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能在多久拿下河北呢?”一直沉默的顏真卿突然問道。


    “河北已經久無戰事,守備空虛。”李倓簡單地迴答道,“安祿山要拿下河北,隻需一個月。”


    “一個月!”顏真卿皺起眉頭來。


    顯然他不相信李倓說的隻需要一個月。


    顏真卿也很嚴肅地說道:“河北亦有忠臣,必然有反抗,怎會一個月就被安祿山拿下!”


    “勢比人強,安祿山必然以最強大的軍隊快速占領河北,造成更加強大的氣勢,來迫使地方官員臣服,打下河北不是目的,打下河北是為了進攻中原,進攻中原的目的是為了切斷朝廷的漕運。”


    李倓這般一說,所有人都瞬間明白過來。


    “沒錯,切斷南運河,洛陽將失去糧食補給,下一步安祿山就會打洛陽。”


    這一次說話的王忠嗣。


    他作為盛唐軍方第一人,談論軍事可信度自然是十足的。


    這其實牽涉到整個大唐的經濟命脈。


    打仗不是單純的兩批人互砍,它是一個綜合問題。


    長安缺糧的問題,從大唐立國之初就隱隱出現了。


    李世民還經常去洛陽吃飯,到了高宗時代,就更加常見。


    洛陽位於伊洛平原,伊洛平原是由洛河和伊河衝積而成。


    它的麵積沒有關中平原大,洛陽的糧食憑什麽比長安多?


    原因很簡單,洛陽位於黃河邊,大運河的中心點。


    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河運,河運成本最低。


    洛陽位於這樣的地方,它當然不缺糧。


    北運河貫穿河北抵達幽州,南運河貫穿河南和江淮,這些地方的糧食都可以運到洛陽。


    理解了這些,再來看李倓和王忠嗣的推測,就一目了然了。


    這也是正史上安祿山的戰略。


    眾人沒有說下去了。


    因為再沿著這個猜想推下去,洛陽一丟失,大唐半壁江山都完了。


    關中是一個大平原,長安城的城牆不過二丈高,防禦力是極差的。


    準確地來說,潼關更像是長安的城牆。


    潼關一丟,長安幾乎不可能守住,整個關中平原都將暴露在安祿山的鐵蹄之下。


    這個時候,長安已經不存在死守的可能。


    所以到了宋朝,汴梁城牆比大唐長安城牆高了足足一倍。


    金國鐵騎南下東京的時候,是久攻不下,若不是郭大仙在門口跳大神,曆史可能還是另一番模樣。


    但此時的長安不同,李隆基逃跑倒也不僅僅因為慫,而是留下來守住的概率幾乎為零。


    氣氛很是凝重,李倓第一個開口,因為隻有他知道,正史上,潼關確實破了。


    潼關很難破,潼關被破不是軍事原因,是政治原因。


    從整盤棋來看,安史之亂的局麵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總結一句話:以空間換時間。


    關鍵點在河北、中原和潼關。


    這三點若是操作合理,安祿山的腳步會被拖住。


    唐軍缺的就是調兵的時間,安祿山打河北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他也知道給長安時間,自己被阻隔在潼關後,會陷入被動狀態。


    隻要潼關守住,局麵會比正史上好很多。


    沉默了好一會兒,杜甫開口說道:“那我們現在要做什麽呢?”


    對啊!


    現在做什麽?


    現在安祿山還沒有反呢!


    我們能做什麽?


    所有人都疑惑地看著李倓。


    “武二郎。”


    “在!”


    “上一次在清河縣,你也見過張巡,是不是?”


    “是的,郎君,我見過他,他也見過我。”


    “你走一趟清河縣,告訴他安祿山已經在籌備謀反,明年可能就會有動作,讓他現在開始秘密召集兵馬,以備萬一。”


    元載提醒道:“郎君,現在讓張巡籌備兵馬,萬一朝廷知道了,謀反的就不是安祿山,而是張巡了。”


    “非常時刻還有非常之舉!”說話的還不是李倓,而是顏真卿。


    顏真卿繼續說道:“安祿山狼子野心,現在局勢危急,不能再坐以待斃!”


    李倓點了點頭,顏真卿在正史上就是這麽幹的。


    安祿山還沒有謀反,顏真卿就已經開始秘密召集兵馬。


    等安祿山一謀反,河北各地聞風而降。


    安祿山立刻南下打中原,準備切斷洛陽糧食,豈料顏真卿的平原郡表示:我不降!


    其他各郡知道了顏真卿,有些郡也開始想辦法反抗起來。


    例如清河郡,就派人找顏真卿的平原郡借兵,顏真卿給了六千兵馬。


    這為長安贏得了戰略緩衝時間。


    這個時間線,安史之亂可能提前爆發,顏真卿也沒有在河北。


    可是此時的張巡還在清河郡啊!


    張巡這樣的人在清河郡,安祿山想要快速徹底拿下河北,難道更大。


    元載又問道:“張巡他會冒這個險嗎?”


    是啊!


    張巡他會以身試險嗎?


    萬一安祿山沒有反,朝廷得知了張巡暗中招募兵馬,豈不是變成了張巡謀反?


    “你盡管帶我的話過去!”李倓對武二郎說道,“就說天下興亡,吾輩有責,張巡會明白我的意思的!”


    “大王為何如此看重一個小小的縣令?”元載疑惑不解。


    “我見過張巡,他不是一般人。”李倓如此迴答道。


    總不能說,我看過曆史書,我知道那哥們兒是安祿山的噩夢吧?


    既然李倓如此堅持,眾人也不好說什麽了。


    可是一項認真的杜甫卻繼續問道:“張巡就能擋住安祿山嗎?”


    “不能,所以我們還要采取第二步!”李倓繼續說道。


    “第二步是什麽?”


    “我們自己招兵。”李倓淡淡地說了一句。


    “這不行!”元載再一次反對道,“讓張巡去招兵,朝廷怪責下來是張巡的事,隻要不留下證據,張巡咬定是郎君指使的,他也沒有證據,但若是我們現在招兵,那我們就是反……”


    “反賊是安祿山!”李倓打斷了他的話,“我們招兵隻是為明年做準備!”


    “萬一明年安祿山不反呢?”


    “安祿山明年不反,先坐不住的楊國忠,有人比我們更急!”


    楊國忠是一個做事極其輕佻的人。


    他坐上了相位,馬上要對南詔發起新的戰爭,他要鞏固自己的威信,就必須打擊安祿山。


    而且根據情報顯示,安祿山已經被李隆基召到長安。


    這件事在正史上是發生在天寶十三載年底的,距離安史之亂隻有一年了。


    此時,安祿山與長安的博弈,因為各種因素,已經提前。


    “我也覺得有道理。”王忠嗣說道,“我們必須提前準備兵源。”


    “我先走一趟清河!”武二郎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