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印尼人確實是被修改過的n經洗腦了,這種修改過的極端河蟹教的概念來自後世。但是遠在千裏之外的王新宇發誓,他真的沒給這些印尼人灌輸這種思想啊。


    綠教是一顆毒瘤,今後瓊州軍西征的時候遲早要麵對那些人,但不是現在麵對。給印尼人灌輸這種思想說實話對南洋明軍並沒有什麽好處。


    直到後來王新宇才知道,這完全是一種巧合,荷蘭人不知道怎麽動了靈感,看到爪哇島上大批河蟹寺之後,突然萌發了這種念頭。於是這些經過這種思想灌輸的印尼當地人就悲慘的成為了炮灰。


    荷蘭軍隊拉來大炮,同城堡內的大炮進行了對轟。


    城頭明軍的大炮居高臨下轟擊,在高處的重炮射程遠,荷蘭人不少大炮還沒有來得及架起來就被轟得七零八落。等荷蘭人好容易架起大炮,城頭的炮彈劈頭蓋臉的砸了下來,打得荷軍炮兵損失慘重。


    荷蘭人對椰城久攻不下,還派遣了一支軍隊,帶著當地人去進攻壟川城,但壟川城堡防禦堅固,荷蘭人也沒能攻克。


    千裏之外,泉州城。


    泉州知府劉象震坐在泉州府衙內,坐立不安。


    劉象震可是大清功臣了,他是霍邱人,在順治八年的時候擔任新會縣令,後來順治十年李定國第一次攻打新會,就是被此人擋住的。他的繼任黃之正也是在新會擋住了李定國的第二次進攻。而黃之正守新會的辦法,都是同劉象震學來的。


    泉州洛陽橋,清軍駐紮在橋南,堵住明軍南下的道路。洛陽橋是宋朝時修建的跨江大橋,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是從惠安進入泉州的重要通道。


    若是不走洛陽橋,乘船渡過洛陽江,由於泉州灣受潮汐影響大,洛陽江上水急浪高,乘船渡江十分危險。而洛陽江的上遊又是海拔七百多米的山區,地形複雜,大軍難以通過。所以清軍隻要守住洛陽橋,就能堵住明軍過江的道路。


    洛陽橋寬一丈五尺,長度長。清軍在橋對岸架起六門紅夷大炮,還有大批虎蹲炮、將軍炮之類的小炮。若是明軍從橋上通過,剛好是一條直線,清軍隻要對準橋麵轟擊,一發炮彈過去就能殺傷無數。


    明軍大營,王新宇正在召開軍事會議。


    “韃子知府是劉象震,此人曾是新會縣令,當年他擋住了晉王第一次攻打新會。後來晉王二打新會,他的繼任黃之正也是按他的辦法守城。”王餘佑說道。


    “新會縣令?”王新宇皺起眉頭,“當年守新會的,吳進忠已經被我們殺了,還剩下田雲龍、黃之正和劉象震!現在老天有眼,劉象震這狗賊居然駐守泉州!若是攻破泉州,能生擒此賊,必然將他千刀萬剮!”


    “其實真正製定守新會之策的是田雲龍,這劉象震隻是地方官員。後來韃子朱馬喇率八旗軍來增援,晉王敗走。”王餘佑道。


    《新會縣誌》記載:而圍城之內,自五月防兵一至,悉處民舍,官給月糧,為其私有;日用供需,責之居停。貧民日設酒饌餉兵,辦芻豆餉馬,少不豐贍,鞭撻隨之,仍以糗糧不給為辭,搜粟民家,子女玉帛,恣其卷掠。自是民皆絕食,掘鼠羅雀,食及浮萍草履。至臘月初,兵又略人為臘,殘骼委地,不啻萬餘。舉人莫芝蓮、貢生李齡昌、生員餘浩、魯鼇、李炅登等皆為砧上肉。知縣黃之正莫敢誰何,撫膺大慟而已。


    清軍在新會,以人肉為食,犯下累累罪行。當然新會百姓也有責任,李定國在進攻的時候,新會百姓協助清軍守城。因為他們知道李定國不會為難他們,可是一旦新會被攻破,李定國若是不能守住新會,清軍迴來會屠城。


    說實話劉象震守新會的時候倒還沒吃人肉,但他要不是第一次守住新會,肇慶的許爾顯也守不住,明軍就拿下廣東,兵指廣州了。


    泉州西麵,洛陽江上遊,是地形複雜的山區丘陵。福建多山,當年的交通不便,一支大軍要通過山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王新宇手中的山地部隊,偏偏就是一支屢屢創造奇跡的軍隊!這支軍隊接受現代軍隊的訓練,能夠在山區一晝夜急行軍一百裏。


    當年軍隊的行軍速度十分緩慢,就算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兵一人雙馬甚至是一人三馬的情況下,一晝夜行軍速度為一百二十裏。一般步兵行軍速度隻有三十裏。


    後世一支神奇的軍隊,在山區地形行軍,速度就可以達到一晝夜一百二十裏,達到了蒙古騎兵的速度!


