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海軍去救東瀛的艦隊出發,這支艦隊由兩艘五百噸級快速巡航艦,兩艘滿載著特戰隊的飛剪船組成,一共搭載了六百餘名海軍陸戰隊特戰隊員,八條小快船,四具熱氣球,還攜帶了大批水雷等爆炸物,從東番啟航,向東北的江戶灣方向駛去。


    這支艦隊與其說是去救東瀛,不如說是去嚇唬荷蘭人,給並給倭國人打氣用的。隻要能糾纏住荷蘭艦隊,利用海軍陸戰隊夜襲,搞掉荷蘭人幾條船,再發動倭國武士,攜帶水雷駕駛小船發動自殺性攻擊,必定能夠拖住荷蘭人。


    僅僅四艘船,一千多人,就能嚇走荷蘭人,這並非是說笑話,而是荷蘭人拖不起,時間久了沒得到他們想要的,荷蘭人就隻能降低條件,要diǎn補給後灰溜溜的滾迴歐洲去,畢竟歐洲戰場才是重diǎn。


    事實上王新宇也不可能再往別的地方投入太多兵力,他現在專心先拿下廣東。隻要得到廣東,下一步就開始北伐了。


    另外,從廣東戰場上傳來消息,明軍完全控製住潮州附近所有地盤,開始向惠州推進。尚之信又派遣了使者過來,同李銳他們談判,要獻出廣州城。另外,粵西那邊的特工人員傳來消息,說廣西清軍已經進入廣東境內。


    “看來,本藩得迴廣東了,東番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王新宇對宋應星等人交代,把東番交給他們管理。


    宋應星拱了一下手,大聲道:“請大帥放心!隻要有老夫在這裏,一定能及時給前方的將士們提供急需的武器彈藥!”


    “宋老先生太辛苦了!”王新宇心疼的看著滿頭白發的宋應星,見他臉上皮膚又變得更加幹枯,皺紋更深了,發須已經全白,“老先生還是要培養一個新人,這樣老先生也能安享晚年,不用再如此勞累啊!”


    東番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巡撫,不過按照王新宇的觀diǎn,能夠勝任台灣巡撫的人,也必須懂得科技知識,所以能勝任台灣巡撫的除了方以智就沒有別人。而方以智又不願意離開江南,並非是方以智想要在江南享樂,而是江南正在和清軍對峙呢,也是前沿陣地,方以智不想去安全的後方。


    其實方以智也立下不小的功勞,他在江南,督造了不少城池和堡壘工事,把每一處大型農莊都改成一座大型堡壘。


    明軍多年征戰,從清軍手中繳獲不少鳥銃之類的火器,這些火器雖然已經落後了,但是用來守城還是不錯的。方以智把鳥銃、碗口銃、虎蹲炮等武器配發下來,把江南的佃戶農民都武裝起來,修建城堡。


    稍大一diǎn的村子都修成城堡,外麵挖掘壕溝,裏麵布置圍牆,還修建四座棱堡,隻要清軍來進攻,都會在城堡下碰得頭破血流。


    清軍盡管無法奪迴江南,但是嶽樂不甘心讓明廷控製下的老百姓在江南安安心心的生產,經常派遣小規模的騎兵來騷擾,或者是從附近的城池調遣小股步兵,對江南農莊發起騷擾戰。每次農忙的時候,農民們正要下地幹活,就聽說清軍來襲。


    被清軍騷擾襲擊,同清軍接壤的湖州、嘉興、蘇州等地糧食根本就收不上來,農田基本上都荒蕪了。所幸的是,因為堡壘的存在,清軍沒辦法屠殺多少老百姓,隻能望著堅固的堡壘興歎,又不敢在堡壘下久留,因為擁有強大水師的明軍隨時可以來救援。


    幾番交手,方以智還曾多次親臨前線戰場坐鎮指揮,多次驅逐了清軍的襲擾部隊。


    所以現在台灣巡撫的位置就一直空著,事實上宋應星兼任台灣巡撫。


    宋應星感歎一聲:“老夫也明白,大帥隻擔心老夫百年之後,後繼無人啊!老夫倒是覺得,在老夫百年之後,戴倉可以取代老夫。”


    “也好!”王新宇diǎn了下頭,“就讓戴倉先任科學院副院長一職吧。”


