括:葡萄牙、匈牙利、法國、西班牙、阿根廷。以色列和摩洛哥首次在世界杯決賽場上亮相。
首次參賽的非洲國家摩洛哥在首輪比賽中與秘魯隊十分引人矚目。秘魯隊也一直殺入到1/4決賽,才以2-4負於了風頭正勁的巴西隊。1/4決賽同樣成為兩支66年決賽隊英格蘭隊和西德隊惡戰的戰場,通過加時賽,聯邦德國才以3-2戰勝對手,涉險過關。但是對於德國隊而言,一場更加艱苦的比賽正等待著他們。在半決賽中,他們與意大利隊相遇,在新建的阿茲塔克體育場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世紀大戰…90分鍾激戰後,雙方的比分仍為1-1,在隨後的加時賽中,兩隊頻頻敲開對方的大門,將這場扣人心弦的比賽推向**,最終,意大利隊以4-3險勝聯邦德國隊,昂首邁進總決賽。
6月20日的決賽,意大利隊和巴西隊如期相遇,雙方都是為了永久占有雷米特杯而戰。在決賽中,裏維拉、馬佐拉沒能阻擋住巴西人邁向冠軍的腳步,巴西隊以4-1的懸殊比分第三次問鼎世界杯冠軍的寶座,阿爾貝托接過雷米特杯,並將其永遠的留在巴西。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巴西12660019712
2意大利863211082
3西德10650117107
4烏拉圭5621345-1
5蘇聯54211624
6墨西哥54211642
7秘魯44202990
8英格蘭44202440
9瑞典33111220
10羅馬尼亞2310245-1
射手榜:
10球:穆勒(德國)
7球:賈爾金霍(巴西)
5球:庫比拉斯(秘魯)
4球:貝利(巴西)、比斯考文茨(蘇聯)
3球:裏維利諾(巴西)、席勒(德國)、裏瓦(意大利)
2球:拉姆博特、摩爾(比利時)、托斯陶(巴西)、皮特拉斯(捷克)、博尼瑟納裏夫拉(意大利)、瓦迪維亞(墨西哥)、加拉爾多(秘魯)、杜米特雷切(羅馬尼亞)
1球:卡洛斯、克羅多爾多、格森(巴西)、博內夫、德門蒂耶夫、科勒夫、尼可蒂莫夫、澤切夫(保加利亞)、克拉克、赫斯特、默裏、皮特森(英格蘭)、貝肯鮑爾、裏布達、奧弗拉斯、舒內林格(德國)、斯皮格勒(愛爾蘭)、多門奇尼(意大利)、加佐尼、豪馬尼(摩洛哥)、巴薩格倫、弗拉格索、岡薩雷斯、佩納(墨西哥)、查爾、德布朗斯基、尼爾古(羅馬尼亞)、特雷森(瑞典)、庫比拉、莫尼卡(烏拉圭)、阿薩蒂尼、梅爾尼特斯基(蘇聯)、
決賽:
巴西-意大利:4-1
決戰剖析:永保雷米特杯
1970年6月21日墨西哥城
巴西4球(貝利18分鍾,格爾森66分鍾,雅濟尼奧71分鍾,卡洛斯.阿爾貝托86分鍾)意大利1球(博寧塞尼亞37分鍾)
半場比分:1-1
入場觀眾:107412
裁判員:格羅克納爾(英格蘭)
巴西隊陣容:費利克斯,卡洛斯.阿爾貝托(隊長),布裏托,威爾遜.皮亞察,埃維拉爾多,克羅多納爾多,格爾森,雅濟尼奧,托斯塔奧,貝利,裏維利諾。教練員:馬裏奧.紮加洛
意大利陣容:阿爾貝托西,博格尼奇,塞拉,羅薩托,法切蒂(隊長),貝爾蒂尼(朱利亞諾第75分鍾替下),馬佐拉,多門格尼,德.希斯蒂,博寧塞尼亞(裏維拉84分鍾替下),裏瓦。教練員:費魯奇奧.瓦卡雷吉
這場比賽被認為是世界杯賽史上最精彩的決賽,但卻不是一場最公平的較量。在4天前的半決賽中,意大利隊與西德隊苦戰120分鍾,累得精疲力盡。巴西隊以逸待勞,在決賽中占了明顯的優勢。球王貝利在巴西隊的勝利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8分鍾時他就以一記漂亮的遠柱頭球為巴西隊首開紀錄。但是,頑強的意大利隊很快由博寧塞尼亞利用巴西隊後衛克羅多納爾多一次漫不經心的迴傳,斷球後破門成功,將比分板平。
在這場比賽中,巴西隊表演出了超凡的球技,下半場,格爾森首先利用一腳遠射將比分超出。雅濟尼奧又一次門前搶點將比分擴大為3-1。球王貝利毫不貪功,為隊友創造了不少機會。比賽結束前4分鍾,他吸引對方防守重心,然後突然把球送到助攻上前的卡洛斯.阿爾貝托的腳下,後者拔腳勁射,攻進精彩的最後一球。
至此,巴西隊已經三捧世界杯,以國際足聯發起人雷米特命名的世界杯從此被巴西永久占有。
冠軍隊主教練:
馬裏奧·紮加洛
紮加洛生於1931年8月9日,曾作為巴西國家隊主力前鋒為巴西隊1958、1962年兩奪世界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出任巴西隊主教練後,特別強調身體素質的訓練,堅持攻勢足球。紮加洛總結前輩的經驗,結合當時巴西隊的實際,放棄嚴格的戰略部署,力主運動員的主動性,依靠隊員的個人技巧與良好意識去發揮作用。在1970年第九屆世界杯上戰勝意大利隊,使巴西第三次奪得世界杯冠軍並永久占有“雷米特”杯,令巴西人欣喜若狂,舉國大慶。紮加洛使巴西足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使攻勢足球再度領導世界潮流,並使巴西成為世界上名符其實的“足球王國”。
本屆球星:
“球王”貝利
貝利因傷未能實現1966年三奪世界杯的夢想,打算在本屆世界杯上向人們表明誰也奪不走“球王”的稱號。他打算以一個奇跡的“中場破門”證明自己,但沒有成功。這卻使他懂得了“球王”並不是上帝,懂得了集體的勝利比炫耀個人球藝更重要。他變得更加成熟了,拋棄了個人的虛榮心,以其智慧為集體立功。當他確信無疑時就毫不猶豫地起腳射門,否則就將球傳給隊友。在賽場上更能控製主動權,從而為巴西隊三次奪魁和足球技術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確保了他無可爭議的“球王”地位。
“轟炸機”穆勒
穆勒是聯邦德國隊鋒線上的一把尖刀。他在門前捕捉戰機的能力令其他球星望塵莫及。他在本屆世界杯上共攻入10球,成為最佳射手。他保持的另一項紀錄是在世界杯上共有14球入帳,是進球最多的選手。球迷們習慣地稱之為“轟炸機”。
“失意英雄”詹尼·裏韋拉
許多意大利球迷說,當看到裏韋拉沒上場時,他們就認定要輸了。裏韋拉是作為正式隊員參加本屆世界杯賽的。不知教練出於何種考慮,開賽後卻將他轉為後備隊員,裏韋拉是位謙虛謹慎的人,傳球準確,射門有方。他對當後備隊員不滿而提出抗議,最後達成的協議是:山德羅·馬佐拉踢上半場,裏韋拉踢下半場。但實際情況是他隻在四分之一決賽中才替代馬佐拉上場,意大利隊以4:1勝墨西哥隊時,他踢進了一球。在與西班牙隊的半決賽中,他也是下半場才出場並取得了勝利。但同巴西隊的決賽中,韋裏拉再次坐冷板凳。在最後幾分鍾才讓他上場,此時意大利隊卻大勢已去。可憐一代英雄懷才不遇,與世界杯失之交臂。
最佳陣容:
守門員:馬蘇基耶維茨(烏拉圭);後衛:卡洛斯·阿爾貝托(巴西)、貝肯鮑爾(西德)、皮亞薩(巴西)、法切蒂(意大利);前衛:博比·查爾頓(英格蘭)、格爾遜(巴西)、裏維拉(意大利);前鋒:亞伊津尼奧(巴西)、蓋德·穆勒(西德)、貝利(巴西)。
1974年第十屆世界杯
舉辦國家:聯邦德國
舉辦時間:1974年7月7日―6月13日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最佳射手:拉托(波蘭)7個入球
觀眾總數:38場比賽1,774,022人
參賽國家:共有98個國家參加了本屆預選賽,16支球隊進入最後的決賽,他們是:瑞典、阿根廷、意大利、澳大利亞、荷蘭、巴西、波蘭、保加利亞、蘇格蘭、智利、民主德國、烏拉圭、聯邦德國、南斯拉夫、海地、紮伊爾
杯賽概述
1974年在德國舉辦的第十屆世界杯首次進行了彩色電視轉播。而比這項文化變革更引人注目的是另外兩項變革。首先是競賽規則的改變:首輪的小組循環賽出現的球隊,在第二輪比賽時將被重新分組,再進行循環比賽;第二項變革就是:由於巴西隊三次獲得世界杯,雷米特杯將永遠的留在巴西,取而代之的是一隻名為“國際足聯世界杯”的金杯。
如同曆屆世界杯賽,這隻由silv設計的新杯,為眾多參賽國家所向往,參加本屆比賽的有98個國家。值得注意的是:東德、西德首次同時出現在世界杯賽的賽場上;海地、澳大利亞和紮伊爾等國家也首次進入決賽階段的比賽。但是,匈牙利、西班牙、法國、英格蘭則被擋在世界杯決賽大門之外。
作為首場比賽的序目,國際足聯公布了新一屆主席――阿維蘭熱,這也是首任非歐洲人出任國際足聯主席一職。包括克魯伊夫、雷森伯格、勒普、內斯肯斯等大牌球星在內的荷蘭隊,第一、第二輪的比賽中可謂一帆風順,他們運用由荷蘭阿賈克斯足球俱樂部所創立的“全攻全守”的足球戰術,先後戰勝阿根廷隊(4-0),東德隊(2-0),巴西隊(2-0)等世界強隊。在這種打法中,球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不必受固定陣容和固定位置的限製,進攻時全隊壓上連續進攻,隊員大範圍地來迴扯動,擾亂對方防線,防守時通力合作。在這屆比賽中,人們還發現了一位超級射手――波蘭人拉托,他以7粒入球高居射手榜首位。但是波蘭人還不足以阻擋住德國進軍決賽的腳步,人們將關注的目光集中在一路殺入決賽的荷蘭隊身上。決賽剛剛開場,克魯伊夫把握住一次機會單刀赴會,被德國人在禁區內絆倒,西德隊被處以極刑,荷蘭隊1-0領先。此後,西德隊並沒有受到影響,很快反擊得手,並最終以2-1擊敗了不可一視的荷蘭隊。這是自1954年瑞士世界杯後,西德隊再次問鼎世界杯。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西德1276011349
