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縣城,這座五年前李率泰和周亮工修建的堅城,四年前曾被王羽攻克,之後陳蟒在這裏駐守了半年,反正又不是長期守城,隻是收割了糧食就走,陳蟒把城牆都毀了,城內和附近的百姓全部裹挾去了廈門。從此之後,雲霄城牆便破敗不堪。
李率泰和達素“收複”了雲霄縣城之後,也沒有再耗費重金修複,隻是簡單的用泥土和磚塊修補了一下城牆。目前雲霄城牆高不過一丈五尺,和一座土城差不多。
城內守軍更是少得可憐,連一百綠營兵都沒有,衙役捕快也少得可憐,隻有十多人。而雲霄附近的老百姓都被陳蟒帶迴去了,縣令連白役都招不到,整個縣城隻有五十多名白役。至於民壯?人口都沒幾個,你去哪裏招募民壯?
尚之信根本沒有心思幫清廷守福建,隻想早點逃迴廣東。對清廷忠心耿耿的李率泰、吳六奇、楊國泰、黃梧等人不是被殺,就是被釘在木樁上,要不然就是被削成了人棍,根本無人願意守福建的幾座小縣城。
“轟轟”成排的實心炮彈砸在城頭,破敗低矮的城牆根部就經不起炮擊,多處崩裂坍塌,被轟開了三處缺口。
“殺韃子!”成群結隊的明軍湧向城牆。
城破,知縣自盡,縣丞主簿降,典史巡檢早跑了。
幾十裏外,漳州明軍中營,也就是原來的靖南王府漳州臨時王府。
王新宇坐在大堂內,看著各方麵送迴來的戰報和情報。當年沒有無線電,通訊全部依靠人馬來迴送,極不方便,獲得信息的時間也非常長。
“韃子要建八旗火器營了?”王新宇拿起一份天地會特工送來的情報。
王餘佑拿起來看了一遍,不屑的把情報往書桌上一丟:“八旗火器營能幹什麽?其實韃子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不是八旗火器營,而是湖廣新軍!”
“不錯!這八旗火器營就是一個笑話!”王新宇冷笑了一聲。
當年的軍隊製度有兩種,一種是分封製軍隊,也就是從小出身就是軍人,譬如說臭名昭著的軍戶製度。這種製度,以士卒和軍官立下的功勞來封賞,獲得自己的土地。不過明朝的軍戶製度事實上是繼承了元朝的漢人軍閥,所不同的是不再雇傭農民或者把田地租給農民耕種,而是由軍戶直接耕種。
這種分封式終身軍人製度,在一開始有積極意義,可以鼓勵軍人多立戰功,以獲得更多的封地。可是軍戶製度到了後麵,大家都知道的,種田的兵都退化成農民了,軍官們都變成了地主,明朝中期之後的軍戶就爛得根本不能用了。
而滿清的八旗製度,事實上也是一種分封製度,其實在本質上和明朝的軍戶製度並沒有太大區別,主要的區別是每一名八旗兵到了最後不是種地的農民,而是不勞而獲領取鐵杆莊稼的寄生蟲。
滿清入關之前,八旗兵為了以後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必須拚命立功,以獲得更多的封賞和包衣。可是入關之後,該有的他們都有了,在京城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們的後代繼承了長輩留下的鐵杆莊稼,一代代繼承下來,還有誰願意去賣命的?所以八旗製度在入關之後迅速腐爛,僅僅入關了不到二十年,就已經不堪重用了。
除了分封製的兵之外,當年另外一種兵的製度是雇傭製度,也就是當兵為了領餉銀,為了養家糊口。
從戚繼光的戚家軍到後麵的關寧鐵騎,還有左良玉等人的兵,都是雇傭製度。清軍的綠營兵,南明的軍隊,也都是雇傭製度。包括現在的王新宇,也是雇傭製度。
