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查氏,江南名門望族之一,根據考證,查姓源出姬姓,為周公長子伯禽之後姬(查延之後。海寧查氏原籍安徽婺源,因躲避戰亂去了海寧。


    查氏在海寧三百多年來,可謂是家族興旺人才輩出,明朝的時候查家就出了兩名進士。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查家是海寧當地有名的豪門之一,和當地的朱、莊、陳等名門望族都是齊名的大家族。


    說起查繼佐,其實張煌言和他還是老熟人了,當年張煌言隨張名振一起擁魯王朱以海為監國的時候,查繼佐也曾經跑來投奔抗清義軍。可以說,在魯王那邊,查繼佐還算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後來查繼佐在海寧、湖州等地,也籌建義軍,號召為張名振等人募捐,為抗清做出一定的貢獻。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王新宇在告訴張煌言,說查繼佐有告密嫌疑的時候,張煌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經過一定的調查,張煌言也沒能找到查繼佐告密的證據。而關鍵人物朱昌祚又是一口咬定了吳之榮和陸圻才是無恥的告密者,不願意出賣查繼佐。至於吳之榮和陸圻都是由確鑿證據的,加上張煌言又不太相信查繼佐告密的事情,這就使得查繼佐這個無恥的告密者暫時逃脫了正義的懲罰。


    每天晚上,查繼佐躺在床上,心中惶惶不安,他總是要想起四年前的那件事。


    莊允誠和莊廷鑨父子,想學習曆史上同為盲人的左丘明,著寫一部史書。但又匱於自己所知不多,便去買得明朝天啟大學士朱國禎的明史遺稿,延攬江南一帶有誌於纂修明史的才子吳炎、潘檉章等十六人加以編輯。書中仍奉尊明朝年號,不承認清朝的正統,還提到了明末建州女真的事,並增補明末崇禎一朝事,直唿老奴為“奴酋”、清兵為“建夷”,全都是清廷所忌諱的。


    書成後不久,莊廷鑨去世,後來父親莊允誠也去世。


    莊廷鉞攜帶著即將刻印出版的《明史輯略》到了查繼佐家中,因為莊廷鉞知道查繼佐曾經參加過抗清義軍,而且是當地有名的士子,所以希望把查繼佐的名字放在書中,列入明史的參訂名單內。


    查繼佐見到這本書,當即嚇得心膽俱裂:這簡直就是要掉腦袋的反書啊!有人居然要把自己的名字列入這本反書中,那不是要命嗎?


    之前查繼佐是參加過義軍,可那都是因為他錯誤的判斷了形勢,以為大明能和清廷劃江而治,他加入明軍,也是為了給自己今後謀取富貴。當年的形勢還不算太壞,雖然弘光朝廷被清軍攻克,福王朱由崧出身的弘光帝被殺,但是還有隆武帝,有唐王,有魯王,南方還有張名振、鄭芝龍、李定國、孫可望、何騰蛟、堵胤錫等南明勢力,加上後來李成棟、金聲桓等人的反正,形勢一片大好。


    也就是這種情況下,查繼佐以為南明可以收複江南,同清廷劃江而治,所以參加了張名振的義軍。


    誰知道南明各勢力之間相互勾心鬥角,一次次錯過了大好形勢,最終失敗已成定局。到了這個時候,查繼佐才發覺自己錯誤的判斷了形勢,懊悔莫及。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查繼佐脫離了義軍,迴到老家,剃發易服當起了順民。


    至於後世一些資料,說什麽查繼佐是什麽反清義士,那完全都是某位大俠為自己的祖輩臉上貼金。真實的查繼佐,當時隻不過是一個失敗的政治投機者。


    就在查繼佐打算老老實實當順民,平平安安過完這一生的時候,卻有人來,要把自己的名字列入反書。


    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查繼佐不顧情誼,竟然出賣朋友,向當地的道台高發了有人寫反書一事。但當時為官的漢八旗官員陳永命為了不想把事情擴大化,加上受了賄賂,把這件事暫時壓了下來。


    可誰知這件事卻引起了一個叫吳之榮的人重視,最後被吳之榮告發到了江寧,結果驚動了清廷。當時輔佐大臣令人來調查此事,於是發生了著名的明史案。


    這吳之榮何許人也?這是一個因為貪汙被革職查辦的縣令,原本被判絞刑,誰知道吳之榮神通廣大,判下來的絞刑拖了六年都沒執行,最後碰上順治大赦天下,吳之榮被放出來。此人出獄之後,以敲詐勒索為生。發現了《明史》之後,就知道自己發財的機會來了。


    雖然這件事是被吳之榮捅上去的,可是查繼佐心中十分清楚,如果不是他的話,也不好引起吳之榮的注意。


    曆史發生了變化,舟山張煌言的勢力比真實曆史上強大了數十倍都不止,隨時可能再和鄭成功入江,也是考慮到這個原因,查繼佐拒絕了清廷要分給他的獎勵,大概是莊、朱兩家財產的十分之一吧。也正因為他拒絕了朝廷的獎賞,所以明軍入江之後,張煌言就沒有找到查繼佐告密的證據。