2荷蘭11551115312
3波蘭12760116511
4巴西87322642
5瑞典66222761
6東德66
7南斯拉夫461231275
8阿根廷46123912-3
9蘇格蘭43120312
10意大利33111541
11智利2302112-1
12玻利維亞2302125-3
13烏拉圭1301216-5
14澳大利亞1301
15海地03003214-12
16紮伊爾03003014-14
射手榜:
7球:拉托(波蘭)
5球:內斯肯斯(荷蘭),薩紮馬齊(波蘭)
4球:穆勒(西德),裏普(荷蘭),埃達斯托姆(瑞典)
3球:霍斯曼(阿根廷),裏維利奧(巴西),貝林特(西德),克魯伊夫(荷蘭),巴傑維奇(南斯拉夫),迪亞納(波蘭)
2球:亞薩德(阿根廷),加爾金霍(巴西),斯特裏奇(東德),奧維拉斯(西德),薩農,卡拉斯,蘇加克(南斯拉夫),喬丹(蘇格蘭),桑德博格(瑞典)
1球:阿亞拉,巴比通,比林德斯,赫迪亞(阿根廷),瓦多米諾(巴西),博內夫(保加利亞),阿爾梅達(智利),霍夫曼,斯帕瓦瑟(東德),博霍夫,庫爾曼,加波維斯,霍內斯(西德),瓊,克爾,雷森布林克(荷蘭),阿納斯塔希,卡佩羅,裏維拉(意大利),博季切維奇,達薩吉奇,卡塔林斯基,奧布萊克,佩特科維奇(南斯拉夫),高洪,勒裏梅(蘇格蘭),托斯滕森(瑞典),帕沃尼(烏拉圭)
決賽:
聯邦德國―荷蘭:2-1
決戰剖析:全能足球的勝利
1974年7月7日慕尼黑
西德2球(布萊特納25分鍾,穆勒43分鍾)
荷蘭1球(內斯肯斯2分鍾點球)
半場比分:2-1
入場觀眾:78330
裁判員:泰勒(英格蘭)
西德隊陣容:邁耶爾,福格茨,貝肯鮑爾,施瓦岑貝克,布萊特納,邦霍夫,霍內斯,奧韋拉特,格拉鮑夫斯基,穆勒,霍爾岑貝因。教練員:赫爾穆特.紹恩
荷蘭隊陣容:容格布羅德,蘇爾比爾,裏斯貝根(德.容格69分鍾替下),哈安,克洛爾,揚森,範.哈內蓋姆,內斯肯斯,雷普,克魯伊夫,倫森布林克(範.德.克爾克霍夫46分鍾替下)。教練員:裏努斯·米歇爾斯
這場比賽被認為是世界杯賽史上最為緊張激烈的一次決賽。荷蘭隊在這屆比賽中表現出所向披靡之勢,他們的俱樂部隊三年來也稱雄歐洲,全攻全守式打法令整個世界耳目一新,他們奪得冠軍被認為是這屆世界杯賽的最理想結局。
但是,西德隊以他們的老辣和經驗,重演了1954年決賽擊敗匈牙利隊的一幕,再次後來居上出人意料地奪得冠軍。比賽開始僅僅72秒,荷蘭隊的球星克魯伊夫就從中場發起一次勢如閃電般的突破,推進50餘米殺入西德隊禁區,西德隊的後衛霍內斯不得已將他鏟倒,主裁判泰勒毫不猶豫地判罰點球。內斯肯斯主罰命中,荷蘭隊以1-0領先。這段時間裏,荷蘭隊傳遞16次,在對手沒有碰到球的情況下就射入一球,這是世界杯賽史上最經典的鏡頭之一。
老練的西德隊不慌不忙地發起反攻,第25分鍾時,左邊鋒霍爾岑貝因在一個看來沒有威脅的位置上出人意料地沒有傳中,而是自己開始單槍匹馬往荷蘭隊禁區的帶球突破,這一舉動打亂了荷蘭隊的防守布局,揚森匆忙中伸腳,結果在禁區內絆倒了霍爾岑貝因。又是點球。西德隊後衛布萊特納主罰將比分板平。
在比賽前,西德隊就通過對對手的仔細研究,發現荷蘭隊的左後衛助攻上前之後,身後空檔是該隊最大的弱點,在上半場結束前兩分鍾,他們就從這裏發起進攻,邦霍夫高速插上得球,突破補位的荷蘭隊中衛防守,底線處將球傳中。射手穆勒在禁區內接得傳球,在兩名荷蘭後衛封堵的情況下出人意料地大轉身射門,這個球從兩名後衛腿下穿過,荷蘭隊門將措不及防,眼看著皮球滾入網底。
下半場西德隊全力死守,而荷蘭隊則大舉進攻。他們有多次將比分扳平的機會,但西德隊門將邁耶爾表現極為出色,一一將球擋出。他在這場比賽中的發揮被認為是世界杯賽史上守門員的經典之作。
冠軍隊主教練:
赫爾穆行·紹恩
紹恩與荷蘭人一起創造的“全攻全守”打法被譽為足球史上的第三次革命,開創了足球史的新紀元,紹恩堪稱“全攻全守”的一代宗師。紹恩年輕時曾是一名優秀的前鋒,16次代表西德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並入17球,後因膝部受傷而從事教練工作。14年的國家隊教練生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966年第8屆世界杯亞軍、1970年第9屆世界杯第三名、1972年歐洲杯冠軍、1974年第十屆冠軍、1976年歐洲杯亞軍,這些成就,在德國足球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首創“1333”陣式,嚴密控製中場,前有攻擊手,後有“自由”人扼守,可守可攻,全隊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特別是後衛的助攻,令人防不勝防。這種步步緊逼、層層設防、層層攻擊的打法,令世界足壇耳目一新,他與荷蘭人同時推出的這種“全攻全守”打法成為世界足球發展的裏程碑。
本屆球星:
“凱撒大帝”貝肯鮑爾
1966年年僅20的貝肯鮑爾首次出戰世界杯,共打入4球。賽後,他被選入世界最佳陣容。在對英格蘭隊的決賽中,教練舍恩命令其放棄進攻,盯住英格蘭的博比·查爾頓,結果德國隊未能捧杯。1970年世界杯貝肯鮑爾在手臂負傷的情況下,他以一記關鍵的入球淘汰了英格蘭,報了一箭之仇。但在與意大利的半決賽中,西德隊再次失利。本屆世界杯西德隊與荷蘭爭奪世界杯前夕,隊員們召集會議,一致要求貝肯鮑爾向教練建議該隊應采取的戰術,舍恩“準奏”。貝肯鮑爾以隊長的身份率隊一舉捧得世界杯,賽後,隊友們戲稱他是球員兼“教練”。1990年,貝肯鮑爾以教練的身份將西德隊再次帶上了世界杯冠軍寶座。
“常勝將軍”克魯伊夫
克魯伊夫是荷蘭足球一個時代的象征。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17歲在阿賈克斯隊開始其職業足球生涯,三次當選歐洲足球先生。當1971年他作為歐洲最佳足球運動員獲得金球獎時,已沒有人懷疑他那出色的球藝。在本屆世界杯大賽上,以克魯伊夫為核心的荷蘭隊在世界杯賽場上刮起一陣“橙色旋風”,他和隊友們組成的“旋轉木馬”被認定會獲得冠軍,理由很簡單,因為有“常勝將軍”克魯伊夫就必然能獲勝。在決賽中,開賽僅一分鍾,克魯伊夫勇敢地突入西德隊的禁區被對方絆倒,罰點球使荷蘭隊先得一分。勝利似乎在向克魯伊夫微笑。但是,“將軍”終究未能敵過“大帝”。失敗後,克魯伊夫宣布不再參加世界杯賽。他說:“我生來就不能失敗”。
最佳陣容:
守門員:托馬舍夫斯基(波蘭);後衛:福格茨(西德)、蘇比爾(荷蘭)、貝肯鮑爾(西德)、馬裏尼奧(巴西);前衛:德伊納(波蘭)、奧維拉特(西德)、內斯肯斯(荷蘭);前鋒:拉托(波蘭)、克魯伊夫(荷蘭)、倫森布林克(荷蘭)。
1978年第11屆世界杯
舉辦國家:阿根廷
舉辦時間:1978年6月1日――25日
冠軍得主:阿根廷
最佳射手:肯波斯(阿根廷)6個入球
參賽國家:共有10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選賽,16支球隊進入決賽,他們是:阿根廷、法國、秘魯、墨西哥、波蘭、西班牙、奧地利、聯邦德國、伊朗、荷蘭、蘇格蘭、瑞典、巴西、匈牙利、意大利、突尼斯觀眾總數:38場比賽共1,747,210人
杯賽概述:
沒有哪屆世界杯象在阿根廷舉辦的這屆比賽一樣,擁有如此多的爭論。
除了英格蘭、南斯拉夫和前蘇聯幾個足球強國失去了進軍決賽階段比賽的資格外,伊朗和突尼斯隊首次入圍決賽圈。而法國也在12年後,重新迴到了這項世界最高賽事中來。不幸的是,michelhidalgo率領的擁有近乎完美後場的法國隊,由於分在了一個強組,先後以兩個1-2不敵阿根廷隊和意大利隊。普拉蒂尼和他的隊友雖然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以3-1擊敗了匈牙利隊,但最終還是沒能進入第二輪。第一輪比賽涉險過關的荷蘭隊,在第二輪比賽中大發神威,在長青樹倫森布林克的率領下,一路以5-1狂勝奧地利隊、2-1挫敗了意大利隊,並以2-2戰平風頭正勁的西德隊,殺入決賽。在半決賽的另外一個小組中,巴西隊和阿根廷隊是主要競爭對手。阿根廷在最後一場對秘魯的比賽中至少要獲得4個淨勝球才能出現,此時,人們都以為出現隊非巴西莫屬,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東道主阿根廷隊在帕薩雷拉的帶領下竟然6次洞穿秘魯隊的大門。在這場多少讓人稱奇的比賽中,秘魯隊的領隊的缺席顯得十分顯眼。這場進球大戰看上去就象一場事先安排好的友誼賽,裁判在整場比賽中也十分偏袒,阿根廷隊即便是十分明顯的犯規,他也常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不管怎樣,阿根廷隊進入到最後的決賽,並在決賽中通過加時賽以3-1戰勝了荷蘭隊,從而捧的了夢寐以求的金杯。自從1930年阿根廷隊進入世界杯決賽以後,阿根廷人整整等待了48年才實現了這個夢想。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阿根廷11751115411
2荷蘭8735215102
3巴西1174301037
4意大利97412963
5波蘭76312660
6西德661411055
7奧地利66303710-3
8秘魯56213712-5
9突尼斯33111321
