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在新加坡隻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就帶上鄭經和鄭襲兩人乘坐雙體快帆船前往位於大金沙江口的興都。


    兩千多公裏的航程,雙體快帆船僅僅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就到了。快船抵達大金沙江口,在引水船的帶路下,駛入江口,向興都城方向駛去。來到這裏的江麵上,鄭經和鄭襲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迴到了國內!江麵上,來來往往航行幾乎都是清一色的中式船舶,偶然可以見到幾艘外國船,也是緬人船隻,那也是東方式船舶的式樣。


    “這裏怎麽沒有泰西人的船來貿易?”鄭經問道。


    王新宇迴道:“可能是陛下不喜歡泰西人吧,那麽好的港口,沒有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實在是太浪費了!”


    確實是永曆不喜歡那些裝備了很多大炮的西式軟帆船進入自己的都城,所以興都港口禁止外國船進入,興都對外貿易,都依靠大明自己的船舶運送到一百多公裏外的沙廉,同東印度公司進行貿易,不但多花費了運輸費用,還白白讓銀子給外國人賺走了。說起來明朝的傳統就是很有骨氣,絕對不會向外國人低頭。正因為如此,永曆也不喜歡整天看到外國船隻在自己麵前晃蕩,所以就幹脆禁止外國船進入大金沙江口。


    而王新宇同英國東印度公司,同葡萄牙人,甚至是荷蘭人都有交易,允許外國人進入大金沙江上遊開采礦產。這樣這些外國人隻能先到沙廉,再乘坐南洋明軍或者是晉王明軍的船,從大金沙江逆流而上,去開采緬甸礦產。


    距離興都城越來越近,鄭經和鄭襲看著興都城的建設絲毫不比新加坡差,鄭經又生感歎:“想不到這裏比新加坡建設還晚,居然在那麽短的時間內造好這樣一座大城啊!”


    鄭襲問道:“這裏也是用韃子俘虜來修建的嗎?”


    “這座城還真不是韃子俘虜來修建的,是用緬人俘虜和安南人俘虜來修建的。不過這裏漢人也多,晉王從八莫那邊帶來好幾萬漢人,加上晉王和鞏昌王的兵。這裏的人口已經有十多萬了,很快就造好一座大城。”王新宇解釋道。


    具有南海郡王特色,懸掛著瓊州軍帥旗的雙體快帆船剛剛駛入大金沙江口,早就有人向李定國稟報。


    雙體快帆船在大金沙江上緩慢航行。抵達興都碼頭上停靠下來。


    碼頭上,早站滿了打著晉王旗號的官兵們,看到船靠岸,碼頭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晉王明軍舉行了場麵浩大的歡迎儀式。不過晉王本人沒有來親自迎接,畢竟他的王位要高一級,又是長輩,不可能親自去碼頭迎接。


    親自來碼頭迎接的是沐國公沐忠顯,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見到三王同時來都城,沐忠顯還是被三王齊到的氣勢嚇了一大跳。


    見到王新宇等人下了船,沐忠顯上前行禮道:“小國公恭迎三位王爺!”


    “免禮了!”王新宇道,“我們現在先去晉王府上拜訪?”


    “是!”沐忠顯拱了一下手道,“晉王爺知道你們三位王爺要來。已經在府上備好了酒宴。”


    興都和新加坡完全不同,新加坡城區沒有城牆,而興都卻是被城牆包裹其中。碼頭設置在城外,離開碼頭,通過一條大道,就能抵達城門。興都城還有內城,內城外麵有專門挖通的護城河包圍,內城裏麵還有皇城,有點像小號的京城。興都的外城,是普通居民、商人和一般的軍隊駐紮;內城居住的是晉王、首輔等文武百官。皇城的麵積也不大。其實還不如一些藩國的王宮大。


    走進城內,這座南明的都城還算是比較繁榮,外城南麵的大街兩邊滿是商鋪,繁榮程度絲毫不輸給新加坡。甚至和國內的蘇州、杭州等大城有得相比!這裏比新加坡少了外國人開的店鋪,但是大街上又熱鬧許多,畢竟人口基數擺在那裏。興都有十二萬人口,新加坡目前還不到六萬人。


