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轉頭,閃著光彩的眸子盯著王新宇的眼睛,似乎看他會不會撒謊欺騙自己。


    王新宇隻好老老實實迴答:“小生想得是中興我大明!要讓我華夏變成日不落帝國!”


    “日不落帝國?”鄭芸好奇的仰著小腦袋,瞪大眼睛看著王新宇,“公子所說的日不落帝國,又是什麽?”


    王新宇撿起一根小石頭,在岩石上劃著:“我們的地球是圓的,十二個時辰,不同的時辰,太陽都照在地球不同的角落。所謂的日不落帝國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疆域遍布全球,太陽永遠不會從我大明領土上落下!”


    鄭芸也算是有些見識的女孩,家裏本來就是海盜世家,地球是圓的這個道理她隱約知道一點。聽到王新宇說起我們的疆域遍布全球時,她十分驚訝:“公子,這得多麽偉大的豐功偉績啊!恐怕連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不能與之相比!若是公子能為朝廷創下這分偉業,那我們皇上,不就成為中興之君?那超過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啊!”


    “想不到小姐見多識廣,也知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王新宇笑道。


    鄭芸低下頭:∽,“小女子孤陋寡聞,哪裏有公子知道得多。小女子隻希望公子能一次次都平安歸來,早創大業!”


    見那鄭芸的樣子十分嬌羞可愛,少女的清香刺激著王新宇的神經。此際一陣風吹來,拂起一縷青絲,飄到王新宇臉上,隻覺得一陣酥癢難忍的感覺,王新宇忍不住想要湊上嘴巴去親那嬌嫩的小臉。


    “啊!”鄭芸猛然扭頭,卻看到那張賊臉就要貼上來。自幼習武的鄭芸手上反應比腦子思考都快,她想都沒想,就伸手如閃電,“啪”一記耳光打在王新宇臉上。


    畢竟是練武之人,這一巴掌打得王新宇眼冒金星,臉上當即留下一道五指印。


    王新宇捂住臉,一下站起來,一時間竟然不知所措。


    這時鄭芸才反應過來,畢竟眼前這人是自己未來的夫君。她不再顧羞澀,也站起身來,伸出手輕輕摸著王新宇被打的地方:“公子,都是妾身不好,不知道打疼了公子沒有。”說著,又突然想起什麽似的,紅著臉補充了一句:“公子,你我尚未成親,等到洞房花燭之後,妾身任君采摘。”


    這不是王新宇的前世,這是明末清初,這時候不能和二十一世紀相比,也不能漢唐時的開放相比,就算鄭小姐是習武之人,算是比較開放的,但還是容不得還沒結婚就對她動手動腳。加上她性格潑辣,以前走在街頭,就連出言不遜調戲她的潑皮都被她打了,更不要說有人要動手動腳,當時沒考慮就一巴掌打出去。但打了後,鄭芸又有點後悔。


    王新宇抓住鄭芸的手,柔聲說:“鄭姑娘,沒事的。”說著卻手中稍微用力,把鄭芸攬入懷中。


    鄭芸半推半就的把腦袋靠在王新宇懷中,輕聲說:“望公子莫要負我。”


    “不會的!我王羽對天發誓,今生今世,對芸兒至死不渝!若是負了芸兒,我王羽必遭天譴!”王新宇伸出右手指著天。


    鄭芸連忙捂住王新宇的嘴巴:“公子莫要亂說!妾身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公子以後可以納妾。對了,那柳兒不錯,以後公子可以收入。”


    “柳兒?她太小了吧?”


    “不小了!別人的女兒家到她這個年齡,都有孩子了呢。”


    兩人相擁了許久,這時候鄭芸眼角的餘光突然看到,那柳兒出現在不遠處的山路上,於是她連忙推開王新宇:“公子,時候不早了!妾身若是再不迴府,家父會懷疑的。”


    “鄭小姐!”王新宇覺得有點舍不得這俏人兒。


    鄭芸又突然問:“王公子從舟山迴來,是否要去南洋?”


