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襲這次也親自下來了,給王新宇帶來了三百匹頓河馬和新練成的一百五十重騎兵。


    使用頓河馬,一人雙馬組建的重騎兵,不僅可以殺敵破陣,也適合長途奔襲。如果是蒙古馬組建的重騎兵,因為蒙古馬的體能優先,衝擊距離太短,一旦重騎兵失去衝擊力之後,就隻能任人宰割。


    聽說鄭襲親自到來,王新宇走出中軍大帳迎接。


    “世叔!”王新宇把鄭襲引入大帳中。


    經過一番交談,王新宇了解到鄭襲在外興安嶺和庫頁島一帶搞得有聲有色的,而且鄭襲還順便把朝鮮的耽羅島(濟州島)也給占領了,在耽羅島上開辟了一個養馬場。因為這座島嶼距離江南和南方都近,可以減少航行時間,所以在那裏建造養馬場是最佳選擇。


    “不知道世叔如何占領的耽羅?那上麵有多少朝鮮兵?”王新宇問道。


    “哈哈哈!”鄭襲大笑,“我從東瀛借兵,借了一百武士,三百鐵炮手和五百足輕,就把朝鮮人的耽羅島給橫掃了。上麵朝鮮軍隊雖有五千多人,卻不堪一擊。他們一看到倭國人來,還沒打呢就嚇跑了!”


    倭國人對於朝鮮人來說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存在,鄭襲在一年前帶兵登上耽羅,那些倭人殺向朝鮮人的時候,朝鮮人隻射了幾輪箭就亂了。所有的朝鮮人都在狂奔,嘴裏大喊著倭人來了。結果倭國人在後麵追殺,輕鬆殲滅了島上的朝鮮人。


    當年的耽羅島被朝鮮稱為濟州牧,鄭襲奪取了耽羅島後,廢除了濟州牧,恢複耽羅島。


    王新宇大喜:“奪了耽羅是大功一件!耽羅島在我們手裏,朝鮮人就不得不聽話。不過聽說他們的龜船好像不太好對付吧?”


    “龜船近戰厲害,不過碰到我們的戰船,還不是正式的炮艦,武裝商船都能擊沉它們這些烏龜殼!”鄭襲笑著道。


    龜船射程近,在遠海適航能力差,特別是冬季,冬季風浪較大,龜船的性能嚴重下降,結果被鄭襲的武裝商船用遠程炮火一番蹂躪,大批龜船被擊沉到海底。


    王新宇diǎn了diǎn頭:“穩固住北方對我們極為有利,現在是冬季了,草原上下雪。小侄有個想法:等明年秋季到來,可以去科爾沁草原放一把火。”


    “去科爾沁草原放火?”鄭襲楞了一下。


    “對!”王新宇帶著神秘的笑容,“秋季天幹物燥,草原上的草都幹了,隻要一diǎn就著。你們盡可能收集來外興安嶺冒險的羅刹人,把你們的城堡修建到北海(貝加爾湖)邊,再從北海往南出兵,借用風勢對科爾沁草原用火攻。”


    科爾沁部是第一個投靠後金女真的蒙古部落,也是滿清最鐵杆的蒙古盟友。對科爾沁部,必須堅決消滅。


    王新宇在想,若是一把火燒光了科爾沁部,再用騎兵衝殺,把科爾沁的男人全部殺光,女人全部劫走,不知道京城的孝莊老妖婆會怎麽樣?


    毀掉了滿清的鐵杆盟友科爾沁蒙古,其他蒙古部落就會人心不穩,特別是漠北蒙古和噶爾丹蒙古,都有可能起兵反清。至於土默特蒙古,原本就是被嶽托裹挾威逼,還被皇太極一把火燒毀了歸化(********)城,這才不得不加入後金。


    當年土默特和林丹汗之間有矛盾,皇太極假借幫助土默特為借口出兵剿滅林丹汗,還順手牽羊收編了土默特蒙古,打開了宣大進入大明的大門,這才有了後來的後金軍進入河北,盧象升陣亡;嶽托攻下濟南,在山東大肆劫掠。那一次後金女真入關,給大明帶來的損失是最慘重的。


    為虎作倀的科爾沁蒙古必須要嚴懲,消滅了科爾沁蒙古之後,其他的蒙古人就會同滿清離心離德,甚至發動叛亂。


    隻要北方燒一把火,林丹汗的兒子阿布奈如果不趁機反清,那就奇怪了。


    布爾尼是林丹汗的孫子,林丹汗死後,他的兒子額哲被皇太極扣押為人質,皇太極還把女兒嫁給他。後來額哲死後,弟弟阿布奈繼位。到了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發喪時,所有的蒙古貴族都來參加。隻有阿布奈不來,挑明了鄙視大清。


    北方的蒙古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隻要草原上一把火,蒙古必亂。科爾沁蒙古在滿清的支持之下,是蒙古部落中最強大的一支,滿清利用科爾沁蒙古來對付其他蒙古部落。如果科爾沁被滅,其他蒙古部落還能服滿清嗎?


