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硬幣和紙鈔
剛剛收複不久的南京開了科舉,發榜這一天,來自桐城生的張英高中第一名。
張英本來是康熙二年時鄉試的舉人,按照原本的曆史,他在兩年前就會進京趕考,考上進士。因為戰亂,張英未能在兩年前進京趕考,而是選擇了觀望。畢竟清廷在江南的名聲太差了,而且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清廷已經岌岌可危,去北方考上進士當了官,恐怕大明光複京師之後,給清廷當官的人就沒有什麽好下場。
於是張英選擇了等待,果然在去年的時候,明軍收複了安慶,張英所在的桐城自然也被明軍收複。
可是大明收複了南京之後,一直未開新科舉。直到今年的秋後才開科。當衙役們在縣裏發出朝廷公告的時候,張英和一批安慶士子來到南京,參加會試。在會試中,張英高中了第五名的好成績。
張煌言的原意是等迎迴了永曆之後,在南京開科,那樣通過了會試的讀人就能直接參加殿試,獲得進士資格。誰知道永曆被吳三桂接走了,作為南都的南京沒有天子坐鎮。
為了給天下士子一個機會,張煌言在向永曆提交了奏折,得到允許開科的甚至之後,大明朝廷在沒有天子坐鎮都城的情況下舉辦了科舉考試,先是進行了會試,然後由郭之奇、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一批江南大儒擔任考官。
因為連監國都沒有,本來的監國是魯王,後來鄭成功擔任監國,鄭成功逝世之後,就沒有再設監國,事實上王羽成為實際上的監國。
這次科舉考試,以王羽行使監國重任,負責挑選人才,最終完成了進士考試。
張英考取了進士第一名,事實上已經是狀元了,隻等著把科舉的成績送往漢中,交由永曆天子批示,即可正式獲得狀元頭銜,並由天子賜進士及第。
“恭喜狀元郎!”看到了發出的榜,所有的學子們紛紛向張英賀喜。
中了進士之後,首先進入翰林院學習幾年,同時獲得一個從六的官員身份。盡管聖旨來迴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張英已經可以進入翰林院了。
高中的張英搬入翰林院內,他將會暫時居住在裏麵。剛剛搬進去,就有一名小官前來登門拜訪,並送上一袋銀子,是預支給張英的俸祿。
等到那人走後,張英打開袋子,看到裏麵有一塊金燦燦的錢幣,上麵寫著“十銀元”的字樣,還有五塊白色的錢幣和幾十塊銅黃色的錢幣,白色的錢幣有兩種,大的上麵寫著“一銀元”的字樣,小的寫著“一百銅元”的字樣,銅幣有四種,一種是十銅元,一種是五銅元,還有二銅元和一銅元。
“我們用的銀子什麽時候變成這種銀子了?”張英轉身問他的童。
童迴答道:“少爺,您有所不知,這幾日您在苦讀,都是小人取出采購貨物,現在南京的市麵上,很多人都在用這種銀子了。”
說完,童打開了包裹,從裏麵取出錢袋子遞上去。
張英接過錢袋一看,隻見裏麵除了有自己從家裏帶出來的碎銀子、銀錠和銅板之外,還有一些銀元和銅元,而且裏麵還有兩種自己從沒見過的銅元,隻見是五角和一角的小銅幣,這種銅幣比一銅元小上一號,不過做工十分精美。
再看剛剛那官員送來的金幣,那塊金幣大約一兩重,金幣做工精美,閃著金燦燦的亮光,上麵寫著十銀元,也就是相當於十元銀幣。雖然張英不知道一元銀元是什麽概念,但他掂量了下一元的白色銀幣,感覺大約一兩重。
童說道:“少爺,這一元銀幣,在外麵和一兩銀子是一樣的,這是真正的銀子鑄的。那小的銀幣,寫著一百銅元,大約一錢銀子吧。”
張英再看了看十銅元的銅幣,隻見那種銅幣做工精美,整個銅幣大部分都是明亮的銅黃色,發出閃閃亮光,銅幣的中心還有鑲嵌著白色的圖像,看來十銅元的銅幣內含有少許銀子,價值相當於十銅元。而五銅元也有少許銀子,至於二銅元和一銅元的銅幣,都是純銅打造,重量從重到輕,一銅元和原來的銅板差不多重。
