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羽天皇是真的不想當天皇了。


    權傾朝野數十年,壓得讓自己喘不過氣的白河法皇,可謂已經達到了俗世權力的頂峰,但是在師父麵前,卻如螻蟻一般,被輕描淡寫就弄成了現在這副鬼樣子。


    這讓鳥羽天皇生出了無力抵抗的感覺。


    培養了幾十年的甲賀,被一群隨便拉攏的盜賊給團滅了;倚為頭號心腹的源義家,碰到使節團一個普通將領,就被赤手空拳擊敗了;龐大的權勢能量還未發動,師父一句“徒兒你明天一定能睡個安穩覺”,結果一向身體硬朗的祖父竟然得了馬上風!


    在師父那樣的仙人眼中,凡夫俗子們心心念念的權勢、地位、金錢,簡直不值一提。


    “祖父,您在意了一輩子的東西,真的有意義嗎?孫兒不想變成您這樣的人,等到局勢穩定下來了,孫兒會跟著師父出海,尋找心裏真正想要的東西。”


    說完,鳥羽天皇站起身來,對著白河法皇深深一躬,然後轉身大步向殿外走去。


    病榻上的白河法皇努力想要說些什麽,卻隻能發出“嗬嗬”的聲音,兩行渾濁的淚水從他眼角滑落下來。


    也不知到底是羞愧,還是不甘。


    三個月後,鳥羽天皇全盤接收了白河法皇的政治資產,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以一千名近衛足輕為基礎,將宮廷衛隊的數量擴充到了五千人。


    東瀛京畿道和周邊的盜賊團夥、浪人武士被收編殆盡,連治安狀況都跟著好了很多。


    新的宮廷衛隊在新任征夷大將軍“橘右京”的統帥下,討伐了不聽王命到京都述職的幾個附近的大名勢力,如摧枯拉朽一般。


    隨著各地大名紛紛到京都效忠,鳥羽天皇終於全麵掌握了東瀛的朝政和武力。


    說起來也挺現實,白河法皇已經中風了,人不能動、口不能言,這時候不去找鳥羽天皇表忠心,等著被罷免嗎?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懂不懂?


    何況,人家本來就是天皇。


    “橘右京”被鳥羽天皇封為了征夷大將軍,江北給他打造的“近江沒落武士後裔”的人設,深深打動了鳥羽天皇的心。


    他是那樣拉風的男人,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


    他那憂鬱的眼神、唏噓的胡茬子、神乎其神的刀法,還有那杯drymartine……的清酒,都深深地迷住了鳥羽天皇。


    在江北的建議下,幕府將軍體製第一次出現在了東瀛。


    “流川楓”被封為了“大老”,配合幕府將軍一起負責掌控東瀛軍力,“大老”以下是老中、禦家老、守護代、大名、家老、部將、侍大將、足輕大將、足輕頭、足輕。


    渡邊綱那幾個鳥羽天皇口中的“蠢貨”,也搖身一變,成了幾個樞紐地區的大名,天天都爽到飛起。


    用不了多長時間,在大宋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支援下,新的幕府軍隊就能夠對東瀛全境完成實質上的控製。


    朝政方麵,由服部氏、羽田氏、惟宗氏、島津氏、長宗我部氏、香宗我部氏等秦姓後裔逐步滲透。


    江北也會從大宋派出精幹人員,過來協助或是監視他們,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慢慢把東瀛給同化、消化掉。


    忙忙碌碌中,轉眼間就來到了初春。


    到了該迴家的時候了。


    “這次去大宋,一定要留下真人的仙種。”


    “我服部一族的未來,係於你一身啊!”


    這是服部伏在對服部幸子麵授機宜,長得超級像不知火舞的服部幸子,並沒有露出半分羞怯之意,反而感覺像是理所當然。


    從大唐開始,“渡種”的習俗在東瀛一直是被普遍認可的,而且在平安時代,貞潔觀念並不強,很多婦女平時在街上都是袒胸露乳的,孩子到底是誰的種真的很難說。


    反正最後是在誰家生的,就在誰家養。


    元妙真人乃是地仙之體,借用他的“種子”生下來的孩子,一定不同凡響。


    不光是服部氏,羽田氏、惟宗氏、島津氏、長宗我部氏、香宗我部氏……都動了這個念頭,隻不過是被服部伏給壓了下去。


    “放心吧,哥哥,我一定不會辜負家族的期望,從真人那裏求得真·精!”


    服部幸子的臉上滿是堅毅的表情。


    “橘右京卿、流川楓卿,朕這次跟著師父去大宋,快的話一年半載,慢的話三年五載,東瀛的安危,就拜托你們倆了。”


    這是鳥羽天皇在跟新上任的征夷大將軍和大老交待國事,能夠出去轉一轉,換個環境、換個心情,他已經盼了十幾年。


    藤原璋子得到了“會封她的孩子為皇太子”的承諾,也死心塌地倒向了鳥羽天皇。


    白河法皇被她盯得死死的,再無一絲翻盤的可能,在病榻之上苟延殘喘等待死亡降臨,已成定局。


    不過,也許是受到了鳥語天皇看破世事的情緒感染,白河法皇的內心平靜了很多。


    他雖然已經完全癱瘓了,而且口不能言,但是簡單的點頭和搖頭還是可以的。


    在他的配合下,權力交接異常順利,各種明麵上的、暗地裏的資源和力量,也並無半點藏私,全都交了出來。


    這一屆天皇是他的嫡親孫子,下一屆天皇會是他的親生兒子(他和藤原璋子的孩子),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還有什麽不知足的?


    “源義家想要親自服侍您,微臣請示天皇陛下,他說,讓您自己決定。”


    一個內侍跪在床前,輕聲問白河法皇。


    白河法皇原本已波瀾不驚的眼神中,突然有了一絲光芒,但是片刻之後,他搖了搖頭,用眼神示意侍者去拿桌上的黑骨折扇。


    折扇上的圖案,是兩個年輕的武士在一叢嵯峨菊旁,比試武藝;反麵則是一首和歌,“此身如朝露,惟惜與君緣。相逢如可換,不辭赴黃泉。”


    這是著名的菊花之盟誓!


    “您是想……讓我將這把折扇交給源義家大人嗎?”


    內侍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


    白河法皇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次日,源義家在自己的居所內,麵朝白河法皇病榻所在的方向,切腹自盡。


    擔任介錯人的,是源義家親自上門邀請的大老“流川楓”,也算是極盡殊榮了。


    源義家的兒子源義親,把沾血的折扇親自送還給了白河法皇,三天後,不吃不喝的白河法皇枕著這把折扇,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屬於他的時代,結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宋大忽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工月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工月半並收藏穿宋大忽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