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都到長崎有1400公裏。


    來的時候花了二十多天,迴去時隻花了二十天不到,大家都是歸心似箭,最多一天日行一百五十裏,讓騎著戰馬的江北都有些吃不消。


    “真是一支強軍啊!”


    江北發自內心地感歎了一句。


    在現在這個時代,每天行軍50裏才是一支軍隊的常態;日行軍超過百裏,就可以被稱為強行軍或者是急行軍。


    曹操在當陽急行軍追擊劉備時,諸葛亮的判斷是“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必蹶上將軍。”


    此次追擊戰中,曹軍輕騎兵一天一夜急行軍300裏,就被諸葛亮說強弩之末。事實上能達到這樣的行軍速度,極有可能是一支舍棄了輜重、一人多馬的頂配輕騎兵。


    現在身邊這支步兵,竟然能夠達到頂級輕騎兵日行軍裏程的一半,確實可以自傲!


    如果大宋所有的軍隊,都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那還怕什麽遼國?直接橫掃!


    可惜,這樣的軍隊現在隻是少數,主要的原因,還是夥食跟不上,身體素質達不到。另外軍餉比較少,還經常被上級克扣,士卒們的戰鬥意誌普遍不強。


    “等迴到了大宋之後,一定要把那幾支新軍給練出來!”


    江北口中的幾支新軍,是收編自田虎、王慶、方臘等勢力精銳士卒整編的軍隊,經過道官們的洗腦,加上新的訓練方式,假以時日,肯定能達到身邊這支精銳的水平。


    也不知道喬道清那幾個不靠譜的徒弟,現在怎麽樣了,不會把那群兵全都給帶成了土匪吧?


    就在江北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一陣驚唿。


    “馬薩卡!(天呐)”


    “郎懟擴多大!(不會吧)”


    是鳥羽和一幫東瀛武士,遠遠地看到了“神舟”戰艦,對它的威武霸氣震驚不已。


    一艘東瀛關船此時正好停在了“神舟”艦旁邊,就像是宏光mini停在了徐工de400礦用卡車旁邊一樣,顯得那麽弱小、無助。


    對鳥羽這些人沒見過世麵的樣子,隊伍裏的宋人,半是自豪,半是鄙視。


    “看他們那傻樣兒,無知得好可愛。”


    “蕞爾小國之民,沒有見過我天朝上國的大船,被嚇到了也很正常。”


    在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些東瀛人的反應上的時候,有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差點讓眾人齊齊跌倒。


    “郎懟…擴多大?能擴多大,那不得看郎…的大小嗎?”


    如此虎狼之詞,讓眾人皆是駭然地扭頭看去,卻赫然發現,是堂堂使節吳用!


    這家夥最近迷上了倭語,努力想要弄清倭語和華夏語言之間的關聯及奧義,入迷到心裏想什麽,嘴上就會立刻說出來的程度。


    看到眾人都在用怪異的眼神看著自己,這家夥才反應過來,臉“唰”一下漲得通紅,幹咳了兩聲,極力掩蓋道。


    “我這純粹就是學術上的研究,大家可千萬不要想歪了哈!”


    看到眾人滿臉都是“好吧,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嘍”,“做人嘛,最緊要的就是開心嘍”…之類的眼神,吳用簡直是無地自容,趕緊岔開話題。


    “對了!這半年,聽說有不少護衛們都讓京都的倭女懷上了身孕,等下次再過來的時候,這些孩子隻怕都能牙牙學語了呢。”


    這個話題,瞬間就讓在場所有人都沉默下來。


    駐紮在京都的這段時間裏,護衛團一千五百多號精壯的軍漢,剛開始還端著架子,擺出了一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給倭女一股一滴”的樣子。


    然後,就被江北劈頭蓋臉一頓臭罵,說他們覺悟不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妻吾妻以及人之……咳,要為宋瀛世代睦領友好,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力量雲雲。


    這下子,一千五百多號軍漢們猶如開閘的洪水、出籠的猛獸,瞬間就席卷了京都城的每個角落。


    剛開始,還有些遮遮掩掩的,軍漢們跟前來“渡種”的倭女們,充分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煩的精神,在田中、渡邊、山下、井上等地不辭辛勞,孜孜不倦地灌注著大宋之精……神!


    後來,很多人的膝蓋磨破了,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擦傷,軍官們很是心疼。


    征得江北的同意之後,晁蓋和魯達幹脆在軍營中專門劃出了一大區域,支起了五百頂軍帳,還很貼心地放置了茶歇點心……


    每天前來“渡種”的倭女絡繹不絕,甚至還有從橫濱、劄幌遠道而來的。


    不得已,吳用隻能派遣使節團裏會算數的幾個文官,前來負責“叫號”係統運行。


    這裏幾乎變成了後世魔都的白馬會所。


    區別是,絕對不會有頭牌被顧客的夫君打斷腿……


    長相符合大宋審美的倭女們,自然會被排到那幾個文官的號,這讓官兵們多少有些不滿,但是也沒有辦法。


    知識改變命運啊!誰讓他們不識字呢。


    “以後,一定要讓老子的兒子多讀書、多識字!”


    對讀書的執念,成了這些官兵的共識,也在多年之後,造就了一批“將二代文官”,這個倒是始作俑者江北沒有想到的。


    時間的長河永遠不停流淌,曆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


    離別,也是無法抗拒的常態。


    日久……生情啊。


    看到大家情緒有些低落,江北卻笑了。


    日後想要徹底掌控東瀛這一片土地,就必須要有大宋移民,大量的大宋移民。


    眼前的這些士兵,就是他心目中的首批目標對象,等迴到大宋後,江北會允許他們從被判流放的罪人中招募誌願者,一同前往東瀛擔任足輕頭、足輕大將、侍大將,甚至是部將、家老、大名。


    一千五百人,總有一些願意“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先行者。


    “大家夥兒,不用擔心,我們肯定還會迴來的!”


    江北的振臂高唿,讓原本有些情緒低落的軍漢們紛紛抬起頭來。


    “我教大家唱首歌吧。”


    一首近千年後童哥的經典,緩緩在平安時代的東瀛響起。


    多少歲月,凝聚成這一刻,期待著舊夢重圓。


    萬涓成水,終究匯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


    一年過了一年啊,一生隻為這一天。


    讓血脈再相連!


    擦幹心中的血和淚痕。


    留住我們的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宋大忽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工月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工月半並收藏穿宋大忽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