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我們派誰去漢中調停呢?”王新宇問。


    要說服吳軍和闖軍兩家停止自相殘殺,一致對外,需要一名能說會道的人才去,而且這個人還不能是江南士紳體係的,因為江南士紳向來對闖營十分反感,去了之後隻會傾向於吳三桂。若是派遣清廷投降過來的文官,也是傾向於吳三桂。但要是鄭家軍自己內部的人,又缺少這種能說會道的讀書人。


    “派熙之(姚啟聖去吧!此人能說會道,是一個能調解兩軍停戰的人才!”王餘佑提出了一個人選。


    姚啟聖倒是十分合適的人選,他不屬於江南士紳體係的,也不屬於其他的清廷降官,而且此人深明大義,懂得利害關係,讓他去是最合適不過的。但是姚啟聖現在是瓊州軍的第二軍師,要處理江南目前的亂局,還有準備安慶之戰,都需要姚啟聖坐鎮指揮。


    “姚先生要打安慶,若是派他去了,誰去指揮安慶之戰?”王新宇問道。


    王餘佑道:“還是讓某親自指揮安慶之戰!武昌這裏有大帥坐鎮,韃子也不敢過來!黃機和黃錫袞那邊,也要抓緊了,能讓韃子偽帝殺了吳應熊方乃上策。”


    王新宇點了下頭道:“也好!那就派遣信使把熙之召迴,安排他去漢中。至於安慶之戰,還有勞先生了!”


    也就在王新宇準備派人去召迴姚啟聖的時候,東番那邊信使來報:“蒸汽機實驗獲得了成功!阿裏山鐵路已經通行火車了!”


    這蒸汽機,一直被王新宇當成頭等要事,因為有了蒸汽機,就意味著即將進入工業時代!有了蒸汽機,就有了火車,就有了鐵甲艦,有了後裝線膛炮,有了金屬彈殼步槍,在不久的將來,相信機槍都能造出來!


    不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還不是造鐵甲艦,後裝線膛炮和金屬彈殼步槍,隨著武器的發展,對後勤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現階段的明軍都是依靠有水的地方作戰,憑借著船運的強大運輸能力來解決後勤問題。一旦大軍進入北方,沒有河流依托,後勤運輸將會成為明軍最頭痛的一個問題。


    有了鐵路和火車,後勤運輸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蒸汽機的問題關係到國運,本藩必須立即動身趕往東番!目前鐵道兵都在東番,該把他們都調出來了!有了蒸汽機,我們不僅可以造出火車頭,還能造蒸汽吊車,蒸汽鋪軌車,那樣修建鐵路的進度就快了很多!還有,東番槍炮廠要開更多的分廠,佛山,上海,還有我們對麵的漢陽,都要建造兵工廠。”王新宇說道。


    “漢陽還在韃子手中,要拿下不成問題。這蒸汽機一事,屬下確實不懂,屬下隻知道帶兵打仗,大帥又要辛苦了!”王餘佑笑著道。


    王新宇乘坐車船,沿著湘江逆流而上,抵達郴州,過了郴州之後,上遊河流便不再適合船隻通行,不過因為明軍輔兵和民壯的努力,從郴州到宜章白沙河的鐵路已經完工,可以乘坐軌道馬車抵達白沙河,再乘船進入武江。


    馬拉著龐大的軌道馬車,行走在郴州通往宜章的山區鐵路線上。這一段隻有一百多華裏短短的鐵路線,建造可不容易,這條鐵路穿過了長江水係和珠江水係的分水嶺,沿途山高路陡,而按照王新宇的要求,這是一條將來的鐵路幹線,這條線路的最小轉彎半徑不能小於一百丈,坡度不能高於千分之四,所以給施工的隊伍出了一道難題。


    所幸的是,從郴州到宜章雖然是分水嶺,但有湘江上遊的小溪和白沙河上遊的小溪可以依托,鐵路線沿著小溪修建,減少了不少隧道。


    但從白沙河要繼續往韶州方向修築鐵路的話,王新宇在短期之內還沒有這個打算。要繼續往下遊走,鐵路線雖然可以沿著白沙河和武江,可是要考慮到最小轉彎半徑和坡度等方麵的因素,必須修建大量的橋梁和隧道,這些不是這個年代的技術可以達到的,修建成本過於高昂,難度太大。這一段線路,將會成為武廣鐵路的掐脖子地段,也許需要幾十年後,技術水平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完成武廣鐵路全線通車。


    軌道馬車行駛在山區鐵路上,沿途中山清水秀風景優美。不過這是一條單線鐵路,在一個方向有車通過的時候,對麵來的車必須在小站等候。


    王新宇的專車自然是優先級別通過的,在沒有遠程通訊的年代,要安排調度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隻能依靠工人沿線用信號燈指揮。不過方以智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單向密集通過的辦法,減少了調度的難度。


    軌道馬車抵達隸屬於宜章縣的白石渡之後,前麵就沒有鐵路線了,隻能再轉乘坐快船順流而下。


    經過半個多月的輾轉,王新宇從武昌抵達了東番。這個速度在當年已經非常快了,完全得利於先進的車船,快船和雙體快船的功勞。


    雙體快帆船在東番碼頭上停靠下來,映入眼簾中的,就是一列停靠在碼頭邊上的小火車!雖然是窄軌鐵路小火車,可是這已經具備有劃時代的意義了!有了這列小火車,距離今後的大火車還遠嗎?


    早已得到消息的薛鳳祚、梅文鼎、戴倉等一批科學家早就在碼頭上恭候多時了。見到這些科學家,王新宇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如果不是這些科學家,特別是薛鳳祚和梅文鼎師徒,這蒸汽機還不知道要哪個年代才能完工!雖然薛鳳祚和梅文鼎曾經幫助滿清打造了大批新式武器,可是就從他改進了蒸汽機,使得蒸汽機能成功投入實用這一點,他就是一個不輸給宋應星的偉大科學家。


    “各位辛苦了!”王新宇動情的說了一句。


    作為鐵道兵軍官的曾世榮和俞振興等人,也帶著為阿裏山鐵路付出了血汗的鐵道兵們,站在碼頭上迎接。


    王新宇熱情的走上前去,從站在碼頭上的鐵道兵麵前走過去,目光從每一個人的身上掃視而過,使得每個人都覺得,王爺在看自己!


    “感謝各位為了鐵路建設付出的血汗!今後,你們的足跡將會踏遍大江南北!鐵路線將會隨著你們的辛勤勞動,從此遍布世界各地的每個角落!”王新宇拉開嗓門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