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晉王宮,禦極殿。
王子田定,田虎的兩個兄弟田豹、田彪,侄兒田實,分立在兩側。
下麵站著的是文武百官,武官有樞密使鈕文忠;四威將:猊威將方瓊、貔威將安士榮、彪威將褚亨、熊威將於玉麟;十六偏將:楊端、郭信、蘇吉、張翔、方順、沈安、盧元、王吉、石敬、秦升、莫真、盛本、赫仁、曹洪、石遜、桑英等。
文官有國師左丞相喬道清、右丞相卞祥、太尉房學度、副國師公孫勝、參謀軍師吳用、禦史樊玉明、魚得源、傅祥、顧愷、寇琛、管琰、馮翊、呂振、吉文炳、安士隆等。
乍一看上去還是頗有氣勢,讓禦座之上的田虎有了一種“醒掌天下權”的錯覺。
吳用首先開口了:“各位同僚,吾王近日得羅真人點撥,有皇帝命格,羅真人乃是在世的活神仙,能夠窺探天機,因此,我等當勸進吾王稱帝!”
既然已經有人開了頭,那殿上的文武百官當然轟然稱“善”,紛紛開始勸田虎立即稱帝,然後廣發檄文,討伐無道之宋,取而代之。
田虎喜笑顏開、滿麵紅光,感覺這輩子是光宗耀祖、不虛此生了。
稱帝的時間,定在了下個月九月初九,取九九歸一、九五至尊之意。
威勝軍正式成為了禦林軍,守衛宮闈。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是喜笑顏開,因為等到九月初九稱帝之日,大家都會加官進爵、利益均沾,所有人都是從龍之臣。
……
幾家歡喜幾家愁。
田虎即將要在九月初九正式稱帝的消息,立即傳遍了大江南北,隨著這個消息一同傳出的,還有一篇“討宋檄文”。
“抔之土未幹,雙親之孤何托!東亭英少蒙難,天地為之黯然;竹鄉因此傷歎,舉國為之扼腕。英雄年少壯舉,感召天下無數。政府弘揚正氣,力推“安徽好人”。然,大嘴“名媛”,信口雌黃。罔顧事實,胡編生謠。詆毀英雄,口出妄言。可笑祖德枉父名,數典忘祖真缺德。兩粒獠牙亂張口,咬人噴糞實可恨。豺狼成性,近狎邪僻,中傷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英烈舍身在目,民眾豈能忘心。孽畜豬狗蒙心,我等怎能坐視。將謠賊繩之以法,慰天下父母之心。今發討宋檄文,聲援律師出征。桃州眾誌成城,正氣告慰英靈。”
趙佶看完之後暴跳如雷,自此,大宋朝廷上下,不滅田虎,誓不罷休!
但是,對於剿滅庭虎的主將人選,朝臣們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想讓自己這一方勢力的人,得此奇功。
因為在這些朝廷大員心目中,田虎隻不過是流寇而已,剿滅起來應該並不困難,說不定等到大兵壓境,這個田虎自己就投降了。
像這樣沒有太大風險又唾手可得的功勞,到哪裏去找?
所以高俅和蔡京兩個人爭得臉紅脖子粗,乍一看上去就像兩隻鬥雞,看那個架勢,不光是要做口舌之爭,幾乎都要拳腳相向了。
最後,趙佶把這兩個人推薦的對象全都給否決了,他自己說了一個人選後,滿朝文武都默不作聲了。
元妙真人、神霄尊者!
也對,如果是這位活神仙出馬,遇到田虎的叛軍,幾個天雷丟過去,一陣神風刮過去,能站著的還有幾人?
高俅眼珠一轉,又出列奏道:“元妙真人、神霄尊者現在並不在東京城,還在真定府傳道呢,等趕迴來,是否會貽誤戰機?”
趙佶笑了:“我道兄現在已在田虎的地盤裏麵了,幾個月之前他就開始布置安排,說是田虎要稱帝,實在是有大神通呐。”
文武百官聽得目瞪口呆,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算計田虎了?這可比什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厲害多了!
那些曆史上不可一世的將領,歸根到底也超不過“人”的範疇,但是元妙真人已經跟凡夫俗子不在一個層麵,這種提前幾個月開始謀劃的能力,隻能說明一個問題。
未卜先知!
