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牙鮓帶著象兵和騎兵逃迴了亞哇城,八萬步兵卻幾乎全軍覆沒。從敏建一帶逃迴亞哇城有兩百多裏路程,步兵是根本跑不過騎兵的。雖然白文選就五百騎,王新宇那裏還湊出了八十多名騎兵,不到六百騎兵,卻把緬軍步兵的撤退之路殺成一條血路。


    北麵的江上有炮艦,南麵的大道上有騎兵,背後還有大批明軍步兵追趕。緬軍步兵除了被殺的和逃散的之外,其餘的都隻能投降。


    明軍大獲全勝,殲滅了緬軍七萬多人,其中斬殺了兩萬餘人,俘虜五萬多人,繳獲不計其數的火炮、火槍等精銳進口火器,還有大批的盔甲、刀劍、糧食、草料等物資。另外還有五頭大象,十名象兵和三百多匹戰馬也成為了明軍的戰利品。


    殘餘不到三千緬軍步兵逃散,那些緬軍也不可能再形成戰鬥力了,除了少數逃迴亞哇城,其餘的都躲在附近村子中,後來被明軍搜出來;還有一些逃進附近的叢林中。


    亞哇城內,先是一批衣衫襤褸,狼狽不堪的騎兵逃迴城內,隨後邊牙鮓帶著慘敗的戰象隊也迴到城中。


    “稟報王上,我軍敗了!八萬步兵都丟光了!”邊牙鮓哭喪著臉向莽白遞交了戰報。


    莽白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臉色都白了。原本他想把永曆獻給北麵的清廷,以此討好清廷,而且緬軍也早有準備,不怕李定國和白文選來勤王。哪裏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也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了王羽這樣的兇神。


    本來莽白還想把王羽的軍隊殲滅在半路上的,可是一開戰,先是緬軍水師被明軍殲滅,接著又是緬軍陸師主力被殲滅,至此緬甸已經沒有能同明軍一戰的軍隊了,莽白隻能利用堅固的城防負隅頑抗。


    亞哇城外畢竟是緬甸的都城,城池堅固,一共有內外三道城牆。城外三麵是護城河。而且在東麵城外還專門挖出一個連通伊洛瓦底江的人工湖,東麵城牆有水門,運輸補給的船隻可以進入城內,任何人企圖圍困亞哇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大臣卻對莽白說:“我軍水師喪失殆盡。現在江麵上都是賊人的船隻,他們若要圍困,恐怕我們真要被他們困死的!”


    邊牙鮓也向莽白稟報說:“王上,賊人火器精良,一點不輸給我軍。另外賊人還有如山巨艦。這東麵的大江非但不是我們的天險,反而是賊人的通途啊!”


    一名堅決要求對南明強硬以此取得滿清歡心的大臣上前奏道:“王上,賊人要圍城便讓他們圍好了!賊人在這裏水土不服,何況我們還有五十萬大軍!時間拖下去,等我們軍隊調來,即可圍殲賊軍!”


    邊牙鮓卻上前奏道:“王上,賊人似乎有解決水土不服的辦法!微臣在賊人北麵紮營的時候觀察賊人大營,發現他們幾日下來都沒有人病倒!這些賊人準備十分充分,很明顯他們是有備而來的!”


    那名強硬派大臣卻說:“他們若是要圍困便讓他們圍困好了!我們在西北麵有十萬人大軍!在東麵還有十五萬大軍!在東南方向還有二十五萬大軍!若是能全部集結起來,讓他們來救援王城。以舉國之力對付賊寇,必然能擊敗賊人!”


    邊牙鮓提出了反對意見:“我們把西北麵的大軍調走了,那些米新人、博多人和納加人誰來彈壓他們?那些仇人馬上就會把英國人叫進來!東麵的大軍調走了,安南恐怕都會趁機對我們發動進攻!東南的兵力調走了,暹羅也會趁機來打我們!我們南麵用來牽製阿卡人的水師已經被賊人滅了,現在阿卡人鬧得兇,我們已經壓不住了!”


    莽白十分憤怒:“這個王羽到底是什麽來頭?為何那麽快就能過來了?他們是怎麽來的?這才一個半月,賊人就殺到我們城下了!”


    一名對南明朝廷比較友好的大臣道:“王上,現在我們不是追問那王羽什麽來頭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我們要想一個辦法讓明軍退兵。他們不是來勤王的?隻要我們把天子還給他們。他們就會退兵了。”


    有人大罵道:“昏招!簡直是昏招!我們殺光了他們的大臣,還殺了他們那麽多人,他們把天子要迴去就會善罷甘休?不!他們的天子一旦迴去了,就會讓他的軍隊徹底消滅了我們!隻有永曆還在我們手裏當人質。他們才不敢輕舉妄動!”