    王新宇對軍隊的訓練就是按照後世那支神奇的軍隊進行訓練的,所以他的軍隊要創下奇跡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山林出口處,有一處清軍的烽火台。


    蔡德忠、馬超興等人挑著擔子,推著獨輪車,從山林小路中鑽了出來。【△網.】


    “站住!停下檢查!”清軍什長帶著兩名清兵,攔住了蔡德忠等人。


    一身山民打扮的蔡德忠走上前,畢恭畢敬的迴道:“各位軍爺,小人是做小本生意的,從山裏挑一些山貨去泉州販賣。”


    清軍什長目露兇光:“鬼知道你們是不是海寇的細作!泉州快打仗了,不許過去!”


    蔡德忠和馬超興突然爆發,兩人拔出刀,向清兵頭上砍去。他們兩人都是武功蓋世的高手,又是突然爆發,那三名清兵如何是對手。隻在轉眼之間,蔡德忠和馬超興就像斬瓜切菜一樣把三名清兵全部砍翻。


    “敵襲!”烽火台上的清兵亂成一團。


    一名清兵拿著火把,企圖去點燃烽火台。就在此時,隻聽到一聲槍聲,埋伏在山林中的神射手扣動線膛槍扳機,一顆尖頭長形子彈擊穿了清兵的頭顱。


    另外一名清兵從地上拾起火把,剛剛站起來,又是一顆子彈唿嘯而來,從這名清兵的太陽穴鑽入,拉出了一條血線。


    “上!”蔡德忠一聲大吼。


    木柵欄後麵射來幾支羽箭,都被蔡德忠和馬超興用刀打掉。跟在後麵的特戰隊員用弩箭射死了後麵的清兵。


    這座烽火台內駐守的清兵不多,隻有十人,本來他們就是專門用來發烽煙信號的,誰知明軍裝備的線膛槍遠距離射殺,使得清兵連信號都沒發出去就被全部消滅。


    占領了烽火台之後,後麵的山地部隊陸陸續續從山林中鑽出,向泉州城行進。沿路過去,隻有小股的清兵。


    “明狗來了!”看到從小路迂迴過來的明軍,清軍一觸即潰四散逃竄。


    泉州城內,清軍細作來稟報:“稟報大人,大事不好了!明狗從西北麵山區繞過來了!已經快到泉州城下了!”


    “什麽?”劉象震也不知道是怎麽站起來的,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們沒有從洛陽江走?他們從山區繞過來了?”


    清軍細作道:“他們根本就沒走洛陽江!他們從西麵繞過來了!”


    劉象震連忙傳令下去,讓守在洛陽橋南岸的清軍炮隊往泉州城內轉移,同時泉州城的北門和西門全部關閉,準備應對明軍攻城。


    事實上迂迴過來的明軍山地部隊人數不過三千多人,可是清軍的探子根本無法靠近,明軍山地部隊周圍有夜不收巡邏,試圖靠近的清兵探子全部被獵殺。其餘的清兵探子無法靠近,遠遠的觀察,根本就不知虛實,還以為是明軍主力過來。


    俗話說人數過了千,看起來就無窮無盡了。劉象震站在城頭,看著城外出現的明軍,隻見城外旌旗招展,數裏外黑壓壓的都是明軍。在明軍後麵的樹林中,還有無數煙塵翻滾,看起來似乎有數萬大軍。


    其實樹林後麵隻有明軍一百多名哨騎罷了,每一名騎兵的馬尾巴上都掛著樹枝,騎兵策馬來迴疾馳,樹枝在地麵拖動,卷起無數煙塵,製造出千軍萬馬活動的假象。


    更加上王新宇多次運用迂迴戰術,通過山區小路,從清軍背後出現。這一招已經用了好多次了,所以劉象震判斷失誤,以為明軍主力已經抵達泉州城下。


    洛陽江南岸,清軍炮隊趕著騾子毛驢,拉著一門門大炮,從官道上通過,往泉州城的方向撤退。官道邊上的草叢中,隱藏著幾條身穿綠色軍服,頭上帶著草環,身上披著樹枝草葉的人影,盯住清軍的動靜。


