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了災民,被黃河水淹沒地區也逐漸幹燥,但因為適合作戰的春季已經過去了,進入了炎熱的夏季。
當年作戰,過於炎熱的夏天不適宜作戰。冷兵器時期的戰爭都是秋後出征,時間短的到了冬季就結束了;持續時間長的戰爭,從秋後出征打到來年夏季來臨之前暫時告一段落。隻有水戰可以在夏天進行。
試想一下,炎熱的夏季,沉重的鎧甲披著身上,鐵甲在大太陽下暴曬,都可以變成鐵板燒了,棉甲就更不用說了,大夏天穿著厚厚的棉甲,足以讓人虛脫。皮甲和紙甲雖然好些,不過在大夏天穿在身上也很不是滋味。西南軍隊藤甲還好些,穿在身上不會太熱,藤甲本來就是適合雲貴一帶的氣候。不過說實話,雲貴一帶夏天也不熱,畢竟海拔高。中原一帶的夏季,才是炎熱難當,烈日暴曬,根本無法行軍作戰。
“夏季來了,隻能等秋後出征了!”吳三桂看著高懸在空中的烈日,有些愁,“但願我那個孫女婿不要那麽快北伐。”
“大帥,您那個好孫女婿沒那麽快北伐!”方光琛上來一拱手,“他打仗向來不願冒險,都是穩打穩紮。他要從東路北伐,洪澤湖地上懸湖懸在兩淮頭頂,他不敢貿然出征!所以修建從南京江北到鳳陽的鐵路,就是為了避開洪澤湖地上懸湖。鐵路線未完工之前,此人肯定不會冒險北伐!大帥您放心好了。”
劉玄初卻摸著胡子笑道:“大帥,您那個孫女婿從東路北伐,不僅是等鐵路完工,還要奪取洪澤湖地上懸湖,再打通運河,方可北伐。不過學生倒是希望鐵路線能早日完工,這樣瓊州軍便能從淮北過來,同我軍聯係成一片。”
“淮北一帶還有少量韃子,局勢尚未穩定。若是瓊州軍能夠打上來,也是打通了我軍的運輸線,糧食輜重運輸,可以縮短不少距離。”汪士榮道。
正當吳三桂同自己的三名軍師商議時,外麵有人來稟報:“大帥,大事不好了!北方又有數十萬災民66續續南下!”
“又有災民下來?”吳三桂大吃了一驚,“黃泛區的災民不是都下來了?下來的我們不是都安置差不多了?怎麽又冒出那麽多災民?”
來人稟報道:“迴大帥,北直隸南部的冬小麥成熟之後,韃子竟然搶光百姓的糧食,連一粒麥子都不給百姓留下,還把他們的家園一把火都給燒光了,逼迫他們南下!有反抗的老百姓,都被韃子殺了!”
劉玄初憤怒的說道:“這是韃子的毒計!清狗主將巴海知道我們王爺仁心宅厚,不忍傷害百姓,這才把百姓都趕下來,想要讓災民來吃窮我們!”
“又來了那麽多災民,我們好容易才解決的糧食問題,又要不足了!”汪士榮皺起眉頭,擔憂的說了句。
……
京城,紫禁城養心殿,王熙跪在康熙麵前長跪不起。
“王愛卿,快快起來吧!”康熙嘴裏說得客套,屁股卻一動不動坐在椅子上,不願意站起來去攙扶王熙。
“皇上若是不嚴懲巴海,微臣就跪死在這裏。”王熙斬釘截鐵的說道。
康熙火了,一下站了起來,轉過身去:“朕要去禦書房了!你要跪死在這裏就跪吧!朕不攔著你!”
“太皇太後駕到!”外麵傳來了李引證那尖細的嗓音。
“皇孫叩見皇瑪麽!”見到布木布泰進來,康熙連忙拍打了一下袖子,跪地打了個千。
“乖孫兒!又是怎麽了?怎麽讓王愛卿長跪不起呢?”布木布泰走進養心殿內。
康熙有點生氣的說道:“皇瑪麽,王熙這個狗奴才有些太過分了!逼著朕一定要懲處對我大清忠心耿耿的巴海將軍!這個奴才說,若是朕不嚴懲巴海將軍,他就跪死在這裏!這豈不是威脅朕?既然他要跪死,那就讓他跪死好了!”
