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冷冷一笑道:“司馬懿逃不了!”
“來人,命文聘將軍率兵攻打山陽郡,命李丹將軍率領白虎軍,命典韋率領龍騎衛,前往山陽郡追殺司馬懿,命孫策將軍率兵追殺李典樂進。”
軍士拱手迴道:“是,軍師!”
文士微微一笑:“徐將軍,去山陽郡!”
“是,軍師!”徐盛高喊一聲:“傳軍師將令,殺奔山陽。”
曹操令司馬懿鎮守濮陽後,便率領大軍到了青州,不久後,得知司馬懿想聚收複泰山東郡山陽濟陰四郡,心中大喜,隨即傳令夏侯惇領兵前往濮陽,相助司馬懿。
這時程昱匆匆進來,氣喘籲籲喊道:“主公,大事不好,袁紹自封為大司馬,今已命大將顏良率兵十萬,鎮守平原忽視我青州之地!”
“嘶!”曹操一聽心中一震:“袁紹自稱大司馬,並屯兵平原,袁紹想幹什麽?”
荀攸拱手施禮道:“主公,這袁紹野心不小,想趁我軍與楚軍開戰,坐收漁翁之利!看來袁紹此人十分兇險,不可不防!”
曹操怒目圓睜:“哼,袁紹豎子,安敢如此!”
“主公,公達所言有理,袁紹不可不防,今我軍正與楚軍開戰,楚軍勢大,我軍弱小,恐我軍難以匹敵,維持不了多久,
屬下之意,不如趁我軍手上還有實力,進兵河北之地,隻要拿下河北之地,以黃河為界,便可匹敵楚軍,那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主公可早下決斷!”
“這……。”
“仲德,這袁紹占據幽並冀三州之地多年,兵馬不下六十萬,戰將千員,我軍兵馬不過二十餘萬,還要與楚軍一戰,如何能攻打袁紹?
還有如今袁紹自稱大司馬,操不過一州牧,攻打袁紹名不正言不順!”
就見一人高聲笑道:“主公,此事極矣!屬下有一良策,可解主公之憂!”
曹操看向大笑這人,隨即問道:“文若有何良策?”
荀彧拱手道:“主公,今項陽自稱楚軍,袁紹自稱大司馬,二人一樣是名不正言不順,此二人可以自封,為何主公不可自封?”
“哦!”曹操一聽心中大喜,沉思片刻後,連連點頭:“文若所言有理!但操又如何自稱名分?”
“主公乃我大漢治世之能臣,又是忠心輔漢,袁紹稱大司馬,項陽稱王,主公難道不可自稱為大漢丞相?”荀彧微微一笑。
程昱荀攸陳群等人一聽此言,滿臉激動,一同拱手施禮:“請主公居丞相一職,力挽狂瀾,拯救漢室江山。”
就見兩名少年拱手一禮:“父親,眾人之言甚是,請父親屈就丞相!”
“父親,就依眾人之言,居大漢丞相之職!”
曹操看了看曹丕曹彰二人,又看向荀攸荀彧等人,沉思片刻後微微點頭:“操就勉為其難,暫代丞相一職!”
眾人一聽大喜,隨即跪拜行禮:“拜見丞相!”
曹操上前虛扶一番:“眾位請起!”
程昱拱手施禮道:“屬下以為,我軍可即刻整兵,渡過黃河,趁袁軍不備,殺入冀州!”
“仲謀,非是操不敢出兵,然袁紹如今勢大,恐我軍難以匹敵!”
