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被摁在地上摩擦的史思明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史思明的前鋒騎兵再一次衝過來。
這一次衝擊得更猛,直接衝擊到了李光弼步兵陣前,打算強行開戰。
那些健壯的戰馬,匯聚在一起,上麵是驍勇精銳,震動大地,唿嘯而來。
唐軍士兵麵露驚色,但無一人動,他們手持長槍,列出嚴密的陣。
空氣中混雜著汗臭、馬臭和兵器的味道。
但士兵們卻已經聞不到了,他們大腦一片空白,隻是本能地守在那裏。
等叛軍騎兵壓來的時候,長槍紮到了戰馬。
最前麵的戰馬發出陣陣哀鳴,提起了前蹄,向唐軍士兵踹去。
有的戰馬踹了空。
有的戰馬卻因為受不住速度,撞到了密集的長槍上,被紮得鮮血直流,一千多斤的身軀掀飛了好幾個唐軍士兵。
一時間,慘叫聲此起彼伏。
那些被掀飛的唐軍士兵,有的當場慘死,有的倒在地上,感覺內髒已經碎成一團。
但戰馬是衝勢,卻被唐軍硬生生給頂了下來。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朔方調過來的士兵,絕對可以算是精銳了。
這種衝陣隻是小規模,雙方廝殺了片刻,叛軍騎兵見唐軍軍陣極其嚴密,便紛紛退走。
顏杲卿見狀,立刻下令弩兵再一次對叛軍展開射擊。
這一次叛軍退到了至少百米之外。
史思明依然不著急,騎兵稍退很正常。
騎兵就是以高機動性著稱,退到一百米之外,隨時可以再一次發動進攻。
騎兵戰術就是靈活的疲敵戰術。
退與兵法也吻合。
叛軍開始整頓隊形,顯然準備休整一下之後,再想辦法襲擾唐軍。
按照史思明的騎兵數量,使五千唐軍疲憊,並不是難事。
可名將的厲害之處就是化腐朽為神奇。
李光弼可不給他們調整的時間,他立刻下令出動一千弩兵。
這一千弩兵從步兵軍陣中出列後,竟然主動往前推進,開始輪番射擊叛軍,箭雨不斷。
叛軍騎兵一看對方的弩兵居然離開了長槍兵的掩護,單獨出列了,立刻就想要迴擊迴去。
因為單純的弩箭陣,不具備防禦性,就算弩箭再密集,騎兵可以利用優勢兵力,從側翼衝鋒。
這樣一衝就散。
果然,史思明覺得機會來了。
他立刻下令騎兵繼續後退,騎兵快速後退到弩箭手的射程之外,開始迅速匯聚,準備衝擊那支弩箭手。
可這個時候,在城門前的長槍兵則在李光弼高超的指揮下,開始往前推進。
竟然熟練地和弩箭陣融合。
等史思明的騎兵再一次攻擊過來的時候,迎接騎兵的還是長槍兵!
遠處有弩箭手的密集進攻,到了近處要麵對嚴密鋒利的長槍陣。
毫無疑問,騎兵短時間內經過這雙重打擊,肯定是沒辦法擊破唐軍的軍陣的。
看到這一幕,史思明懵了。
還能這麽玩?
他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指揮戰術。
“敵軍主將到底是何人!”史思明忍不住憤怒地問了一句。
用李光弼自己的話來說:“這叫無形擊有形。”
《孫子兵法·虛實篇》也記載過: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史思明再一次發動了幾次類似的進攻,無疑都被李光弼這種複合型軍陣給擊退。
城樓上的顏杲卿看了忍不住叫好,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出色的臨陣指揮。
這個時候,史思明隻好下令騎兵先撤迴來。
任何一個兵種,想要單一作戰,都很脆弱。
包括騎兵。
傳統意義上,騎兵作戰需要步兵配合。
騎兵疲敵之後,不可能充分地殺敵,還需要步兵上去推一波。
而現在,史思明麵對的局麵是騎兵根本無法撼動李光弼的步弩協同。
他隻能等他的精銳步兵過來,以騎兵和步兵協同來作戰。
這種協同就是以步兵做前鋒,推進過去,吸引唐軍的弩箭手,以騎兵做側翼快速襲擾、包抄。
這樣唐軍就會疲於應對了。
史思明能想到的,李光弼難道想不到?
半個時辰後,李光弼就接到了一條情報。
“將軍,叛軍步兵進入九門了!”