    “正是!”


    “從南洋能到西南嗎?芸兒好想姐姐了!希望公子有朝一日能帶妾身去見見家姐。”鄭芸幽幽道。


    王新宇問明了情況,原來在鄭芸七歲的時候,十三歲的姐姐就被鄭成功派人送去了西南,八年過去了,她都沒再見到過姐姐。


    “芸兒,我保證,有一天一定能讓你見到你姐姐和你小外甥的!”王新宇信誓旦旦的說道。他知道,在李定國逝去之後,李嗣興竟然違背了父親的遺願,帶著殘存的一千二百人馬投降了清軍,但還有大約三千苗瑤等各族戰士不願意投降,分散歸隱山林。在日後吳三桂反清、白蓮教起義等各種反清事件中,這些勇敢的戰士以及他們的後代,一次次同清政府浴血奮戰,甚至後來的太平天國,還有這些苗瑤戰士後人的身影。反清的戰士們,一代代舉著晉王的旗幟,直到清末蔡鍔和年輕時的朱d,都以李定國為榜樣。民國時期的滇軍,到了抗日戰爭,那些西南的戰士仍然視李定國為戰神。而李定國部不願意投降的漢族戰士以及南明遺民,因為怕遭到清廷清算,留在緬甸境內,成為果敢族。


    鄭家大小姐,也就是鄭芸的姐姐,好像是不願意跟著丈夫降清,後來下落不明。有人說是帶著兒子去了台灣,也有人說自盡殉國。


    王新宇心中有個計劃:既然來到這裏,一定要見見李定國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到時候,把鄭芸的姐姐和李定國的孫子也一起帶迴來吧,也省得李嗣興帶著妻兒投降滿清。


    西南雲緬交界的孟艮城。


    李定國剛剛杖殺了猶豫不決,想要投清的賀九義。


    經過磨盤山血戰,李定國部損失慘重。而永曆皇帝又貪生怕死,丟下了正在浴血抗清的將士們,帶著一批人進入緬甸。在這種情況下,明軍人心不穩,有不少人紛紛向吳三桂和洪承疇投降。為了穩定軍心,李定國殺了一批不穩定分子。


    此時的明軍,處境堪憂,李定國又要練兵,又要穩定軍心,已經是身心憔悴。


    孟艮城內,經過一場大劫的李定國可以說是赤貧如洗,口袋裏已經看不到銀子。因為補給困難,明軍度日艱難,每天吃的是米糠麥麩,甚至是爛菜葉,野菜,樹皮。就連晉王府,日子也不好過,能吃到蕎麥黑饃饃,喝到稀得可以照出人影的稀粥,就算是很不錯的生活了。


    “天子已經棄國,我就不清楚為何父王還要死忠於這個朝廷!這樣的苦日子,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啊!”李嗣興對他妻子發泄心中對父親的不滿。


    鄭家大小姐道:“夫君,公公是孤忠之臣!妾身雖是小女子,但忠君愛國的道理還是懂的。”


    李嗣興見說不過妻子,也無話好說。其實李嗣興也有投降的念頭,但是看到那些鼠首兩端的人都被父親杖殺,血淋淋的屍體還擺在城門口,他就不敢再起這樣的念頭。


    就在這時候,外麵有人來報:“張尚書和延平王的信使來了!”


    李嗣興讓親兵去告訴信使:“父王在城西門外練兵!”但想了下,既然是鄭成功和張煌言派來的人,不好怠慢,於是又親自帶信使去見父親。


    見到信使之後,李嗣興親自帶著信使,前往父親的兵營。


    “父王!東南信使到!”李嗣興向父親行禮。


    “傳!”


    “傳信使!”


    “你先退下吧!”李定國對兒子說。


    “諾!”李嗣興退出。


    李定國親自走出大帳門口,請兩名信使到他中軍大帳中:“兩位,裏麵請!”