布木布泰冷哼一聲:“巴海的做法已經是人神共憤,豈可繼續縱容他胡作非為?你立即傳旨下去,撤了巴海的寧古塔將軍一職,撤了他的都統,降為參領!至於兵權,巴海必須叫交出來,交由達都來接替!再罰巴海俸祿三年!”
王熙聞聲連連跪地磕頭:“多謝太皇太後!隻是巴海的做法,隻是降職,罰俸祿,是否太輕了點?應該把他配去關外。”
布木布泰搖了搖頭道:“哀家也看過別人的奏折,巴海雖然驅逐百姓,但他並沒有濫殺無辜,除了少數反抗的百姓不慎被誤殺之外,其餘的百姓都不是好好的活著?”
王熙磕著頭道:“太皇太後,巴海驅逐北直隸百姓是殺人不多,可是他掘開黃河大堤,不知道禍害了多少百姓!如今又縱兵搶糧,還燒毀百姓家園,把我大清的子民往吳逆王逆那驅趕,這將使我大清完全喪失了民心啊!若是失去了百姓,誰給我大清提供糧食?誰給我大清上繳稅收?皇上,太皇太後,這民心不能失啊!”
布木布泰道:“巴海是有罪,可是如今是用人的時機,不可輕易配了他。哀家已經令人八百裏加急趕往廣平了,令巴海停止驅逐百姓!”
“謝太皇太後!”王熙連連磕拜。
“好了,王愛卿,若是沒事,你先迴去吧!”布木布泰道。
等到王熙離開,康熙焦急的問道:“皇瑪麽,巴海做的一點錯都沒有,為何要停止驅逐蠻子百姓?把蠻子百姓趕去吳老狗和王逆那,能增加他們負擔。京城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若是讓蠻子百姓留在北直隸,豈不是給逆賊種植糧食了?”
布木布泰道:“京城是快守不住了,可是我們要退守關外,也需要帶上蠻子百姓出去!巴海這樣胡作非為,把百姓全部驅走,還有誰能跟去關外給我們種田?適當驅逐一部分蠻子百姓,適可而止,其餘的百姓留在這裏,我們要從中挑選出一批青壯跟隨我們去關外!畢竟朝鮮人口太少,供不起我大清啊!孫兒,我們退去關外隻是暫時的!我們去了關外,又能恢複旗人當年的悍勇!加上羅刹人的幫忙,我們還能再次入主中原!”
當年作戰,過於炎熱的夏天不適宜作戰。冷兵器時期的戰爭都是秋後出征,時間短的到了冬季就結束了;持續時間長的戰爭,從秋後出征打到來年夏季來臨之前暫時告一段落。隻有水戰可以在夏天進行。
試想一下,炎熱的夏季,沉重的鎧甲披著身上,鐵甲在大太陽下暴曬,都可以變成鐵板燒了,棉甲就更不用說了,大夏天穿著厚厚的棉甲,足以讓人虛脫。皮甲和紙甲雖然好些,不過在大夏天穿在身上也很不是滋味。西南軍隊藤甲還好些,穿在身上不會太熱,藤甲本來就是適合雲貴一帶的氣候。不過說實話,雲貴一帶夏天也不熱,畢竟海拔高。中原一帶的夏季,才是炎熱難當,烈日暴曬,根本無法行軍作戰。
“夏季來了,隻能等秋後出征了!”吳三桂看著高懸在空中的烈日,有些愁,“但願我那個孫女婿不要那麽快北伐。”
“大帥,您那個好孫女婿沒那麽快北伐!”方光琛上來一拱手,“他打仗向來不願冒險,都是穩打穩紮。他要從東路北伐,洪澤湖地上懸湖懸在兩淮頭頂,他不敢貿然出征!所以修建從南京江北到鳳陽的鐵路,就是為了避開洪澤湖地上懸湖。鐵路線未完工之前,此人肯定不會冒險北伐!大帥您放心好了。”
劉玄初卻摸著胡子笑道:“大帥,您那個孫女婿從東路北伐,不僅是等鐵路完工,還要奪取洪澤湖地上懸湖,再打通運河,方可北伐。不過學生倒是希望鐵路線能早日完工,這樣瓊州軍便能從淮北過來,同我軍聯係成一片。”
“淮北一帶還有少量韃子,局勢尚未穩定。若是瓊州軍能夠打上來,也是打通了我軍的運輸線,糧食輜重運輸,可以縮短不少距離。”汪士榮道。
正當吳三桂同自己的三名軍師商議時,外麵有人來稟報:“大帥,大事不好了!北方又有數十萬災民66續續南下!”