10西班牙33111220
11蘇格蘭3311156-1
12法國231
13瑞典1301213-2
14伊朗1301228-6
15匈牙利0300338-5
16墨西哥03003212-10
射手榜:
6球:肯佩斯(阿根廷)
5球:蘭森布林克(荷蘭)、古比亞斯(秘魯)
4球:魯克(阿根廷)、卡蘭克(奧地利)
3球:德希尤、羅伯托(巴西)、魯梅尼格(德國)、雷普(荷蘭)、羅西(意大利)
2球:貝爾托尼,內林霍(巴西),弗洛赫、穆勒(西德),布倫茨(荷蘭),貝特加(意大利),博涅克、拉托(波蘭),傑米爾(蘇格蘭)
1球:帕薩雷拉、塔蘭蒂尼(阿根廷)、奧貝馬耶爾、斯卡切納(阿根廷)、雷納爾多、濟科(巴西)、布雷多爾、蘭科貝、洛佩斯、普拉蒂尼、羅切特烏(法國)、阿森西、達尼(西班牙)、阿布拉姆奇克、霍岑貝恩(德國)、貝內蒂、考西奧、薩卡雷裏(意大利)、科霍夫(荷蘭)、卡斯波、托斯、佐伯利(匈牙利)、達納法、羅桑(伊朗)、蘭埃爾、阿亞拉(墨西哥)、古埃托、瓦拉斯科茲(秘魯)、德伊那、薩馬奇(波蘭)、達爾格裏什、喬丹(蘇格蘭)、索伯格(瑞典)、多勒普、加米德、卡比(突尼斯)
決賽:
阿根廷―荷蘭:3-1(加時賽)
決戰剖析:一個人的功勞
1978年6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3球(肯佩斯38分鍾、105分鍾,貝托尼116分鍾)
荷蘭1球(納寧加82分鍾)
半場比分:0比0
入場觀眾:77260
裁判員:格內拉(意大利)
阿根廷隊陣容:菲洛爾,奧古因,塔朗蒂尼,阿迪列斯(拉羅薩66分鍾替下),帕薩雷拉(隊長),加爾萬,貝托尼,奧蒂茲(豪斯曼75分鍾替下),盧克,肯佩斯,加勒戈。教練員:塞薩爾·梅諾蒂
荷蘭隊陣容:容格布羅德,波特維裏耶特,克洛爾(隊長),布蘭茨,揚森(蘇爾比爾73分鍾替下),哈安內斯肯斯,bsp;荷蘭隊奪得世界冠軍的美夢再次破裂,但這次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自己。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球星克魯伊夫拒絕隨同荷蘭隊出戰世界杯賽,使他們的實力受到影響。
阿根廷隊充分利用了主場之利,他們在球場上動作很大,但裁判員對他們比較寬鬆。在決賽開始前,阿根廷隊故意遲遲不出場,讓荷蘭隊久等,出場之後又抱怨荷蘭隊球員雷尼·範·德·克爾克霍夫胳膊上纏著的繃帶不合規定。在一再影響荷蘭隊情緒之後,他們終於開始比賽。荷蘭隊在場上占據優熱,但他們拿個人能力突出的肯佩斯沒有辦法。在肯佩斯連過兩人先進一球後,荷蘭隊調整陣容,終於由替補上場的納寧加接隊友傳中球頭功得手,將比分扳平。在90分鍾比賽馬上就要結束的時候,荷蘭隊本有機會贏得比賽,倫森布林克在左路接隊友開出的任意球殺入禁區,但勢在必進的一腳射門卻擊中門柱彈出。
加時賽中,肯佩斯再度發揮出極強的個人攻擊力,他再一次連闖數關攻進一球,而在他的努力下,隊友貝托尼也有機會射入本隊的第三球。
盡管阿根廷隊奪得冠軍,但是人們公認,巴西隊是此次參賽的南美球隊中最強的一支。由於阿根廷隊在半決賽階段很不正常地以6比0大勝秘魯隊,才憑借淨勝球的優熱擠掉巴西隊,進入決賽。而那場極富爭議的比賽中秘魯隊的門將奎羅加,原本就是阿根廷人。
冠軍隊主教練:
塞薩爾·路易斯·梅諾蒂生於:1938年11月5日
身高:1.90米
年輕時,梅諾蒂曾是阿根廷著名的俱樂部博卡青年隊的前鋒,到巴西桑托斯隊與貝利一起踢過球,曾代表國家隊踢過29場球,參加過1966年世界杯。1974年正式出任國家隊主教練,在他的帶領下,阿根廷人在經過漫長的48年艱苦跋涉,1978年第11屆才首奪世界杯冠軍。梅諾蒂素有“足球理論家”的美稱,他認為“現實主義”和“足球實用主義”對各俱樂部是好的,但國家隊則需要更多的東西,除體力外,還需要天賦、靈感和智慧。把阿根廷足球變成歐式足球是不可能的,但必須做到隊員在比賽中意誌高度集中和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在各條線上保持攻防平衡。
本屆球星:
“一代天驕”肯佩斯
肯佩斯曾先後參加了第十、十一、十二屆三屆世界杯賽。他1976年加盟西班牙瓦倫西亞隊並成為該年度西班牙甲級聯賽最佳射手。本屆世界杯上,肯佩斯達到其運動生涯的巔峰,七場比賽共入六球。決賽對荷蘭的比賽中,他連續晃過多名防守隊員,禁區內倒地臥射打入一球,至今仍被視為世界杯的經典之作,他以6球榮獲本屆杯賽最佳射手稱號。1980年以後,肯佩斯的競技狀態開始下降,在第十二屆世界杯賽上表現差勁而丟掉了西班牙甲級隊的飯碗,他不得不轉會到奧地利一家小球會直到退役。
“後場指揮家”帕薩雷拉
帕薩雷拉具有優秀後衛的特點,他是一名符合現代足球要求的優秀後衛,他的預見性、拚勁和傑出的指揮能力在這屆世界杯上得以充分體現。帕薩雷拉是阿根廷隊的縮影,球藝並不高超,但極其正規,並有不屈不饒的精神和堅定的獲勝信念。他懂得僅有細膩的控球技術而沒有拚搶意識是遠遠不夠的,當地看到隊友們由於輸球而氣餒或膽怯時,就以身作則,為隊友鼓勁。阿根廷隊捧杯帕薩雷拉功不可沒。
“克魯伊夫第二”倫森布林克
70年代荷蘭僅次於克魯伊夫的二號巨星,長得也極像克魯伊夫,為荷蘭隊兩奪世界杯亞軍立下汗馬功勞。本屆杯賽上他獨入5球,其中對蘇格蘭一役中,他榮幸地射入了世界杯曆史上的第1000個球。由於克魯伊夫拒絕參賽,倫森布林克孤掌難鳴,決賽進行到下半場時,他擺脫阿根廷隊後衛,晃過守門員,不幸的是麵對空門卻將球打中橫梁後飛出場外。加時賽中,荷蘭隊敗北,荷蘭隊認為那個球如果是克魯伊夫就必進無疑了,隻可惜克魯伊夫是一個不能接受失敗的人而未參賽。
“金童”羅西
人稱“金童”的保羅·羅西在本屆杯賽前因涉嫌體育彩票醜聞法庭傳喚而名譽掃地,然而他還是出人意料地入選了世界杯意大利隊陣容。他身材瘦弱,長臉龐,窄肩膀,不具備一名進攻性球星的體形和技巧。他意識到自己不能以力量取勝而應以智慧、計謀和機會取勝。1978年羅西第一次參加世界杯賽就有不俗的表演,當時射入3球。本屆杯賽的前三場比賽意大利隊僅攻入兩球,羅西一個也未攻入。進入第二階段比賽後,羅西才露出其真麵目,他大演“帽子戲法”,4場比賽共攻入6球,僅在與巴西隊的比賽中他就獨中三元。決戰中他也攻入了致勝的一球。羅西囊括了本屆杯賽金靴獎和金球獎。1986年他第三次參加世界杯賽時,由於鼎盛期已過、他隻能以替補的身份觀看隊友的角逐了。
“精神冠軍”法爾考
法爾考在本屆杯賽中曾以謹慎的語言向教練和隊友們提出警告,不要輕視第一階段表現平庸的意大利隊。不幸的是,他的預言變成了現實。在同意大利隊的比賽中,法爾考竭盡全力拚搏,並為巴西隊踢進了第二個球,曾以1:1和2:2與意大利戰成平局,但最終還是以2:3被淘汰了,法爾考過沒能甩掉可悲的“精神冠軍”的稱號。
最佳陣容:
守門員:費洛爾(阿根廷);後衛:福格茨(西德)、阿馬拉爾(巴西)、克洛爾(荷蘭)、塔朗蒂尼(阿根廷);前衛:卡西奧(意大利)、吉爾塞烏(巴西)、倫森布林克(荷蘭);前鋒:羅西(意大利)、肯佩斯(阿根廷)、貝托尼(阿根廷)。
1958年第六屆世界杯
舉辦地點:瑞典
舉辦時間:1958年6月8日――29日
參賽國家:53個國家參加了本屆比賽,16支球隊進入決賽階段:
阿根廷、墨西哥、奧地利、北愛爾蘭、巴西、玻利維亞、捷克斯洛伐克、蘇格蘭、英格蘭、瑞典、法國、前蘇聯、聯邦德國、威爾士、匈牙利、南斯拉夫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方丹13個進球
觀眾總數:35場比賽共868,000人
杯賽概述:
提及第六屆世界杯人們不禁會想到許多足球明星的誕生:科帕、方丹、格倫、亞辛、加林查、瓦瓦,當然,還有年僅17歲的貝利,在這屆比賽中,他一人獨進6球,其中包括巴西隊在最後決賽中的兩粒入球。瑞士世界杯後,瑞典被提名舉辦1958年第六屆世界杯。這四年期間,世界杯之父雷米特在巴黎去世,享年83歲。第六屆世界杯以53個國家參賽而載入史冊。首輪循環賽便大報冷門:比利時、荷蘭、瑞士、西班牙、烏拉圭、意大利隊都被早早的淘汰出局。決賽階段的首輪比賽也使人們注意到一些新近崛起的足球國家,例如:威爾士、北愛爾蘭、前蘇聯、瑞典等。而最惹人注意的是法國隊的三劍客科帕,帕托尼,方丹。他們象一陣藍色旋風囊括了由國際人士共同評比的一係列榮譽:最佳射手(13個球)、最多入球(23個球)及最佳球員――科帕。法國在首輪的3場比賽中便攻入11個入球。
在第四、第五屆世界杯連續兩次失利後,本屆比賽巴西隊誓在必得。首輪循環賽中,他們先後戰勝同組的幾支強隊,包括:以3-0戰勝奧地利,以0-0戰平英格蘭,以2-0戰勝前蘇聯。在對威爾士隊的1/4決賽中,雙方激戰1個多小時,均毫無建樹,此時,一位年僅17歲的少年攻入製勝的一球,他,就是貝利。這也是他在世界杯上攻入的首粒入球。一顆明星就此誕生了。在半決賽中,貝利越發勢不可擋,與他的隊友們共同摧毀了法國人的夢想。巴西隊再次擠身世界杯決賽,此次他們的對手是瑞典隊。瑞典隊進入決賽令人吃驚不小,他們從意大利召迴一批職業球員,這使得關於職業球員是否可以參加世界杯的爭論愈發激烈。不過,無論怎樣,瑞典隊的陣容可謂是堅不可摧的,他們在半決賽中以3-1擊敗了上屆冠軍西德。在風雲變幻的決賽場上,巴西隊在先失一球的情況下連入5球,最終以5-2的懸殊比分首次贏得了世界杯。當金光閃閃的雷米特杯頒發給巴西隊時,整個巴西沸騰了。這是一個桑巴舞的時代!