雇傭製度的兵,領取軍餉,沒有分封的田地,依靠軍餉和立功養活家人,立下的功勞越大,當的官越大,軍餉也就越高。這種製度一開始也是有積極作用,可以刺激當兵的多立功,提高軍隊士氣。
可是雇傭製度的軍隊,到了後麵也一樣會腐爛下去。軍官覺得自己的軍餉太低,自然就會想辦法吃空餉,喝兵血士兵領了軍餉,也不願意出操,訓練,每天就是逛窯子,賭博,抽大煙,純粹是混吃等死。看看真實曆史上清朝後期的綠營兵就知道了。
事實上,除了分封製和雇傭製的軍隊之外,當年其實也存在一種豪強團練製度的軍隊。譬如說盧象升的天雄軍,都是老鄉、朋友、兄弟、家人等等,往往一個人戰死,就可以激發大部分人的憤怒,所以戰鬥精神極強,一旦遇上敵人,就緊緊咬住打到底。
還有大大小小豪強自己的護院家丁等,也是具有一定團練性質的武裝力量,而晉商八大家其實也是豪強武裝。隻是那些護院家丁規模太無法形成強悍的戰鬥力。
三藩亂的時候周培公組建的軍隊,也是一支豪強團練性質的武裝力量,不過周培公不是曾國藩,三藩亂平息之後,周培公組建的練勇也歸入了綠營之中,從此腐爛下去。
而曆史上真正的一支具有極大影響力的豪強團練武裝,是臭名昭著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其實算是湘軍的分支,到後來的北洋軍閥,就是繼承了淮軍的一支軍隊,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地方豪強團練武裝,到了晚清的時候變成清政府的重要國家力量,但是最後推翻滿清統治的也是這支軍隊。
所以說,不管是分封製的八旗軍還是雇傭製的綠營,最終的命運都是走向墮落。真正具有威脅的,還是周培公的湖廣新軍。
由於曆史發生了變化,周培公已經提前變成了曾國藩一樣的存在,隻是鼇拜沒有放手,仍然還控製住這支軍隊,但也隻是表麵上的,若是周培公真的要造反,鼇拜那可是一點脾氣都沒有的。隻不過周培公和曾國藩有點相似,都是不可能造反的人。
可以說鼇拜眼光還是很不錯,一直拉攏周培公,他看到湖廣新軍是一支最有活力的軍隊,隻有這種新式軍隊才能對抗日漸強大的瓊州軍。
八旗火器營?那隻不過是個笑話罷了,是布木布泰和小皇帝,還有蘇克薩哈一幫上層的滿人搞出來的鬧劇。
軍隊的靈魂都沒了,隻是改進了武器裝備有用嗎?就算給他們最先進的武器,還不是運輸大隊長的角色?
“除非韃子把關外八旗放進來組建八旗火器營,不過關外八旗看來是沒機會入關了!鄭襲他們在關外可是做得有聲有色呢!還有羅刹人,倭人,從奴兒幹那邊不斷給關外韃子製造麻煩,看韃子怎麽騰出手來!”王餘佑笑著道。
“對!”王新宇點了下頭,“隻要韃子用他們的京城八旗來組建八旗火器營,那不過是給我們增添了一點笑料罷了!”
“報!”外麵有親兵急匆匆的進來。
親兵走進大堂內,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信:“大帥,這是廣東方麵輾轉送來的信,請大帥過目!”
王新宇接過信,隻見信上的火漆完好無損。拆開了信一看,裏麵有兩封信,第一封自然是天地會特工人員寫的信,說的是尚之信有動靜。再看裏麵的第二封信,居然是尚之信寫來的親筆信!
尚之信的信裏麵說,隻要條件合適,可以獻上廣州城!
“大帥,您覺得這尚之信能有多少誠意?就算他有誠意,可是尚可喜肯定會死戰到底,我們就別指望尚可喜會投降了!”王餘佑看了信之後說。
王新宇略迴憶了一下記憶中對三藩亂時期的了解,思索了片刻,方才開口道:“本藩覺得尚之信還是可信的!尚可喜是不會投降,但是現在廣州的軍權在尚之信手中捏著尚之孝雖然也有部分兵權,但他不是尚之信的對手!”