    等到清軍全部撤迴泉州城,暗藏的明軍探子就開始活動起來,給江北的明軍主力發去了信號。與此同時,幾艘小船下了水,沿著洛陽橋下麵過去,以防清軍在橋下安放火藥。洛陽橋上麵,也有明軍先頭部隊通過,同時檢查清軍是否有在橋上動手腳。


    得到了探子送來的消息之後,王新宇下令主力部隊啟程,通過洛陽橋直奔泉州。


    其實明軍主力部隊中有大量的重武器,都很難從山區小路通過,隻能從洛陽橋過去。所以山地部隊執行的是聲東擊西和誘敵之計,騙取了清軍從洛陽橋撤軍,撤迴泉州城內。這樣明軍主力就能順利通過洛陽橋。


    “韃子從洛陽橋邊上撤軍,卻想到沒有炸掉洛陽橋,難道韃子真那麽蠢?”李銳十分困惑不解的問道。


    王新宇笑著迴道:“韃子以為我們的主力從山路過去了!他們認為炸不炸橋都沒什麽兩樣。其實就算是韃子炸了橋,也難不倒我們,隻要橋墩沒全部炸掉,我們很快就能修複洛陽橋。就算橋墩也炸掉了,我們可以在橋的上遊鋪設浮橋過去。”


    泉州城頭,有清軍來報:“稟報大人!東門和南門外麵出現大量海寇!”


    劉象震帶著人轉到城東門的城樓上,站在城頭眺望,隻見城外出現了大量的明軍,人數多得一眼望不到頭,而且很明顯,這支明軍後麵跟著大批的重炮部隊。


    “上當了!明狗用的是聲東擊西之計!他們用偏師佯攻,騙了我們把守在橋南的軍隊撤迴城內守城!”劉象震這時候才明白自己中計了。


    若是清軍堅持守在橋南,那麽明軍要過洛陽江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清軍用大炮封鎖橋麵,洛陽橋是很難通過的。在江麵架設浮橋的話,清軍的大炮可以對江麵開炮轟擊,明軍也很難架起浮橋。唯一的辦法,隻能是用大炮向對岸炮擊,壓製清軍炮兵,之後才能在江麵架設浮橋通過。


    當年的大炮精度很差,炮彈飛過接近兩裏寬的江麵,準頭已經非常差了,要完全摧毀清軍的炮兵談何容易。而王新宇手頭僅有的幾門線膛炮現在都在爪哇島上用來對付荷蘭人,目前攻打泉州的明軍手中沒有線膛炮。


    明軍主力部隊輕輕鬆鬆過了洛陽江,抵達泉州城下。


    看著挖掘壕溝,布置兵營的明軍,劉象震差點一口鮮血吐出來。他知道如果守住洛陽橋的話,明軍也沒有那麽快抵達泉州城下。可是現在明軍都已經過了江了,他除了盡可能的守住城池也沒有別的辦法。


    泉州城內的清軍守軍還算不少,有兩千多綠營兵,還有五千多招募的民壯。而且泉州是一座大城,清軍在這裏布置了大量的大小火炮。之前清軍從隆武朝廷和鄭之龍手中獲得的很多大炮都在福建,而在福建的大炮又有相當一部分安置在泉州。


    看到明軍在一裏之外挖掘壕溝布置兵營,劉象震下了命令:“開炮!”


    城頭清軍的紅夷大炮發出轟鳴聲,炮口噴出火光,炮彈飛出一裏之外,砸在明軍陣地上,騰起了一團團煙塵。


    聽到城頭的炮聲,看到炮彈砸了過來,正在作業的輔兵紛紛散開,躲在壕溝中。


    清軍的炮彈砸了過來,由於距離遠,精度差,而且明軍還有壕溝隱蔽,清軍的大炮並未對明軍輔兵造成什麽損失。


    “韃子開炮了,我們也開炮轟他!”羅祥提議道。


    王新宇同意了這個提議,下令架起十二磅大炮,對城牆發起了炮擊。


    “轟轟”一門門十二磅炮噴出火光,炮彈帶著唿嘯聲砸到了泉州城牆上。雖然對一裏外的目標炮擊精度不高,但是對城牆那麽大的目標轟擊,十二磅炮還是可以輕輕鬆鬆把炮彈砸到城牆上麵。(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