積分榜:第一輪: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巴西11651016412
2瑞典964111275
3法國8640223158
4西德662221214-2
5蘇聯5521256-1
6南斯拉夫44121773
7瑞士34031440
8北愛爾蘭34112610-4
9捷克斯洛伐克34111963
10匈牙利34112752
11英格蘭3403145-1
12巴拉圭33111912-3
13阿根廷23102510-5
14蘇格蘭1301246-2
15奧地利1301227-5
16墨西哥1301218-7
射手榜:
13球:方丹(法國)
6球:貝利(巴西)、拉恩(德國)
5球:瓦瓦(巴西)、馬克帕蘭德(北愛爾蘭)
4球:齊坎(捷克)、蒂奇(匈牙利)、哈姆林、西蒙鬆(瑞典)
3球:科爾巴塔(阿根廷)、普拉托尼(法國)、紹費爾(德國)、瓦塞林諾維奇(南斯拉夫)
2球:阿爾塔費尼(巴西)、德沃拉克、霍沃卡(捷克)、凱文(英格蘭)、維斯尼奇(法國)、希勒(德國)、佩塔科維奇(南斯拉夫)、阿蓋羅、阿馬利羅、帕羅迪、羅麥羅(巴拉圭)、裏德霍姆(瑞典)、阿爾切奇(威爾士)、伊林、伊萬諾夫(蘇聯)
1球:阿維奧、門內德斯(阿根廷)、科勒、科內爾(奧地利)、迪迪、桑托斯、紮加洛(巴西)、費雷斯(捷克)、菲尼。哈因內斯(英格蘭)、多伊斯、文森特(法國)、希斯拉克(德國)、本斯克、博斯希克、桑多爾(匈牙利)、奧克涅諾維奇、拉科夫(南斯拉夫)、貝爾蒙特(墨西哥)、庫什(北愛爾蘭)、雷(巴拉圭)、巴爾德、科林斯、穆迭、穆萊(蘇格蘭)、格蘭、斯克格倫德(瑞典)、查爾斯、梅德文(威爾士)、西蒙尼安(蘇聯)
決賽:
巴西―瑞典:5-1
決戰剖析:17歲的奇跡
1958年6月29日斯德哥爾摩
巴西5球(瓦瓦9分鍾、31分鍾,貝利55分鍾、89分鍾,紮加洛70分鍾)瑞典2球(利德霍姆4分鍾,西蒙森80分鍾)
半場比分:2比1
入場觀眾:49737
裁判員:古伊格(法國)
巴西隊陣容:吉爾馬,d·桑托斯,n·桑托斯,濟托,貝裏尼(隊長),奧蘭多,加林查,迪迪,瓦瓦,貝利,紮加洛。教練員:文森特·費奧拉
瑞典隊陣容:斯文森,博格馬克,埃克斯波姆,波爾傑森,古斯塔夫森,帕林,哈姆林,格倫,西蒙森,利德霍姆(隊長),斯克格倫德。教練員:喬治·雷諾爾
17歲的貝利在這屆比賽中顯示出超凡的才華,而巴西隊另一名新星加林查的表現也極為突出。由一大批天才球員組成的巴西隊,實力明顯淩駕於其它對手之上,在決賽中,幾乎全部隊員都在意大利踢球、經驗非常豐富的東道主瑞典隊也明顯不是他們的對手。
盡管瑞典隊利用巴西隊的大意先進一球,但是,加林查在右路的兩次突破,為瓦瓦製造出兩次得分機會。巴西隊上半場以2比1領先。下半場,貝利像跳桑巴舞一樣精彩地打進第三個球,當時他用大腿停下隊友的後場長傳球,先後將球挑過兩名後衛的頭頂,然後淩空射門破網。終場前1分鍾,他又展示出自己頭球功夫的了得,在比他高出近20厘米的後衛緊密防守下頭球射門得手。現任巴西隊主教練紮加洛在這場比賽中也射進一球。巴西隊以天才的球技徹底征服了全世界。
冠軍隊主教練:
維森特·弗奧拉
維森特·弗奧拉是巴西足球的一代宗師,是他締造了巴西足球在國際足壇的不朽形象。他是“424”陣式的創始人,取代了統治足壇長達30年的“wm”陣式,改變了匈牙利“334”陣式的頭重腳輕,重攻輕守的缺點,這就是世界足球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他發掘並造就了當今世界足壇的兩顆摧璨的巨星――貝利和加林查。他為巴西足球曆經磨難之後找到了真正的通向輝煌的道路。
本屆球星:
“球王”貝利
被譽為“一代球王”的貝利,17歲就成為世界冠軍並四次出戰世界杯賽,為巴西隊三奪世界杯立下不朽戰功。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三次獲世界杯冠軍殊榮的球星。在貝利長達22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射入1282球,他幾乎贏得了國際足壇上所有冠軍稱號。1977年10月10日,貝利正式告別足壇。
“射門機器”方丹
方丹在本屆杯賽上獨中13球而榮登射手榜榜首,30多年過去了,至今尚無人能破這一世界杯紀錄。方丹出生於摩洛哥,1955年人選國家隊,由於方丹的加盟,使法國從一支歐洲二三流水平的隊伍一躍而登上世界杯季軍的座次。
“奠基石”迪迪
球王貝利在世界杯賽場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與迪迪的中場組織是分不開的,迪迪事實上是貝利成為球王的奠基石。迪迪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一直是巴西隊的中場核心人物,他參加過第五、六、七三屆世界杯賽。
最佳陣容:
守門員:雅辛(蘇聯);後衛:布蘭奇弗勞爾(愛爾蘭)、貝裏尼(巴西)、n·桑托斯(巴西);前衛:迪迪(巴西)、科帕(法國);前鋒:加林查(巴西)、哈姆林(瑞典)、格林(瑞典)、方丹(法國)、貝利(巴西)
1962年第七屆世界杯
舉辦地點:智利
舉辦時間:1962年5月30日――6月17日
參賽國家:5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賽,16支球隊獲得決賽資格,他們是:聯邦德國、阿根廷、匈牙利、巴西、意大利、保加利亞、墨西哥、智利、西班牙、哥倫比亞、瑞士、捷克斯洛伐克、烏拉圭、英格蘭、前蘇聯、南斯拉夫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4個進球葉爾科維奇
觀眾總數:32場比賽共896,336人
杯賽概述:
自1950年巴西世界杯後,時隔12年,世界杯再度迴到南美州舉行,雖然國際足聯選擇了智利作為東道主,但還是指出該國場館、道路交通等硬件設施不足,而缺乏舉辦如此重大賽事的能力。56個國家(一項新紀錄)爭奪16個決賽席位,而1954年世界杯的兩支勁旅法國隊和瑞典隊則無緣決賽。
這是一屆充滿了火藥味的一屆世界杯,拳打腳踢的現象屢見不鮮,受傷的隊員多達34人之多,尤其是貝利由於受傷隻參加了一場比賽,令人遺憾。意大利、智利、西班牙、南斯拉夫大打野蠻足球。其中意大利隊與東道主智利隊的比賽堪稱“經典之作”,開賽僅5分鍾,英籍主裁判斯湯頓就將犯規的意大利球員費利尼罰下場,但費利尼不服從,雙方隊員發生爭執,使比賽中斷38分鍾,最後由警方出麵才把費利尼“請”出場外。
隨後由於意大利隊的戴維將智利隊的桑切斯撞傷又被罰下場。隻有9人應戰的意大利隊最終被桑切斯和托羅的兩粒入球淘汰出局。比賽剛一結束,主裁判和巡邊員見勢不妙就躲進更衣室,雙方球員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打出手,場上局麵難以控製。最後,由政府官員、組委會成員和警察三方聯手作戰,才製止了這場球場暴力事件。在另外一場比賽中,西德隊與意大利隊又是一番拳腳相加,在這裏,足球失去了應有的尊嚴,嚴重影響了世界足球運動的健康發展。
在對南斯拉夫的比賽中,貝利就為此受重傷,這位1958年世界杯賽場上的明星,在隨後對捷克的比賽中由於肌肉的進一步受傷,不得不瘸著離開1962年世界杯賽場。盡管如此,巴西隊還是在加林查和薩加盧的率領下,戰勝了損失更為慘重的瑞典隊,擠身4強。而烏拉圭、阿根廷、意大利隊則被擠出8強。
在1/4決賽中,當東道主智利隊以2-1擊敗前蘇聯隊時,球場上的情緒高漲到極點,智利傾城而出,人們湧向街道慶祝勝利。不過,很快在半決賽中,巴西人證明他們才是最強的球隊,巴西隊以4-2大勝智利隊,連續第二次殺入決賽。他們的對手是在半決賽中不可思議戰勝南斯拉夫隊的捷克隊。
在決賽中,捷克人完全沒有了在首輪以0-0逼平巴西隊和在1/4決賽中戰勝匈牙利隊的感覺。應該說,捷克隊把握住了所有的機會,但依然無法與球技登峰造極的巴西隊向抗掙,最終隻得以1-3敗下陣來。在智利的安第斯山腳下,巴西隊在貝利缺陣的情況下又一次蟬聯了世界杯。巴西隊成為繼意大利、烏拉圭後,兩獲世界杯冠軍的球隊。除此之外,在足球唿喚公平競爭的今天,第七屆世界杯更應該被人們銘記。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巴西1165101459
2捷克斯洛伐克76312770
3智利864021082
4南斯拉夫663031073
5蘇聯54211972
6匈牙利54211835
7西德54211422
8英格蘭3411256-1
9意大利33111321
10阿根廷3311123-1
11墨西哥2310234-1
12烏拉圭2310246-2
13西班牙2310223-1
14哥倫比亞13012511-6
15玻利維亞1301217-6
16瑞士0300328-6
射手榜:
4球:加林查、瓦瓦(巴西),桑切斯(智利),阿爾伯特(匈牙利),約爾科維奇(南斯拉夫),伊萬諾夫(蘇聯)
3球:阿馬裏爾多(巴西),舒爾(捷克),加利奇(南斯拉夫),蒂奇(匈牙利)
2球:拉米雷斯、羅加斯、托羅(智利),弗勞爾斯(英格蘭),席勒(西德),布爾加雷利(意大利),薩西亞(烏拉圭),切斯連科、波內德爾尼克(蘇聯)
1球:法庫多、桑菲利浦(阿根廷),貝利、紮加洛、濟托(巴西),阿斯帕魯科夫(保加利亞),阿切羅斯、科爾、克林格、拉達、祖魯阿卡(哥倫比亞),卡德拉巴、馬賽克、馬索普斯特、斯蒂比蘭尼(捷克),查爾頓、格裏維斯、希金斯(英格蘭),阿德拉多、佩爾羅(西班牙),比盧爾斯、澤馬尼亞克(西德),索利莫希(匈牙利),莫拉(意大利),梅利奇、拉達科維奇、斯科布拉(南斯拉夫),阿奎拉、迪亞茲、赫爾南德斯(墨西哥),烏特裏奇、施奈特(瑞士),卡布萊拉、庫比拉(烏拉圭),馬米金(蘇聯)
決賽:
巴西―捷克斯洛伐克:3-1
決戰剖析:無可爭議的優勢
1962年6月17日聖地亞哥巴西3球(阿馬裏爾多17分鍾、濟托68分鍾、瓦瓦77分鍾)
捷克斯洛伐克1球(馬索普斯特15分鍾)
半場比分:1-1
入場觀眾:68679
裁判員:拉蒂舍夫(前蘇聯)