“若是尚之信開門獻城,那不是要同他父親和弟弟為敵了?”王餘佑皺起了眉頭。
“王先生,在尚之信這樣的人眼裏,還有父親和弟弟嗎?尚之孝早就被他看成是第一號大敵了!而尚之孝也一心想著奪取尚之信的世子位置,兩人雖是親兄弟,卻是仇敵!至於尚可喜,我想尚之信巴不得他早點翹辮子了!”王新宇笑道。
“如此說來,我們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廣州?”李銳問道。
王餘佑摸著胡子道:“哈哈哈!兵不血刃拿下廣州是不可能的!至少我們要擊敗哈哈木和一幫滿蒙八旗。至於尚之信要怎麽和我們配合,那還得再讓人去接觸一下。”
就在此時,外麵有人來稟報:“稟報大帥,耿仲格來求見了!”
“讓他進來吧!”王新宇點了下頭。耿仲格已經幾次來求見了,但都被王新宇找借口給推辭了。這次再推辭,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耿仲格走進來,長揖及地,畢恭畢敬的行了個禮:“末將參見主公!”
“耿將軍,來找本藩,可是有何事?”王新宇皮笑肉不笑的問。
耿仲格拱了一下手開口道:“主公,末將誠心棄暗投明,還望主公能給個爵位。現耿家就剩下末將了,您答應要給耿繼茂郡王爵位。可是現在耿繼茂已死,這個郡王爵位,主公您看如何”
郡王爵位是要留給耿精忠的,王新宇自然不會把這個爵位給耿仲格。於是他迴答道:“可是耿家還有兩個兒子在啊!這封郡王一事,還得上奏朝廷。具體要封誰,還是得看朝廷的意思,本藩也做不了主。”
“主公,兩位侄兒尚年幼,恐怕朝廷不會封王吧?”耿仲格道。
“朝廷要封誰,是朝廷的意思,耿將軍,你還是迴去安心等待吧,本藩已經上奏朝廷了,若是不能給你封郡王,也可以封個公。”王新宇道。
潮州城,因為潮汕總兵楊國泰已經死在漳州了,尚之信的親信李天植就駐紮在總兵府。這時候尚之信也在總兵府內。
“小王爺,看樣子廣州也守不住的,若是海寇來打廣州,我們是不是往廣西跑?”李天植小心翼翼的詢問。
盡管李天植是尚之信的親信,不過尚之信還沒讓他知道自己已經暗中派人同明軍接觸的事情,畢竟這件事非同小可,不能有一點馬虎,否則尚之孝肯定十分樂意用這件事搞死尚之信,自己再一屁股坐在世子的位置上。
尚之信讓左右先退下,才壓低了聲音對李天植說:“逃?我們能逃去哪裏?去了廣西,那就不是我們平南王的地盤了!那是孔四貞臭b子的地盤!我們去了那邊,能有好果子吃嗎?就算孔四貞那個b子肯收留我們,你覺得廣西還能堅持多久?”
“小王爺,那我們帶兵往北?去湖南?不行就去湖廣?”李天植道。
尚之信冷笑一聲:“去湖南?海寇估計很快就會去湖南了!至於湖廣,那是別人的地盤,張長庚,鼇拜,楊茂勳,趙良棟,哪個都不是善類!還有周培公那個小子,據我們的眼線說,那小白臉現在很紅啊!不僅是鼇拜在拉他,圖海也在拉他,據說孔四貞那臭b子也在拉他!我們去了湖廣,恐怕連骨頭渣子都被人咬碎了吞下了吧?”
“那怎麽辦?我們去京城?”李天植問道。
“京城更不能去了!本世子在京城當了十多年質子,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生怕哪一天脖子上的人頭就沒了!那些年本世子不在父王身邊,是尚之孝那個王八蛋在父王身邊,每天給父王灌**湯!父王差點都要廢了我了!那小子還和孔四貞暗中合作,想要借刀殺人,哼!去京城?那真是等死了!”尚之信道。
李天植聽尚之信這樣說,倒是閃過了一個念頭:不行的話向海寇投降?但是這個念頭他隻不過是閃了一下,又不敢想了。
哎,畢竟平南王對我恩重如山,小人更是跟著小王爺一起長大的,怎麽能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呢?李天植心裏暗暗對自己說。
誰知道尚之信卻像是看透了李天植的心思一樣:“實在走投無路了,就去投明!我就不相信了,我若是降了,他們還不給我一個王爺當!”
