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廷佐下令強行渡河突圍,連續攻擊了幾次,都被對岸的浙軍擊退。偶爾有少數幾名清兵成功登上了對岸的河灘,又遭到浙軍半渡而擊之,上了岸還沒站穩腳跟的清軍旋即就被浙江猛烈的反擊打退到河中。


    清軍突圍失敗,對岸的炮彈又是下冰雹一樣的砸了過來,落在清軍人群中,激蕩起一陣陣血雨腥風。浙軍的炮火打得清軍損失慘重。


    “大帥,我們突不出去了!望大帥降罪!”東麵負責突圍的拖輝上前道。


    負責向後麵突圍的布顏也上前道:“啟稟大帥,賊人借助河岸和水師之力防禦,我軍無法渡河攻擊,損失十分慘重。”


    郎廷佐思索了片刻道:“雖然東麵的河流較為狹窄,但現在我軍向東麵突圍也沒用了,如今我軍喪失了大炮和輜重,士氣低落,就算是過了河,恐怕沒到常熟城下,就被賊人擊潰。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拚死向西突圍,衝出賊人的包圍圈。”


    拖輝和布顏同時單膝跪地打千道:“末將願意戴罪立功,親率八旗精銳突圍!”


    “賊人借助河流攔住我們,可憐我天下無敵的八旗軍在水上發揮不出作用,還是別讓八旗子弟去無謂的送死,你們帶人在後麵壓陣,讓綠營強行渡河!”郎廷佐道。


    “喳!”布顏和拖輝同時拱手退下。


    戰鼓隆隆,號角長鳴,清軍向河西發起了突圍,大批綠營清兵在八旗兵鋼刀的威脅下,登上了臨時打造的木筏和竹排,冒著浙軍水師猛烈的炮火,強行渡河突圍。


    浙軍水師的小型戰船在河麵上來迴衝殺,船上的小炮向河麵上射出一排排霰彈,鳥銃和弓箭射出了密如雨點的彈丸和箭矢,不斷把木筏和竹排上的清兵打得跌落水中。戰船來迴衝撞,撞翻了不少清軍的木筏和竹排。


    八旗兵組織精銳的弓箭手。向河中射去一排排火箭。可是箭矢被船上的木板擋住,無法對船上的浙軍造成多大的傷害。有些火箭紮在船板上,浙軍又用木桶打水撲滅火焰。雖然有少數的箭矢從天而降,落在船艙內。造成浙軍一定的傷亡,但損失並不大。八旗軍的弓箭對戰船不能構成太大的威脅,船上的小炮發射的炮彈,反而擊斃了不少八旗兵。


    長時間開弓放箭,遠距離射擊河麵的船隻。使得八旗兵胳膊酸痛,很快就無法再拉開弓箭。綠營兵的鳥銃射程又不夠,彈丸打在五十步外河中的浙軍戰船上,就像是撓癢一樣。


    綠營清軍突圍了六次,均被浙軍擊退,不計其數的清兵被擊斃在河中,成片的河水都被鮮血染成紅色。


    打到後麵,被人用刀強迫渡河的綠營清兵劃著木筏和竹排到了河中心後,就幹脆向河中的浙軍水師投降,以求能夠活命。


    眼看著無法突圍。郎廷佐隻好下令全軍後撤,遠離河岸,躲避明軍的炮火。


    清軍龜縮到這片寬一裏的島嶼最中間,企圖躲避過明軍隔岸射來的炮彈。但七八萬的清兵擁擠在這片狹小區域中,遭到明軍炮擊之後,幾乎每一發炮彈唿嘯而至,落在地麵,連續彈跳,都能造成大批清兵傷亡。盡管清兵是躲在島嶼深處,能夠躲過明軍小口徑火炮的攻擊。可是紅衣大炮和將軍炮還是可以擊中清軍。


    浙軍襲擊了清軍輜重隊和炮兵之後,繳獲了大量的大炮、火藥和炮彈,還繳獲了大批的鳥銃等火器,這讓“窮慣了”張煌言欣喜若狂。他下令用繳獲的二十六門紅衣大炮和四十二門將軍炮隔河轟擊。不用去考慮炮彈的消耗量。要知道張煌言從來就沒有那麽闊氣過,能如此揮霍彈藥。雖然目前他手中有一支很強大的水師,但大艦炮艦之類的都是借來的,浙軍自己的武器還是一些小船和小炮,浙軍的陸師什麽時候有過那麽多的大炮。