    盡管逃過一劫,但查繼佐惶惶不可終日,每天都在提心吊膽。


    吳之榮和陸圻被抓之後,查繼佐就十分擔心,害怕這兩個人招供出自己。果然不出所料,吳之榮在被審訊的時候,提出查繼佐也是告密者。可是因為張煌言對查家還是有好感的,更何況手頭沒有證據,查繼佐雖被傳訊,卻因沒有罪證又被放迴去。


    當年張煌言對江南士族的態度十分溫和,隻要不是投靠清廷的,都不會下重手,更是加上查繼佐曾經當過浙軍的兵部郎中,而且也曾為張名振募捐到不少銀子。


    “不知道為何,南海藩王會懷疑我是告密者?”查繼佐想到這個問題就感到害怕。


    早晨,查繼佐扛起魚竿走出初白庵,準備去河邊釣魚。每天都被這個問題困擾,隻要想起來就惶惶不可終日,那就不去想,去釣魚可以靜下心來,這樣就不會擔心了,所以查繼佐喜歡上釣魚。


    查繼佐剛剛走到河邊,卻聽到身後有人冷笑:“查先生,今天好閑情啊!”


    聲音十分熟悉,查繼佐一轉頭,卻見是張煌言站在自己的身後,邊上還有兩條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漢。


    “張尚書,您怎麽今天有空來看草民?”查繼佐心中吃驚,表麵上卻很冷靜。


    張煌言笑眯眯道:“查先生,有件事還需要麻煩你再跟我們迴去一趟,協助我們一起調查。走吧,跟本官去杭州!船已經備好了!”


    查繼佐愣了下,繼而又冷靜的迴道:“那還容草民迴去告知家人,免得他們擔心。”


    張煌言還是笑眯眯的:“不必了,本官都安排好了!你的家人都會接去杭州。你到了路上自然就能見到他們!”


    “這……”查繼佐渾身冷汗,不知所措。


    那兩名彪形大漢上前,其中一人拱了一下手道:“查大人,請吧!”


    因為查繼佐曾經也是浙軍的官員,這條大漢不知道算是尊稱他還是諷刺他,叫他大人。


    到了杭州,查繼佐見到朱昌祚,就知道這次自己跑不掉了,於是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自己為了保命而出賣朋友,向清廷告密的事情一股腦全部都倒了出來。


    “沒想到啊沒想到!查先生,老夫一直敬重你,當時南海王爺向老夫說這件事的時候,老夫還不相信,以為是他胡亂猜測。誰知道這明史案的首個告密者,竟然真的是你啊!若不是朱先生深明大義,主動找老夫說出這件事,不知道你還要逍遙法外到什麽時候!”張煌言痛心疾首的說道。


    朱昌祚也是十分難受的說道:“當年明史案,草民是那時候的浙江巡撫。案子被吳之榮高發到草民這裏,草民也是極力壓住啊!隻是吳之榮那狗賊竟然告到朱國治那裏了!最後是朝廷出麵,草民也無法再壓住,這導致多少人無故喪生啊!”


    “朱先生,那件事不是你的錯,本官也知道當年你也是極力壓下這事,就是不想太多人因為這件事掉腦袋。隻是沒想到那吳之榮心狠手辣,竟然告到金陵去了!這才導致多少江南士子慘遭荼毒啊!”張煌言感歎道。


    朱昌祚後來也是被迫抓人的,一開始就連滿八旗的杭州將軍鬆魁都幫著隱瞞此事,但最後朝廷知道,事情隱瞞不下去,大批文人被殺,就連清廷官員也有不少人為了這事輕則丟了官職,重則掉了腦袋。


    查繼佐跪在地上叩頭道:“張大人,草民當時隻是為了保住一家大小啊!可是沒想到吳之榮狗賊心狠手辣,要置大批江南士子於死地!都是草民貪生怕死,方才釀此大禍。但那都是吳之榮這狗賊所謂!望大人饒恕草民!”


    張煌言痛心疾首道:“查先生,這件事本官不能放過你!雖然你是貪生怕死,雖然是吳之榮那狗賊作惡,但如果不是你的話,那麽多江南士子會因此喪生?你是第一個告密者,如果放過你,怎麽對得起那些冤死的江南士子?”


    為明史案雪冤的案子終於宣告結案,最大的惡人吳之榮被判處淩遲處死,家中所有男丁全部株連被斬,女眷發配庫頁島;另外一個惡人朱國治被缺席判處淩遲,滿門抄斬,雖然朱國治沒在杭州,明軍拿不住他,但是今後隻要抓住他一家就是滿門抄斬。


    而查繼佐和陸圻兩名告密者則被斬首,抄沒全部家產,家人被發配去了安南挖煤。


    聽到查繼佐被斬首,家人被發配去了安南的消息,王新宇心裏暗暗想:查繼佐一家被發配去了安南,他的兒子今後估計隻能找安南媳婦了,那麽後世的金大俠,豈不是就不可能再有出世的可能?(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