巴西隊陣容:吉爾馬,d·桑托斯,濟托,n·桑托斯,毛羅(隊長),佐濟尼奧,加林查,迪迪,瓦瓦,阿馬裏爾多,紮加洛教練員:埃莫爾.莫雷拉
捷克斯洛伐克隊陣容:施洛伊夫,蒂奇,諾瓦克,普魯斯卡爾,波普盧哈爾,馬索普斯特(隊長),波斯佩卡爾,舍勒爾,科瓦斯尼亞克,卡德拉巴,傑利尼科。教練員:魯道夫·維塔拉西奧
巴西隊保留了上屆世界杯的絕大多數主力隊員,但他們在小組賽中的表現卻不是非常突出,3場比賽一共射進4個球。但是,隨著比賽的進行,他們展示出越來越好的狀態。在貝利被踢傷不能上場的情況下,加林查擔起了領軍的重擔,率領全隊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以3-1戰勝英格蘭隊,半決賽中以4-2擊敗東道主智利隊,值得指出的是:在這屆比賽中,巴西隊一共就啟用了12名隊員,其實力依然是其他隊伍無法匹敵的。決賽中,像四年前一樣,巴西隊先失一球,但是,頂替貝利上場的阿馬裏爾多立下奇功,他在一個幾乎不可能射門的角度攻門成功,將比分扳平。這之後的比賽完全被巴西隊控製。他們通過一次成功的配合,由濟托輕鬆的頂入第二球。而捷克斯洛伐克隊門將施活伊夫的一次撲球脫手,使得瓦瓦射進決定性的第三球。這也使得瓦瓦成為世界杯賽史上第一個連續在兩屆決賽中都取得入球的球員。
冠軍隊主教練:
埃莫雷·莫雷拉
莫雷拉在其前任弗奧拉創造的“424”陣式基礎上加以改革演變成“433”陣式。他是在1962年智利世界杯前二個月由於弗奧拉突然病倒而接過帥印的。莫雷拉是一位體育教員,也是心理學家。他的特點是盡量發揮老隊員的作用。應核說,莫雷拉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而占據世界足壇重要一席的。他成功地捍衛了巴西足球的榮耀,率巴西隊衛冕成功。
本屆球星:
“球魔”阿馬裏爾多
阿馬裏爾多在本屆杯賽上本來是替補,他是巴西的後起之秀。當傷痛使貝利中途退出比賽時,給了阿馬裏爾多成名的良機。他為巴西隊第二次奪魁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對西班牙的比賽中,他以自己獨特的風格攻人了使巴西獲勝的二球。在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決賽中,巴西隊先以0:1落後,阿馬裏爾多從左路插上,一腳勁射,球從守門員和球門橫梁之間射人網底。隨後又是他一記漂亮的傳中,中鋒薛圖攻入這決定性的一球。阿馬裏爾多有“球魔”的綽號,這個貼切的綽號反映了他的火爆性格和強烈個性。不管是在中場,還是在前場,他都能從左路自由地推進。
“火箭鳥”加林查
與貝利同時代的巴西超級巨星,綽號“火箭鳥”。童年時患小兒麻痹症造成雙腿畸形。少年的加林查不為生理缺陷所屈服,經過艱苦努力,終於在22歲時用那雙殘腳敲開了國家隊的大門。1958年,加林查首次代表巴西隊出戰世界杯,為巴西隊第一次獲得世界杯冠軍立下戰功。本屆世界杯賽上更成為巴西的頭號功臣,一人獨入4球,使巴西隊衛冕成功。加林查的後半生則屢遭不幸,他因舊傷複發加之酗酒成癮,於1983年1月20日死於貧困潦倒之中。
“倒黴球星”斯特法諾
迪·斯特法諾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星之一,但他卻無緣在世界杯大賽上顯露其足球天才本領。有人說,這位西班牙籍阿根廷天才可與貝利並駕齊驅。還有人說,他比貝利更完美。1950年前夕,由於運動員罷工,阿根廷足球實際上已陷入癱瘓。後來,斯特法諾加入了西班牙國籍,原以為可以在1962年的世界杯大賽上大展雄姿,但在首場比賽前不久,他因腿部受傷而無法參賽。這樣,他和首場比賽中受傷下場的貝利一樣從運動員變成了觀眾。
最佳陣容:
守門員:卡瓦哈爾(墨西哥);後衛:桑托斯(巴西)、馬爾蒂尼(意大利)、沃羅寧(蘇聯)、施內林格(西德);前衛:馬索普斯特(捷克斯洛伐克)、濟托(巴西);前鋒:加林查(巴西)、托羅(智利)、瓦瓦(巴西)、紮加洛(巴西)。
1966年第八屆世界杯
舉辦地點:英格蘭
舉辦時間:1966年6月11日――30日
參賽國家:70個國家和地區(16個決賽名額)
阿根廷、意大利、巴西、北朝鮮、保加利亞、墨西哥、智利、葡萄牙、法國、英格蘭、西班牙、瑞士、聯邦德國、烏拉圭、匈牙利、前蘇聯
冠軍得主:英格蘭
最佳射手:尤西比奧9個進球
觀眾總數:32場比賽共1,614,677人
杯賽概述:
1966年第八屆世界杯賽之前,非洲國家要首先進行預選賽,獲勝球隊還要和亞洲地區或大洋洲地區預選賽的獲勝隊爭奪進入決賽的席位,為此,15個非洲國家提出抗議:要求擁有一個直接進軍決賽的名額。雖然這項提案當時並未被采納,但令非洲人欣慰的是,四年後,他們自己大洲擁有了一張決賽入場券。
本屆世界杯吸引了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球隊,通過預選賽產生了16支決賽隊:10個來自歐洲,4個來自南美洲,1個來自中北美洲,另外一個是東道主英格蘭隊。
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殺入世界杯決賽葡萄牙隊,他們一路衝殺至半決賽,可謂是本屆比賽中的一匹黑馬。而麵對家鄉父老的英國人,則憑借精湛的球技和寸球必爭的信念,小組賽中先後以0-0戰平烏拉圭隊、以2-0擊敗墨西哥隊、以2-0戰勝法國隊;1/4決賽1-0戰勝阿根廷隊;半決賽以2-1擋住了葡萄牙隊的攻勢,殺入決賽。但是,最大的新聞還要屬上屆冠軍巴西隊在小組賽中便被早早地淘汰出局。比賽裏,貝利受傷而不能上場,此時的巴西隊陣腳大亂,連連敗給匈牙利隊、葡萄牙隊。貝利再次成為野蠻足球的受害者。1966年的這屆世界杯可謂是讓專家大跌眼鏡的一屆世界杯。在決賽階段第二場的比賽中,朝鮮出人意料以1-0戰勝了意大利隊,從而將其踢出前8名。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朝鮮與黑馬葡萄牙隊上演了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進球大戰,葡萄牙隊在先失3球的情況下,奮力反擊,連扳5球,奇跡般的起死迴生。尤西比奧一人獨中4元。不過朝鮮隊雖敗尤榮。
英格蘭與阿根廷隊的1/4決賽展示給人們的是肮髒的深淵。在一係列可惡的行為接二連三出現之後,阿根廷隊長安東尼奧終因與裁判爭吵被趕出球場。這場爭吵使比賽中斷了10分鍾,最終,英格蘭隊以1-0獲勝。隨後,在半決賽中,英格蘭對經過加時賽以2-1把本屆比賽的“黑馬”葡萄牙隊淘汰出局。
在決賽裏,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英格蘭隊擁有明顯的優勢,通過加時賽,以4-2戰勝德國隊,最終奪得冠軍。本屆世界杯首次進行了電視直播,並大獲成功,世界杯比賽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英格蘭1165101138
2西德964111569
3葡萄牙1065011789
4蘇聯864021064
5阿根廷54211422
6匈牙利44201871
7烏拉圭4412125-3
8朝鮮3411259-3
9意大利231
10西班牙2320245-1
11巴西2310246-2
12墨西哥2302113-2
13法國13013
14智利13013
15玻利維亞0300318-7
16瑞士0300319-8
射手榜:
9球:尤西比奧(葡萄牙)
6球:哈勒(德國)
4球:赫斯特(英格蘭)、貝肯鮑爾(德國)、本恩(匈牙利)、佩庫讓(蘇聯)
3球:阿蒂姆(阿根廷)、查爾頓、亨特(英格蘭)、奧格斯托、托勒斯(葡萄牙)、馬拉夫(蘇聯)
2球:馬科斯(智利)、斯勒(德國)、梅斯佐利(匈牙利)、樸勝金(韓國)、奇斯倫科(蘇聯)
1球:奧內加(阿根廷)、加林查、貝利、裏爾多、托斯陶(巴西)、阿斯帕羅科夫(比利時)、皮特斯(英格蘭)、阿曼奇奧、富斯特、皮利、桑切斯(西班牙)、鮑格因、哈瑟(法國)、埃莫裏奇、海爾德、維博(德國)、法卡斯(匈牙利)、巴裏森、馬佐拉(意大利)、李東文、樸東金、揚勝光(朝鮮)、博加(墨西哥)、西蒙斯(葡萄牙)、昆廷(瑞士)、考特斯、羅查(烏拉圭)、班尼切維斯基(蘇聯)
決賽:
英格蘭―聯邦德國:4-2(加時賽)
決戰剖析:有爭議的勝利
1966年7月30日倫敦溫布利球場英格蘭4球(赫斯特18分鍾、100分鍾、119分鍾,彼得斯78分鍾)
西德2球(哈勒15分鍾,韋布爾89分鍾)
半場比分:1比1
入場觀眾:93802人
裁判員:迪恩斯特(瑞士)
英格蘭隊陣容:班克斯,科漢,威爾遜,斯蒂利斯,傑克·查爾頓,莫爾(隊長),鮑爾,亨特,博比·查爾頓,赫斯特,彼得斯。教練員:阿爾夫·拉姆齊
西德隊陣容:蒂科夫斯基,霍特格斯,施內林格,貝肯鮑爾,舒爾茨,韋布爾,哈勒,奧韋拉特,席勒(隊長),赫爾德,埃梅裏希。教練員:赫爾穆特·紹恩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英格蘭隊能夠在本土奪標,全部7場比賽都在溫布利球場進行,以及一些裁判員有意無意的偏袒是主要原因。半決賽遭遇這屆比賽中最出風頭的葡萄牙隊時,原本賽場定在利茲,但英國人硬是把比賽改在溫布利球場舉行。在小組賽對法國隊的比賽中,斯蒂利斯一次惡意犯規卻沒有被罰出場;四分之一決賽中,英格蘭隊球員和阿根廷隊隊員發生衝突,一名德國裁判把阿根廷隊隊長拉丁罰出場,直接導致了他們的敗局。決賽中,前蘇聯的巡邊員巴克拉莫夫又判決英格蘭隊赫斯特一腳明顯沒有越過球門線的射門為有效得分,這也成為世界杯賽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