李天植大吃一驚,嚇得臉色煞白:“小王爺,您若是投降了,那老王爺那邊怎麽辦?老王爺會同意您向偽明投降嗎?”未完待續。
李率泰和達素“收複”了雲霄縣城之後,也沒有再耗費重金修複,隻是簡單的用泥土和磚塊修補了一下城牆。目前雲霄城牆高不過一丈五尺,和一座土城差不多。
城內守軍更是少得可憐,連一百綠營兵都沒有,衙役捕快也少得可憐,隻有十多人。而雲霄附近的老百姓都被陳蟒帶迴去了,縣令連白役都招不到,整個縣城隻有五十多名白役。至於民壯?人口都沒幾個,你去哪裏招募民壯?
尚之信根本沒有心思幫清廷守福建,隻想早點逃迴廣東。對清廷忠心耿耿的李率泰、吳六奇、楊國泰、黃梧等人不是被殺,就是被釘在木樁上,要不然就是被削成了人棍,根本無人願意守福建的幾座小縣城。
“轟轟”成排的實心炮彈砸在城頭,破敗低矮的城牆根部就經不起炮擊,多處崩裂坍塌,被轟開了三處缺口。
“殺韃子!”成群結隊的明軍湧向城牆。
城破,知縣自盡,縣丞主簿降,典史巡檢早跑了。
幾十裏外,漳州明軍中營,也就是原來的靖南王府漳州臨時王府。
王新宇坐在大堂內,看著各方麵送迴來的戰報和情報。當年沒有無線電,通訊全部依靠人馬來迴送,極不方便,獲得信息的時間也非常長。
“韃子要建八旗火器營了?”王新宇拿起一份天地會特工送來的情報。
王餘佑拿起來看了一遍,不屑的把情報往書桌上一丟:“八旗火器營能幹什麽?其實韃子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不是八旗火器營,而是湖廣新軍!”
“不錯!這八旗火器營就是一個笑話!”王新宇冷笑了一聲。
當年的軍隊製度有兩種,一種是分封製軍隊,也就是從小出身就是軍人,譬如說臭名昭著的軍戶製度。這種製度,以士卒和軍官立下的功勞來封賞,獲得自己的土地。不過明朝的軍戶製度事實上是繼承了元朝的漢人軍閥,所不同的是不再雇傭農民或者把田地租給農民耕種,而是由軍戶直接耕種。
這種分封式終身軍人製度,在一開始有積極意義,可以鼓勵軍人多立戰功,以獲得更多的封地。可是軍戶製度到了後麵,大家都知道的,種田的兵都退化成農民了,軍官們都變成了地主,明朝中期之後的軍戶就爛得根本不能用了。
而滿清的八旗製度,事實上也是一種分封製度,其實在本質上和明朝的軍戶製度並沒有太大區別,主要的區別是每一名八旗兵到了最後不是種地的農民,而是不勞而獲領取鐵杆莊稼的寄生蟲。
滿清入關之前,八旗兵為了以後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必須拚命立功,以獲得更多的封賞和包衣。可是入關之後,該有的他們都有了,在京城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們的後代繼承了長輩留下的鐵杆莊稼,一代代繼承下來,還有誰願意去賣命的?所以八旗製度在入關之後迅速腐爛,僅僅入關了不到二十年,就已經不堪重用了。
除了分封製的兵之外,當年另外一種兵的製度是雇傭製度,也就是當兵為了領餉銀,為了養家糊口。
從戚繼光的戚家軍到後麵的關寧鐵騎,還有左良玉等人的兵,都是雇傭製度。清軍的綠營兵,南明的軍隊,也都是雇傭製度。包括現在的王新宇,也是雇傭製度。
雇傭製度的兵,領取軍餉,沒有分封的田地,依靠軍餉和立功養活家人,立下的功勞越大,當的官越大,軍餉也就越高。這種製度一開始也是有積極作用,可以刺激當兵的多立功,提高軍隊士氣。
可是雇傭製度的軍隊,到了後麵也一樣會腐爛下去。軍官覺得自己的軍餉太低,自然就會想辦法吃空餉,喝兵血士兵領了軍餉,也不願意出操,訓練,每天就是逛窯子,賭博,抽大煙,純粹是混吃等死。看看真實曆史上清朝後期的綠營兵就知道了。