    “王爺,大捷啊!東南大捷!”進入大帳後,信使向李定國匯報了東南的戰況。


    李定國激動得站起來,麵向西南一拱手:“朝廷洪福啊!上天保佑我大明又一次大捷!韃子本來想把廈門當崖山!可惜他們打錯了算盤!哈哈!殺了那麽多韃子,痛快痛快!”


    鄭成功的信使道:“王爺,延平王爺這次差遣卑職前來,除了報喜,還有一件大事:廈門大捷,韃子無力再犯我金廈,澎湖安穩如山。延平王爺和張大人都想要接皇上去澎湖。到了那裏,四麵環海,韃子失去全部水師,無力來犯,我等可保證皇上的安全!”


    李定國剛剛興奮的表情又黯淡下來:“恐怕兩位要失望了!本王也勸過萬歲爺,願意出精兵保護皇上去東南。可是皇上不聽。現在皇上到了阿瓦,緬人收留了他。本王聽朝廷派來的使者也說過,皇上寧可留在阿瓦,也不肯迴來。既然是延平王和張大人差來的使者,本王再讓人去勸勸皇上吧。”


    那兩人道:“我們也正要去阿瓦見皇上,我們也一起去勸勸。”


    李定國這裏沒有什麽好東西招待兩名信使的,隻好讓人上山打了野味。


    信使見李定國的軍隊,雖然衣衫襤褸,但精神還是十分飽滿,每一名士兵身上都透露著殺氣,這些士兵都是百戰老兵。


    除了漢人士卒外,李定國的軍中還有不少苗人和瑤人士卒,這些兵雖然也穿著明軍的紅色裝束,但頭上有代表他們自己民族的顏色,有紅色,有藍色,有深藍的。僅僅是瑤族的,就有排瑤、過山瑤等,雖然都是瑤族,但顏色不同,過山瑤為青藍色頭飾,排瑤是紅色頭飾。


    “別小看這些瑤兵,每個都是精銳啊!”李定國得意的對信使說。


    瑤族人自幼在山中長大,山林戰是他們的強項,這些瑤兵,他們同漢人,苗人並肩作戰,痛殺漢奸和滿蒙八旗,曾經打得綠營和八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從南宋末年開始,這些南方的少數民族就和漢人一起並肩作戰,一次次抵抗入侵南方的外族。


    信使在孟艮隻留了一日,次日李定國便派人護送兩名信使前往阿瓦,向永曆報捷,討要封賞。


    但不到五日,延平王又派了一名信使到來。讓李定國吃驚的是,這名信使是為了一個人的封賞專程來的!


    “王羽?本王怎麽以前沒聽過他的名字?就為了他一個人,延平王專程派你不遠萬裏來到西南?”李定國十分驚訝。


    信使迴道:“迴王爺!這王羽可不得了!就是他製造的開花炮彈,讓韃子在海上損失慘重!而這次他登陸雲霄,韃子用了一年建造的堅城,被他三日就破了!更難得的是,守城韃子有五千多人,他隻帶了六千多人攻城!”


    李定國手中的茶杯都差點掉在地上:“六千人攻五千人的堅城,隻用了三日?這是何等厲害人物?難道用計詐開城門?”


    “非也,是穴攻之術。”


    “穴攻?穴攻三日可以破堅城嗎?可是他才六千人,這是怎麽做到的?”


    “好像是火藥炸開。”


    “火藥?”李定國搖了搖頭,“怎麽可能?本王也試過用火藥炸城牆,但都沒有成功。倒是用投石機可以發火藥罐,可以在城上爆炸,不過威力太小,隻能殺傷城頭守兵,無法破城。”


    “千真萬確!確實是用火藥破的城!”信使很堅定的說。


    李定國道:“真有這樣的奇人,若是有機會,本王倒想見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