在主力前鋒格雷弗斯因傷不能出場的情況下,英格蘭隊發現了一名優秀的鋒將赫斯特。他成為世界杯賽史上唯一一名在決賽中連進三球的球員。西德隊的頑強鬥誌在這場比賽中顯露無疑。他們先獲得領先的優勢,又被英格蘭隊反超,在90分鍾比賽還剩最後一分鍾的時候,他們以不屈不撓的鬥誌抓住一次不能稱之為機會的機會,由韋布爾在一個很小的角度飛鏟得分,將比分扳成2比2平。當時,英國評論員肯尼特·沃爾斯滕霍姆的解說語成為形容德國足球風格的最經典詞句:“他們以為一切都已經結束了,可德國人又站起來了!”在加時賽中,赫斯特那一個有爭議的入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的轉身射門擊中球門橫梁下沿後反彈到地上,隨即被西德隊後衛解圍。主裁判迪恩斯特在征求了巡邊員巴克拉莫夫的意見後判定這個球有效。但電視鏡頭清晰地顯示,皮球根本沒有越過球門線。比賽最後時刻,德國人已經精疲力盡,赫斯特又長驅直入,射入一球,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世界杯賽的史冊上。
冠軍隊主教練:
阿爾夫·拉姆齊
1963年拉姆齊接任英格蘭國家隊主教練,在世人麵前改變了“屢戰屢敗”的“足球王國”的形象,1966年世界杯是以4:2的成績勇克西德隊而為英格蘭第一次贏得了世界杯。拉姆齊首創了“442”陣式,采取以守為主,伺機反擊的戰術,放棄了傳統的兩邊鋒打法,采用兩內鋒突前,中場隊員伺機插上攻其不備的打法。雖然時至今日,他的防守反擊的打法及粗暴治軍的風格還頗有微詞和異議,但因其取得英格蘭首次世界杯冠軍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冠軍的驕人成績,英國女王伊麗沙白授予他爵士頭銜。他所創造的“442”陣式至今仍被采用。
本屆球星:
“福星”查爾頓
1956年在曼徹斯特聯隊的一次旅行中,該隊乘坐的飛機墜毀在慕尼黑白雪覆蓋的跑道上,博比·查爾頓是幸存的三人之一。大難不死的查爾頓身體恢複後又重返綠茵場。從此,他再也不是過去的那個外向型青年了。自從發生空難後,他從未笑過。隻有一次例外,那就是英格蘭隊在本土奪得本屆世界杯冠軍。他是英格蘭隊的中場組織者,關鍵時刻他表現出了高超的球藝。半決賽對葡萄牙的艱苦之戰中,他一人獨入2球。為英國首次捧杯立下赫赫戰功。
“黑豹”歐塞北奧
歐塞北奧出生於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1960年轉會到本菲卡俱樂部並帶動葡萄牙足球的全麵振興。本屆杯賽上他想取代缺席的貝利摘取球王桂冠。隻可惜在半決賽中敗給英格蘭隊而屈居第三,歐塞北奧爭當球王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但是,他在本屆杯賽中依然出盡了風頭,他使葡隊以3:1勝匈牙利隊,3:0勝保加利亞,3:1勝巴西隊。淘汰了意大利的北朝鮮隊在與葡萄牙隊的比賽中曾一度以3:0領先,歐塞北奧率隊大力反擊,一人踢進4球,終以5:3反敗為勝。他的精彩球藝使他認為自己是當之無愧的“球王”。雖然與決賽無緣,歐塞北奧以其獨入9球的功績榮登本屆杯賽射手榜首。
最佳陣容:
守門員:班克斯(英格蘭);後衛:科亨(英格蘭)、沃羅寧(蘇聯)、摩爾(英格蘭)、馬索利尼(阿根廷);前衛:博比·查爾頓(英格蘭)、貝肯鮑爾(西德);前鋒:契斯連科(蘇聯)、阿爾貝特(匈牙利)、席勒(西德)、尤西比奧(葡萄牙)。
1970年第九屆世界杯
舉辦地點:墨西哥
舉辦時間:1970年5月31日――6月21日
冠軍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穆勒(聯邦德國)10個入球
觀眾總數:32場比賽1,673,975人
參賽國家:71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選賽,其中16支球隊進軍決賽,他們是:比利時、意大利、巴西、摩洛哥、保加利亞、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薩爾瓦多、秘魯、羅馬尼亞、英格蘭、瑞典、聯邦德國、烏拉圭、以色列、前蘇聯
杯賽概述:
在這屆比賽中有三大贏家,首先自然是巴西人贏得了冠軍,第二是秘魯隊自1958、1962年後,第三次闖入世界杯決賽圈。再就是足球運動本身,本屆世界杯以其眾多場次的高水平比賽而被載入足球史冊。
四年前對1966年世界杯水平不滿意的墨西哥人此次大飽眼福,球迷們欣賞到了32場精彩的比賽。其中有三場令人至今難忘,這就是:英格蘭――巴西、英格蘭――西德以及意大利和西德在半決賽的一場比賽。人們自然也忘不了貝利那腳50米開外的遠射洞穿了捷克守門員的十指大關的精彩一瞬。在這屆世界杯上,擁有豪華陣容的巴西隊,由查仙奴、裏維利諾、托斯塔奧和貝利共同組成了無以倫比的前鋒線,並將巴西隊又一次送上了冠軍的領獎台。
本屆世界杯參賽國家多達71個,再次創下參賽國家數的新高。但一些昔日有著不錯戰績的國家沒能獲得進軍決賽的資格,這其中包括:葡萄牙、匈牙利、法國、西班牙、阿根廷。以色列和摩洛哥首次在世界杯決賽場上亮相。
首次參賽的非洲國家摩洛哥在首輪比賽中與秘魯隊十分引人矚目。秘魯隊也一直殺入到1/4決賽,才以2-4負於了風頭正勁的巴西隊。1/4決賽同樣成為兩支66年決賽隊英格蘭隊和西德隊惡戰的戰場,通過加時賽,聯邦德國才以3-2戰勝對手,涉險過關。但是對於德國隊而言,一場更加艱苦的比賽正等待著他們。在半決賽中,他們與意大利隊相遇,在新建的阿茲塔克體育場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世紀大戰…90分鍾激戰後,雙方的比分仍為1-1,在隨後的加時賽中,兩隊頻頻敲開對方的大門,將這場扣人心弦的比賽推向**,最終,意大利隊以4-3險勝聯邦德國隊,昂首邁進總決賽。
6月20日的決賽,意大利隊和巴西隊如期相遇,雙方都是為了永久占有雷米特杯而戰。在決賽中,裏維拉、馬佐拉沒能阻擋住巴西人邁向冠軍的腳步,巴西隊以4-1的懸殊比分第三次問鼎世界杯冠軍的寶座,阿爾貝托接過雷米特杯,並將其永遠的留在巴西。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巴西12660019712
2意大利863211082
3西德10650117107
4烏拉圭5621345-1
5蘇聯54211624
6墨西哥54211642
7秘魯44202990
8英格蘭44202440
9瑞典33111220
10羅馬尼亞2310245-1
射手榜:
10球:穆勒(德國)
7球:賈爾金霍(巴西)
5球:庫比拉斯(秘魯)
4球:貝利(巴西)、比斯考文茨(蘇聯)
3球:裏維利諾(巴西)、席勒(德國)、裏瓦(意大利)
2球:拉姆博特、摩爾(比利時)、托斯陶(巴西)、皮特拉斯(捷克)、博尼瑟納裏夫拉(意大利)、瓦迪維亞(墨西哥)、加拉爾多(秘魯)、杜米特雷切(羅馬尼亞)
1球:卡洛斯、克羅多爾多、格森(巴西)、博內夫、德門蒂耶夫、科勒夫、尼可蒂莫夫、澤切夫(保加利亞)、克拉克、赫斯特、默裏、皮特森(英格蘭)、貝肯鮑爾、裏布達、奧弗拉斯、舒內林格(德國)、斯皮格勒(愛爾蘭)、多門奇尼(意大利)、加佐尼、豪馬尼(摩洛哥)、巴薩格倫、弗拉格索、岡薩雷斯、佩納(墨西哥)、查爾、德布朗斯基、尼爾古(羅馬尼亞)、特雷森(瑞典)、庫比拉、莫尼卡(烏拉圭)、阿薩蒂尼、梅爾尼特斯基(蘇聯)、
決賽:
巴西-意大利:4-1
決戰剖析:永保雷米特杯
1970年6月21日墨西哥城
巴西4球(貝利18分鍾,格爾森66分鍾,雅濟尼奧71分鍾,卡洛斯.阿爾貝托86分鍾)意大利1球(博寧塞尼亞37分鍾)
半場比分:1-1
入場觀眾:107412
裁判員:格羅克納爾(英格蘭)
巴西隊陣容:費利克斯,卡洛斯.阿爾貝托(隊長),布裏托,威爾遜.皮亞察,埃維拉爾多,克羅多納爾多,格爾森,雅濟尼奧,托斯塔奧,貝利,裏維利諾。教練員:馬裏奧.紮加洛
意大利陣容:阿爾貝托西,博格尼奇,塞拉,羅薩托,法切蒂(隊長),貝爾蒂尼(朱利亞諾第75分鍾替下),馬佐拉,多門格尼,德.希斯蒂,博寧塞尼亞(裏維拉84分鍾替下),裏瓦。教練員:費魯奇奧.瓦卡雷吉
這場比賽被認為是世界杯賽史上最精彩的決賽,但卻不是一場最公平的較量。在4天前的半決賽中,意大利隊與西德隊苦戰120分鍾,累得精疲力盡。巴西隊以逸待勞,在決賽中占了明顯的優勢。球王貝利在巴西隊的勝利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8分鍾時他就以一記漂亮的遠柱頭球為巴西隊首開紀錄。但是,頑強的意大利隊很快由博寧塞尼亞利用巴西隊後衛克羅多納爾多一次漫不經心的迴傳,斷球後破門成功,將比分板平。
在這場比賽中,巴西隊表演出了超凡的球技,下半場,格爾森首先利用一腳遠射將比分超出。雅濟尼奧又一次門前搶點將比分擴大為3-1。球王貝利毫不貪功,為隊友創造了不少機會。比賽結束前4分鍾,他吸引對方防守重心,然後突然把球送到助攻上前的卡洛斯.阿爾貝托的腳下,後者拔腳勁射,攻進精彩的最後一球。
至此,巴西隊已經三捧世界杯,以國際足聯發起人雷米特命名的世界杯從此被巴西永久占有。
冠軍隊主教練:
馬裏奧·紮加洛
紮加洛生於1931年8月9日,曾作為巴西國家隊主力前鋒為巴西隊1958、1962年兩奪世界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出任巴西隊主教練後,特別強調身體素質的訓練,堅持攻勢足球。紮加洛總結前輩的經驗,結合當時巴西隊的實際,放棄嚴格的戰略部署,力主運動員的主動性,依靠隊員的個人技巧與良好意識去發揮作用。在1970年第九屆世界杯上戰勝意大利隊,使巴西第三次奪得世界杯冠軍並永久占有“雷米特”杯,令巴西人欣喜若狂,舉國大慶。紮加洛使巴西足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使攻勢足球再度領導世界潮流,並使巴西成為世界上名符其實的“足球王國”。
本屆球星:
“球王”貝利
貝利因傷未能實現1966年三奪世界杯的夢想,打算在本屆世界杯上向人們表明誰也奪不走“球王”的稱號。他打算以一個奇跡的“中場破門”證明自己,但沒有成功。這卻使他懂得了“球王”並不是上帝,懂得了集體的勝利比炫耀個人球藝更重要。他變得更加成熟了,拋棄了個人的虛榮心,以其智慧為集體立功。當他確信無疑時就毫不猶豫地起腳射門,否則就將球傳給隊友。在賽場上更能控製主動權,從而為巴西隊三次奪魁和足球技術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確保了他無可爭議的“球王”地位。