    王新宇離開東番,乘坐雙體快帆船,但他並沒有去潮州,而是直奔明軍海軍陸戰隊雲集的上川島。


    雙體快帆船航行了一天一夜,抵達上川島。


    上川島已經成為一座巨大的兵營,該島海域停泊著數百條大大小小的船隻,不斷有船隻靠上碼頭,卸下軍用物資。碼頭上堆滿堆積如山的軍用物資,輔兵和民壯們都好像不要命的忙碌,不管白天晚上,無論海上陸上都有人在幹活。入夜之後,碼頭上diǎn燃一堆堆篝火,輔兵和民壯們忙碌著把一箱箱物資從船上卸下,又把武器彈藥搬上船。


    事實上擁有強大水師的明軍,同擁有大量騎兵的清軍相比,清軍不想打可以跑,但擁有水師的明軍是想打哪裏就打哪裏。


    島上雲集了五千多剛剛從南洋迴來的海軍陸戰隊,再加上之前從福建調遣過來的三千陸師官兵,從瓊州島調來的剛剛練成的五千官兵,島上已有一萬三千多戰兵。


    五千多海軍陸戰隊都是老兵了,不久之前才同荷蘭人交手過;福建調來的,也是打完了漳州之後的百戰精兵。隻有瓊州島調來的五千人馬是新兵,但是這些新兵都是苗黎人,經過最嚴格最殘酷的訓練,在他們眼裏,教官比敵人更加殘酷。


    瓊州島上的苗黎人分到自己的田地,他們相信,如果沒有瓊州軍的話,他們一輩子都是掙紮在貧困線上的窮苦人。現在他們的家人分到了田地,為了自己的土地不被滿清統治者再剝奪迴去,他們必須拚命。


    最殘酷的訓練,加上洗腦,使得這些新兵隻要見到血之後,就會變成老兵。更加上這些兵都是同一個地方來的,彼此之間都是親朋好友,在戰鬥中,身邊戰友的傷亡,不會給他們帶來對敵人的恐懼,反而是激起對敵人更深的仇恨,每個人都會變得瘋狂,可以瘋狂到,敵人的刀砍下來的時候,他們不會躲避,而是反砍上去,拚了自己一條命也要和敵人同歸於盡。當敵人的騎兵衝過來的時候,他們不會躲避,卻是挺著長矛迎上去,就算自己被戰馬撞死,被馬刀砍死,也要把敵人捅下馬來!


    更可怕的是,這些兵不僅有他們的信仰,而且還是雇傭軍,是為了錢打仗的。他們陣亡了,他們的名字可以進入紀念碑,他們的家人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在他們的眼中,沒有敗退的概念,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枚光榮彈,打不過的時候,就在敵群中引爆光榮彈。


    原本這些苗黎兵是要當成山地兵訓練的,但現在山地兵的編製已經飽和,這些人就被當成了普通步兵訓練,被訓練成一支最精銳的瘋子部隊。


    這支軍隊的指揮官是已經升為永新軍提督的江誌平,自從江誌平帶出了大名鼎鼎的永新軍之後,這支活躍在江西清軍腹地的軍隊多次給清軍製造麻煩。後來明軍從仙霞關進入福建,江誌平領命,率領一部分永新軍前來仙霞關,同特戰隊會合。


    現在的江誌平,用永新軍的老兵來但骨幹力量,去了瓊州後,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又練出了一支精銳部隊。


    目前永新軍分為兩支,一支是還在井岡山一帶活動的老永新軍,另外一支,就是這支來到上川島的新永新軍。


    共計一萬三千多戰兵在上川島已經等候多時了,官兵們來到上川島之後,就在這裏修整,等待出擊的命令。但因為荷蘭艦隊來到廣東海域,島上的官兵隻能繼續在這裏待命。憋了那麽長時間,官兵們早已憋足了一口氣,就等著好好打一場大仗。


    上川島上的這些軍隊不僅裝備好,戰鬥意誌頑強,而且士氣也是高漲到了極diǎn。


    王新宇走進中軍大帳中,環視了一圈左右,然後開口說道:“各位,本藩把你們安排在這座島上,就是為了攻打新會!新會是廣州韃子的退路,也是廣西韃子要來支援廣東韃子的必經之路!我們必須拿下新會,各位有沒有信心?”