“這些錢幣能用嗎?外麵的店鋪收?”張英問道。
童迴答道:“迴少爺,店鋪都很喜歡這些錢幣呢!比起以前來,可是方便多了!以前購買貨,拿出一塊碎銀子,還要稱重,切割,商家收走多少銀子,剩下的找迴來。如今都不需要了,拿出一塊銀元,商家隻要計算一下,找迴小錢就好了。還有那一角和兩角的小銅板,也很好用,有些東西不到一文錢的,還是有些比一文錢多一點的,現在都可以找得開了。而且商家也找人鑒定過,金幣、銀幣和銅幣都是足量的。”
目前南洋銀行剛剛發行錢幣,隻能是用足量的貴金屬來鑄造,等到今後這些貨幣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之後,將會逐漸減少裏麵的貴金屬含量,最終硬幣變成象征意義。
高中之後的張英心情大好,自從來到南京之後,除了住在旅店裏麵苦讀之外,就是在考場上。即便是考完之後,還沒發榜的那一天,他也是一步都不敢離開,心中忐忑不安。如今高中了狀元,又拿到了俸祿,於是宴請一同中了進士的士子。
張英自己家裏也算是有些錢財,如今高中進士,自然是大方了一次,於是邀請大夥們一起去秦淮河遊樂。
曾經落入清廷手中,士子們被迫剃發易服,一段時間生意蕭條的秦淮河,如今已恢複了當年的繁榮,秦淮河畔人來人往,出入的不僅有文人士子,還有一些軍功赫赫的軍官。倘若是在天啟崇禎年間,武夫出入秦淮河,會被讀人嘲笑粗鄙不堪。如今武人的地位得到極大的提高,沒有人敢再說軍人什麽。
在王新宇的努力之下,穿上軍裝變成光宗耀祖的事情,如今的軍人地位甚至超過讀人,當兵隻要立下戰功,就能得到一切。
張英發現,有穿著舊軍服的退役軍人在媚香樓內,隻見那名退役軍人從錢袋中取出了一疊紙張,用來支付開銷費用。
“寶鈔?”張英楞了一下。
本來自&/
剛剛收複不久的南京開了科舉,發榜這一天,來自桐城生的張英高中第一名。
張英本來是康熙二年時鄉試的舉人,按照原本的曆史,他在兩年前就會進京趕考,考上進士。因為戰亂,張英未能在兩年前進京趕考,而是選擇了觀望。畢竟清廷在江南的名聲太差了,而且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清廷已經岌岌可危,去北方考上進士當了官,恐怕大明光複京師之後,給清廷當官的人就沒有什麽好下場。
於是張英選擇了等待,果然在去年的時候,明軍收複了安慶,張英所在的桐城自然也被明軍收複。
可是大明收複了南京之後,一直未開新科舉。直到今年的秋後才開科。當衙役們在縣裏發出朝廷公告的時候,張英和一批安慶士子來到南京,參加會試。在會試中,張英高中了第五名的好成績。
張煌言的原意是等迎迴了永曆之後,在南京開科,那樣通過了會試的讀人就能直接參加殿試,獲得進士資格。誰知道永曆被吳三桂接走了,作為南都的南京沒有天子坐鎮。
為了給天下士子一個機會,張煌言在向永曆提交了奏折,得到允許開科的甚至之後,大明朝廷在沒有天子坐鎮都城的情況下舉辦了科舉考試,先是進行了會試,然後由郭之奇、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一批江南大儒擔任考官。
因為連監國都沒有,本來的監國是魯王,後來鄭成功擔任監國,鄭成功逝世之後,就沒有再設監國,事實上王羽成為實際上的監國。
這次科舉考試,以王羽行使監國重任,負責挑選人才,最終完成了進士考試。
張英考取了進士第一名,事實上已經是狀元了,隻等著把科舉的成績送往漢中,交由永曆天子批示,即可正式獲得狀元頭銜,並由天子賜進士及第。
“恭喜狀元郎!”看到了發出的榜,所有的學子們紛紛向張英賀喜。