事實上,除了分封製和雇傭製的軍隊之外,當年其實也存在一種豪強團練製度的軍隊。譬如說盧象升的天雄軍,都是老鄉、朋友、兄弟、家人等等,往往一個人戰死,就可以激發大部分人的憤怒,所以戰鬥精神極強,一旦遇上敵人,就緊緊咬住打到底。
還有大大小小豪強自己的護院家丁等,也是具有一定團練性質的武裝力量,而晉商八大家其實也是豪強武裝。隻是那些護院家丁規模太無法形成強悍的戰鬥力。
三藩亂的時候周培公組建的軍隊,也是一支豪強團練性質的武裝力量,不過周培公不是曾國藩,三藩亂平息之後,周培公組建的練勇也歸入了綠營之中,從此腐爛下去。
而曆史上真正的一支具有極大影響力的豪強團練武裝,是臭名昭著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其實算是湘軍的分支,到後來的北洋軍閥,就是繼承了淮軍的一支軍隊,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地方豪強團練武裝,到了晚清的時候變成清政府的重要國家力量,但是最後推翻滿清統治的也是這支軍隊。
所以說,不管是分封製的八旗軍還是雇傭製的綠營,最終的命運都是走向墮落。真正具有威脅的,還是周培公的湖廣新軍。
由於曆史發生了變化,周培公已經提前變成了曾國藩一樣的存在,隻是鼇拜沒有放手,仍然還控製住這支軍隊,但也隻是表麵上的,若是周培公真的要造反,鼇拜那可是一點脾氣都沒有的。隻不過周培公和曾國藩有點相似,都是不可能造反的人。
可以說鼇拜眼光還是很不錯,一直拉攏周培公,他看到湖廣新軍是一支最有活力的軍隊,隻有這種新式軍隊才能對抗日漸強大的瓊州軍。
八旗火器營?那隻不過是個笑話罷了,是布木布泰和小皇帝,還有蘇克薩哈一幫上層的滿人搞出來的鬧劇。
軍隊的靈魂都沒了,隻是改進了武器裝備有用嗎?就算給他們最先進的武器,還不是運輸大隊長的角色?
“除非韃子把關外八旗放進來組建八旗火器營,不過關外八旗看來是沒機會入關了!鄭襲他們在關外可是做得有聲有色呢!還有羅刹人,倭人,從奴兒幹那邊不斷給關外韃子製造麻煩,看韃子怎麽騰出手來!”王餘佑笑著道。
“對!”王新宇點了下頭,“隻要韃子用他們的京城八旗來組建八旗火器營,那不過是給我們增添了一點笑料罷了!”
“報!”外麵有親兵急匆匆的進來。
親兵走進大堂內,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信:“大帥,這是廣東方麵輾轉送來的信,請大帥過目!”
王新宇接過信,隻見信上的火漆完好無損。拆開了信一看,裏麵有兩封信,第一封自然是天地會特工人員寫的信,說的是尚之信有動靜。再看裏麵的第二封信,居然是尚之信寫來的親筆信!
尚之信的信裏麵說,隻要條件合適,可以獻上廣州城!
“大帥,您覺得這尚之信能有多少誠意?就算他有誠意,可是尚可喜肯定會死戰到底,我們就別指望尚可喜會投降了!”王餘佑看了信之後說。
王新宇略迴憶了一下記憶中對三藩亂時期的了解,思索了片刻,方才開口道:“本藩覺得尚之信還是可信的!尚可喜是不會投降,但是現在廣州的軍權在尚之信手中捏著尚之孝雖然也有部分兵權,但他不是尚之信的對手!”
“若是尚之信開門獻城,那不是要同他父親和弟弟為敵了?”王餘佑皺起了眉頭。
“王先生,在尚之信這樣的人眼裏,還有父親和弟弟嗎?尚之孝早就被他看成是第一號大敵了!而尚之孝也一心想著奪取尚之信的世子位置,兩人雖是親兄弟,卻是仇敵!至於尚可喜,我想尚之信巴不得他早點翹辮子了!”王新宇笑道。
“如此說來,我們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廣州?”李銳問道。
王餘佑摸著胡子道:“哈哈哈!兵不血刃拿下廣州是不可能的!至少我們要擊敗哈哈木和一幫滿蒙八旗。至於尚之信要怎麽和我們配合,那還得再讓人去接觸一下。”
就在此時,外麵有人來稟報:“稟報大帥,耿仲格來求見了!”