“又有災民下來?”吳三桂大吃了一驚,“黃泛區的災民不是都下來了?下來的我們不是都安置差不多了?怎麽又冒出那麽多災民?”
來人稟報道:“迴大帥,北直隸南部的冬小麥成熟之後,韃子竟然搶光百姓的糧食,連一粒麥子都不給百姓留下,還把他們的家園一把火都給燒光了,逼迫他們南下!有反抗的老百姓,都被韃子殺了!”
劉玄初憤怒的說道:“這是韃子的毒計!清狗主將巴海知道我們王爺仁心宅厚,不忍傷害百姓,這才把百姓都趕下來,想要讓災民來吃窮我們!”
“又來了那麽多災民,我們好容易才解決的糧食問題,又要不足了!”汪士榮皺起眉頭,擔憂的說了句。
……
京城,紫禁城養心殿,王熙跪在康熙麵前長跪不起。
“王愛卿,快快起來吧!”康熙嘴裏說得客套,屁股卻一動不動坐在椅子上,不願意站起來去攙扶王熙。
“皇上若是不嚴懲巴海,微臣就跪死在這裏。”王熙斬釘截鐵的說道。
康熙火了,一下站了起來,轉過身去:“朕要去禦書房了!你要跪死在這裏就跪吧!朕不攔著你!”
“太皇太後駕到!”外麵傳來了李引證那尖細的嗓音。
“皇孫叩見皇瑪麽!”見到布木布泰進來,康熙連忙拍打了一下袖子,跪地打了個千。
“乖孫兒!又是怎麽了?怎麽讓王愛卿長跪不起呢?”布木布泰走進養心殿內。
康熙有點生氣的說道:“皇瑪麽,王熙這個狗奴才有些太過分了!逼著朕一定要懲處對我大清忠心耿耿的巴海將軍!這個奴才說,若是朕不嚴懲巴海將軍,他就跪死在這裏!這豈不是威脅朕?既然他要跪死,那就讓他跪死好了!”
布木布泰冷哼一聲:“巴海的做法已經是人神共憤,豈可繼續縱容他胡作非為?你立即傳旨下去,撤了巴海的寧古塔將軍一職,撤了他的都統,降為參領!至於兵權,巴海必須叫交出來,交由達都來接替!再罰巴海俸祿三年!”
王熙聞聲連連跪地磕頭:“多謝太皇太後!隻是巴海的做法,隻是降職,罰俸祿,是否太輕了點?應該把他配去關外。”
布木布泰搖了搖頭道:“哀家也看過別人的奏折,巴海雖然驅逐百姓,但他並沒有濫殺無辜,除了少數反抗的百姓不慎被誤殺之外,其餘的百姓都不是好好的活著?”
王熙磕著頭道:“太皇太後,巴海驅逐北直隸百姓是殺人不多,可是他掘開黃河大堤,不知道禍害了多少百姓!如今又縱兵搶糧,還燒毀百姓家園,把我大清的子民往吳逆王逆那驅趕,這將使我大清完全喪失了民心啊!若是失去了百姓,誰給我大清提供糧食?誰給我大清上繳稅收?皇上,太皇太後,這民心不能失啊!”
布木布泰道:“巴海是有罪,可是如今是用人的時機,不可輕易配了他。哀家已經令人八百裏加急趕往廣平了,令巴海停止驅逐百姓!”
“謝太皇太後!”王熙連連磕拜。
“好了,王愛卿,若是沒事,你先迴去吧!”布木布泰道。
等到王熙離開,康熙焦急的問道:“皇瑪麽,巴海做的一點錯都沒有,為何要停止驅逐蠻子百姓?把蠻子百姓趕去吳老狗和王逆那,能增加他們負擔。京城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若是讓蠻子百姓留在北直隸,豈不是給逆賊種植糧食了?”
布木布泰道:“京城是快守不住了,可是我們要退守關外,也需要帶上蠻子百姓出去!巴海這樣胡作非為,把百姓全部驅走,還有誰能跟去關外給我們種田?適當驅逐一部分蠻子百姓,適可而止,其餘的百姓留在這裏,我們要從中挑選出一批青壯跟隨我們去關外!畢竟朝鮮人口太少,供不起我大清啊!孫兒,我們退去關外隻是暫時的!我們去了關外,又能恢複旗人當年的悍勇!加上羅刹人的幫忙,我們還能再次入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