    “但我們若是不歸還他們的天子,他們接下來會怎麽報複我們?”還有人十分擔心。


    “是啊!”另外一名比較傾向於和明國和解的大臣道,“我們繼續把他們的天子扣押在這裏,倘若有個什麽三長兩短,恐怕我們緬人都要麵臨滅頂之災了!”


    就連邊牙鮓也說:“這個叫王羽的賊子,他們已經同南方的阿卡人勾結在一起了!微臣相信。他們會毫不留情的消滅了我們,把南方的阿卡人扶植起來建立一個王朝!”


    就在文武百官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獻策道:“隻要讓他們的天子下詔書,讓他們撤軍,他們肯定就會撤軍!隻要他們一撤軍,我們馬上征兵,去把南方的阿卡人滅了!那些亂臣賊子,他們隻會趁火打劫!這次我們要斬草除根,把他們殺得一個不留!”


    莽白聽了之後反問道:“若是那明國天子不願意下詔書呢?這次也是你們做得狠了!把明廷所有臣子都給殺了!若不是把他們都殺了,那明國天子肯定會下這詔書!”


    不過事已至此,莽白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他讓人去找永曆,讓永曆下旨,命令明軍從緬甸境內撤軍。


    莽白派去的使者去了永曆的住所,一見到永曆,這緬甸使者就兇神惡煞的威脅道:“貴國的瓊州兵正在侵犯我境!他們扶植我國南方叛民,殺害我緬人,搶走我國百姓財物,還破壞我們的寺院佛塔!你看這件事應該怎麽辦?”


    永曆端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一個半月之前發生的咒水之難,他的大臣都被緬人殺光了,就連隨從人員也被殺了三百多人,還有兩名王妃懸梁自盡,兩百多名宮女大部分被搶走,隻剩下二十多人。南明朝廷被殺官員的妻女,一些不願意受辱的都自盡了,其餘的又被緬軍搶走。剩下的隨從人員和手無寸鐵的禦林軍、錦衣衛等被關押起來,緬甸人卻故意沒有派人看守,任其逃走,然後在半路上搶劫財物,再把人殺害。


    見永曆一言不發,那使者威脅道:“若是明國天子不願意下詔讓貴**隊撤退,到時候打起來,恐怕難免會傷了天子性命,我們可不敢保證你們的安全!”


    上次李定國和白文選進入緬甸,要接迴永曆,是馬吉翔從中作梗,偽造了永曆詔書,讓李定國和白文選退兵。倘若是永曆自己知道那件事,怎麽說都不可能下詔。而緬甸人不知道,還把永曆真正當成一個白癡。


    “皇上!這詔書千萬不能寫!寫了,我們的人撤退了,我們就危險了!隻要我們的軍隊不撤軍,緬人不敢把我們怎麽樣!”禦林軍總兵鄧凱跪在地上央求道。


    緬人使者聽到鄧凱說的話,頓時勃然大怒,恨不得拔出刀一刀就砍了這鄧凱,但他不敢。


    永曆還是一言不發,根本就不去搭理那緬甸使者。他心裏十分清楚,若是下詔讓明軍退兵,說不定自己真有生命危險。隻要明軍不退,緬人必然會把自己扣押著當人質,暫時可以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太後、皇後和太子都怒視著緬甸使者,發泄無言的憤怒,沒有一個人開口說一句話。


    緬甸使者見永曆一言不發,強壓著怒火。他轉頭看著那些怒視自己的人,頓時嚇了一大跳,於是怔怔的離開永曆住所,迴去向莽白匯報此事。


    莽白聽到使者的匯報,又把所有大臣召集起來討論此事。


    有人上奏提議:“王上,不如我們一不做二不休,往東北山區遷都,向清國靠攏!順便帶上這永曆,交給雲南的吳三桂不就一了百了!”


    但另外一名大臣卻反對說:“千萬不可!這永曆天子目標太大!那李定國沒有深入我境,他扼守著了易守難攻的要道!我們根本就過不去!恐怕還在半路上,明國天子就被他們劫迴去了!要交給吳三桂,也得等吳三桂擊敗了李定國再說!”


    “等吳三桂擊敗了李定國,我們這裏早被明軍包圍了!”一名緬甸大臣說道。


    莽白的一名親信說:“既然如此,我們就先固守亞哇城,我們派人去找吳三桂,以交出永曆為條件,讓他盡快出兵入緬,趕走賊軍!那吳三桂兵強馬壯,倘若入緬,賊人肯定不是對手!同時我們再從三個方向抽調部分兵力班師迴都城,配合清軍一起對付賊人!”


    “可是讓吳三桂進入我國,那不是前門驅狼後門進虎?”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那名親信道:“這吳三桂進來也比那些賊軍在我們家門口好!大清國已經占了中華十之有九了,現在他們是正統!而這明國,已經是搖搖欲墜的偽朝!我們要得到正統勢力的承認,就要讓吳三桂進來帶走永曆!”


    “好,那就依此計行事!”莽白答應讓吳三桂入緬甸。(未完待續。)


    ps:新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