說來也奇怪。上到趙佶,下到文武百官,都沒有感到有多意外,仿佛這樣的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一個黃門小太監,用雙手托著一個錦囊,高舉過頭頂,送到了趙佶手上。
“諸位愛卿請看,這就是我道兄在幾個月之前給我留的錦囊。”
“裏麵寫著,田虎今年會稱帝,屆時安排神霄軍前往平叛即可,再點五萬禁軍,以徐寧統兵、賽德尼瑪曲黑為先鋒。”
五萬禁軍加一萬神霄軍,總共也隻有六萬兵馬,但田虎可是擁兵五十六萬的。
鎮守蓋州的鈕文忠擁有兵馬四萬,鳳翔王遠領兵二萬來救援,合計六萬;昭德州主要軍隊集中在關隘的壺關,由山士奇鎮守,有精兵三萬,而昭德隻有一萬兵馬,救援壺關的喬道清、孫安各領兵馬二萬,合計八萬人;
晉寧州原投降的官軍就有二萬餘人,晉寧兵力應在三萬左右,救援的兵馬二萬,合計五萬人;鎮守汾陽的池方擁兵一萬五千,救援汾陽的鄔梨、馬靈各領兵三萬,合計七萬五千人;
威勝是晉國國都,田虎親自坐鎮,擁有精兵二十餘萬,東有武鄉,西有沁源二縣,各有精兵五萬,合計三十萬。晉國各路兵馬合計起來,約有五十六萬大軍。
六萬對五十六萬?
這讓準備點起三十萬大軍的高俅和蔡京,情何以堪?
兩人對視一眼、相顧無語。誰能想到元妙真人竟然如此有把握,敢於用這麽少的兵力就去破田虎的大陣!
朝議結束之後,聖旨就傳到了徐寧那裏,責成他立即整頓兵馬,三日內全軍出發。
經過幾個月嚴格訓練的神霄軍,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也許算不上最強的部隊,但肯定是紀律最嚴明的部隊。
在靠近田虎地盤的一處山穀裏,還有一萬多匹駿馬在等著他們,到了地方就鳥槍換炮,從步兵變成騎兵了。
一聲令下,整個神霄軍猶如一台機器那般全速開始運轉起來,年輕的士兵們一個個熱血沸騰,亢奮不已。
他們都是神霄派的弟子、信眾,本身帶著一些狂熱的念頭,俗話說,有信仰的軍隊才是最可怕的軍隊。
神霄軍就是如此。
王子田定,田虎的兩個兄弟田豹、田彪,侄兒田實,分立在兩側。
下麵站著的是文武百官,武官有樞密使鈕文忠;四威將:猊威將方瓊、貔威將安士榮、彪威將褚亨、熊威將於玉麟;十六偏將:楊端、郭信、蘇吉、張翔、方順、沈安、盧元、王吉、石敬、秦升、莫真、盛本、赫仁、曹洪、石遜、桑英等。
文官有國師左丞相喬道清、右丞相卞祥、太尉房學度、副國師公孫勝、參謀軍師吳用、禦史樊玉明、魚得源、傅祥、顧愷、寇琛、管琰、馮翊、呂振、吉文炳、安士隆等。
乍一看上去還是頗有氣勢,讓禦座之上的田虎有了一種“醒掌天下權”的錯覺。
吳用首先開口了:“各位同僚,吾王近日得羅真人點撥,有皇帝命格,羅真人乃是在世的活神仙,能夠窺探天機,因此,我等當勸進吾王稱帝!”
既然已經有人開了頭,那殿上的文武百官當然轟然稱“善”,紛紛開始勸田虎立即稱帝,然後廣發檄文,討伐無道之宋,取而代之。
田虎喜笑顏開、滿麵紅光,感覺這輩子是光宗耀祖、不虛此生了。
稱帝的時間,定在了下個月九月初九,取九九歸一、九五至尊之意。
威勝軍正式成為了禦林軍,守衛宮闈。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是喜笑顏開,因為等到九月初九稱帝之日,大家都會加官進爵、利益均沾,所有人都是從龍之臣。
……
幾家歡喜幾家愁。
田虎即將要在九月初九正式稱帝的消息,立即傳遍了大江南北,隨著這個消息一同傳出的,還有一篇“討宋檄文”。
“抔之土未幹,雙親之孤何托!東亭英少蒙難,天地為之黯然;竹鄉因此傷歎,舉國為之扼腕。英雄年少壯舉,感召天下無數。政府弘揚正氣,力推“安徽好人”。然,大嘴“名媛”,信口雌黃。罔顧事實,胡編生謠。詆毀英雄,口出妄言。可笑祖德枉父名,數典忘祖真缺德。兩粒獠牙亂張口,咬人噴糞實可恨。豺狼成性,近狎邪僻,中傷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英烈舍身在目,民眾豈能忘心。孽畜豬狗蒙心,我等怎能坐視。將謠賊繩之以法,慰天下父母之心。今發討宋檄文,聲援律師出征。桃州眾誌成城,正氣告慰英靈。”
趙佶看完之後暴跳如雷,自此,大宋朝廷上下,不滅田虎,誓不罷休!