    興都居然還有一條熱鬧非凡的教坊街,是模仿江寧秦淮河所建。


    但是王新宇卻看到興都城內居然有教堂,也有西方人。心中十分納悶。曆史知識很差的他,並不知道永曆其實信奉天主教,而且也曾經雇傭過葡萄牙雇傭兵。所以永曆雖然拒絕外國船直接進入興都,卻不拒絕外國人來興都,這也就給英國人和葡萄牙人開發大金沙江上遊提供了便利條件,更重要的是,外國人從上遊運輸礦產迴來,還不得不雇傭明軍船隻,這又給永曆朝廷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一行人來到晉王府,李定國早已站在門口迎接。


    “小王見過王爺!”王新宇、鄭經和鄭襲三人同時向李定國行禮。


    鄭經終於見到李定國,這可是和自己的父親並稱為南明兩大支柱的民族英雄。雖說鄭成功之前有對不起李定國的地方,但在後來,鄭成功也曾經反省過自己。對李定國兩厥名王,艱苦支撐殘局,鄭經也是十分敬佩。


    李定國設下酒宴,宴請三位郡王。三王來都城的事情影響極大,白文選也應該來的,隻是因為白文選在八莫提防吳三桂,所以未能出席。盡管明軍已經同吳三桂暗中簽訂協議,但對吳三桂,不管是李定國還是白文選,都不放心,還需要有實力才能避免吳三桂突然翻臉。事實上吳三桂對八莫煙廠和八旗特供品工廠垂涎三尺,如果不是擔心發兵攻打自己會損失慘重,恐怕吳三桂早就找借口占領八莫了。


    酒過三巡,王新宇問道:“這興都城的商業還是挺繁榮的,不知道朝廷有沒有收商業稅?”


    李定國笑著迴道:“商業稅肯定要收,我們又沒有種多少糧食,不收商業稅,我們朝廷文武百官,軍隊和百姓怎麽生活?”


    由於這裏是南明都城,不少商家都或多或少和朝廷官員有這樣那樣的關係。不過王新宇來之前聽說了,這裏比起明朝以前的做法來好得多了,至少永曆可以收到商業稅。


    以前崇禎年間,這大明的商稅並非沒收,隻不過都通過官府的親眷之流。進了各位官員的私人腰包。各地都有設運輸稅,該收不該收的都要去設卡。所以地方上能搞商業的都是些縉紳和官員,普通的人隻能做做擔郎和零售,不然路上交的稅收就能讓他破產。所以在崇禎年間。皇帝窮得龍袍都打補丁了,官員士紳卻富得流油。


    之前的咒水之難,永曆身邊的官員幾乎全部被殺,特別是以大奸佞馬吉翔為首的一批人被殺,那莽白等於是幫助永曆清理了一批汙濁之物。


    現在永曆身邊的官員除了晉王和鞏昌王的人。就是首輔郭之奇從安南帶迴來的一批原南明廣西朝廷官員。對這些人,晉王都能控製得住,奸商根本不敢通過官員的渠道偷稅漏稅。一旦奸商行賄貪官受賄被李定國發現,將會毫不猶豫的斬首抄家。


    至於煙草、玻璃製造等暴利行業,更是直接控製在晉王手中。


    永曆朝廷並沒有自己生產糧食,所有糧食都依靠南洋公司供給或者是貿易獲得,但是商業活動巨額的利潤,使得永曆朝廷已經十分富有,根本不需要自己種植糧食。


    李定國又說:“陛下在興都也蓋了一座煙廠,那可是天子自己掏出銀子開的。這裏煙草銷路很不錯不錯。雖然比不上對吳三桂貿易的八莫煙廠,但僅僅在興都和緬甸南部孟人地區銷售卷煙一項收入,就足夠朝廷和文武百官所有開支了。”


    其實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興都這裏是一個朝廷,但還有另外一批重要官員在瓊州,譬如說方以智、王夫之等人就在瓊州。不久之後,這批官員將會移師杭州,南洋明軍的重心也會逐漸從瓊州轉移到杭州。


    次日一早要上朝見聖上,四更時分,王新宇等人就起床更衣。換上了蟒袍,前往皇宮。


    所謂的皇城,隻比以前朱由榔在廣西時的桂王府大一點,且多了一圈城牆而已。這座皇城占地麵積不過三十多畝。比起占地一千多畝的紫禁城來,簡直是太袖珍了。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從外麵的城門進去,穿過甕城,進入內城門後,前麵一片小廣場。再過去就是承天殿,也就是永曆上朝的地方。