就見荀攸微微一笑:“丞相無需擔心,袁紹有謀而無斷,喜愛高談闊論,又不知體恤將士,不聽謀士諫言,若我軍出兵,袁紹必敗,
昔日西楚霸王項羽勇猛無敵,手下良將甚多,又有謀士範增相助,高祖不敵屈居漢中之地,後得謀士張良陳平蕭何相助,任用賢才,靠智謀勝過項羽,垓下一戰,最終把項羽逼到烏江自刎。
屬下以為,袁紹敗於丞相的原因有十條,丞相也有戰敗袁紹的十條因素,袁紹雖然強,對於丞相而言微不足道。
其一:袁紹死愛麵子,對於繁瑣禮節十分在意,丞相不拘於繁文禮節順其自然,這是一勝
其二:河北之地民心向漢,袁紹有反叛漢室之心,必然不得長久,丞相高舉複興漢室之名攻打袁紹,河北百姓定會夾道歡唿,這是二勝。
其三:袁紹內緊外鬆,軍規軍紀不嚴,軍法無度,無法震懾軍中將士,無法威震百姓,不能有效遏製不法之民,丞相以嚴治政軍規軍紀嚴明,將士遵循軍紀,將士戰場用命,這是三勝。
其四、袁紹雖有寬宏大量之心,然卻是多疑,不相信手下有用之人,而且是任人唯親,不管其是否有德有才,
而丞相則不同,表麵之上雖是無所謂,但內心卻是明察秋毫,禮賢下士,唯才是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膽量之上便勝過袁紹。
其五:袁紹雖有謀略,但卻是優柔寡斷,軍令不明,朝令夕改,因此常常貽誤戰機,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而丞相殺伐果斷處事不驚,謀略之上勝過袁紹。
其六:袁家四世三公,袁紹倚仗袁家聲望高談闊論顯擺家世,為其效力之人多為趨炎附勢之徒,
而丞相卻是誠心待人,從不在意虛榮,一直是厲行節儉約束本身,從不吝嗇有功之將士,賞罰分明,故而前來效力丞相之人,都是有正直有遠見有真才實幹,忠心耿耿之人,德行節操便遠勝袁紹。
其七:袁紹雖憐憫受苦百姓,然卻視而不見,不能及時為百姓排憂解難,而丞相則不同,做事從來不拘小節,大是大非麵前也毫不疏忽,心中懷有仁義之心,
會及時施以恩惠,救助百姓,為百姓解決難題,因此民望以及聲望袁紹是無法與丞相匹敵,道德仁義足勝袁紹。
其八:袁紹手下謀士武將爭權奪勢,相互讒言,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拉幫結派,這便是軍中大忌,
而丞相則不同,以身作則,為全軍將士做出表率,及時杜絕了勾心鬥角相互奪勢,令手下謀士武將以及將士同心協力,眾誌成城。這就是丞相最為明智之舉,袁紹不及丞相之萬一。
其九:袁紹賞罰不明,誤判誤斷,不明事理,而丞相明事理,辨是非,從未疏露,軍中將士之間從未強取豪奪他人之功,這就是丞相軍規軍紀嚴明之處,袁紹豈可與丞相相提並論
其十:袁紹有謀但卻不知兵法,喜歡顧弄玄虛,並而虛張聲勢,自以為兵多將廣,無視天下諸侯,而丞相謀略過人,用兵如神,經常以少勝多,軍中將士仰慕丞相,袁紹武略不及丞相。
屬下所提出的十敗十勝之論,丞相以為可有勝算,擊敗袁紹豈不是輕而易舉?”
“來人,命文聘將軍率兵攻打山陽郡,命李丹將軍率領白虎軍,命典韋率領龍騎衛,前往山陽郡追殺司馬懿,命孫策將軍率兵追殺李典樂進。”
軍士拱手迴道:“是,軍師!”
文士微微一笑:“徐將軍,去山陽郡!”
“是,軍師!”徐盛高喊一聲:“傳軍師將令,殺奔山陽。”
曹操令司馬懿鎮守濮陽後,便率領大軍到了青州,不久後,得知司馬懿想聚收複泰山東郡山陽濟陰四郡,心中大喜,隨即傳令夏侯惇領兵前往濮陽,相助司馬懿。
這時程昱匆匆進來,氣喘籲籲喊道:“主公,大事不好,袁紹自封為大司馬,今已命大將顏良率兵十萬,鎮守平原忽視我青州之地!”
“嘶!”曹操一聽心中一震:“袁紹自稱大司馬,並屯兵平原,袁紹想幹什麽?”
荀攸拱手施禮道:“主公,這袁紹野心不小,想趁我軍與楚軍開戰,坐收漁翁之利!看來袁紹此人十分兇險,不可不防!”
曹操怒目圓睜:“哼,袁紹豎子,安敢如此!”
“主公,公達所言有理,袁紹不可不防,今我軍正與楚軍開戰,楚軍勢大,我軍弱小,恐我軍難以匹敵,維持不了多久,
屬下之意,不如趁我軍手上還有實力,進兵河北之地,隻要拿下河北之地,以黃河為界,便可匹敵楚軍,那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主公可早下決斷!”
“這……。”
“仲德,這袁紹占據幽並冀三州之地多年,兵馬不下六十萬,戰將千員,我軍兵馬不過二十餘萬,還要與楚軍一戰,如何能攻打袁紹?
還有如今袁紹自稱大司馬,操不過一州牧,攻打袁紹名不正言不順!”
就見一人高聲笑道:“主公,此事極矣!屬下有一良策,可解主公之憂!”
曹操看向大笑這人,隨即問道:“文若有何良策?”
荀彧拱手道:“主公,今項陽自稱楚軍,袁紹自稱大司馬,二人一樣是名不正言不順,此二人可以自封,為何主公不可自封?”