    炮彈不斷的落了下來,清軍隻能白白挨打。卻無力反擊,這對清兵的士氣打擊極大。


    郎廷佐畢竟是一名有經驗的將領,遭到炮擊之後,不僅沒有亂,反而組織清兵,就地挖掘壕溝修築工事,用來抵擋明軍的炮火攻擊。


    大批的清軍綠營兵在八旗兵的鋼刀威逼下,冒著明軍的炮火在地麵挖掘泥土,挖出一條條壕溝,挖出來的泥土在壕溝前麵堆積,用來阻攔明軍炮彈。江南十分潮濕,地麵挖下去不深就是濕潤的泥土,把這些泥土堆起來,可以讓炮彈無法再彈跳,減少炮彈的殺傷力。


    清軍挖掘出一條一丈寬三尺深的壕溝,又在壕溝前麵堆起了五尺高六尺寬的土堆,有效的抵擋了明軍的炮擊。可是這些清兵身上就攜帶了三日的幹糧,他們的糧食和輜重都已經丟失,被圍的清軍士氣低落。


    郎廷佐指著成片的水稻田道:“雖然稻穀還未成熟,但勉強可以食用。稻田中還有不少泥鰍青蛙小魚,也能抓來吃!賊人想要困死我們?隻要我們再堅持十多日,各地綠營軍趕來,就能給我們解圍。”


    不得不說江南的物產十分豐富,水稻田和田間的小溝中有大量的魚蝦、青蛙、螃蟹、泥鰍之類的。綠營兵被八旗兵用刀架在脖子上,冒著危險去外麵的田間捕捉食物。


    明軍發現出來捕食的清兵,立即用炮彈去招唿。


    不少提著竹簍的清兵倒在田坎中,但郎廷佐一點都不心疼這些綠營兵的損失,隻要能夠弄到吃的東西,綠營兵死多少都無所謂,首先要保證八旗兵可以活下去。


    綠營清兵也想到了對策,他們白天不敢出來,晚上再點起火把打著燈籠去捉魚蝦。明軍發射的炮彈如期而至,但清兵在多處掛出燈籠,使得明軍大部分炮彈都白白浪費了。而江南的水稻田又能吸收炮彈的能量,使得炮彈無法彈跳。


    這樣僵持了兩日,張玉坤讓瓊州軍把臼炮運上來,對著被圍困的清軍發射開花炮彈。


    瓊州軍的臼炮和開花炮彈一上來,就發揮出強大的威力。唿嘯的炮彈不斷升入高空中,向清軍的壕溝後麵砸了下來,落在清軍大營中爆炸,炸開一團團火球。橫飛的碎片掃翻了大批的綠營清兵。


    “張大人!”張玉坤告訴張煌言,“韃子雖然被困,但要困死他們需要太長時間,山陰的祁家需要我們去救。時間太長了他們支撐不住。所以我們必須盡快解決常熟之戰,以便於騰出手來解救山陰祁家。”


    張煌言問道:“雖然韃子被困之後損失慘重,士氣低落,但還有七八萬人之多。我軍水陸兩軍相加不過三萬餘人,陸師更是不到萬餘人。加上征集的民壯也不到兩萬人,又如何擊敗被圍的七八萬韃子?”


    “敵軍士氣低落,而且損失了大部分火器。隻要我軍先用大炮轟擊,再用步兵攻擊,大部分的假韃子都會投降。剩下的八旗兵其實不足為懼。他們在田間戰馬又跑不起來,我軍用長槍兵加上長刀和盾牌陣,即可破敵。”張玉坤迴道。


    張煌言采納了張玉坤的提議,向被圍的清軍發起了最後的攻擊。


    發現明軍開始渡河,郎廷佐大喜:“賊人放棄以水師之利來圍困我軍,卻要渡河攻擊。此乃天助我也!讓八旗兒郎們準備好,等賊人渡過河,騎兵半渡而擊之,必能破敵!”


    明軍陸師乘坐小船度高河流,踏上對岸的河灘。


    上岸之後的明軍並沒有急於推進,也沒有像郎廷佐想象的那樣出現亂哄哄的局麵,而是以鐵甲兵攜帶著木牌,後麵跟著長槍兵,結成陣型。戰船抵近河岸,黑洞洞的炮口對著岸上。隨時提防清軍反撲。


    郎廷佐的八旗兵見到明軍上岸,立即從兩翼包抄過來。


    “開炮!”發現八旗騎兵從兩翼向明軍發起攻擊,陳文達一聲令下。


    船上的明軍炮手點燃火炮,河麵上閃爍著一排排火光。幾十發實心炮彈鑽入八旗兵馬群中,犁開了一條條血路,幾十名八旗兵連人帶馬,被炮彈砸得血肉模糊,倒在河灘草地中。


    等到清軍衝近了,船上又是一排霰彈射出。掃翻了上百名八旗兵。


    八旗兵靠近了明軍步兵陣型,取出背上的弓箭,用輕箭吊射。一排排羽箭飛上天空,劃出了拋物線落在明軍陣型中。對於有重甲防護的明軍來說,清軍吊射的輕箭並沒有多少威力,除了少數被射中胳膊小腿的明軍之外,大部分的明軍都安然無恙。