“轟炸機”穆勒
穆勒是聯邦德國隊鋒線上的一把尖刀。他在門前捕捉戰機的能力令其他球星望塵莫及。他在本屆世界杯上共攻入10球,成為最佳射手。他保持的另一項紀錄是在世界杯上共有14球入帳,是進球最多的選手。球迷們習慣地稱之為“轟炸機”。
“失意英雄”詹尼·裏韋拉
許多意大利球迷說,當看到裏韋拉沒上場時,他們就認定要輸了。裏韋拉是作為正式隊員參加本屆世界杯賽的。不知教練出於何種考慮,開賽後卻將他轉為後備隊員,裏韋拉是位謙虛謹慎的人,傳球準確,射門有方。他對當後備隊員不滿而提出抗議,最後達成的協議是:山德羅·馬佐拉踢上半場,裏韋拉踢下半場。但實際情況是他隻在四分之一決賽中才替代馬佐拉上場,意大利隊以4:1勝墨西哥隊時,他踢進了一球。在與西班牙隊的半決賽中,他也是下半場才出場並取得了勝利。但同巴西隊的決賽中,韋裏拉再次坐冷板凳。在最後幾分鍾才讓他上場,此時意大利隊卻大勢已去。可憐一代英雄懷才不遇,與世界杯失之交臂。
最佳陣容:
守門員:馬蘇基耶維茨(烏拉圭);後衛:卡洛斯·阿爾貝托(巴西)、貝肯鮑爾(西德)、皮亞薩(巴西)、法切蒂(意大利);前衛:博比·查爾頓(英格蘭)、格爾遜(巴西)、裏維拉(意大利);前鋒:亞伊津尼奧(巴西)、蓋德·穆勒(西德)、貝利(巴西)。
1974年第十屆世界杯
舉辦國家:聯邦德國
舉辦時間:1974年7月7日―6月13日
冠軍得主:聯邦德國
最佳射手:拉托(波蘭)7個入球
觀眾總數:38場比賽1,774,022人
參賽國家:共有98個國家參加了本屆預選賽,16支球隊進入最後的決賽,他們是:瑞典、阿根廷、意大利、澳大利亞、荷蘭、巴西、波蘭、保加利亞、蘇格蘭、智利、民主德國、烏拉圭、聯邦德國、南斯拉夫、海地、紮伊爾
杯賽概述
1974年在德國舉辦的第十屆世界杯首次進行了彩色電視轉播。而比這項文化變革更引人注目的是另外兩項變革。首先是競賽規則的改變:首輪的小組循環賽出現的球隊,在第二輪比賽時將被重新分組,再進行循環比賽;第二項變革就是:由於巴西隊三次獲得世界杯,雷米特杯將永遠的留在巴西,取而代之的是一隻名為“國際足聯世界杯”的金杯。
如同曆屆世界杯賽,這隻由silv設計的新杯,為眾多參賽國家所向往,參加本屆比賽的有98個國家。值得注意的是:東德、西德首次同時出現在世界杯賽的賽場上;海地、澳大利亞和紮伊爾等國家也首次進入決賽階段的比賽。但是,匈牙利、西班牙、法國、英格蘭則被擋在世界杯決賽大門之外。
作為首場比賽的序目,國際足聯公布了新一屆主席――阿維蘭熱,這也是首任非歐洲人出任國際足聯主席一職。包括克魯伊夫、雷森伯格、勒普、內斯肯斯等大牌球星在內的荷蘭隊,第一、第二輪的比賽中可謂一帆風順,他們運用由荷蘭阿賈克斯足球俱樂部所創立的“全攻全守”的足球戰術,先後戰勝阿根廷隊(4-0),東德隊(2-0),巴西隊(2-0)等世界強隊。在這種打法中,球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不必受固定陣容和固定位置的限製,進攻時全隊壓上連續進攻,隊員大範圍地來迴扯動,擾亂對方防線,防守時通力合作。在這屆比賽中,人們還發現了一位超級射手――波蘭人拉托,他以7粒入球高居射手榜首位。但是波蘭人還不足以阻擋住德國進軍決賽的腳步,人們將關注的目光集中在一路殺入決賽的荷蘭隊身上。決賽剛剛開場,克魯伊夫把握住一次機會單刀赴會,被德國人在禁區內絆倒,西德隊被處以極刑,荷蘭隊1-0領先。此後,西德隊並沒有受到影響,很快反擊得手,並最終以2-1擊敗了不可一視的荷蘭隊。這是自1954年瑞士世界杯後,西德隊再次問鼎世界杯。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西德1276011349
2荷蘭11551115312
3波蘭12760116511
4巴西87322642
5瑞典66222761
6東德66
7南斯拉夫461231275
8阿根廷46123912-3
9蘇格蘭43120312
10意大利33111541
11智利2302112-1
12玻利維亞2302125-3
13烏拉圭1301216-5
14澳大利亞1301
15海地03003214-12
16紮伊爾03003014-14
射手榜:
7球:拉托(波蘭)
5球:內斯肯斯(荷蘭),薩紮馬齊(波蘭)
4球:穆勒(西德),裏普(荷蘭),埃達斯托姆(瑞典)
3球:霍斯曼(阿根廷),裏維利奧(巴西),貝林特(西德),克魯伊夫(荷蘭),巴傑維奇(南斯拉夫),迪亞納(波蘭)
2球:亞薩德(阿根廷),加爾金霍(巴西),斯特裏奇(東德),奧維拉斯(西德),薩農,卡拉斯,蘇加克(南斯拉夫),喬丹(蘇格蘭),桑德博格(瑞典)
1球:阿亞拉,巴比通,比林德斯,赫迪亞(阿根廷),瓦多米諾(巴西),博內夫(保加利亞),阿爾梅達(智利),霍夫曼,斯帕瓦瑟(東德),博霍夫,庫爾曼,加波維斯,霍內斯(西德),瓊,克爾,雷森布林克(荷蘭),阿納斯塔希,卡佩羅,裏維拉(意大利),博季切維奇,達薩吉奇,卡塔林斯基,奧布萊克,佩特科維奇(南斯拉夫),高洪,勒裏梅(蘇格蘭),托斯滕森(瑞典),帕沃尼(烏拉圭)
決賽:
聯邦德國―荷蘭:2-1
決戰剖析:全能足球的勝利
1974年7月7日慕尼黑
西德2球(布萊特納25分鍾,穆勒43分鍾)
荷蘭1球(內斯肯斯2分鍾點球)
半場比分:2-1
入場觀眾:78330
裁判員:泰勒(英格蘭)
西德隊陣容:邁耶爾,福格茨,貝肯鮑爾,施瓦岑貝克,布萊特納,邦霍夫,霍內斯,奧韋拉特,格拉鮑夫斯基,穆勒,霍爾岑貝因。教練員:赫爾穆特.紹恩
荷蘭隊陣容:容格布羅德,蘇爾比爾,裏斯貝根(德.容格69分鍾替下),哈安,克洛爾,揚森,範.哈內蓋姆,內斯肯斯,雷普,克魯伊夫,倫森布林克(範.德.克爾克霍夫46分鍾替下)。教練員:裏努斯·米歇爾斯
這場比賽被認為是世界杯賽史上最為緊張激烈的一次決賽。荷蘭隊在這屆比賽中表現出所向披靡之勢,他們的俱樂部隊三年來也稱雄歐洲,全攻全守式打法令整個世界耳目一新,他們奪得冠軍被認為是這屆世界杯賽的最理想結局。
但是,西德隊以他們的老辣和經驗,重演了1954年決賽擊敗匈牙利隊的一幕,再次後來居上出人意料地奪得冠軍。比賽開始僅僅72秒,荷蘭隊的球星克魯伊夫就從中場發起一次勢如閃電般的突破,推進50餘米殺入西德隊禁區,西德隊的後衛霍內斯不得已將他鏟倒,主裁判泰勒毫不猶豫地判罰點球。內斯肯斯主罰命中,荷蘭隊以1-0領先。這段時間裏,荷蘭隊傳遞16次,在對手沒有碰到球的情況下就射入一球,這是世界杯賽史上最經典的鏡頭之一。
老練的西德隊不慌不忙地發起反攻,第25分鍾時,左邊鋒霍爾岑貝因在一個看來沒有威脅的位置上出人意料地沒有傳中,而是自己開始單槍匹馬往荷蘭隊禁區的帶球突破,這一舉動打亂了荷蘭隊的防守布局,揚森匆忙中伸腳,結果在禁區內絆倒了霍爾岑貝因。又是點球。西德隊後衛布萊特納主罰將比分板平。
在比賽前,西德隊就通過對對手的仔細研究,發現荷蘭隊的左後衛助攻上前之後,身後空檔是該隊最大的弱點,在上半場結束前兩分鍾,他們就從這裏發起進攻,邦霍夫高速插上得球,突破補位的荷蘭隊中衛防守,底線處將球傳中。射手穆勒在禁區內接得傳球,在兩名荷蘭後衛封堵的情況下出人意料地大轉身射門,這個球從兩名後衛腿下穿過,荷蘭隊門將措不及防,眼看著皮球滾入網底。
下半場西德隊全力死守,而荷蘭隊則大舉進攻。他們有多次將比分扳平的機會,但西德隊門將邁耶爾表現極為出色,一一將球擋出。他在這場比賽中的發揮被認為是世界杯賽史上守門員的經典之作。
冠軍隊主教練:
赫爾穆行·紹恩
紹恩與荷蘭人一起創造的“全攻全守”打法被譽為足球史上的第三次革命,開創了足球史的新紀元,紹恩堪稱“全攻全守”的一代宗師。紹恩年輕時曾是一名優秀的前鋒,16次代表西德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並入17球,後因膝部受傷而從事教練工作。14年的國家隊教練生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1966年第8屆世界杯亞軍、1970年第9屆世界杯第三名、1972年歐洲杯冠軍、1974年第十屆冠軍、1976年歐洲杯亞軍,這些成就,在德國足球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首創“1333”陣式,嚴密控製中場,前有攻擊手,後有“自由”人扼守,可守可攻,全隊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特別是後衛的助攻,令人防不勝防。這種步步緊逼、層層設防、層層攻擊的打法,令世界足壇耳目一新,他與荷蘭人同時推出的這種“全攻全守”打法成為世界足球發展的裏程碑。
本屆球星:
“凱撒大帝”貝肯鮑爾
1966年年僅20的貝肯鮑爾首次出戰世界杯,共打入4球。賽後,他被選入世界最佳陣容。在對英格蘭隊的決賽中,教練舍恩命令其放棄進攻,盯住英格蘭的博比·查爾頓,結果德國隊未能捧杯。1970年世界杯貝肯鮑爾在手臂負傷的情況下,他以一記關鍵的入球淘汰了英格蘭,報了一箭之仇。但在與意大利的半決賽中,西德隊再次失利。本屆世界杯西德隊與荷蘭爭奪世界杯前夕,隊員們召集會議,一致要求貝肯鮑爾向教練建議該隊應采取的戰術,舍恩“準奏”。貝肯鮑爾以隊長的身份率隊一舉捧得世界杯,賽後,隊友們戲稱他是球員兼“教練”。1990年,貝肯鮑爾以教練的身份將西德隊再次帶上了世界杯冠軍寶座。
“常勝將軍”克魯伊夫
克魯伊夫是荷蘭足球一個時代的象征。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17歲在阿賈克斯隊開始其職業足球生涯,三次當選歐洲足球先生。當1971年他作為歐洲最佳足球運動員獲得金球獎時,已沒有人懷疑他那出色的球藝。在本屆世界杯大賽上,以克魯伊夫為核心的荷蘭隊在世界杯賽場上刮起一陣“橙色旋風”,他和隊友們組成的“旋轉木馬”被認定會獲得冠軍,理由很簡單,因為有“常勝將軍”克魯伊夫就必然能獲勝。在決賽中,開賽僅一分鍾,克魯伊夫勇敢地突入西德隊的禁區被對方絆倒,罰點球使荷蘭隊先得一分。勝利似乎在向克魯伊夫微笑。但是,“將軍”終究未能敵過“大帝”。失敗後,克魯伊夫宣布不再參加世界杯賽。他說:“我生來就不能失敗”。
