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吳世璠出逃


    雖然說局勢大好,但楊起隆還不至於瘋狂到敢去攻打紫禁城。從正麵的橋過去的話,紫禁城的幾座城門高大威武,箭樓內駐紮著精銳的蒙八旗弓箭手,隻要踏上橋,就會被箭樓上射來的亂箭射成刺蝟。若是從別的地方攻城,紫禁城的護城河寬五十二米,水深五米,就一個護城河都休想過去。


    “我們主要是護送大公子離京!沒必要去打紫禁城!”楊起隆道。


    “如果我們趁亂出去,那麽其他人怎麽辦?”另外一名部將朱尚賢問道。


    楊起隆道:“我們都是為王爺辦事的!若想要成就大業,不可有婦人之仁!其他人,隻能犧牲了!我們趁亂殺出城外去!”


    根據楊起隆的計劃,起義軍殺出京城之後,一部分人往東南方向跑,去吸引清軍的注意力。因為起義軍手中有短銃和手雷等火器,清軍肯定以為,起義軍是要逃往江南,同江南明軍會合,就會派人攔截追殺。而楊起隆卻趁機保護吳世璠,帶著少數人往西撤退,進入陝西之後,再逃往漢中,然後經過四川,把吳世璠送到吳三桂手中。


    事實上楊起隆是一名雙麵間諜,他不僅為王新宇服務,也為吳三桂服務。他手中的武器,大部分都是從天地會那裏來的。


    城內的一片混亂,八旗兵和旗人百姓自相踐踏,死傷無數。不過混亂的局麵,也擋住了起義軍繼續往內城進攻的腳步。楊起隆的起義軍殺紅了眼,拚命的驅逐來不及逃走的旗人,並向被旗人堵住的八旗兵投擲手雷,也順帶著炸死了不少旗人百姓,引發了更大的混亂。與此同時,有些人趁機渾水摸魚,開始殺人劫掠財物。


    其實楊起隆的起義軍除了少數骨幹力量是吳三桂的情報人員之外,普通的兵都是一群烏合之眾,隻是仗著武器的威力和突然襲擊的優勢,才能擊敗清軍。局麵一片混亂,這些人也開始趁機劫掠一些金銀財寶,來充實自己的腰包。


    “駐守豐台等地的綠營馬軍和火器軍快到了!”焦三提醒楊起隆道。


    楊起隆看著自己的人也已經完全亂了,那些起義軍士兵都在忙碌著殺人劫財,他知道這時候隻能是放棄這些人了,反正這些人都是一群烏合之眾,在混亂的情況下,人性的貪婪,自私都激發了出來。


    “我們往東麵衝出去!”楊起隆下令道。


    一千多“起義軍”,這時候還能組織起來的隻剩下一百多中堅力量和三百多知道隻有跟著大隊伍走才能活命的人,其餘的都已經混亂了。


    北京城東麵有兩座門,一座是朝陽門,一座是東直門。因為朝陽門是漕運貨物的入口,駐守這座城門油水較多,所以很多八旗子弟都想盡辦法謀取了一個守朝陽門的職務,這裏的守軍數量較多。


    楊起隆帶著人,往東直門去。


    此時,駐守豐台等地的綠營清軍已經入城,那些失散了的“起義軍”士兵在混亂之中,丟下了武器,混入亂成一團的旗人中去。本來他們也都是漢八旗和包衣,清軍要在亂成一團的人群中搜出叛亂者,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楊起隆的人衝到了東直門之後,用火槍、弓弩和手雷擊敗了守軍,打開了城門,殘存的四百餘人逃出城去。


    負責吸引清軍注意力的焦三帶著三百多人,往東南方向逃竄。而楊起隆隻帶著幾十人,護送著吳世璠,繞了京城一圈,往西麵逃竄。一路上,楊起隆等人換上了百姓的衣服,經過喬裝打扮之後,往陝西逃竄。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最終楊起隆完成了任務,把吳世璠成功的帶到四川去。


    而焦三帶出去的三百多人,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之下全軍覆滅,焦三等人被捕之後,被押解到京城淩遲處死。


    經過一夜的混亂,天色逐漸亮了起來。


    驚嚇了一個晚上的康熙迴過神來,第一件事就是問:“吳應熊那個狗賊跑了沒?”


    不久之後,一隊清軍出現在吳應熊的額駙府門口。


    吳應熊知道,康熙派來抓捕自己的人到了,他整了整衣領,大步走出府去,對那些來抓捕自己的清軍大喊道:“吳應熊在此!爾等要來抓本世子的吧?某跟你們走便是!”


    於是吳應熊和他的二兒子吳世霖都被抓住了,被押入了天牢內。


    負責抓捕吳應熊的九門提督入宮,向康熙稟報:“皇上,太皇太後!吳應熊和吳世霖都已經抓住了!但是跑了一個吳世璠!”


    聽說吳世璠跑掉的消息,建寧公主心情十分複雜,作為一名大清的公主,她必須服從大多數旗人的利益。但是吳世璠怎麽說都是她的兒子,兒子能夠活下來,她心中也感到欣慰。她知道,隻要吳世璠不被抓住,就肯定可以安安穩穩的活下去。至於這天下到底是大清還是大明,隻要兒子活著就好了。


    楊起隆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京城的旗人損失慘重,八旗兵死傷了兩千多人,城內旗人百姓也死傷五千餘人。盛怒之下的康熙,絞死了好幾名八旗佐領,才算是消了怒氣。


    吳應熊被壓入天牢之後,一轉眼就兩個半月過去了。


    湖廣戰場上不利的消息傳來,當然消息是圖海等人惡人先告狀送來的,說鼇拜膽小如鼠,錯失良機,而且剛愎自用,不聽勸告,這才導致了湖廣之敗。目前武昌已經沒法守了,眼看著偽明逆賊就要攻克武昌,這個罪責都在鼇拜身上。


    康熙勃然大怒:“鼇拜這個老賊!朕不殺此賊,誓不為人!”


    ……


    武昌城外,明軍大營內。


    各路探子迴報,說駐守武昌城的清軍士氣低落,圖海等人已經逃往襄陽。另外還有密探送迴來的消息,說嶽樂和傑書也出城了,往九江方向逃竄,就連穆裏瑪都跑了。城內,隻剩下鼇拜和張長庚等人,還有周培公、吳丹、朱衣克等人。


    “兩個月的圍困下來,武昌城已經是熟透的桃子了!隻要我們輕輕一碰,這顆桃子就會落入我們囊中啊!”王新宇指著大營外麵的武昌城說道。


    王餘佑道:“鼇拜居然沒有跑,還在死守武昌!”


    從後世穿越來的王新宇當然知道鼇拜和康熙的矛盾,於是他迴道:“看樣子,鼇拜知道自己就算跑了,也是沒活路了,所以他留下來!既然如此,我們就生擒鼇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