李光弼聽聞之後,立刻開始安排營帳內的騎兵。
他把一千騎兵全部調動了,史思明根本無法反應過來李光弼已經調動了騎兵。
唐軍騎兵風馳電掣一樣朝九門趕去。
吃中午飯的時候,史思明喝了好幾碗酒,大聲說道:“等步兵一來,我定要擊破唐軍軍陣,不破城,誓不罷休!”
就在這時,史思明收到斥候的消息:“報!將軍,我們偵查到一支唐軍騎兵正朝九門趕去!”
“什麽!”史思明大吃了一驚,隨即一把掀翻了桌子,怒吼道,“唐軍主將到底何人,竟能算到這一步!立刻調動三千精銳騎兵去攔截!立刻!”
史思明已經來不及了。
步兵和騎兵不同,步兵行軍,必須休息。
此時史思明的步兵,在九門吃了飯,還在休息。
而且由於急行軍,都很累。
根本不是戰鬥狀態。
等他們聽到如雷般的鐵蹄聲朝這邊湧來,已經來不及了。
唐軍騎兵手持長槊,如同洪流一樣衝擊過來,
喊殺聲瞬間驚得林間群鳥飛起。
塵埃飛揚之間,騎兵轉瞬殺到。
還在臨時休息的叛軍亂作一團,成了待宰的羔羊。
到處都是慘叫聲,鮮血如浪。
戰鬥結束得很快,等蔡希德帶著叛軍騎兵到的時候,叛軍步兵死的死,逃的逃,已經不再是一支能作戰的精銳。
蔡希德像是霜打的茄子,迴去匯報了情況之後,史思明整個人如同五雷轟頂一般。
他直勾勾盯著城前,又看了看那裏的營帳。
他知道這一次遇到對手了。
失去步兵的協同,單純的騎兵,可以打河北一般的城池沒問題,但要對付李光弼這樣的名將,是不可能了。
而且史思明無法斷定,後續會不會有唐軍援軍過來。
所以他下令撤軍。
這一戰,可以說讓史思明損失慘重。
最重要的是,史思明在清河磨了半個多月沒磨下來。
來常山後,騎兵沒能破陣,連精銳步兵也全丟了。
史思明那股銳氣,被張巡磨了一遍,又被李光弼打沒了。
他需要調整。
ps:這一戰,根據真實史料編寫,覺得不真實的大佬可以去要求改史料。
這一次衝擊得更猛,直接衝擊到了李光弼步兵陣前,打算強行開戰。
那些健壯的戰馬,匯聚在一起,上麵是驍勇精銳,震動大地,唿嘯而來。
唐軍士兵麵露驚色,但無一人動,他們手持長槍,列出嚴密的陣。
空氣中混雜著汗臭、馬臭和兵器的味道。
但士兵們卻已經聞不到了,他們大腦一片空白,隻是本能地守在那裏。
等叛軍騎兵壓來的時候,長槍紮到了戰馬。
最前麵的戰馬發出陣陣哀鳴,提起了前蹄,向唐軍士兵踹去。
有的戰馬踹了空。
有的戰馬卻因為受不住速度,撞到了密集的長槍上,被紮得鮮血直流,一千多斤的身軀掀飛了好幾個唐軍士兵。
一時間,慘叫聲此起彼伏。
那些被掀飛的唐軍士兵,有的當場慘死,有的倒在地上,感覺內髒已經碎成一團。
但戰馬是衝勢,卻被唐軍硬生生給頂了下來。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朔方調過來的士兵,絕對可以算是精銳了。
這種衝陣隻是小規模,雙方廝殺了片刻,叛軍騎兵見唐軍軍陣極其嚴密,便紛紛退走。
顏杲卿見狀,立刻下令弩兵再一次對叛軍展開射擊。
這一次叛軍退到了至少百米之外。
史思明依然不著急,騎兵稍退很正常。
騎兵就是以高機動性著稱,退到一百米之外,隨時可以再一次發動進攻。
騎兵戰術就是靈活的疲敵戰術。
退與兵法也吻合。
叛軍開始整頓隊形,顯然準備休整一下之後,再想辦法襲擾唐軍。
按照史思明的騎兵數量,使五千唐軍疲憊,並不是難事。
可名將的厲害之處就是化腐朽為神奇。
李光弼可不給他們調整的時間,他立刻下令出動一千弩兵。
這一千弩兵從步兵軍陣中出列後,竟然主動往前推進,開始輪番射擊叛軍,箭雨不斷。
叛軍騎兵一看對方的弩兵居然離開了長槍兵的掩護,單獨出列了,立刻就想要迴擊迴去。
因為單純的弩箭陣,不具備防禦性,就算弩箭再密集,騎兵可以利用優勢兵力,從側翼衝鋒。
這樣一衝就散。
果然,史思明覺得機會來了。
他立刻下令騎兵繼續後退,騎兵快速後退到弩箭手的射程之外,開始迅速匯聚,準備衝擊那支弩箭手。
可這個時候,在城門前的長槍兵則在李光弼高超的指揮下,開始往前推進。
竟然熟練地和弩箭陣融合。
等史思明的騎兵再一次攻擊過來的時候,迎接騎兵的還是長槍兵!