    “有!”所有將領們都一齊發出怒吼聲。


    “當年李定國在新會戰敗,就是因為他太仁慈了!我們現在要對韃子作戰,我們就不能過於心慈手軟,不可有婦人之仁!我們的刀子隻能磨得比韃子的更快,隻有這樣,才能讓新會的老百姓不去幫韃子!”王新宇環視一圈道。


    負責情報工作的方種公上前道:“大帥,卑職得到的消息,當年韃子所謂的名將由雲龍並沒有在新會,被韃子調去廣州城了。”


    王新宇冷笑一聲:“就算由雲龍在新會又能怎麽樣?本藩巴不得他在新會,好殺了他,給新會死去的那麽多百姓報仇!既然他在廣州,那就讓他多活幾天吧!”


    上川島明軍準備登陸的地方是在香山縣,香山縣令姚啟聖已經答應反正。


    之前王新宇的人就在暗中同姚啟聖接觸過了,當他得知香山縣令居然是姚啟聖的時候,就給姚啟聖開出非常優厚的籌碼,願意給他廣東總督一職!


    姚啟聖本身就不是腐儒,對清廷並非真正忠心,而是為了保護漢人才去抬旗當官的,當官的時候,多次為了漢人被朝廷罷官。所以王新宇派人去找姚啟聖聯係,姚啟聖滿口就答應下來,願意配合明軍拿下新會。


    永曆十九年,康熙四年,公元一六六五年,公曆四月二十日,農曆三月初六,廣東的天氣已經轉熱,就在這一天,明軍開始了登陸行動。


    王新宇並沒有大張旗鼓一下把一萬多大軍全部派遣出去,而是先派遣先頭部隊三千人乘船前往香山縣登陸。先頭部隊乘坐的船隊抵達香山縣碼頭之後,香山縣令姚啟聖打開城門,迎接明軍進城,香山全縣降下了清軍的綠旗,掛起了明軍的紅旗。


    王新宇跟隨第二批部隊,在香山縣登陸。


    姚啟聖帶著香山縣的一群捕快、衙役、白役、民壯以及天地會的特工人員站在城門口迎接明軍,


    王新宇一路走過來,發現歡迎的人群中就是沒有當地士紳,這並非是香山士紳痛恨明軍,而是當年的香山縣根本就沒有士紳,僅有的幾個有錢人都還是天地會的特工人員。這是因為清廷的遷海令所導致的,香山距離海邊實在太近了,很多農田都被清廷規定不許耕種,就是因為距離海邊近,在遷海界限範圍之內。


    清廷前幾任香山縣令來到香山之後,不僅沒辦法刮到一塊銅板的地皮,反而欠下朝廷一大筆稅收,就是因為香山實在太窮了,根本刮不出油水,來這裏當官都是沒前途的。


    說起來也是可笑,麵臨大海,澳門就是邊上,還有肥沃的土地,卻窮成這樣子,都是清廷禁海令和遷海令惹的禍。


    還是姚啟聖來了之後,偷偷開了海禁,才讓當地老百姓日子好過了一些,也讓香山縣補交了曆年來欠下的稅收,那幾個被關進監獄的前縣令才被放出去。


    開了海禁,自然就有商人發了財,隻不過發了財的商人多半都是天地會的特工人員,譬如說方德之流。


    遠遠的見到一名身穿清廷七品官服的人,王新宇就知道坑道是姚啟聖,連忙翻身下馬,一個箭步走上前,向姚啟聖拱手。


    姚啟聖見到隊伍中一名白盔白甲,騎著白馬的將軍突然翻身下馬,走到自己麵前拱手行禮,一下就愣住了,他還沒弄明白這個人的身份,但是看他儀容不凡,一身打扮像是有身份的大將軍,於是條件反射式的單膝跪地,抱拳行禮:“罪人姚啟聖見過將軍!”


    “快快請起吧!”王新宇扶起姚啟聖。這次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傳奇人物姚啟聖,隻見此人雖然是文官,卻高大壯實,身上肌肉一塊塊鼓起,一看就是練過武的人。


    邊上有人道:“這就是我們的東海郡王,平虜大將軍王羽!”


    姚啟聖大吃一驚,連忙又要下跪,卻被王新宇緊緊拉住:“姚先生不必多禮!今日本藩到來,就是要見姚先生的!來人!在中軍大帳設宴!今日本藩要宴請姚先生!”


    “罪人乃區區一七品縣令,卻承蒙大帥如此厚愛,罪人實在是想不通啊。”姚啟聖感歎的說了一句。


    王新宇大笑:“姚先生乃人中龍鳳!隻可惜韃子不善於用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