    這上朝的奉天殿還真是小得可憐,比起紫禁城的皇極殿(明稱皇極殿,清改成太和殿)來隻有十分之一大小,真是名符其實的******。


    王新宇來到大殿跟前等候之時,麵前正好站著首輔郭之奇。


    “王爺!”郭之奇對這位救命恩人還是十分感激的,於拱手作揖打了個招唿。


    “相爺!”王新宇也迴了個禮。


    在大殿下等待的文武百官也紛紛上來,同王新宇打招唿。因為王新宇救永曆有功,還救出被安南扣押的一批官員,這時候已經成為永曆朝廷的第一大功臣。


    好容易等到了上朝時分,文武百官步入大殿內,分成兩排。文官那一邊自然是郭之奇站在第一個,武將那邊是李定國站第一個。隨著太監一聲喝令,兩排文官武將紛紛跪下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永曆道。


    眾人站了起來,永曆又看著王新宇:“王愛卿,你忠勇可嘉,先是同延平入江南,擊敗建奴,又令鄭經和鄭襲兩位愛卿化幹戈為玉帛,同時還擊敗入侵瓊州建奴,擊殺洪逆承疇,真可謂是我大明之洪福啊!”


    王新宇連忙迴道:“這全賴陛下洪福,晉王與延平王諸個上官殷殷教導,微臣不敢言功!”


    永曆十分高興:“王愛卿厥功甚偉,不知要何封賞?”


    王新宇迴道:“陛下,那延平郡王之位已經給了鄭聰。鄭經原本是世子,雖然犯了錯,但他畢竟乃延平王長子,更皆此番我大明王師入江南,擊敗韃子,收複杭州等地,延平王大軍功勞最大。微臣又是鄭經妹夫,且新延平王鄭聰也為他大哥求情。還望陛下寬恕鄭經,不追溯他的過錯。”


    永曆道:“準奏!”


    等到退朝之後,永曆把王新宇和李定國兩人召進禦書房。


    “王愛卿!朕聽說你還有事要奏,方才人都眼雜,不方便說出來。在這裏沒有外人,王愛卿就盡管開口。”永曆看起來心情特別好。


    “微臣有地圖要獻陛下,隻要陛下一看便知!”王新宇道。


    “呈上來吧!”


    王新宇連忙從背上取下紙筒,從裏麵取出世界地圖放在書桌上平鋪開來。他指著地圖上的中國的位置道:“陛下,這裏就是我們大明,隻是落入韃子之手!”


    永曆吃了一驚:“我大明萬裏江山,就那麽一點大?這世界上的海洋也太大了吧?”


    “這個世界三分之二是海洋!西麵是泰西各國,北麵原是蒙古各部落,現在被羅刹人蠶食了不少,羅刹人已經同韃子接壤了!南麵是南洋,這東南麵,是一大塊無主之地;東麵這兩塊大陸,也是無主之地。”王新宇指著地圖說。


    永曆更是吃驚,眼睛都瞪大了:“無主之地?這世界上居然有那麽多無主之地?比我大明還要大上許多啊!”


    “啟稟陛下!正是如此!所以微臣想,讓東都王鄭襲和延平王原世子鄭經去占領這些無主之地,有了這些地盤,我們就不愁沒有強大的騎兵!微臣雖然水師厲害,步兵戰鬥力也不錯,但隻能在南方水網山區同韃子一戰。倘若到了北方平原,步卒根本無法同韃子騎兵對抗!韃子打不過可以跑,而我們又追不上;若是我們打不過,就跑不過韃子!要北伐中原,還需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王新宇道。說實話,在南方他有把握戰勝清軍。可是在北方平原,明軍卻會十分被動,他沒有把握在北方平原擊敗清軍。


    永曆問道:“不是說建奴入關之後,戰鬥力下降很快,八旗已經不足為懼?”


    王新宇鄭重的迴道:“那隻是如果的八旗罷了,韃子在關外還有一支精兵,一直沒有入關!現在更不可能入關了,他們要對付已經出現在北方的羅刹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