遠處有弩箭手的密集進攻,到了近處要麵對嚴密鋒利的長槍陣。
毫無疑問,騎兵短時間內經過這雙重打擊,肯定是沒辦法擊破唐軍的軍陣的。
看到這一幕,史思明懵了。
還能這麽玩?
他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指揮戰術。
“敵軍主將到底是何人!”史思明忍不住憤怒地問了一句。
用李光弼自己的話來說:“這叫無形擊有形。”
《孫子兵法·虛實篇》也記載過: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史思明再一次發動了幾次類似的進攻,無疑都被李光弼這種複合型軍陣給擊退。
城樓上的顏杲卿看了忍不住叫好,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出色的臨陣指揮。
這個時候,史思明隻好下令騎兵先撤迴來。
任何一個兵種,想要單一作戰,都很脆弱。
包括騎兵。
傳統意義上,騎兵作戰需要步兵配合。
騎兵疲敵之後,不可能充分地殺敵,還需要步兵上去推一波。
而現在,史思明麵對的局麵是騎兵根本無法撼動李光弼的步弩協同。
他隻能等他的精銳步兵過來,以騎兵和步兵協同來作戰。
這種協同就是以步兵做前鋒,推進過去,吸引唐軍的弩箭手,以騎兵做側翼快速襲擾、包抄。
這樣唐軍就會疲於應對了。
史思明能想到的,李光弼難道想不到?
半個時辰後,李光弼就接到了一條情報。
“將軍,叛軍步兵進入九門了!”
李光弼聽聞之後,立刻開始安排營帳內的騎兵。
他把一千騎兵全部調動了,史思明根本無法反應過來李光弼已經調動了騎兵。
唐軍騎兵風馳電掣一樣朝九門趕去。
吃中午飯的時候,史思明喝了好幾碗酒,大聲說道:“等步兵一來,我定要擊破唐軍軍陣,不破城,誓不罷休!”
就在這時,史思明收到斥候的消息:“報!將軍,我們偵查到一支唐軍騎兵正朝九門趕去!”
“什麽!”史思明大吃了一驚,隨即一把掀翻了桌子,怒吼道,“唐軍主將到底何人,竟能算到這一步!立刻調動三千精銳騎兵去攔截!立刻!”
史思明已經來不及了。
步兵和騎兵不同,步兵行軍,必須休息。
此時史思明的步兵,在九門吃了飯,還在休息。
而且由於急行軍,都很累。
根本不是戰鬥狀態。
等他們聽到如雷般的鐵蹄聲朝這邊湧來,已經來不及了。
唐軍騎兵手持長槊,如同洪流一樣衝擊過來,
喊殺聲瞬間驚得林間群鳥飛起。
塵埃飛揚之間,騎兵轉瞬殺到。
還在臨時休息的叛軍亂作一團,成了待宰的羔羊。
到處都是慘叫聲,鮮血如浪。
戰鬥結束得很快,等蔡希德帶著叛軍騎兵到的時候,叛軍步兵死的死,逃的逃,已經不再是一支能作戰的精銳。
蔡希德像是霜打的茄子,迴去匯報了情況之後,史思明整個人如同五雷轟頂一般。
他直勾勾盯著城前,又看了看那裏的營帳。
他知道這一次遇到對手了。
失去步兵的協同,單純的騎兵,可以打河北一般的城池沒問題,但要對付李光弼這樣的名將,是不可能了。
而且史思明無法斷定,後續會不會有唐軍援軍過來。
所以他下令撤軍。
這一戰,可以說讓史思明損失慘重。
最重要的是,史思明在清河磨了半個多月沒磨下來。
來常山後,騎兵沒能破陣,連精銳步兵也全丟了。
史思明那股銳氣,被張巡磨了一遍,又被李光弼打沒了。
他需要調整。
ps:這一戰,根據真實史料編寫,覺得不真實的大佬可以去要求改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