    浙軍的步弓手和瓊州軍的火槍手向清軍射擊,不過並未對高速運動中的,而且身上披著重甲的八旗兵造成多少傷害。


    清軍衝到明軍陣前,卻沒有貿然一頭撞入長槍如林的長槍陣中,而是用弓箭騷擾一陣,就迅速退去,企圖吸引明軍來追擊自己。隻要明軍敢於追趕,步兵追騎兵不僅追不上,而且會出現陣型混亂,那樣騎兵就有機會擊潰步兵。


    但張煌言知道這一點,並沒有下令讓步兵追擊,而是讓步兵嚴陣以待,掩護後續登陸部隊上岸,同時用炮兵轟擊撤退的八旗軍。


    畢竟這些八旗兵都是入關後的二代八旗,戰鬥力遠不如第一批入關的八旗兵兇悍,他們試探性的攻擊了兩次,遭到失敗之後,就不敢再向前,而是遠離明軍的小炮射程,在外圍打轉,任憑幾名清將如何督促,也不敢再發起攻擊。


    張煌言見狀,撫須大笑:“原來號稱天下無敵的八旗軍也不過如此!”


    “大人!”張玉坤拱手作揖道,“這些八旗不是當年入關的韃子,江南的老韃子三年前被延平王殲滅,眼前這些韃子是入關後的二代八旗,早已經腐爛了!他們的戰鬥力根本就不值一提!隻要我們擊敗綠營,韃子就敗了!”


    見到自己的計劃無法得逞,郎廷佐傳令下去,讓數量眾多的綠營步兵從正麵衝擊明軍陣型,八旗兵仍然在兩翼等待機會,一旦綠營步兵把明軍的陣型衝開一個缺口,八旗兵就趁機殺入明軍陣型中,擊潰明軍。


    綠營軍開始攻擊,成群結隊的綠營軍排著整齊的隊形壓了上來。


    明軍戰船上的火炮一排排轟擊,打得綠營清軍血肉橫飛。可是這些綠營清軍卻像是打了雞血一樣,不要命的向前衝鋒。前麵的一排排綠營兵倒下,後麵的繼續向前推進。直到進入射程內,綠營軍用鳥銃向明軍射擊。


    浙軍和瓊州軍用弓箭和鳥銃反擊,雙方激烈對射,都有不少人倒下。不過明軍前麵有木牌和鐵甲兵的防護,後麵有船上的大炮助攻,明顯損失小得多。


    郎廷佐下令,讓八旗兵從兩翼發起衝鋒。


    八旗騎兵衝了上來,又被炮彈、弓箭和彈丸打退了迴去。損失了幾十名八旗兵之後,其餘的八旗兵不敢再向前,卻是跟在綠營兵的後麵緩緩向前推進。


    綠營清兵雖然“英勇無敵”,奮力衝到明軍陣前,卻發現他們的刀槍不能奈何明軍前陣的鐵甲兵,而明軍的長刀和長戟卻像是收割成熟的稻穀一樣,把清軍一片片的收割。明軍後陣的鳥銃手和弓箭手自由射擊,不斷的掀翻了大批清軍。


    因為明軍正麵的陣型狹窄,而兩翼都是在船上的火炮支援陸上,清軍人數雖多,兵力卻無法施展開來,反而自相擁擠,混亂不堪。


    而那些八旗兵,此時不僅沒有發揮作用,反而因為龐大的戰馬混入綠營步兵人群中,引發了更大的混亂。


    對岸的明軍用臼炮轟擊清軍後陣,炮彈落在密集的人群中,炸開的火球帶著橫飛的血肉碎塊四處濺射,此時綠營兵和八旗兵變得不分你我,隻要被炮彈擊中,都是變成了一樣的碎片。很快,清軍亂哄哄的陣型就開始潰散。


    張煌言見到機會來了,大喜:“韃子已亂!衝!”


    “殺!”大批明軍開始向清軍的陣型發起了猛烈的衝擊。前麵的單手刀鐵甲兵散開,身披鐵甲的長刀手從後麵衝出,殺入清軍陣型中。


    長刀在近戰中顯示出巨大的威力,長刀所過之處,人馬俱碎。不管是綠營清兵還是八旗兵,碰到都是粉身碎骨。後麵的長槍和長戟混合的陣型也殺來,一排排長槍不斷的吞吐,收割著清兵的性命。(未完待續。)


    ps:馬上要過年了,祝各位讀者各位好友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