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要應對這樣如梭哈一般的慘烈國戰,所需要的物資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遼國雖然也算是家大業大,但是,在富庶程度方麵跟大宋相比,那就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了。


    這個時期,大宋gdp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2.7%,對於這個數值,後世不管中方學者還是西方學者都一致認可。


    至於遼國,連大宋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說起來也很正常,遼國的經濟製度本來就是以農業為主,商業和手工業為輔。


    而且,遼國的經濟對大宋的依賴度很高。


    大宋在雄、霸州、安肅軍三處置榷場,與遼國互市,後來又在廣信軍加開了一處;遼國也在振武軍、保州、涿州等地並置榷場。


    別看就這麽幾個交易場所,遼國一半以上的商貿活動都是圍繞這些榷場展開的。


    等到開戰了,大宋把這些榷場一關……


    遼國的商賈們有一多半就要直接歇菜。


    (~ ̄△ ̄)~


    就是這麽牛掰!


    一想到這裏,耶律宗真就腦殼疼。


    要知道,遼國在這個時期,可是號稱東亞霸主的存在,誰能想到竟然是個窮屌絲?


    蕭太後一方能夠湊出30萬大軍,但卻無法支撐他們長期作戰,6個月已經是極限了。


    耶律宗真這邊,還不如蕭太後呢。


    蕭太後湊了30萬大軍出征,自己還留了約莫10萬人馬留作後手,而耶律宗真和耶律隆昌等一眾王族,滿打滿算,隻搜羅了28萬作戰部隊……


    後族完勝啊。


    “哼!這些年,後族發展得太快了,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南院大王耶律仁先臉上有些掛不住。


    在他麾下的軍隊中,有一大半都是由後族的將領掌控的,這一迴一亮底牌,原來他這個南院大王竟然隻是名義上的虛殼子。


    耶律隆昌滿臉苦澀,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也隻能以國事為先。


    “等打退了南朝的軍隊,我們再慢慢積攢實力吧,現在還是要一致對外。”


    耶律仁先雖然心有不忿,不過多年上位的經驗,還是讓他冷靜下來,知道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


    耶律宗真看著一幫老臣,心裏暗暗歎息。


    “王族人才凋零,缺少青年才俊,要是能再多幾個耶律峰那樣的就好了,唉……”


    如果這次對戰南朝,讓蕭太後那邊的將領出了風頭,立下大功,以後遼國這千裏江山,搞不好就要姓蕭了。


    君臣幾人都是滿麵愁容。


    同一時間,大宋東京城,皇宮裏。


    趙佶也是滿麵愁容。


    八十萬大軍出征,這麽大的場麵,能寫出多少好詩,能畫出多少美圖啊。


    但是道兄卻堅決不許自己跟去湊熱鬧!


    甚虛子帶著原液空開開心心的去耽羅了,這段時間趙佶連開百花齊放宴都沒有人陪。


    一個人不好玩,不熱鬧啊。


    本來想跟李師師切磋一下琴棋書畫,結果卻得到了一句“為出征將士製作仙藥”的迴複,趙佶這才想起來,李師師跟著林娘子去安力的各大工坊督辦用於療傷的仙藥製作,已經走了好幾天了。


    說是療傷仙藥,其實就是雲南白藥。


    江北根據後世國家公布出來的一些雲南白藥裏麵所含有的中草藥來看,雲南白藥主要是由三七、冰片、散瘀草、白牛膽、穿山龍、淮山藥、苦良薑和老鸛草以及酒精這幾種藥材製作而成的。


    有了大致的研究方向,通過安力集團重金招募而來的杏林聖手們,經過孜孜不倦的研發試驗,終於在前不久拿出了一款新藥。


    在實際療效方麵,已經很接近後世的雲南白藥了。


    江北給起了一個很霸氣的名字。


    “通天續命粉”!


    在試藥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極端案例:兩個江湖人士在打鬥中受了嚴重的外傷,隻能死馬當活馬醫。


    然後,一個采用傳統中藥療法,一個用了通天續命粉。


    一個很快就掛了,一個隻休養了個把月,就活蹦亂跳的又跑出去砍人了……


    這樣的神奇療效,在冷兵器時代,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


    江北當即就拍板了:大量製造!


    剛好那段時間,趙佶天天都跟腎虛子混在一起,心裏苦悶的李師師幹脆來了個“眼不見心不煩”,跟林娘子一起監工督造去了。


    趙佶想通了其中的關節,隻能搖頭苦笑,也沒有再派人去宣李師師迴宮。


    他想給自己找點事做,但卻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麽。


    以前,隻要是有遼國或者西夏的騎兵過來打草穀,滿朝文武百官都要吵吵鬧鬧好幾天,有奏請調兵增援的,有奏請調集糧草救濟的,有奏請派遣使臣去抗議的。


    經常讓趙佶頭疼好些日子。


    現在可好,征遼啊,這麽大的事情,自己竟然成了一個閑人!


    六十萬大軍是主攻部隊,還有二十萬四麵出擊的偏師,同時攻擊高麗和迴鶻穀地,牽製遼國的“戰略合作夥伴”可能派出的援軍。


    在各個方向,安力集團已經配合各地官府儲存了大量的戰備物資,調動中的大宋軍隊,完全可以輕裝行進,隨身帶三天糧食就行。


    裝備啥的全都放在馬車上,沿著官道走,路上有大量的驛站可以補充馱馬,維修馬車。


    步兵們每天走60裏,每30裏休息一次。


    騎兵每天走120裏,每60裏休息一次。


    雖然談不上很輕鬆,但是肯定不算累,讓士兵們的體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持。


    趙佶也曾經在朝堂上問過大臣們,缺不缺物資?缺不缺錢?


    結果,忠心耿耿的高俅以為官家又想修個新的百花齊放宮,連忙跳出來拍著胸脯表示,不動用府庫一分錢,高家包圓了!


    讓趙佶相當無語。


    蠢材!你這不是上趕著把昏君的帽子往我頭上扣嗎?


    你就不能私下悄咪咪地說?


    (||?_?)


    新的百花齊放宮?嗯,聽起來不錯……


    同樣是厲兵秣馬,一邊是焦頭爛額、捉襟見肘愁白頭,一邊是財大氣粗、主打一個不差錢。


    不管在哪個朝代,有錢,真的可以解決99%的煩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宋大忽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工月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工月半並收藏穿宋大忽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