“哦!”曹操一聽心中大喜,沉思片刻後,連連點頭:“文若所言有理!但操又如何自稱名分?”
“主公乃我大漢治世之能臣,又是忠心輔漢,袁紹稱大司馬,項陽稱王,主公難道不可自稱為大漢丞相?”荀彧微微一笑。
程昱荀攸陳群等人一聽此言,滿臉激動,一同拱手施禮:“請主公居丞相一職,力挽狂瀾,拯救漢室江山。”
就見兩名少年拱手一禮:“父親,眾人之言甚是,請父親屈就丞相!”
“父親,就依眾人之言,居大漢丞相之職!”
曹操看了看曹丕曹彰二人,又看向荀攸荀彧等人,沉思片刻後微微點頭:“操就勉為其難,暫代丞相一職!”
眾人一聽大喜,隨即跪拜行禮:“拜見丞相!”
曹操上前虛扶一番:“眾位請起!”
程昱拱手施禮道:“屬下以為,我軍可即刻整兵,渡過黃河,趁袁軍不備,殺入冀州!”
“仲謀,非是操不敢出兵,然袁紹如今勢大,恐我軍難以匹敵!”
就見荀攸微微一笑:“丞相無需擔心,袁紹有謀而無斷,喜愛高談闊論,又不知體恤將士,不聽謀士諫言,若我軍出兵,袁紹必敗,
昔日西楚霸王項羽勇猛無敵,手下良將甚多,又有謀士範增相助,高祖不敵屈居漢中之地,後得謀士張良陳平蕭何相助,任用賢才,靠智謀勝過項羽,垓下一戰,最終把項羽逼到烏江自刎。
屬下以為,袁紹敗於丞相的原因有十條,丞相也有戰敗袁紹的十條因素,袁紹雖然強,對於丞相而言微不足道。
其一:袁紹死愛麵子,對於繁瑣禮節十分在意,丞相不拘於繁文禮節順其自然,這是一勝
其二:河北之地民心向漢,袁紹有反叛漢室之心,必然不得長久,丞相高舉複興漢室之名攻打袁紹,河北百姓定會夾道歡唿,這是二勝。
其三:袁紹內緊外鬆,軍規軍紀不嚴,軍法無度,無法震懾軍中將士,無法威震百姓,不能有效遏製不法之民,丞相以嚴治政軍規軍紀嚴明,將士遵循軍紀,將士戰場用命,這是三勝。
其四、袁紹雖有寬宏大量之心,然卻是多疑,不相信手下有用之人,而且是任人唯親,不管其是否有德有才,
而丞相則不同,表麵之上雖是無所謂,但內心卻是明察秋毫,禮賢下士,唯才是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膽量之上便勝過袁紹。
其五:袁紹雖有謀略,但卻是優柔寡斷,軍令不明,朝令夕改,因此常常貽誤戰機,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而丞相殺伐果斷處事不驚,謀略之上勝過袁紹。
其六:袁家四世三公,袁紹倚仗袁家聲望高談闊論顯擺家世,為其效力之人多為趨炎附勢之徒,
而丞相卻是誠心待人,從不在意虛榮,一直是厲行節儉約束本身,從不吝嗇有功之將士,賞罰分明,故而前來效力丞相之人,都是有正直有遠見有真才實幹,忠心耿耿之人,德行節操便遠勝袁紹。
其七:袁紹雖憐憫受苦百姓,然卻視而不見,不能及時為百姓排憂解難,而丞相則不同,做事從來不拘小節,大是大非麵前也毫不疏忽,心中懷有仁義之心,
會及時施以恩惠,救助百姓,為百姓解決難題,因此民望以及聲望袁紹是無法與丞相匹敵,道德仁義足勝袁紹。
其八:袁紹手下謀士武將爭權奪勢,相互讒言,相互之間勾心鬥角,拉幫結派,這便是軍中大忌,
而丞相則不同,以身作則,為全軍將士做出表率,及時杜絕了勾心鬥角相互奪勢,令手下謀士武將以及將士同心協力,眾誌成城。這就是丞相最為明智之舉,袁紹不及丞相之萬一。
其九:袁紹賞罰不明,誤判誤斷,不明事理,而丞相明事理,辨是非,從未疏露,軍中將士之間從未強取豪奪他人之功,這就是丞相軍規軍紀嚴明之處,袁紹豈可與丞相相提並論
其十:袁紹有謀但卻不知兵法,喜歡顧弄玄虛,並而虛張聲勢,自以為兵多將廣,無視天下諸侯,而丞相謀略過人,用兵如神,經常以少勝多,軍中將士仰慕丞相,袁紹武略不及丞相。
屬下所提出的十敗十勝之論,丞相以為可有勝算,擊敗袁紹豈不是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