但是,對於剿滅庭虎的主將人選,朝臣們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想讓自己這一方勢力的人,得此奇功。
因為在這些朝廷大員心目中,田虎隻不過是流寇而已,剿滅起來應該並不困難,說不定等到大兵壓境,這個田虎自己就投降了。
像這樣沒有太大風險又唾手可得的功勞,到哪裏去找?
所以高俅和蔡京兩個人爭得臉紅脖子粗,乍一看上去就像兩隻鬥雞,看那個架勢,不光是要做口舌之爭,幾乎都要拳腳相向了。
最後,趙佶把這兩個人推薦的對象全都給否決了,他自己說了一個人選後,滿朝文武都默不作聲了。
元妙真人、神霄尊者!
也對,如果是這位活神仙出馬,遇到田虎的叛軍,幾個天雷丟過去,一陣神風刮過去,能站著的還有幾人?
高俅眼珠一轉,又出列奏道:“元妙真人、神霄尊者現在並不在東京城,還在真定府傳道呢,等趕迴來,是否會貽誤戰機?”
趙佶笑了:“我道兄現在已在田虎的地盤裏麵了,幾個月之前他就開始布置安排,說是田虎要稱帝,實在是有大神通呐。”
文武百官聽得目瞪口呆,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算計田虎了?這可比什麽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厲害多了!
那些曆史上不可一世的將領,歸根到底也超不過“人”的範疇,但是元妙真人已經跟凡夫俗子不在一個層麵,這種提前幾個月開始謀劃的能力,隻能說明一個問題。
未卜先知!
說來也奇怪。上到趙佶,下到文武百官,都沒有感到有多意外,仿佛這樣的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一個黃門小太監,用雙手托著一個錦囊,高舉過頭頂,送到了趙佶手上。
“諸位愛卿請看,這就是我道兄在幾個月之前給我留的錦囊。”
“裏麵寫著,田虎今年會稱帝,屆時安排神霄軍前往平叛即可,再點五萬禁軍,以徐寧統兵、賽德尼瑪曲黑為先鋒。”
五萬禁軍加一萬神霄軍,總共也隻有六萬兵馬,但田虎可是擁兵五十六萬的。
鎮守蓋州的鈕文忠擁有兵馬四萬,鳳翔王遠領兵二萬來救援,合計六萬;昭德州主要軍隊集中在關隘的壺關,由山士奇鎮守,有精兵三萬,而昭德隻有一萬兵馬,救援壺關的喬道清、孫安各領兵馬二萬,合計八萬人;
晉寧州原投降的官軍就有二萬餘人,晉寧兵力應在三萬左右,救援的兵馬二萬,合計五萬人;鎮守汾陽的池方擁兵一萬五千,救援汾陽的鄔梨、馬靈各領兵三萬,合計七萬五千人;
威勝是晉國國都,田虎親自坐鎮,擁有精兵二十餘萬,東有武鄉,西有沁源二縣,各有精兵五萬,合計三十萬。晉國各路兵馬合計起來,約有五十六萬大軍。
六萬對五十六萬?
這讓準備點起三十萬大軍的高俅和蔡京,情何以堪?
兩人對視一眼、相顧無語。誰能想到元妙真人竟然如此有把握,敢於用這麽少的兵力就去破田虎的大陣!
朝議結束之後,聖旨就傳到了徐寧那裏,責成他立即整頓兵馬,三日內全軍出發。
經過幾個月嚴格訓練的神霄軍,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也許算不上最強的部隊,但肯定是紀律最嚴明的部隊。
在靠近田虎地盤的一處山穀裏,還有一萬多匹駿馬在等著他們,到了地方就鳥槍換炮,從步兵變成騎兵了。
一聲令下,整個神霄軍猶如一台機器那般全速開始運轉起來,年輕的士兵們一個個熱血沸騰,亢奮不已。
他們都是神霄派的弟子、信眾,本身帶著一些狂熱的念頭,俗話說,有信仰的軍隊才是最可怕的軍隊。
神霄軍就是如此。