中了進士之後,首先進入翰林院學習幾年,同時獲得一個從六的官員身份。盡管聖旨來迴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張英已經可以進入翰林院了。
高中的張英搬入翰林院內,他將會暫時居住在裏麵。剛剛搬進去,就有一名小官前來登門拜訪,並送上一袋銀子,是預支給張英的俸祿。
等到那人走後,張英打開袋子,看到裏麵有一塊金燦燦的錢幣,上麵寫著“十銀元”的字樣,還有五塊白色的錢幣和幾十塊銅黃色的錢幣,白色的錢幣有兩種,大的上麵寫著“一銀元”的字樣,小的寫著“一百銅元”的字樣,銅幣有四種,一種是十銅元,一種是五銅元,還有二銅元和一銅元。
“我們用的銀子什麽時候變成這種銀子了?”張英轉身問他的童。
童迴答道:“少爺,您有所不知,這幾日您在苦讀,都是小人取出采購貨物,現在南京的市麵上,很多人都在用這種銀子了。”
說完,童打開了包裹,從裏麵取出錢袋子遞上去。
張英接過錢袋一看,隻見裏麵除了有自己從家裏帶出來的碎銀子、銀錠和銅板之外,還有一些銀元和銅元,而且裏麵還有兩種自己從沒見過的銅元,隻見是五角和一角的小銅幣,這種銅幣比一銅元小上一號,不過做工十分精美。
再看剛剛那官員送來的金幣,那塊金幣大約一兩重,金幣做工精美,閃著金燦燦的亮光,上麵寫著十銀元,也就是相當於十元銀幣。雖然張英不知道一元銀元是什麽概念,但他掂量了下一元的白色銀幣,感覺大約一兩重。
童說道:“少爺,這一元銀幣,在外麵和一兩銀子是一樣的,這是真正的銀子鑄的。那小的銀幣,寫著一百銅元,大約一錢銀子吧。”
張英再看了看十銅元的銅幣,隻見那種銅幣做工精美,整個銅幣大部分都是明亮的銅黃色,發出閃閃亮光,銅幣的中心還有鑲嵌著白色的圖像,看來十銅元的銅幣內含有少許銀子,價值相當於十銅元。而五銅元也有少許銀子,至於二銅元和一銅元的銅幣,都是純銅打造,重量從重到輕,一銅元和原來的銅板差不多重。
“這些錢幣能用嗎?外麵的店鋪收?”張英問道。
童迴答道:“迴少爺,店鋪都很喜歡這些錢幣呢!比起以前來,可是方便多了!以前購買貨,拿出一塊碎銀子,還要稱重,切割,商家收走多少銀子,剩下的找迴來。如今都不需要了,拿出一塊銀元,商家隻要計算一下,找迴小錢就好了。還有那一角和兩角的小銅板,也很好用,有些東西不到一文錢的,還是有些比一文錢多一點的,現在都可以找得開了。而且商家也找人鑒定過,金幣、銀幣和銅幣都是足量的。”
目前南洋銀行剛剛發行錢幣,隻能是用足量的貴金屬來鑄造,等到今後這些貨幣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之後,將會逐漸減少裏麵的貴金屬含量,最終硬幣變成象征意義。
高中之後的張英心情大好,自從來到南京之後,除了住在旅店裏麵苦讀之外,就是在考場上。即便是考完之後,還沒發榜的那一天,他也是一步都不敢離開,心中忐忑不安。如今高中了狀元,又拿到了俸祿,於是宴請一同中了進士的士子。
張英自己家裏也算是有些錢財,如今高中進士,自然是大方了一次,於是邀請大夥們一起去秦淮河遊樂。
曾經落入清廷手中,士子們被迫剃發易服,一段時間生意蕭條的秦淮河,如今已恢複了當年的繁榮,秦淮河畔人來人往,出入的不僅有文人士子,還有一些軍功赫赫的軍官。倘若是在天啟崇禎年間,武夫出入秦淮河,會被讀人嘲笑粗鄙不堪。如今武人的地位得到極大的提高,沒有人敢再說軍人什麽。
在王新宇的努力之下,穿上軍裝變成光宗耀祖的事情,如今的軍人地位甚至超過讀人,當兵隻要立下戰功,就能得到一切。
張英發現,有穿著舊軍服的退役軍人在媚香樓內,隻見那名退役軍人從錢袋中取出了一疊紙張,用來支付開銷費用。
“寶鈔?”張英楞了一下。
本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