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日,成都。


    “關於土地契約的冊子,都在這裏了。”


    一個年輕人將官府的文書畢恭畢敬地呈遞過來。


    李倓仔仔細細看翻閱著。


    “土地契約與戶籍分開後,有出現問題嗎?”李倓問道。


    “沒有出現問題,分開後,土地買賣反而更加方便了。”年輕的吏員小心謹慎地說著。


    他一輩子都沒有想到,自己能見到當今聖人。


    更沒有想到,聖人如此年輕,並且還親自到基層來考察土地。


    “土地買賣多嗎?”


    這個時候,劍南道營田使劉問之問了一句。


    “上個月王家村土地買賣有八起。”


    “王家村有多少戶?”劉問之繼續問道。


    “有五十戶。”


    “一個月內,五十戶就有八起買賣!”劉問之感慨了一聲,“這個土地買賣有些多了。”


    在場沒有其他人說話。


    “聖人,這個製度是需要做補充的。”劉問之繼續說道,“否則土地將會大量流失。”


    “流失到何處?”李倓問道。


    “流失到有錢有權的人手裏。”


    “為什麽?”李倓又問道。


    劉問之心裏想著,這還用問嗎?


    “有權和有錢的人,他們有錢買。”


    “有錢買,農民就會賣嗎?”李倓繼續問。


    “農民可能會被迫賣田。”


    “農民在什麽情況下被迫賣田?”


    “在有權和有錢人的威逼利誘下。”劉問之如實迴答。


    “那這件事為什麽會出現呢?”李倓反問,“難道是因為土地可以買賣,所以有權和有錢人就會威逼利誘農民賣地嗎?”


    劉問之一時間沒有捋順這個邏輯,聖人卻繼續說道:“當土地不能買賣的時候,有權和有錢人就不能拿到土地嗎?”


    “這……”


    “有權和有錢人之所以能威逼利誘農民賣地,不是因為土地是否被允許買賣,而是地方司法監察的不足,是權貴對百姓的一種踐踏,與商業是兩迴事!”


    李倓看了一眼劉問之。


    劉問之是大唐典型的保守派官員,與裴冕一樣。


    這一部分官員,既反對新政派對土地全麵改革,例如兩稅法和新的戶籍製度,但他們又認為大唐的土地的確需要做一定的調整。


    例如要恢複到建國之初,土地是嚴格禁止買賣的。


    土地禁止買賣,是為了遏製豪強重新掌握地方話語權。


    “但臣還是認為,土地被少部分買過去……”


    “劉公多慮了。”一邊的元載說道,“新稅法在那裏擺著,誰願意買更多土地去為自己增加賦稅呢?”


    超過一百畝的,每畝納稅五成!


    一個人如果有一萬畝地,他要雇人去種,種地的這個人要吃飯,勉強溫飽至少三成,還有七成,有五成給朝廷,另外兩成在運輸中不浪費掉就不錯了。


    這完全是一個虧本買賣。


    劉問之卻說道:“逃稅漏稅屢見不鮮……”


    “這還是律法問題,如果逃稅漏稅屢見不鮮,那就是地方執法不嚴,憲司官員為官不密,是故意不作為,是為自己留出巨大的利益。”


    元載不緊不慢地說著。


    “劉公,我們都在大唐圍觀多年,這些人的做派和小伎倆您應該也很清楚,不是嗎?”


    “元相公說得是,是下官考慮不周了。”


    “聖人以德治國,以法治天下。”元載再強調道,“否則這劍南道剛設立的憲司是做什麽的呢?”


    “好了,今日不討論這個話題。”李倓溫和地說道,“劉卿的擔憂是正常的,我們正在走一條完全不一樣的路,以前沒人走過,朝堂上下,包括民間,習慣了過去的想法,剛開始不習慣是正常的。”


    那個年輕的吏員聽到聖人說這樣的話,激動起來,他忍不住說道:“陛下聖明,那八起買賣田地的人,都是家中丁數較多的,他們想要充實到一百畝,多種一些。而賣地的人家,家中丁數不足,多餘的田也荒了。”


    “當然,也有一戶是買了幾百畝地,說是要雇傭之前戰事流往過來的難民去種地。”


    “你叫什麽名字?”


    “迴稟聖人,我叫裴仲。”


    “姓裴,是河東人嗎?”


    “是的,我是河東人,是河東裴氏,但我家裏已經沒落,去年三月入的長安大學,今年二月到的益州。”


    李倓很滿地地點頭,實際上,他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


    這種人才的特點也很突出,他們並不會顯得高深莫測,也不會顯得世故圓滑,更不是像白季庚那樣屬於工科人才。


    他們更像杜甫,讀了書,有理想、踏實,耐心且正直,敢去做事,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


    大唐的基層吏員改製,需要這樣新鮮的血液。


    讓無數個裴仲下基層去,去近兩千個縣城下麵的鄉裏去做村正。


    大唐是沒有村正的,新政的需要,設立了這個職位,主要是對接理正,加強朝廷對鄉裏的掌控。


    “上一次對縣令的民意調查,也是你幫忙收集的?”


    “是的。”


    “你說說細節。”


    “我負責的鄉,一共有10個村,我手中有每一個村,每一戶人家的戶籍,田契有副本,戶籍有450戶。每一個村的村長一天就可以調查完,在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整理。”


    裴仲說得很仔細。


    “在調查的過程中,老百姓一般會怎麽說?”


    “主要說的是縣令在任之時,有無冤案,有無多征收稅賦,有無欺負民間百姓這些事。”


    李倓道:“嗯,這些事都是與民眾有關的,他們更關心這些。”


    “還有一戶人家提到了成都大學,說是成都縣尉之子,並沒有參與考評和麵核,就直接進去了。這件事是兩個月前的事,我去打聽過,不少同僚是不知道的。”


    “那你是怎麽處理的?”


    “寫在民意調查裏,呈報給了刺史。鮮於刺史上個月親自追查了此事,讓那個縣尉之子參與正常考評,沒有通過,不予錄取,縣尉也被停職。”


    李倓頓了一下,問道:“知道鮮於仲通為何會親自處理這件事嗎?”


    “鮮於刺史大公無私……”


    “錯!”年輕的聖人言簡意賅,“因為鮮於仲通如果不處理這件事,在對他的民意調查的時候,有人會把這件事報上去,他會因此受到懲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