最佳陣容:
守門員:托馬舍夫斯基(波蘭);後衛:福格茨(西德)、蘇比爾(荷蘭)、貝肯鮑爾(西德)、馬裏尼奧(巴西);前衛:德伊納(波蘭)、奧維拉特(西德)、內斯肯斯(荷蘭);前鋒:拉托(波蘭)、克魯伊夫(荷蘭)、倫森布林克(荷蘭)。
1978年第11屆世界杯
舉辦國家:阿根廷
舉辦時間:1978年6月1日――25日
冠軍得主:阿根廷
最佳射手:肯波斯(阿根廷)6個入球
參賽國家:共有10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預選賽,16支球隊進入決賽,他們是:阿根廷、法國、秘魯、墨西哥、波蘭、西班牙、奧地利、聯邦德國、伊朗、荷蘭、蘇格蘭、瑞典、巴西、匈牙利、意大利、突尼斯觀眾總數:38場比賽共1,747,210人
杯賽概述:
沒有哪屆世界杯象在阿根廷舉辦的這屆比賽一樣,擁有如此多的爭論。
除了英格蘭、南斯拉夫和前蘇聯幾個足球強國失去了進軍決賽階段比賽的資格外,伊朗和突尼斯隊首次入圍決賽圈。而法國也在12年後,重新迴到了這項世界最高賽事中來。不幸的是,michelhidalgo率領的擁有近乎完美後場的法國隊,由於分在了一個強組,先後以兩個1-2不敵阿根廷隊和意大利隊。普拉蒂尼和他的隊友雖然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以3-1擊敗了匈牙利隊,但最終還是沒能進入第二輪。第一輪比賽涉險過關的荷蘭隊,在第二輪比賽中大發神威,在長青樹倫森布林克的率領下,一路以5-1狂勝奧地利隊、2-1挫敗了意大利隊,並以2-2戰平風頭正勁的西德隊,殺入決賽。在半決賽的另外一個小組中,巴西隊和阿根廷隊是主要競爭對手。阿根廷在最後一場對秘魯的比賽中至少要獲得4個淨勝球才能出現,此時,人們都以為出現隊非巴西莫屬,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東道主阿根廷隊在帕薩雷拉的帶領下竟然6次洞穿秘魯隊的大門。在這場多少讓人稱奇的比賽中,秘魯隊的領隊的缺席顯得十分顯眼。這場進球大戰看上去就象一場事先安排好的友誼賽,裁判在整場比賽中也十分偏袒,阿根廷隊即便是十分明顯的犯規,他也常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不管怎樣,阿根廷隊進入到最後的決賽,並在決賽中通過加時賽以3-1戰勝了荷蘭隊,從而捧的了夢寐以求的金杯。自從1930年阿根廷隊進入世界杯決賽以後,阿根廷人整整等待了48年才實現了這個夢想。
積分榜:
名次國家得分場次勝平負得失淨勝球
1阿根廷11751115411
2荷蘭8735215102
3巴西1174301037
4意大利97412963
5波蘭76312660
6西德661411055
7奧地利66303710-3
8秘魯56213712-5
9突尼斯33111321
10西班牙33111220
11蘇格蘭3311156-1
12法國231
13瑞典1301213-2
14伊朗1301228-6
15匈牙利0300338-5
16墨西哥03003212-10
射手榜:
6球:肯佩斯(阿根廷)
5球:蘭森布林克(荷蘭)、古比亞斯(秘魯)
4球:魯克(阿根廷)、卡蘭克(奧地利)
3球:德希尤、羅伯托(巴西)、魯梅尼格(德國)、雷普(荷蘭)、羅西(意大利)
2球:貝爾托尼,內林霍(巴西),弗洛赫、穆勒(西德),布倫茨(荷蘭),貝特加(意大利),博涅克、拉托(波蘭),傑米爾(蘇格蘭)
1球:帕薩雷拉、塔蘭蒂尼(阿根廷)、奧貝馬耶爾、斯卡切納(阿根廷)、雷納爾多、濟科(巴西)、布雷多爾、蘭科貝、洛佩斯、普拉蒂尼、羅切特烏(法國)、阿森西、達尼(西班牙)、阿布拉姆奇克、霍岑貝恩(德國)、貝內蒂、考西奧、薩卡雷裏(意大利)、科霍夫(荷蘭)、卡斯波、托斯、佐伯利(匈牙利)、達納法、羅桑(伊朗)、蘭埃爾、阿亞拉(墨西哥)、古埃托、瓦拉斯科茲(秘魯)、德伊那、薩馬奇(波蘭)、達爾格裏什、喬丹(蘇格蘭)、索伯格(瑞典)、多勒普、加米德、卡比(突尼斯)
決賽:
阿根廷―荷蘭:3-1(加時賽)
決戰剖析:一個人的功勞
1978年6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3球(肯佩斯38分鍾、105分鍾,貝托尼116分鍾)
荷蘭1球(納寧加82分鍾)
半場比分:0比0
入場觀眾:77260
裁判員:格內拉(意大利)
阿根廷隊陣容:菲洛爾,奧古因,塔朗蒂尼,阿迪列斯(拉羅薩66分鍾替下),帕薩雷拉(隊長),加爾萬,貝托尼,奧蒂茲(豪斯曼75分鍾替下),盧克,肯佩斯,加勒戈。教練員:塞薩爾·梅諾蒂
荷蘭隊陣容:容格布羅德,波特維裏耶特,克洛爾(隊長),布蘭茨,揚森(蘇爾比爾73分鍾替下),哈安內斯肯斯,bsp;荷蘭隊奪得世界冠軍的美夢再次破裂,但這次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自己。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球星克魯伊夫拒絕隨同荷蘭隊出戰世界杯賽,使他們的實力受到影響。
阿根廷隊充分利用了主場之利,他們在球場上動作很大,但裁判員對他們比較寬鬆。在決賽開始前,阿根廷隊故意遲遲不出場,讓荷蘭隊久等,出場之後又抱怨荷蘭隊球員雷尼·範·德·克爾克霍夫胳膊上纏著的繃帶不合規定。在一再影響荷蘭隊情緒之後,他們終於開始比賽。荷蘭隊在場上占據優熱,但他們拿個人能力突出的肯佩斯沒有辦法。在肯佩斯連過兩人先進一球後,荷蘭隊調整陣容,終於由替補上場的納寧加接隊友傳中球頭功得手,將比分扳平。在90分鍾比賽馬上就要結束的時候,荷蘭隊本有機會贏得比賽,倫森布林克在左路接隊友開出的任意球殺入禁區,但勢在必進的一腳射門卻擊中門柱彈出。
加時賽中,肯佩斯再度發揮出極強的個人攻擊力,他再一次連闖數關攻進一球,而在他的努力下,隊友貝托尼也有機會射入本隊的第三球。
盡管阿根廷隊奪得冠軍,但是人們公認,巴西隊是此次參賽的南美球隊中最強的一支。由於阿根廷隊在半決賽階段很不正常地以6比0大勝秘魯隊,才憑借淨勝球的優熱擠掉巴西隊,進入決賽。而那場極富爭議的比賽中秘魯隊的門將奎羅加,原本就是阿根廷人。
冠軍隊主教練:
塞薩爾·路易斯·梅諾蒂生於:1938年11月5日
身高:1.90米
年輕時,梅諾蒂曾是阿根廷著名的俱樂部博卡青年隊的前鋒,到巴西桑托斯隊與貝利一起踢過球,曾代表國家隊踢過29場球,參加過1966年世界杯。1974年正式出任國家隊主教練,在他的帶領下,阿根廷人在經過漫長的48年艱苦跋涉,1978年第11屆才首奪世界杯冠軍。梅諾蒂素有“足球理論家”的美稱,他認為“現實主義”和“足球實用主義”對各俱樂部是好的,但國家隊則需要更多的東西,除體力外,還需要天賦、靈感和智慧。把阿根廷足球變成歐式足球是不可能的,但必須做到隊員在比賽中意誌高度集中和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在各條線上保持攻防平衡。
本屆球星:
“一代天驕”肯佩斯
肯佩斯曾先後參加了第十、十一、十二屆三屆世界杯賽。他1976年加盟西班牙瓦倫西亞隊並成為該年度西班牙甲級聯賽最佳射手。本屆世界杯上,肯佩斯達到其運動生涯的巔峰,七場比賽共入六球。決賽對荷蘭的比賽中,他連續晃過多名防守隊員,禁區內倒地臥射打入一球,至今仍被視為世界杯的經典之作,他以6球榮獲本屆杯賽最佳射手稱號。1980年以後,肯佩斯的競技狀態開始下降,在第十二屆世界杯賽上表現差勁而丟掉了西班牙甲級隊的飯碗,他不得不轉會到奧地利一家小球會直到退役。
“後場指揮家”帕薩雷拉
帕薩雷拉具有優秀後衛的特點,他是一名符合現代足球要求的優秀後衛,他的預見性、拚勁和傑出的指揮能力在這屆世界杯上得以充分體現。帕薩雷拉是阿根廷隊的縮影,球藝並不高超,但極其正規,並有不屈不饒的精神和堅定的獲勝信念。他懂得僅有細膩的控球技術而沒有拚搶意識是遠遠不夠的,當地看到隊友們由於輸球而氣餒或膽怯時,就以身作則,為隊友鼓勁。阿根廷隊捧杯帕薩雷拉功不可沒。
“克魯伊夫第二”倫森布林克
70年代荷蘭僅次於克魯伊夫的二號巨星,長得也極像克魯伊夫,為荷蘭隊兩奪世界杯亞軍立下汗馬功勞。本屆杯賽上他獨入5球,其中對蘇格蘭一役中,他榮幸地射入了世界杯曆史上的第1000個球。由於克魯伊夫拒絕參賽,倫森布林克孤掌難鳴,決賽進行到下半場時,他擺脫阿根廷隊後衛,晃過守門員,不幸的是麵對空門卻將球打中橫梁後飛出場外。加時賽中,荷蘭隊敗北,荷蘭隊認為那個球如果是克魯伊夫就必進無疑了,隻可惜克魯伊夫是一個不能接受失敗的人而未參賽。
“金童”羅西
人稱“金童”的保羅·羅西在本屆杯賽前因涉嫌體育彩票醜聞法庭傳喚而名譽掃地,然而他還是出人意料地入選了世界杯意大利隊陣容。他身材瘦弱,長臉龐,窄肩膀,不具備一名進攻性球星的體形和技巧。他意識到自己不能以力量取勝而應以智慧、計謀和機會取勝。1978年羅西第一次參加世界杯賽就有不俗的表演,當時射入3球。本屆杯賽的前三場比賽意大利隊僅攻入兩球,羅西一個也未攻入。進入第二階段比賽後,羅西才露出其真麵目,他大演“帽子戲法”,4場比賽共攻入6球,僅在與巴西隊的比賽中他就獨中三元。決戰中他也攻入了致勝的一球。羅西囊括了本屆杯賽金靴獎和金球獎。1986年他第三次參加世界杯賽時,由於鼎盛期已過、他隻能以替補的身份觀看隊友的角逐了。
“精神冠軍”法爾考
法爾考在本屆杯賽中曾以謹慎的語言向教練和隊友們提出警告,不要輕視第一階段表現平庸的意大利隊。不幸的是,他的預言變成了現實。在同意大利隊的比賽中,法爾考竭盡全力拚搏,並為巴西隊踢進了第二個球,曾以1:1和2:2與意大利戰成平局,但最終還是以2:3被淘汰了,法爾考過沒能甩掉可悲的“精神冠軍”的稱號。
最佳陣容:
守門員:費洛爾(阿根廷);後衛:福格茨(西德)、阿馬拉爾(巴西)、克洛爾(荷蘭)、塔朗蒂尼(阿根廷);前衛:卡西奧(意大利)、吉爾塞烏(巴西)、倫森布林克(荷蘭);前鋒:羅西(意大利)、肯佩斯(阿根廷)、貝托尼(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