    不過現在季節不對,冬季不宜放火,要到秋季,鄭襲的騎兵剛好馬兒肥壯,尤其適合長途奔襲,加上哥薩克騎兵配合,從貝加爾湖殺入,長途奔襲科爾沁。


    最重要的一diǎn,是鄭襲迴去之後,等到開春就往西修建城堡,擊敗已經在貝加爾湖一帶建立據diǎn的俄國人,收編俘虜,為火燒科爾沁部打好基礎。


    之所以選擇由北向南攻入科爾沁部,是因為漠北地廣人稀,漠北蒙古本來和滿清就不是一條心。若是從東北進入科爾沁,要經過清軍的老巢,關外八旗兵可不是那麽好惹的,一個不小心鄭襲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鄭襲在廈門住了幾日後,就離開廈門返迴耽羅島。


    經過幾日的準備,明軍已經在九龍江南岸建立了兵營,做好進攻準備。


    隨著陸師的大炮運送上岸,清軍漢八旗火器軍不敢再靠近明軍大營。明軍的火炮無論是射程、精度還是數量,都遠在清軍漢八旗火器軍之上。之前雙方經過幾輪炮戰,最終以清軍炮兵的慘敗為告終。


    之前清軍也試過半渡而擊的辦法,可是進入火器時代之後,半渡而擊的辦法早就不是最好的戰術了,特別是對手擁有極其變態的水上火力。登陸部隊雖然沒有披甲,但是登陸部隊一旦見勢不妙,可以退到齊腰深的江水中,背靠戰船火力保護自己。而披甲的清軍又不能追擊到江中去砍殺明軍,隻要他們下了水,身上的盔甲就會把他們自己帶到水中淹死,明軍身上沒有甲,反而有利於在江邊活動。


    明軍的艦炮火力太強了,清軍想要避開艦炮火力,唯有貼近明軍近身肉搏。可是明軍卻不同清軍近戰,而是退迴到江水中,站在江中把清軍引到江邊,再用小船上的弓箭和鳥銃射殺岸邊清兵。


    若是清兵站在江邊射箭攻擊退入江中的明軍,那必然要進入戰船炮火覆蓋範圍之內。弓箭能打得過艦炮嗎?隻要有腦子的人都不會用弓箭去對付艦炮。貼身肉搏的話,還能讓明軍投鼠忌器,擔心自己的炮火誤傷己方而不敢開炮。一旦拉開距離,艦炮能把靠近岸邊的一切都轟成粉末。


    戰術的運用,其實和武器的發展是有關係的。一些老的戰術隨著武器的發展,將會由原來成功的戰術變成失敗的戰術。武器發展到一定程度,戰術也要隨之提高。


    之前清軍在關外的時候,是用弓箭手對付過明軍炮手,那是在陸地上,弓箭手可以騎馬衝到射程之內。現在明軍的大炮是在艦上,戰艦在弓箭手射程之外,但是戰艦的火力又能覆蓋江邊。


    隨著明軍大炮上岸,壓製住了清軍炮火,明軍的陣型逐漸往前推移。


    清軍大營中,李率泰和一群清軍將領正在商議如何應對明軍進攻。


    “明狗已離開水師炮火射程,我軍可以趁機進攻!此戰明狗必敗!”楊國泰提議道。


    現在明軍已經在岸上站穩了腳跟,接下來就要向縱深發起攻擊。一旦明軍向縱深進攻,就意味著離開己方的水師炮火覆蓋範圍。


    隻要靠近水,清軍就要吃明軍艦炮的大虧,這種苦頭讓清軍簡直是苦不堪言。以前鄭成功在福建的時候,清軍在陸地上還有火炮的優勢。但現在連火炮優勢都沒了,又沒有一支能掌的水師,清軍連水邊都不敢靠近。


    “還是再等等!等明狗全部上岸,我們能截斷他們退路,再發動攻擊,方可把明狗全部殲滅在岸上,不放過一人逃迴江邊!”李率泰惡狠狠的說道。


    到了十二月二十二日,這天是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早晨天還沒亮,明軍大營中就飄來了煮湯圓的味道。那是從寧波傳來的一種冬至小吃。宋朝的時候就有寧波湯圓了,但是那個年代的湯圓價格十分昂貴,當時被稱為冬節丸。以前的湯圓是用手工磨糯米粉製成的,水磨磨盤磨出來的糯米粉還要用紗布來擰幹水分,方可製作湯圓,製作過程十分複雜,成本非常高。


    可是南洋公司開辦了水力磨坊之後,糯米粉的價格大幅度下降,使得兵營內的普通小兵都能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冬節丸。


    時值北風季節,明軍大營內煮湯圓的香味飄到清軍大營內,使得清軍大營中的綠營兵早已垂涎三尺。這幾日來,清軍可以說是非常羨慕明軍的夥食,明軍每天三餐,早餐是包子或者其他麵食,中午大米粥,晚餐大米飯,還有魚肉可以吃。


    相比之下,清兵能夠填飽肚子都算不錯了,至於肉食,恐怕隻有幾個高級將領才能吃到,普通的士兵根本不敢奢望自己可以吃到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