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來!”一名清軍把總手持鞭子,走上來吆喝,“起來趕路了!這樣磨磨蹭蹭的,走到哪天去?”


    “長官,實在太熱了啊!”一名打著赤膊坐在一塊石頭上的清兵搖動帽子扇著風,雖然他是坐在樹蔭下,可是扇出來的風都是熱的。


    小冰河期早已過去,魯南的夏天本來就熱,比北直隸是熱多了。當年還沒有全球變暖,沒有工業化,京師一帶夏天還比較好。可是魯南受到副熱帶高壓帶的影響,夏季異常炎熱,在太陽下的溫度可以達到四十度的高溫!


    山東各地的清軍66續續,從各地趕來,入駐到濟寧大營或者德州大營。


    駐紮濟寧的河道總督湯斌不敢怠慢,火從運河各地調集船隻。


    原本這個時代的河道總督應當是蔡士英,但蔡士英被殺之後,曾經為清廷鎮壓反清複明立下汗馬功勞的湯斌擔任了河道總督。


    湯斌,出生於明末士紳家庭,理學家,滿清入關之後,為程朱理學在中華大地上揚光大再次做出貢獻,被清末革命家鄒容諷刺為馴靜奴隸,此人為了滿清能夠統治華夏,從思想上禁錮漢人做出重大貢獻。


    當然了,為滿清統治者做出貢獻,就意味著對華夏民族的傷害。正因為滿清入關之後,在原來明朝崇尚程朱理學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把程朱理學揚光大,把漢人都變成奴隸,這才使得滿清統治者能夠竊取中原兩百六十七年!


    隻不過曆史知識並不怎麽豐富的王新宇不知道湯斌這個家夥,若是知道的話,此人也會被他列入必殺名單。


    南方的王羽比較注重展心學,刻意壓製理學,這使得湯斌對南方是極為痛恨。


    儒家怎麽說都是華夏大地上的傳統思想,目前王羽若是提出反儒,必然會遭到全天下士紳的強烈反彈。其實儒家也不完全是糟粕,真正害人的是程朱理學。即便是弱宋時期,也不推崇程朱理學,程朱理學是明朝開始興起,到了清朝被推崇到極限。


    66續續抵達濟寧的清軍乘坐船隻,沿著運河南下,再進入淮河,來到鳳陽。


    其實清軍的行動度並不快,原本江占元估計大約一個月時間可以到鳳陽,結果兩個月過去了,都已經入秋了,清軍還未全部抵達鳳陽。在這兩個月之內,明軍隻是紮營對峙,並沒有猛烈進攻。


    三萬明軍戰兵,加上十多萬鐵道兵,有身後的鐵路線提供補給,糧食消耗和後勤方麵並無壓力。而清軍越來越多,多達十五萬清軍和二十多萬民壯,每天消耗的糧食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長期消耗下去,隻能對清軍不利。


    “嗚——”汽笛一聲長鳴,一台蒸汽機車牽引著一列專列,緩緩離開南京江北的浦口車站,向鳳陽方向疾馳而去。


    入秋之後,氣候仍然炎熱難當,秋老虎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初秋季節,氣溫比盛夏季節更加炎熱。火車行駛在江北大地上,灌入車窗內的風也是熱的。蒸汽機車燃燒的濃煙夾雜著煤灰噴出,沒多長時間,裝飾豪華的車廂地毯上、桌子上滿是煤灰。可是不開車窗也不行啊,那麽熱的天,若是不開車窗,車內的人都要變成烤肉了。


    “王[輔]臣這次拖延得不錯!韃子主力都在鳳陽一帶集結!預計再過一個月,抵達鳳陽的韃子戰兵就能達到二十萬了!”坐在窗邊餐桌上的王羽對王餘佑說道。


    當年清軍全國戰兵的總兵力大約五十五萬人,王羽前後殲滅了三十六萬,吳三桂又殲滅了十三萬,李來亨全殲了十多萬甘陝綠營。清廷新招了一批兵,目前清廷全國總兵力尚有四十三萬人馬,若是鳳陽一戰一次性能全部殲滅二十多萬清軍,那麽清軍的全國總兵力就一下去掉一半,後麵征新兵都來不及。


    “我們的人也在調動,到了鳳陽的戰兵已經有五萬了!線膛槍和底部擴張彈正在加快生產和配,已經有了五千線膛槍手了。”王餘佑道。


    “敵我雙方戰兵比例是五萬對二十萬;敵我雙方輔兵民壯比例是十五萬對三十萬。我們二十萬人,擊敗韃子五十萬,根本就不成問題。”王羽胸有成竹的說道。


    “事實上是五萬對二十萬。”王餘佑摸著胡子點了點頭。


    “五萬對二十萬,也是輕鬆獲勝!”站在一旁的姚啟聖笑著道。


    專列行駛在江北大地上,路過一些小站,專列一路沒停,從小站唿嘯而過。從車窗向外望去,可以看到一列列空車停在側線上,等待專列通過,他們才能走。這些空的火車,都是運送人員或者物資去鳳陽的迴程空車。


    有了這條鐵路線,明軍的兵力調動和糧食運輸等問題輕鬆解決,每天有四十對列車來迴在這條鐵路線上,給前線運去人員和物資,從前線運迴傷兵和少量損壞的武器。


    專列以每小時三十公裏的度行駛,行駛了大約六個小時,前方已經可以聽到隆隆炮聲了,這意味著距離前線已經不遠。


    鐵路線直接通入王[輔]臣大營內,鐵路線兩邊挖掘了壕溝,用木柵欄攔住,每隔百步有一座塔台,明軍龍騎兵沿著鐵路線來來迴迴巡邏。之前有不開眼的清軍來襲擾過,結果都是以失敗為告終。


    專列抵近了王[輔]臣的大營,機車開始減。


    “這就到了!太快了!”姚啟聖感歎一聲。當年若是八百裏加急,是可以在一天之內跑出八百裏,但是騎馬顛簸,人困馬乏,在馬背上顛簸的滋味可不舒服。如今乘坐火車,不過三個時辰便跑出了近四百裏路程,而且一點也不會勞累。


    “大帥!韃子援軍66續續抵達!根據末將的探子來報,韃子援軍還在趕來!”王[輔]臣向王羽稟報了前線情況,“末將故意放慢進攻,隻等韃子集結。”


    走進了中軍大帳,王餘佑的手指在地圖上比劃著:“韃子集結之後,兩軍對峙,韃子戰兵二十萬,輔兵和民壯三十萬,五十餘萬人集結在對麵,每日糧食消耗驚人,他們遲早要支撐不在!但韃子又不敢貿然進攻我們!”


    “若是韃子敢進攻,最好不過了!我們的新式武器即可派上用場!”王羽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