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鄭成功,西南李定國,乃南明兩位傑出的名將,在保護漢人衣缽最後一絲血脈中,他們可以說是中流砥柱,他們給滿清造成的損失是最大的,有李定國的兩蹶名王,有鄭成功的東南沿海係列大捷。


    固然,筆者也承認,李定國的才能在鄭成功之上,李定國消滅了最令人痛恨的大漢奸孔有德,這些功績擺在那裏,誰都不能否定。


    而有些人認為,鄭成功私心太重,導致李定國的勝利未能擴大戰果,一係列原降清的明將再度反正,也因為鄭成功的私心遭到失敗。


    筆者認為上述那些對鄭成功的評價是很片麵的,其實鄭成功並非一個私心很重的人。這些並非因為筆者是廈門人才偏袒鄭成功,而是用曆史事實來說話。


    首先,倘若鄭成功是一個私心很重的人,當他父親向滿清投降的時候,為何他能做到同父親恩斷義絕?這恰恰說明,鄭成功對朝廷的忠心,對民族的忠心。他是不想自己也成為一名漢奸貳臣,不想背上千古罵名,所以選擇了同父親恩斷義絕,果斷留下來繼續抗清。


    至於為何南明軍隊會出現見死不救甚至自相殘⌒,殺?這些並非是鄭成功的私心,而是當時的南明就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從崇禎皇帝無法遷都南京,選擇了煤山的歪脖樹那一刻起,南明就失去了一個統一的,有足夠威望的,能匯集人心的核心人物。


    不管是福王也好,魯王也好,隆武帝也好,還是永曆,他們都是有不同派係的軍閥支持。


    鄭成功效忠的是隆武帝,而不是西南那個永曆皇帝。張煌言效忠的是魯王,原闖營效忠的是蜀王,李定國又是效忠永曆皇帝。


    自從鄭芝龍降清,清軍兵不血刃的進入福建,沒有遭到任何抵抗,隆武帝汀州遭難,鄭成功就失去了要效忠的目標。雖然在無奈之下,他嘴巴上還是要效忠永曆,但心中是不服的。而這個時候,張煌言又把魯王送了過來。


    雖然說鄭成功不喜歡魯王,但還是把他奉養起來。


    至於鄭成功攻擊廣東反正的軍隊,那完全是受了施琅的教唆。


    如果說因為私心,攻擊友軍,那李定國也做過這樣的事,李定國和孫可望也是因為內亂,使得反清大業功虧一簣。


    論綜合才能,鄭成功是不如李定國,但海戰能力,鄭成功是最強的。鄭芝龍降清之後,被軟禁在北京,剩下的清軍水師將領,沒有一個是鄭成功的對手,隻要和鄭成功在水上交手,都被擊敗。就連後來被吹噓得威武無敵的水師提督施琅,也是鄭成功手下敗將。


    再說鄭芝龍降清,其實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他已經很有錢了,為什麽還要送上門去給別人送錢?其實他最希望的是能得到朝廷的支持,能夠實現強大海疆的願望。但清廷是不可能給他這些的。


    鄭成功子承父業,雖說在才華方麵不如他父親,但他也有遠大理想。如果不是鄭成功英年早逝,他有想過在呂宋島立足。攻下馬尼拉是不可能的,但呂宋島地盤很大,西班牙人控製的就那麽一點點,鄭成功想開發呂宋島北麵的地盤。


    如果鄭成功能活得長一點,他真的會同荷蘭人爭奪南海,納土納群島也不會落入荷蘭人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血坦克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血坦克兵並收藏大明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