“讓他進來吧!”王新宇點了下頭。耿仲格已經幾次來求見了,但都被王新宇找借口給推辭了。這次再推辭,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耿仲格走進來,長揖及地,畢恭畢敬的行了個禮:“末將參見主公!”
“耿將軍,來找本藩,可是有何事?”王新宇皮笑肉不笑的問。
耿仲格拱了一下手開口道:“主公,末將誠心棄暗投明,還望主公能給個爵位。現耿家就剩下末將了,您答應要給耿繼茂郡王爵位。可是現在耿繼茂已死,這個郡王爵位,主公您看如何”
郡王爵位是要留給耿精忠的,王新宇自然不會把這個爵位給耿仲格。於是他迴答道:“可是耿家還有兩個兒子在啊!這封郡王一事,還得上奏朝廷。具體要封誰,還是得看朝廷的意思,本藩也做不了主。”
“主公,兩位侄兒尚年幼,恐怕朝廷不會封王吧?”耿仲格道。
“朝廷要封誰,是朝廷的意思,耿將軍,你還是迴去安心等待吧,本藩已經上奏朝廷了,若是不能給你封郡王,也可以封個公。”王新宇道。
潮州城,因為潮汕總兵楊國泰已經死在漳州了,尚之信的親信李天植就駐紮在總兵府。這時候尚之信也在總兵府內。
“小王爺,看樣子廣州也守不住的,若是海寇來打廣州,我們是不是往廣西跑?”李天植小心翼翼的詢問。
盡管李天植是尚之信的親信,不過尚之信還沒讓他知道自己已經暗中派人同明軍接觸的事情,畢竟這件事非同小可,不能有一點馬虎,否則尚之孝肯定十分樂意用這件事搞死尚之信,自己再一屁股坐在世子的位置上。
尚之信讓左右先退下,才壓低了聲音對李天植說:“逃?我們能逃去哪裏?去了廣西,那就不是我們平南王的地盤了!那是孔四貞臭b子的地盤!我們去了那邊,能有好果子吃嗎?就算孔四貞那個b子肯收留我們,你覺得廣西還能堅持多久?”
“小王爺,那我們帶兵往北?去湖南?不行就去湖廣?”李天植道。
尚之信冷笑一聲:“去湖南?海寇估計很快就會去湖南了!至於湖廣,那是別人的地盤,張長庚,鼇拜,楊茂勳,趙良棟,哪個都不是善類!還有周培公那個小子,據我們的眼線說,那小白臉現在很紅啊!不僅是鼇拜在拉他,圖海也在拉他,據說孔四貞那臭b子也在拉他!我們去了湖廣,恐怕連骨頭渣子都被人咬碎了吞下了吧?”
“那怎麽辦?我們去京城?”李天植問道。
“京城更不能去了!本世子在京城當了十多年質子,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生怕哪一天脖子上的人頭就沒了!那些年本世子不在父王身邊,是尚之孝那個王八蛋在父王身邊,每天給父王灌**湯!父王差點都要廢了我了!那小子還和孔四貞暗中合作,想要借刀殺人,哼!去京城?那真是等死了!”尚之信道。
李天植聽尚之信這樣說,倒是閃過了一個念頭:不行的話向海寇投降?但是這個念頭他隻不過是閃了一下,又不敢想了。
哎,畢竟平南王對我恩重如山,小人更是跟著小王爺一起長大的,怎麽能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呢?李天植心裏暗暗對自己說。
誰知道尚之信卻像是看透了李天植的心思一樣:“實在走投無路了,就去投明!我就不相信了,我若是降了,他們還不給我一個王爺當!”
李天植大吃一驚,嚇得臉色煞白:“小王爺,您若是投降了,那老王爺那邊怎麽辦?老王爺會同意您向偽明投降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